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禮物》曾寶儀與林明謙的4年紀錄片探索生命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寶儀與導演男友林明謙歷經4年拍攝的紀錄片《交換禮物》,帶領觀眾重新思考癌症與生命的關聯。這部片深入探討癌症帶來的生活轉變,並藉由訪問許多患者與專家,從不同角度呈現癌症的意義。影片中,瀕死體驗者Anita分享她的看法:「癌症是一份禮物,改變了我和其他罹癌者的生活。」

raw-image

片中的一個亮點是對癌細胞的比喻,將其描繪為我們體內的一部分,像是變壞的孩子。這個形象幫助觀眾理解,癌細胞並非外來的敵人,而是在特定環境下變異的我們一部分。影片中,病友Olga的故事尤為感人。從乳癌末期康復後再度復發,她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如早睡早起、爬山、戒糖飲食等,不僅保持健康,還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她的開朗與樂觀態度成為她戰勝癌症的關鍵,甚至在30多歲時選擇退休,專心享受生活。


影片也講述了文伯伯的故事。他在輸尿管發現5公分腫瘤後,選擇不做傳統手術,而是先戒菸,改變飲食習慣,並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結果至今依然健在。曾寶儀提到,在拍攝過程中,她學會了對自己更寬容,並從專家的建議中理解到,只有接受發生的一切,才能真正激發改變。


作為癌症的康復者,「寶媽」王美華深有感觸,她在片中分享了自己的抗癌故事。經歷了甲狀腺、淋巴腫瘤的挑戰後,2019年又被診斷出肺腺癌。面對病情,她選擇冷靜面對,並對自己充滿感恩,覺得每一次的生死考驗都成為她成長的禮物。她表示,自己在過去的20年既是被照顧者,也是照顧者,這讓她更加堅強。


電影的另一位焦點是廖新喜(Sam哥)的故事,他是一位中醫師,面對手臂的骨肉瘤,他在經歷長時間的手術後,選擇積極面對疾病,並感恩醫療團隊的付出。這些故事在片中交織,呈現出不同面對癌症的態度:脆弱、勇敢、堅韌。


《交換禮物》不僅是癌症病友的紀錄,更是全體觀眾與生命相處的方式的探索。曾寶儀表示,她希望藉由這部片,讓大家在面對癌症時能夠擁抱希望,並且學會以更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片中不僅有專家與病友的深刻見解,還包括心理諮商與家族排列等方式,幫助觀眾理解如何面對疾病和親人的病痛。


電影自12月25日上映以來,獲得了國片票房冠軍,並成功吸引了超過8,000名觀眾前來觀賞。觀影後,許多觀眾表示受到了深刻的啟發,特別是有一位觀眾看完後,決定更加正面地陪伴母親走完她的最後一段路。


導演林明謙也在片中表達了自己拍攝的初衷:「改變永遠不晚,但我們需要從今天開始。」他希望這部片能幫助所有陪伴癌症病人的人以及身體健康的人,重新審視生命的真正意義。


其中最動人的故事之一是年輕的抗癌女戰士小琦的經歷。小琦年僅30多歲,罹患子宮頸癌後進行手術,但不到一年癌細胞復發,影片從她面對這一挑戰開始,記錄她如何在困境中展現堅強與勇敢,並且讓觀眾感受到她不屈不撓的生命力。


《交換禮物》所呈現的,不僅是癌症的故事,更是每一個在困難面前選擇勇敢的人,讓我們見證生命的堅韌與無限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7會員
121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直想進戲院支持《交換禮物》,幸好仍在上映,終於如願! 讓我意外的是,電影已經上映將近兩個月,影廳卻依然全場爆滿!甚至有不少拄著拐杖的長輩特地前來觀影,這樣的畫面格外令人動容。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的紀錄片,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觸動,獲得勇氣,也再次被提醒—「與自己對話」,是多麼重要的事。
Thumbnail
一直想進戲院支持《交換禮物》,幸好仍在上映,終於如願! 讓我意外的是,電影已經上映將近兩個月,影廳卻依然全場爆滿!甚至有不少拄著拐杖的長輩特地前來觀影,這樣的畫面格外令人動容。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的紀錄片,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觸動,獲得勇氣,也再次被提醒—「與自己對話」,是多麼重要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KO在2024聖誕節當天觀看紀錄片《交換禮物》,並參與映後座談的體驗,以及觀影後對於生命、疾病和自我療癒的深刻體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KO在2024聖誕節當天觀看紀錄片《交換禮物》,並參與映後座談的體驗,以及觀影後對於生命、疾病和自我療癒的深刻體悟。
Thumbnail
曾寶儀與林明謙導演耗時四年製作的紀錄片《交換禮物》,以癌症患者的生命故事為核心,探討癌症與生命的關聯。影片透過多位患者(包括「寶媽」王美華)的抗癌經歷,展現他們面對疾病時的堅強、勇敢與韌性,並鼓勵觀眾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影片更獲得國片票房冠軍,引起廣大迴響。
Thumbnail
曾寶儀與林明謙導演耗時四年製作的紀錄片《交換禮物》,以癌症患者的生命故事為核心,探討癌症與生命的關聯。影片透過多位患者(包括「寶媽」王美華)的抗癌經歷,展現他們面對疾病時的堅強、勇敢與韌性,並鼓勵觀眾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影片更獲得國片票房冠軍,引起廣大迴響。
Thumbnail
這個月的專欄,我特別想與大家分享一部即將在11月1日全台上映的紀錄片~《愛子歸來》。這部影片由導演李靖惠執導,耗時十年拍攝,橫跨美國和台灣兩地,記錄了一段關於愛與關懷的感人故事。影片充滿人文關懷,探索了人在面對孤獨、疏離和困境時,如何在愛與理解中找到新的希望。 導演分享會花絮:十年拍攝的堅持
Thumbnail
這個月的專欄,我特別想與大家分享一部即將在11月1日全台上映的紀錄片~《愛子歸來》。這部影片由導演李靖惠執導,耗時十年拍攝,橫跨美國和台灣兩地,記錄了一段關於愛與關懷的感人故事。影片充滿人文關懷,探索了人在面對孤獨、疏離和困境時,如何在愛與理解中找到新的希望。 導演分享會花絮:十年拍攝的堅持
Thumbnail
電影《人生真美麗》演一位魯直但深情的丈夫,陪伴癌末的太太,走完最後的人生。 電影一開始,有許多妻子為家務、子女忙碌卻受到冷漠、嫌棄的情節,先生的態度比使喚僕人更差。 後來在老公陪伴老婆尋找烏龍初戀的過程中,穿插他們相識、相戀的往事,以及丈夫不善表達但其實——這部是歌舞片,雖然跟《火爆浪子
Thumbnail
電影《人生真美麗》演一位魯直但深情的丈夫,陪伴癌末的太太,走完最後的人生。 電影一開始,有許多妻子為家務、子女忙碌卻受到冷漠、嫌棄的情節,先生的態度比使喚僕人更差。 後來在老公陪伴老婆尋找烏龍初戀的過程中,穿插他們相識、相戀的往事,以及丈夫不善表達但其實——這部是歌舞片,雖然跟《火爆浪子
Thumbnail
  電影《BIG(Being Is Gift)》是台灣導演魏德聖以兒童癌症為主題,述說816號房六個孩子、六個家庭的故事,並且巧妙地穿插動畫,表現這些孩子如何對抗病魔,奪回生命的自主權。這六個孩子按出場順序是:源源(10歲,鄭又菲飾)、羅恆(6歲,謄韋煦飾)、是延(8歲,謝以樂飾)、珈農(16歲
Thumbnail
  電影《BIG(Being Is Gift)》是台灣導演魏德聖以兒童癌症為主題,述說816號房六個孩子、六個家庭的故事,並且巧妙地穿插動畫,表現這些孩子如何對抗病魔,奪回生命的自主權。這六個孩子按出場順序是:源源(10歲,鄭又菲飾)、羅恆(6歲,謄韋煦飾)、是延(8歲,謝以樂飾)、珈農(16歲
Thumbnail
這是一部 需要自己好好「感受」的電影; 看完電影後的夜深人靜, 內心還是澎湃洶湧, 所以我決定 把此時此刻的感覺化為文字, 為自己的感受留下痕跡, 也感謝關於這部電影的一切。
Thumbnail
這是一部 需要自己好好「感受」的電影; 看完電影後的夜深人靜, 內心還是澎湃洶湧, 所以我決定 把此時此刻的感覺化為文字, 為自己的感受留下痕跡, 也感謝關於這部電影的一切。
Thumbnail
⚡有劇情暴雷,請謹慎觀看⚡ 💙據WHO統計,每年有40萬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癌症,每3分鐘就有一名兒童不幸離世;無論是兒童或成年病患,他們都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關懷,給予他們力量堅持下去💪💪💪 / BIG正是一部給予這份力量的作品,本片由 果子電影 x 米倉影業 及魏德聖導演製作,如果
Thumbnail
⚡有劇情暴雷,請謹慎觀看⚡ 💙據WHO統計,每年有40萬兒童及青少年罹患癌症,每3分鐘就有一名兒童不幸離世;無論是兒童或成年病患,他們都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關懷,給予他們力量堅持下去💪💪💪 / BIG正是一部給予這份力量的作品,本片由 果子電影 x 米倉影業 及魏德聖導演製作,如果
Thumbnail
魏德聖導演最暖心的作品《BIG》,活著最大! 今年聖誕節感動獻映! 在癌症病房裡,每一個孩子都想活。 《BIG》故事回到多年前,我在一次的電視紀錄片訪談中遇見了一個小女孩, 她因為骨癌一腳截肢,手指頭也少了幾根,每天就比著ROCKER的手勢跳來跳去,卻令人意外的樂觀愛笑, 這給我很大的震撼及啟
Thumbnail
魏德聖導演最暖心的作品《BIG》,活著最大! 今年聖誕節感動獻映! 在癌症病房裡,每一個孩子都想活。 《BIG》故事回到多年前,我在一次的電視紀錄片訪談中遇見了一個小女孩, 她因為骨癌一腳截肢,手指頭也少了幾根,每天就比著ROCKER的手勢跳來跳去,卻令人意外的樂觀愛笑, 這給我很大的震撼及啟
Thumbnail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上映時就知道口碑極好,但我一直迴避看悲情電影,更何況這電影打正旗號講述癌症患者,實在需要衝破一定心理關口才會選擇來看,但幸好還是看了,真的很好看啊。 有一種電影是從一開始就知道結局的,但縱使如此,觀眾還是會覺得拍得好看,《生命中的
Thumbnail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上映時就知道口碑極好,但我一直迴避看悲情電影,更何況這電影打正旗號講述癌症患者,實在需要衝破一定心理關口才會選擇來看,但幸好還是看了,真的很好看啊。 有一種電影是從一開始就知道結局的,但縱使如此,觀眾還是會覺得拍得好看,《生命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