嬌生公司 (JNJ):業務部門解析、近期發展與市場競爭態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JNJ)簡介

📌 公司背景

嬌生(Johnson & Johnson)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國醫療保健公司,致力於改善全球人類健康。公司由羅伯特·伍德·強生(Robert Wood Johnson)及其兄弟於1886年創立,最初以生產外科敷料起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嬌生成為全球醫療保健領域的領導者。


📌 業務結構

嬌生公司的業務分為三大核心部門:

  1. 製藥業務(Pharmaceuticals) 專注於癌症、免疫學、傳染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科學等領域的創新藥物。 代表性產品:Stelara(司他樂)、Darzalex(達扎萊珠單抗)。
  2. 醫療器材(Medical Devices) 提供外科、骨科、心血管和視力保健等相關醫療器材。 代表性產品:Acuvue隱形眼鏡、外科手術設備。


近期發展重點

📊 嬌生公司(JNJ)近期發展重點

根據嬌生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以下是公司在近期的發展重點、戰略方向及重大動向:


1️⃣ 業務策略與創新發展

  1. 專注於創新醫藥領域
    • 公司在腫瘤學(Oncology)、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等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 特別關注腫瘤學產品的擴展,並加速新藥上市進程,以應對市場競爭壓力​。
  2. 收購 Ambrx Biopharma, Inc.
    • 在2024年3月,公司以約2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Ambrx Biopharma, Inc.**的收購。
    • 該公司專注於抗體藥物偶聯物(ADCs)的研發,這將有助於嬌生在腫瘤學領域的產品線拓展​。
  3. 醫療器材部門重組
    • 持續優化骨科(Orthopaedics)產品線,退出某些市場和產品線,並進一步簡化分銷網絡​。
    • 目標是在2025年底前完成該項目,預計總成本約為7億至8億美元。

2️⃣ 業務重整與優化

  1. 產品線優化
    • 繼續精簡產品組合,專注於具有高市場潛力的核心產品線。
    • 退出低收益市場及產品,將資源重新配置到高增長領域​。
  2. 完成 Acclarent 出售
    • 在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完成了Acclarent的出售,獲得約3億美元的收益​。
    • 此舉旨在精簡業務,專注於核心領域。
  3. 結束部分疫苗與傳染病研發項目
    • 停止某些傳染病和疫苗研發項目,包括成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等項目​。
    • 重心轉向其他具有高市場回報潛力的領域。

3️⃣ 財務與資本配置

  1. 穩定的股東回報政策
    • 董事會於2024年7月及10月批准每股1.24美元的季度現金股息。
    • 公司預計將繼續穩定發放季度股息,維護股東價值​。
  2. 債務管理
    • 積極管理長期債務,維持穩定的財務槓桿和資金流動性​。

4️⃣ 法律與監管挑戰

  1. 專利訴訟
    • 公司正面臨與專利相關的多起訴訟,尤其是在STELARA和其他專利藥物上的專利維護挑戰​。
    • 在某些市場,生物相似藥物的競爭對銷售帶來壓力。
  2. 滑石粉訴訟
    • 公司面臨滑石粉相關的持續法律挑戰,目前已撥備相應訴訟資金​。


財報分析

2024年第三季財報表現

📊 嬌生公司(JNJ)2024年第三季度與2023年同期財務分析

以下是嬌生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Q3 2024)與2023年同期(Q3 2023)的財務表現比較及評估分析。


  1. 營收(Revenue)
    • 2024年Q3:22,471百萬美元
    • 2023年Q3:21,351百萬美元
    • 變動:+5.25%分析:營收增長5.25%,顯示公司在核心業務上的持續增長,特別是在製藥及醫療器材領域的穩定表現。
  2. 銷售成本(Cost of Products Sold)
    • 2024年Q3:6,963百萬美元
    • 2023年Q3:6,606百萬美元
    • 變動:+5.40%分析:銷售成本增長略高於營收增長,可能受到原材料成本上升或供應鏈壓力影響。
  3. 毛利(Gross Profit)
    • 2024年Q3:15,508百萬美元
    • 2023年Q3:14,745百萬美元
    • 變動:+5.17%分析:毛利穩定增長,顯示公司仍能維持健康的利潤空間,儘管成本有所上升。
  4. 行銷及管理費用(Selling, Marketing &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 2024年Q3:5,478百萬美元
    • 2023年Q3:5,400百萬美元
    • 變動:+1.44%分析:行銷及管理費用增長幅度較小,顯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現良好,資源分配更加高效。
  5. 研發費用(Research & Development Expense)
    • 2024年Q3:4,952百萬美元
    • 2023年Q3:3,447百萬美元
    • 變動:+43.66%分析:研發費用大幅增長43.66%,反映出公司對未來創新及新產品開發的高度重視,這將有助於長期競爭力的增強。


📊 消費者健康部門分拆背景與影響


1️⃣ 分拆背景

📌 分拆時間

  • 嬌生於2023年8月23日完成了消費者健康業務的分拆,該業務被重組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名為 Kenvue。
  • 分拆以**交換要約(Exchange Offer)**的形式完成,股東可以選擇將其嬌生股票換成Kenvue股票。

📌 分拆原因

  • 專注於核心業務: 將資源聚焦於高增長潛力的創新醫藥(Innovative Medicine)和醫療器材(MedTech)業務。
  • 提高靈活性與效率: 分拆後,嬌生和Kenvue能更專注於各自的市場定位和策略。
  • 資本結構優化: Kenvue成為獨立公司後,擁有更靈活的資本配置權利。

📌 分拆細節

  • 嬌生透過 IPO 和 交換要約 完成了分拆。
  • 2024年5月,嬌生將其剩餘持有的 182,329,550 股 Kenvue 普通股 進行了債務換股交易(Debt-for-Equity Exchange),徹底退出了對Kenvue的持股。
  • 此次交易導致嬌生錄得約4億美元的損失。

2️⃣ 分拆影響

📌 對嬌生的影響

  1. 財務影響: 嬌生從分拆中獲得約 209.84億美元 的一次性收益。 減少了來自消費者健康業務的營收,這部分業務在分拆前約佔嬌生總收入的 16%。
  2. 業務聚焦: 嬌生現在可以將更多資源投入於核心業務(醫藥和醫療器材)。 減少多元化帶來的管理複雜性,提高決策速度與市場反應能力。
  3. 成本結構優化: 減少與消費者健康相關的運營成本及複雜度。 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特別是在研發和市場推廣方面。
  4. 法律風險減少: 部分涉及消費者健康產品(如滑石粉相關)的法律責任已轉移至Kenvue。

📌 對Kenvue的影響

  1. 獨立運營: Kenvue成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專注於消費者保健產品業務(如 Tylenol、Band-Aid 和 Listerine 等品牌)。 更靈活地調整業務策略,適應市場變化。
  2. 市場定位明確: 專注於消費者健康領域的增長機會,強化品牌競爭力。
  3. 財務自主性: 可以自主調整資本結構,實現長期業務增長。

📌 對投資者的影響

  1. 股東選擇: 嬌生股東獲得了將股票轉換為Kenvue股票的選擇權。 提供了不同風險/回報特性的投資選擇。
  2. 股票價值變動: 分拆後,嬌生股價可能在短期內受到影響,但長期有望因專注核心業務而穩定增長。 Kenvue作為獨立公司,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

3️⃣ 戰略方向

📌 嬌生:專注高增長領域

  • 加大在腫瘤學、免疫學和醫療器材技術的研發投入。
  • 強化全球市場的滲透,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市場。
  • 提升供應鏈穩定性和運營效率。

📌 Kenvue:專注消費者健康市場

  • 聚焦於核心品牌,如 Tylenol 和 Listerine。
  • 加大在數位行銷和電子商務平台的佈局。
  • 擴展全球市場,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尋找增長機會。

4️⃣ 總結評估

✅ 優勢:

  • 嬌生和Kenvue各自專注於核心業務,提升市場競爭力。
  • 減少管理複雜性,提升營運效率。
  • 投資者擁有更多元的投資選擇。

⚠️ 挑戰:

  • 嬌生需確保其核心業務能持續推動增長,填補消費者健康業務分拆後的營收缺口。
  • Kenvue作為獨立公司,需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確保財務穩定性。

📈 未來展望:

  • 嬌生將更專注於高增長、高技術壁壘的醫療與製藥領域。
  • Kenvue將在全球消費者健康市場中加強品牌影響力,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


📊 嬌生公司(JNJ)2024年第三季度部門及產品營收佔比

根據最新的財務報告,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JNJ)的收入分為兩個主要部門:創新醫藥(Innovative Medicine)醫療器材(MedTech)。以下是詳細的部門和產品佔比分析。


1️⃣ 部門營收佔比

📌 總體部門營收分布

  • 創新醫藥(Innovative Medicine):65% 2024年Q3 營收:146億美元 2023年Q3 營收:139億美元 變動:+4.9%
  • 醫療器材(MedTech):35% 2024年Q3 營收:79億美元 2023年Q3 營收:74億美元 變動:+5.8%。

分析:

  • 創新醫藥部門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佔總營收的65%。
  • 醫療器材部門保持穩定增長,增長率略高於創新醫藥部門。

2️⃣ 主要產品線營收佔比

📌 創新醫藥(Innovative Medicine)

核心治療領域:

  1. 免疫學(Immunology) 營收:46.21億美元 變動:-4.7%
  2.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營收:11.02億美元 變動:+15.6%
  3. 腫瘤學(Oncology) 營收:20.5億美元 變動:+20.5%
  4.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 營收:11.02億美元 變動:+15.6%
  5. 心血管與代謝(Cardiovascular & Metabolism) 營收:8.84億美元 變動:-7.6%。

分析:

  • 腫瘤學(Oncology) 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顯示出在新藥上市及市場滲透方面的優勢。
  •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 表現良好,部分產品持續增長。
  • 免疫學(Immunology) 表現略有下滑,顯示在某些市場面臨競爭壓力。

📌 醫療器材(MedTech)

主要產品線:

  1. 外科器械(Surgery) 營收:41.5億美元 變動:+4.0%
  2. 視力保健(Vision) 營收:19.7億美元 變動:+4.0%
  3. 骨科(Orthopaedics) 營收:18.3億美元 變動:+2.1%。

分析:

  • 外科器械(Surgery) 持續穩定增長,反映市場需求穩健。
  • 視力保健(Vision) 增長受益於新產品推出及價格調整。
  • 骨科(Orthopaedics) 增長相對較慢,可能受到市場競爭及價格壓力的影響。

3️⃣ 地區營收佔比

  1. 美國(U.S.):129億美元(+7.6%)
  2. 歐洲(Europe):49億美元(+4.0%)
  3. 西半球(不含美國):12億美元(+0.3%)
  4. 亞太與非洲(Asia-Pacific, Africa):35億美元(+0.5%)。

分析:

  • 美國市場 仍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佔總營收的57%,增長速度穩健。
  • 歐洲市場 保持穩定增長,但面臨匯率波動挑戰。
  • 亞太及非洲市場 增長相對較緩慢,可能受經濟和政治環境影響。

4️⃣ 整體評估與分析

📌 營收穩定性

  • 創新醫藥部門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腫瘤學和傳染病領域表現突出。
  • 醫療器材部門維持穩定成長,視力保健和外科器械業務表現優異。

📌 風險與挑戰

  • 免疫學領域面臨市場競爭壓力。
  • 骨科器械市場增長較慢,需加強市場滲透策略。
  • 匯率波動對歐洲和亞太市場的影響需持續關注。

📌 未來發展建議

  1. 加大腫瘤學領域的投入,加速新產品上市。
  2. 優化免疫學業務策略,提升市場競爭力。
  3. 加強亞太市場佈局,探索新的增長機會。
  4. 持續技術創新,保持醫療器材部門的市場領先地位。


創新醫藥部門解析

📌 免疫學(Immunology)核心產品佔總部門營收比例:

  • STELARA:57.9%
  • TREMFYA:21.8%
  • SIMPONI / SIMPONI ARIA:11.2%
  • REMICADE:9.1%

📌 分析:

  • STELARA 是免疫學部門的最大收入來源,但受到生物相似藥在歐洲市場上市的影響,營收有所下降​。
  • TREMFYA 是少數增長的產品,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帶動銷售增長。
  • REMICADESIMPONI 受到生物相似藥和競爭壓力的影響,銷售額持續下滑。

📝 總結:

  • STELARATREMFYA 是免疫學部門的核心增長點。
  • 需要加強新市場拓展及新適應症獲批,以緩解生物相似藥物帶來的市場壓力。


📌 腫瘤學(Oncology)核心產品佔總部門營收比例:

  • DARZALEX:56.0%
  • ERLEADA:14.7%
  • IMBRUVICA:14.0%
  • CARVYKTI:5.3%
  • TECVAYLI:2.5%


📌 分析:

  • DARZALEX 是腫瘤學部門的最大收入來源,增長穩健,並在全球各地區持續擴展市場份額。
  • ERLEADA 受益於市場滲透率提高,銷售額顯著增長。
  • IMBRUVICA 由於市場競爭加劇,銷售有所下降。
  • CARVYKTI 增長迅速,主要受益於產能擴展和市場接受度提高​。

📝 總結:

  • DARZALEXERLEADA 是腫瘤學部門的核心增長引擎。
  • CARVYKTITECVAYLI 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將成為未來的重要增長點。


📊 STELARA 簡介與市場競爭狀況


1️⃣ STELARA 產品簡介

藥物名稱: STELARA(烏司奴單抗, Ustekinumab)

開發公司: Janssen Biotech, Inc.(嬌生旗下公司)

適應症:

  • 中重度斑塊型乾癬(Plaque Psoriasis)
  • 活動性乾癬性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
  • 中重度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 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作用機制:

STELARA 是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通過抑制白細胞介素IL-12和IL-23來減少炎症反應,從而治療免疫相關疾病。


2024年Q3 銷售表現:

  • 總銷售額: 26.76億美元
  • 年增長率: -6.6%
  • 佔免疫學部門營收比例: 57.9%​。
  • 美國市場銷售約占總銷售的三分之二​。


銷售下滑原因:

  • 在歐洲市場,由於**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s)**的競爭,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 患者組合(Patient Mix)變化對銷售造成負面影響​。

2️⃣ STELARA 競爭狀況

📌 市場競爭現狀

  1. 專利挑戰與生物相似藥
    • 第三方已向美國FDA提交生物製劑簡化申請(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s, BLA),尋求批准銷售STELARA的生物相似藥。
    • 嬌生已與多家公司達成專利和解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市場的STELARA生物相似藥將在2025年1月1日後上市​。
    • 在2024年7月,STELARA的生物相似藥已在歐洲部分市場上市,對其銷售帶來影響​。
  2. 主要競爭對手
    • HUMIRA(阿達木單抗, Adalimumab) – AbbVie
    • SKYRIZI(risankizumab) – AbbVie
    • TALTZ(ixekizumab) – Eli Lilly
    • COSENTYX(secukinumab) – Novartis
  3. 市場壓力
    • HUMIRA 和 SKYRIZI 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特別是在免疫學治療領域,成為STELARA的重要競爭對手。
    • 嬌生需要透過**TREMFYA(古塞庫單抗)**來補充STELARA的市場空缺,特別是在乾癬治療領域​。

3️⃣ 專利保護與法律訴訟

  1. 專利保護期限
    • STELARA在美國的專利保護預計將於2025年1月1日到期。
    • 歐洲部分市場的專利已經到期,這導致生物相似藥物進入市場​。
  2. 法律訴訟
    • 嬌生正在美國與多家公司進行法律糾紛,以防止STELARA的生物相似藥在專利保護到期前上市。
    • 目前部分訴訟已和解,並設定了生物相似藥在市場推出的時間表​。
  3. 市場未來風險
    • 生物相似藥的價格競爭將對STELARA未來的營收構成壓力。
    • 專利到期後,市場份額可能進一步受到侵蝕。

4️⃣ 未來發展策略

  1. 市場防禦策略
    • 加速推動新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及批准,以維持市場競爭力。
    • 在美國市場,專注於患者支援計劃(Patient Assistance Programs)以提升品牌忠誠度。
  2. 新產品替代
    • 提升TREMFYA的市場滲透率,作為STELARA的潛在替代產品。
    • 加速其他免疫學產品線的研發,降低對STELARA的依賴。
  3. 區域性市場優化
    • 在歐洲市場應對生物相似藥的競爭壓力,調整定價策略。
    • 在新興市場加強銷售管道和市場滲透。


📊 DARZALEX(達雷木單抗)產品簡介與市場競爭狀況


1️⃣ DARZALEX 簡介

  • 藥物名稱: DARZALEX(達雷木單抗, Daratumumab)
  • 開發公司: Janssen Biotech, Inc.(嬌生旗下公司)
  • 適應症:
    •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 用於新診斷和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單一療法或聯合療法
  • 作用機制:
    • DARZALEX 是首個獲批的抗CD38單克隆抗體,通過結合CD38蛋白來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並抑制其增殖。

📌 2024年Q3 銷售表現

  • 總銷售額: 30.16億美元
  • 年增長率: +20.7%
  • 佔腫瘤學部門營收比例: 56.0%​
  • 銷售區域:
    • 美國: 16.84億美元 (+23.0%)
    • 國際市場: 13.32億美元 (+17.9%)​

分析:

  • 銷售增長主要受益於全球市場的持續擴張及新患者的使用。
  • 在美國和國際市場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顯示強勁的市場需求。

2️⃣ DARZALEX 市場競爭狀況

📌 主要競爭產品

  1. KYPROLIS(Carfilzomib)
    • 製造商:Amgen
    • 適應症:多發性骨髓瘤
    • 競爭優勢:強調用於多次復發難治性患者的療效
  2. REVLIMID(來那度胺, Lenalidomide)
    • 製造商:Bristol-Myers Squibb(BMS)
    • 適應症:多發性骨髓瘤
    • 競爭優勢:市場滲透率高,長期處於骨髓瘤治療標準療法之一
  3. SARCLISA(Isatuximab-irfc)
    • 製造商:Sanofi
    • 適應症: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
    • 競爭優勢:與DARZALEX同樣針對CD38抗原,定位於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4. EMPAVELI(Pegcetacoplan)
    • 製造商:Apellis Pharmaceuticals
    • 適應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
    • 競爭優勢:提供針對特定患者群體的精準治療

分析:

  • DARZALEX 在多發性骨髓瘤市場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特別是在新診斷患者中的使用率較高。
  • SARCLISA 作為另一款CD38抗體藥物,逐步在市場上建立競爭地位,但仍未對DARZALEX構成實質性威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小白的沙龍
12會員
119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投資小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美國生技集團ABVC BioPharma(ABVC.US)2024年財報顯示季度正向成長,部分季度轉虧為盈,營運費用大幅減少21%,授權金收入成長234%,每股盈餘提升77%。子公司AiBtl BioPharma擬於那斯達克上市,預估市值7億美元。AI技術應用於醫療產業被認為具有巨大增值空間。
Thumbnail
美國生技集團ABVC BioPharma(ABVC.US)2024年財報顯示季度正向成長,部分季度轉虧為盈,營運費用大幅減少21%,授權金收入成長234%,每股盈餘提升77%。子公司AiBtl BioPharma擬於那斯達克上市,預估市值7億美元。AI技術應用於醫療產業被認為具有巨大增值空間。
Thumbnail
Novartis 2024 年營收 503 億美元,年增 11%,主要來自 Entresto、Cosentyx、Kisqali、Kesimpta 等藥品。公司專注癌症、免疫、心血管、神經科學領域。Kisqali 在乳癌治療獲突破,Entresto 專利將於 2025 年到期,市場競爭加劇。
Thumbnail
Novartis 2024 年營收 503 億美元,年增 11%,主要來自 Entresto、Cosentyx、Kisqali、Kesimpta 等藥品。公司專注癌症、免疫、心血管、神經科學領域。Kisqali 在乳癌治療獲突破,Entresto 專利將於 2025 年到期,市場競爭加劇。
Thumbnail
雅培 (Abbott Laboratories) 為全球醫療巨頭,專注於醫療器械、診斷、營養與藥品。憑藉創新技術與穩健財務,實現 53 年股息增長,核心產品如 FreeStyle Libre 引領市場,展望 AI 整合與全球擴張。
Thumbnail
雅培 (Abbott Laboratories) 為全球醫療巨頭,專注於醫療器械、診斷、營養與藥品。憑藉創新技術與穩健財務,實現 53 年股息增長,核心產品如 FreeStyle Libre 引領市場,展望 AI 整合與全球擴張。
Thumbnail
核心業務與產品 雍智科技(股票代碼 6683)致力於技術創新與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應用。公司主要產品涵蓋智能製造與自動化設備、物聯網智慧感測系統與數據平台以及醫療健康監測設備。這些產品不僅滿足現代工業升級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也為醫療健康領域提供了數字化轉型的支持,構成了公司在智能化解決方案市場中
Thumbnail
核心業務與產品 雍智科技(股票代碼 6683)致力於技術創新與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應用。公司主要產品涵蓋智能製造與自動化設備、物聯網智慧感測系統與數據平台以及醫療健康監測設備。這些產品不僅滿足現代工業升級與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也為醫療健康領域提供了數字化轉型的支持,構成了公司在智能化解決方案市場中
Thumbnail
Hoth Therapeutics因其皮膚毒性療法的臨床試驗數據引發投資者熱烈關注,股價飆升兩倍。這是否預示著生技領域的長期成長潛力,還是僅是短期投機?我們分析了Hoth Therapeutics的市場前景、風險與回報,並探討了生物技術投資的潛在挑戰。
Thumbnail
Hoth Therapeutics因其皮膚毒性療法的臨床試驗數據引發投資者熱烈關注,股價飆升兩倍。這是否預示著生技領域的長期成長潛力,還是僅是短期投機?我們分析了Hoth Therapeutics的市場前景、風險與回報,並探討了生物技術投資的潛在挑戰。
Thumbnail
2024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可能將導致投資市場大幅波動。旅外的臺企輝景醫藥集團則在營運規劃上顯示出強勁的生長潛力。透過組織調整和併購策略,該集團有望在2025年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地位和財務表現。此文將深入探討這些變化對生技醫療投資的影響及未來的發展機會。
Thumbnail
2024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可能將導致投資市場大幅波動。旅外的臺企輝景醫藥集團則在營運規劃上顯示出強勁的生長潛力。透過組織調整和併購策略,該集團有望在2025年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地位和財務表現。此文將深入探討這些變化對生技醫療投資的影響及未來的發展機會。
Thumbnail
11月營收顯著增長年增49.61%,顯示出其產品的市場需求與競爭力。公司的主要產品線包括IC測試載板、探針卡及老化測試板,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亦強化技術創新以應對未來需求。尤其在5G、AI及雲端運算等領域,公司的成長潛力令人關注。文章深入分析了其財務指標及市場趨勢,並探討了其競爭策略及未來挑戰。
Thumbnail
11月營收顯著增長年增49.61%,顯示出其產品的市場需求與競爭力。公司的主要產品線包括IC測試載板、探針卡及老化測試板,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亦強化技術創新以應對未來需求。尤其在5G、AI及雲端運算等領域,公司的成長潛力令人關注。文章深入分析了其財務指標及市場趨勢,並探討了其競爭策略及未來挑戰。
Thumbnail
今年生技產業動作頻頻,鋪墊明年的大躍進,在美國股匯市場,許多企業高層都以行動支持自家公司,大買股份增加持股,標普生技ETF(XBI.US)今年以來漲幅5.5%,離標普500指數漲幅的23.8%,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Thumbnail
今年生技產業動作頻頻,鋪墊明年的大躍進,在美國股匯市場,許多企業高層都以行動支持自家公司,大買股份增加持股,標普生技ETF(XBI.US)今年以來漲幅5.5%,離標普500指數漲幅的23.8%,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Thumbnail
新藥研發公司ABVC BioPharma不失為一顆閃亮的鑽石,旗下數款新藥、醫材及子公司價值經第三方公正審認,報告指出鑑價高達6億美元的重度憂鬱症新藥,高階眼科醫材鑑價2億美元,全資子公司BIOKEY返台掛牌估值2億美元,集團整體價值合計超過10億美元,華爾街看好股價20美元,潛在漲幅超過2000%
Thumbnail
新藥研發公司ABVC BioPharma不失為一顆閃亮的鑽石,旗下數款新藥、醫材及子公司價值經第三方公正審認,報告指出鑑價高達6億美元的重度憂鬱症新藥,高階眼科醫材鑑價2億美元,全資子公司BIOKEY返台掛牌估值2億美元,集團整體價值合計超過10億美元,華爾街看好股價20美元,潛在漲幅超過200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