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兵譜】古代戰場之王 - 戰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戰象是經人類馴服和訓練後用於作戰用途的大象。在戰場上主要用於衝散敵軍的陣列、踐踏敵人,通常是雄性,因為公象相對母象更加強健而兇猛。


歷史

馴服

大約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開始馴象。但是象並未完全圈養化,人們必須在野外捕捉象來使用。象首先被馴化的品種是亞洲象,主要用於農業。人類首次驅使象上戰場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印度。當時吠陀時代的印度有幾首聖歌對此加以記載,大約同時的中國商朝人也最先將象編入軍隊,商朝人馴化的是棲息於黃河流域的象。


raw-image


古代:歐亞地區使用戰象作戰的民族

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在數場戰役中使用從印度獲取的戰象。前331年10月1日波斯帝國與亞歷山大大帝的高加米拉戰役,很可能是歐洲人首次面對戰象。布置在波斯軍隊陣列中央的十五頭戰象給馬其頓軍帶來極大的震撼,以致亞歷山大在會戰前夜感到有必要為此向恐懼之神獻祭。高加米拉會戰是亞歷山大的輝煌勝利,但是他對敵軍的戰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征服波斯後,亞歷山大認可了戰象的使用,並將一隊戰象編入自己的軍隊,五年後,攻入印度的亞歷山大在與皮魯斯的希達斯皮斯河戰役中,已經知道如何對付戰象了。當時統治(如今的)旁遮普和巴基斯坦的皮魯斯在此會戰中投入了85頭戰象,形成對亞歷山大的巨大威脅。但是最終亞歷山大戰勝。正當此時,在當代孟加拉和印度東北部的摩揭陀國擁有6000頭戰象。不久之後,旃陀羅笈多·孔雀擁有9000頭戰象,這兩個巨大的數字是波斯人和希臘人使用的戰象數量望塵莫及的。 戰象的使用開始傳播,亞歷山大的繼業者們在戰爭中投入了數百頭來自印度的戰象。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人和迦太基人開始為了戰爭馴化非洲象。努米底亞人和庫什人也開始馴象,他們馴化的是非洲的森林象。可以肯定地說,北非殘餘的象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捉而最終滅亡,森林象這個品種比塞琉古王朝使用的亞洲象體型小,牠們經常由於恐懼而無法被驅入戰鬥。非洲的草原象的體型比森林象和亞洲象大。事實證明,馴化草原象用於戰爭非常艱難,對其的使用也不廣泛。前217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之間的拉斐亞戰役,埃及軍隊的森林象體型小於對手的亞洲象。但是塞琉古王朝的安條克三世並未因此而勝利。


raw-image


第一次英國-錫克戰爭戰場上出現的戰象版畫,發表於倫敦新聞畫報。大象厚實的皮膚能夠保護牠不容易遭受箭頭和刀劍等冷兵器的傷害(如果加披裝甲,戰象甚至能抵擋早期前裝式滑膛燧發槍所發射的球形彈丸)。位於象背的騎乘位置也提供了馭象手一個視野廣闊、不容易遭受步兵打擊的制高點,可以居高臨下地向敵軍施放投射兵器。但由1850年代開始,隨著後膛裝彈來福槍等新式武器的發明,熱兵器的殺傷力不斷增大,冷兵器逐漸退出戰場,戰象的作戰價值大不如前,像這幅版畫所描繪的情景也越來越少見。




斯里蘭卡的歷史文獻記載,戰場上率領軍隊的國王們的坐騎是象。在兩王前200年的歷史上著名的遭遇戰中,名為「Kandula」的象是Dutugamunu王的坐騎,名為「Maha Pabbata」的象是Elahara王的坐騎。古羅馬歷史學家普林尼提到,Megastenes記載了歐奈西克瑞塔斯(Onesicritus)的一個說法。說是斯里蘭卡象相對於其他品種的象體型更大性情更兇猛更適合在戰場使用。這個原因加上斯里蘭卡象生活的地域靠近海港使販賣斯里蘭卡象成為有利可圖的貿易活動,甚至在和平時期,象踩踏的死刑使用於叛國者和其他違反國法侵犯王權的罪犯。 亞歷山大去世之後的數百年,歐洲戰場上的各支軍隊使用戰象對抗羅馬。從前280年皮洛士的赫拉克利亞戰役,到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戰象震懾著羅馬軍團,同亞歷山大一樣,羅馬人找到了對付戰象的戰術。前202年的扎馬會戰,漢尼拔麾下的戰象隊的衝鋒沒有效果,因為羅馬軍的陣列給敵方戰象的衝鋒留出了通道。一百多年後,前46年的塔普蘇斯會戰中,愷撒以戰斧裝備第五軍團,指揮軍團兵集中攻擊戰象的腿,該軍團抵擋住了戰象的衝鋒,之後戰象成為第五軍團的標誌。塔普蘇斯會戰是西方戰場上使用戰象的最後一次比較重要的事例,據說豬是對付戰象的有效武器。老普林尼記載:「戰象對最小的豬的尖叫都會感到恐懼。」據說一次麥加拉城的成功解圍,麥加拉人將滾油倒在一群豬身上,使得豬身上著了火,並把他們驅往敵人的戰象隊,面對身上有火苗的慘叫的豬群,戰象在恐懼中四散奔逃。 帕提亞帝國在與羅馬人的戰爭中偶而使用戰象,不過繼起的波斯薩珊王朝軍隊中戰象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薩珊波斯在與其西方敵人的戰爭中多次使用戰象,以此著名的Vartanantz會戰,波斯戰象導致亞美尼亞軍的畏懼,進而粉碎了亞美尼亞的叛亂,另一個事例是al-Qādisiyyah會戰,波斯軍使用了為數眾多的戰象。


戰象搭載士兵插圖

戰象搭載士兵插圖


中世紀發展

中世紀的歐洲,人們很少使用戰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十字軍在聖域俘獲了一頭象,並在1214年攻占克雷莫納的戰鬥中使用了牠。 印度的一個伊斯蘭教君主在使用戰象時,幾乎終結了帖木兒的征戰生涯。在1398年的一次戰役中,帖木兒的軍隊面對敵軍一百頭以上的戰象時,幾乎因為恐慌而潰敗。歷史學家評論,這場戰役帖木兒勝在了一個天才的計謀:交戰前他命令在駱駝背上堆燃燒的麥稈,燃燒產生的煙塵驅使駱駝向前狂奔,使得戰象受驚而向後潰散,並導致敵軍撤退的企圖失敗,對本戰役的另一種評價來自Ahmed ibn Arabshah,他說帖木兒使用大量的騎兵遲滯了戰象隊的衝鋒。此戰之後,帖木兒軍使用戰象對付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據記載國王Rajasinghe the First於1558年圍攻位於科倫坡(當代斯里蘭卡首都)的葡萄牙堡壘時,他麾下有一支由2200頭戰象組成的方陣。國王Rajasinghe的王家馬廄總管被稱為「Gaja Nayake Nilame」,馬廄總管的一名同僚是「Kuruve Lekham」,他負責統領馭象人即所謂的「Kuruwe」,馭象人的職責就是訓練戰象。


按照原比例製作的戰象模型

按照原比例製作的戰象模型



近代戰爭中出現的戰象

15世紀後期開始,歐洲的戰爭進入火器時代,從此組織戰象衝鋒變成了一種自殺行爲,因為火炮能輕易地驚嚇並殺傷牠們。人們從此不再驅使大象衝鋒陷陣,而是偶然被用來承擔其他非戰鬥任務如作為馱獸運輸輜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用內燃機為動力的軍用運輸車輛大量出現在戰場上為止。但在一些南亞、東南亞熱兵器不普及而又盛產大象的地區,如印度、泰國、緬甸等,大象仍被當地人馴化用於作戰。直至19世紀中葉,印度錫克人在英錫戰爭期間仍然驅趕戰象衝擊裝備有雷管槍的英國殖民者,隨著西方國家在19世紀下半葉的全球殖民擴張和文明化進程,亞洲地區的原住民也逐漸跟隨西方人學習使用槍械和火砲,並放棄舊有的冷兵器白刃戰,自此,僅具有抵擋刀劍和重量優勢的戰象越來越來不適合現代戰爭的作戰環境。隨著20世紀更多威力、火力更強大的單兵武器如自動步槍、火箭助推榴彈的出現,即使在落後地區如非洲、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大象也完全失去了任何作戰價值,並從全世界徹底退出了戰爭的歷史舞台。


一戰時期較為罕見的戰象,負責執行拖曳重型軍械的任務,照片攝於英國謝菲爾德一個軍械庫

一戰時期較為罕見的戰象,負責執行拖曳重型軍械的任務,照片攝於英國謝菲爾德一個軍械庫


中國史書記載的戰象

中國軍隊也曾經使用戰象及面臨戰象的考驗,古代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有大量的象和犀牛棲息。殷商時期,中原人已經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捕捉、馴養、使用大象的技術,最初用於農業,以後逐漸用於戰爭,建立了專門的象軍。《呂氏春秋·古樂篇》有記載「殷人服象,為虐於東夷」,說明商紂王時期商軍在征伐東夷的戰役中大規模使用了戰象,並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商朝征討羌人的戰役中也曾有使用戰象的記載。 隨著漢朝以後氣候的變化以及過度捕殺,中原大象絕跡,象軍在中原王朝的軍隊中消失,而成為中原王朝在面對南方王朝時的對手。公元445年,南朝宋振武將軍宗愨與林邑王在象浦會戰,林邑王的戰象數量眾多無邊無際,宗愨命令製作假獅子迎拒戰象,敵人的戰象發狂回奔,林邑軍因此潰敗。耐人尋味的是,林邑所在地為漢朝的象林縣,屬於象郡,地名中都有「象」字。 唐朝時,東南亞棲息著成群的野象,民眾有以象為代步工具的。戰場上使用大象十分普遍。唐朝初期,林邑王改稱環王,國都為占城。為中國歷史記載,環王的衛兵5000人,作戰時乘坐戰象,國王曾向唐太宗獻馴象等物。元和初年,唐朝安南都護張舟擊敗占城軍,在此戰中繳獲戰象若干。歐洲人記錄了斯里蘭卡的象刑,中國史書記載了占城同樣有象刑。東南亞地區擁有戰象的不止占城,哥羅國的戰象,與一千多年前歐洲戰場上的同類一樣,裝備有象輿,象輿內載四名士兵以弓箭和長矛為武器,另外真臘國有五千戰象,也向唐朝進獻過馴象。 中國軍隊極少使用戰象。在南北朝時代,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在西魏為將領,參加討伐西梁,梁軍將利刃綁在象鼻上作戰,楊堅射箭使敵人的兩頭象發狂向回奔跑,魏軍取勝。


不同體型的戰象所使用象輿

不同體型的戰象所使用象輿


戰術

象在軍事上有諸多用途。象龐大的體型可運載沉重的物資,在近代機動車輛取代牠們之前,象一直是一種有效的運輸方式。在會戰中,戰象通常被布置在軍陣的中央,位於中央使戰象能有效地挫敗敵方的衝鋒,也便於它們自己發動衝鋒。士兵也可將象鞍裝在象背並騎上,以高聳的視野攻擊敵軍,形成象兵戰象在衝鋒時可達到30千米/時(20英里/時)的速度。戰象的衝鋒並不能簡單地被裝備長矛的步兵方陣化解,這一點與騎兵不同。戰象衝鋒的威力在於牠們巨大的力量,牠們衝垮敵人的陣型,踐踏敵方的士兵,揮舞長牙破壞廝殺。敵方沒有被衝垮的那部分軍隊,至少會被戰象的衝鋒驅趕到一邊,或者是其壓迫下後退。除此之外,戰象並不需要與敵人接觸就能引起恐慌,在牠們的衝鋒面前敵人會因為恐懼而望風披靡。即使是訓練有素的羅馬軍團有時也不免如此,騎兵在戰象面前也不能倖免,因為戰馬不熟悉象的氣味,很容易在象面前受驚。 由於象的厚實皮膚,使得在戰場上殺死或者擊敗戰象極端困難。而戰象高度和重量的巨大優勢對牠們的騎手們起了可觀的保護作用。除了執行衝擊敵陣的任務,戰象為投射兵器穩固的發射陣地。戰象隊布置於戰線中央,投射兵器在這個位置可以發現和攻擊更多目標。戰象馭手和位於象輿中的戰士裝備弓弩攻擊敵軍,另有長矛以供敵人近身時自衛,戰象搭載的投射兵器愈加發達。若干高棉族國王和印度族國王為他們的戰象裝備了如同投石機那般巨大的床弩,用來發射能穿透甲冑的長矛攻擊敵人的戰象騎兵和戰車。16世紀後半葉,曾有人將大炮架在戰象背上,但是,火器時代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這種行動緩慢易遭炮火打擊的動物驅逐出火線。 然而有時在經受數創或者馭手死亡的情況下,戰象會發狂,牠們瘋狂地奔跑,一視同仁地引發戰鬥雙方的傷亡。發狂的戰象會給雙方帶來巨大損失,經驗豐富的羅馬軍團兵會試圖砍斷戰象的鼻子,故意引起牠們發狂從而使得使用戰象的敵人陣線混亂。裝備標槍的輕裝散兵也被用來驅趕戰象向後奔跑,因為標槍的打擊能引發它們發狂。 斯里蘭卡的歷史記載,經訓練的象能嫻熟地用鼻子揮舞兩端為鐵球的鐵鏈條,這樣的象能夠驅使軍隊在絕境中繼續前進。 布匿戰爭中迦太基軍的戰象背部安有象輿。象輿中搭載三人,這三人要麼是弓箭手要麼裝備六米長的長矛。非洲森林象比非洲草原象亞洲象小的體型使得牠們無法馱起如高塔台般的象輿,牠們僅能搭載二到三人。戰象必須由一名馭象人駕馭,馭象人被稱為「mahout」,通常是努米底亞人。馭象人帶有一帶刃鑿子和一錘子,在戰象發狂的時候馭象人便使用鑿錘切斷象的脊骨殺死牠。戰象被比作二戰時的坦克,不過戰象和坦克的戰術使用方式實在是相差太遠。 Jayantha Jayawardhene1994年在他的《斯里蘭卡的大象》中認為,戰象是不可靠的武器,只能嚇唬敵人。他說:「人們發現戰象很敏感,容易被陌生的聲音或者其他原因所影響而喪失意識,陷入瘋癲四散奔逃。」


raw-image


戰爭

前331年:高加米拉戰役

前326年:希達斯皮斯河戰役

前312年:加沙戰役

前301年:伊普蘇斯戰役

前280年:赫拉克利亞戰役

前217年:拉菲亞戰役

前202年:扎馬戰役

前190年:馬格尼西亞戰役

前164年:Battle of Beth-zur

前46年:Battle of Thapsus

1214年:Frederick II

1942年—1945年:緬甸戰役


小知識


西洋棋的「車」(rook)原為象上的塔,而「主教」(bishop,中文通常叫象)這顆棋子亦原本為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國王 K-avatar-img
2025/01/19
酷酷的象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9
K 世紀帝國的戰神
左先生-avatar-img
2025/01/19
戰象雖然強, 但糧草的消耗真的不能說笑, 應該遠大於戰馬和駱駝。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9
左先生 資料上顯示古印度有6000~9000頭戰象,彷彿現代國家有9000輛重戰車一樣恐怖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8.1K會員
980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1/26
標槍騎兵是攜帶標槍作戰的騎兵。跟弓騎兵相比,標槍騎兵的攻擊力和破甲力較強,投擲標槍的速度也比發射弓箭更快,然而徒手投擲的標槍射程是不如弓箭的,沉重的標槍也導致攜帶數量嚴重限制,標槍騎兵只需一手投擲,另一手可裝備盾牌。
Thumbnail
2025/01/26
標槍騎兵是攜帶標槍作戰的騎兵。跟弓騎兵相比,標槍騎兵的攻擊力和破甲力較強,投擲標槍的速度也比發射弓箭更快,然而徒手投擲的標槍射程是不如弓箭的,沉重的標槍也導致攜帶數量嚴重限制,標槍騎兵只需一手投擲,另一手可裝備盾牌。
Thumbnail
2025/01/25
蒙古騎兵也稱為蒙古鐵騎,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13世紀由成吉思汗創建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騎兵部隊,蒙古騎兵沒有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宏偉的蒙古帝國。
Thumbnail
2025/01/25
蒙古騎兵也稱為蒙古鐵騎,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13世紀由成吉思汗創建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騎兵部隊,蒙古騎兵沒有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宏偉的蒙古帝國。
Thumbnail
2025/01/18
駱駝騎兵,或稱camelry(法語:méharistes,發音為 [meaʁist] ),是使用駱駝作為交通工具的武裝部隊的總稱。有時,這種類型的戰士或士兵也使用長矛、弓或火器在駱駝背上作戰,駱駝騎兵是中東歷史上沙漠戰爭中的常見元素,部分原因是這種動物的高度適應性。
Thumbnail
2025/01/18
駱駝騎兵,或稱camelry(法語:méharistes,發音為 [meaʁist] ),是使用駱駝作為交通工具的武裝部隊的總稱。有時,這種類型的戰士或士兵也使用長矛、弓或火器在駱駝背上作戰,駱駝騎兵是中東歷史上沙漠戰爭中的常見元素,部分原因是這種動物的高度適應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戰象是經人類馴服和訓練後用於作戰用途的大象。在戰場上主要用於衝散敵軍的陣列、踐踏敵人,通常是雄性,因為公象相對母象更加強健而兇猛,大約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開始馴象。但是象並未完全圈養化,人們必須在野外捕捉象來使用。象首先被馴化的品種是亞洲象,主要用於農業。
Thumbnail
戰象是經人類馴服和訓練後用於作戰用途的大象。在戰場上主要用於衝散敵軍的陣列、踐踏敵人,通常是雄性,因為公象相對母象更加強健而兇猛,大約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開始馴象。但是象並未完全圈養化,人們必須在野外捕捉象來使用。象首先被馴化的品種是亞洲象,主要用於農業。
Thumbnail
前陣子有一則關於斯里蘭卡虐待大象的新聞,大象被迫參加遊行走了十幾天,當大象卸下華服那一刻其皮包骨的身形令人不捨。亞洲象從有歷史記載開始,大都被訓化成載人、載物工具,三國演義中的南蠻王孟獲更是訓練了一支象兵部隊,所向披靡。到過東南亞旅遊的人一定騎過大象吧,尼泊爾、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家,也都有騎大象的觀
Thumbnail
前陣子有一則關於斯里蘭卡虐待大象的新聞,大象被迫參加遊行走了十幾天,當大象卸下華服那一刻其皮包骨的身形令人不捨。亞洲象從有歷史記載開始,大都被訓化成載人、載物工具,三國演義中的南蠻王孟獲更是訓練了一支象兵部隊,所向披靡。到過東南亞旅遊的人一定騎過大象吧,尼泊爾、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家,也都有騎大象的觀
Thumbnail
「象」除了表示大象以外,又假借讀音成為「表徵」、「模樣」的意思,這種用法可能源於《易經》與《易》學,「象」又假借為「模仿」、「相近」的意思,例如⋯⋯
Thumbnail
「象」除了表示大象以外,又假借讀音成為「表徵」、「模樣」的意思,這種用法可能源於《易經》與《易》學,「象」又假借為「模仿」、「相近」的意思,例如⋯⋯
Thumbnail
全世界的危險生物齊聚一堂!陸地生物與海洋生物大亂鬥,「沒有不可能」的大戰正式開打! 這世界上推測有超過800萬種的物種,每一種生物都有著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的是強而有力的咬合力,有些是厚到可以防彈的皮膚,有的是能殺死野獸的毒液,還有些是能看到三公里外食物的千里眼。 誰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王者呢?
Thumbnail
全世界的危險生物齊聚一堂!陸地生物與海洋生物大亂鬥,「沒有不可能」的大戰正式開打! 這世界上推測有超過800萬種的物種,每一種生物都有著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的是強而有力的咬合力,有些是厚到可以防彈的皮膚,有的是能殺死野獸的毒液,還有些是能看到三公里外食物的千里眼。 誰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的王者呢?
Thumbnail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的大肆捕殺,野生動物日益減少,生態的均衡受到嚴重破壞...
Thumbnail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的大肆捕殺,野生動物日益減少,生態的均衡受到嚴重破壞...
Thumbnail
這是閩南語搖籃曲裡的一句 隱約透露幼兒成長的不易 動物頻道裡 有系統的介紹動植物繁殖下一代的策略 方法和威脅 今天先說動物吧 生物分類:介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人類是哺乳綱脊椎‘’動物‘’(說到底 人只是披上遮羞布的動物)
Thumbnail
這是閩南語搖籃曲裡的一句 隱約透露幼兒成長的不易 動物頻道裡 有系統的介紹動植物繁殖下一代的策略 方法和威脅 今天先說動物吧 生物分類:介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人類是哺乳綱脊椎‘’動物‘’(說到底 人只是披上遮羞布的動物)
Thumbnail
相信大家以前小學時候我們都讀過「樗樹無用」的課文,「樗樹無用」這個的典故象信大家也對他不陌生。但沒想到在生物演化中居然有應驗的例子。 1.大象 非洲南部莫三比克在內戰時,曾大量盜獵象牙換取現金,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行為導致了莫三比克的母象為生存著想,竟有約1/3不再長象牙。 綜合外媒報導,大象研究學者
Thumbnail
相信大家以前小學時候我們都讀過「樗樹無用」的課文,「樗樹無用」這個的典故象信大家也對他不陌生。但沒想到在生物演化中居然有應驗的例子。 1.大象 非洲南部莫三比克在內戰時,曾大量盜獵象牙換取現金,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行為導致了莫三比克的母象為生存著想,竟有約1/3不再長象牙。 綜合外媒報導,大象研究學者
Thumbnail
大象是吉祥與力量的象徵,因此在某些國家有人會把大象當作一種神獸祭拜。 比如說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民就特別喜歡大象,也飼養許多大象,各家各戶都能看到以大象為造型的擺設,因為傣族人民認為大象的稟性馴良,擺在家中可以帶來吉祥如意,又可以達到招財效果。 除此之外,在店面的收銀台上擺放大象造型的擺件,
Thumbnail
大象是吉祥與力量的象徵,因此在某些國家有人會把大象當作一種神獸祭拜。 比如說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人民就特別喜歡大象,也飼養許多大象,各家各戶都能看到以大象為造型的擺設,因為傣族人民認為大象的稟性馴良,擺在家中可以帶來吉祥如意,又可以達到招財效果。 除此之外,在店面的收銀台上擺放大象造型的擺件,
Thumbnail
古文化說的「氣數」,其實是量子力學,積微成著,量變轉化質變,由少數人開始創新,直到廣大群眾跟隨,漸漸開展出一片新氣象。這裡,就是「少數人」的事蹟。 想要成為帶領潮流的先知先覺,幾乎都能在此找到解答
Thumbnail
古文化說的「氣數」,其實是量子力學,積微成著,量變轉化質變,由少數人開始創新,直到廣大群眾跟隨,漸漸開展出一片新氣象。這裡,就是「少數人」的事蹟。 想要成為帶領潮流的先知先覺,幾乎都能在此找到解答
Thumbnail
《動物的武器》很適合研究動物生態、演化相關的學生,以及對獨角仙、甲蟲有興趣的人閱讀;某種程度來說,它也很適合軍事宅拿起來翻一翻。這本書不僅僅是將動物的武器介紹個徹徹底底,還一並將演化、研究假說、實驗操作,乃至於人類的武器演進歷史,都挾帶其中,可謂科普書中的上上之作。
Thumbnail
《動物的武器》很適合研究動物生態、演化相關的學生,以及對獨角仙、甲蟲有興趣的人閱讀;某種程度來說,它也很適合軍事宅拿起來翻一翻。這本書不僅僅是將動物的武器介紹個徹徹底底,還一並將演化、研究假說、實驗操作,乃至於人類的武器演進歷史,都挾帶其中,可謂科普書中的上上之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