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見巴黎最後探戈》--- 少女慘遭職場權力霸凌,演藝人生從此風雲變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一分鐘短評>

電影重現1972年過往歷史的拍片性侵霸凌事件,打著以「為藝術犧牲」為名的偽善旗幟令人憤慨,女主角安娜.沃特魯梅將受害者的傷痛失控與自我救贖心緒,傳達得淋漓盡致,表現令人驚豔!



當一位得獎無數,廣受影展競賽獎項肯定、媒體吹捧與觀眾肯定的「專業領域的佼佼者」,職場上卻利用權力霸凌初入影壇的後進,涉及了性騷與性侵與性侵等不堪入目的品行與道德敗壞時,那麼觀眾該以怎樣的觀點? 重新看待這些人的藝術成就,藝術與道德之間,究竟孰輕孰重誰先誰後? 就是本片導演潔西.卡帕盧(Jessica Palud)與女主角安娜.沃特魯梅 (Anamaria Vartolomei) )留給看完電影的觀眾去思考的空間。

 

 

2025年1月10日本週五在台上映的電影《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由潔西.卡帕盧(Jesasic Palud)執導,由電影《正發生》(L'événement/Happening,2021)安娜瑪莉亞.沃特魯梅 (Anamaria Vartolomie) 與《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2018)麥特.狄倫(Matt Dillon)領銜主演,電影改編自《世界報》記者凡妮莎 · 雪妮黛(Vanessa Schneider)的回憶錄《我的表姊瑪麗亞》(Tu t'appelais Maria Schneider)。


電影《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重現過往發生在1972 年電影《巴黎最後探戈》(義大利語:Ultimo tango a Parigi;法語:Le Dernier Tango à Paris,英文 : Last Tango in Paris)拍攝過程發生的性侵霸凌事件,當年31歲的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 2018),與48歲的男主角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 ~ 2004年) 打著以「為藝術犧牲」為名的偽善旗幟,對當時初入影壇年僅19歲的女主角瑪麗亞.席耐德(Maria Schneider,1952 ~ 2011)進行職場權力霸凌,於拍攝過程中,事先未與女主角溝通,也未徵得女主角的同意,便在眾目睽睽的片場,進行了一場「假戲真做」的「奶油雞姦」形同性侵的戲碼,讓不知情的女主角備感羞辱現場痛哭,還被迫繼續唸台詞將戲演完,當事後女主角瑪麗亞.席耐德前去跟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理論時,導演含糊帶過,與男主角馬龍.白蘭度,完全沒有道歉的意思,惡魔行徑令人憤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025年1月10日在台上映電影《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中文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GVjQOaat0

「你知道我的電影裡,沒有男演員,沒有女演員,只有角色,這段劇情就要「粗暴」些才有視覺震撼效果!」



「那一場戲,我根本被設計了!劇本寫的跟實際拍的完全不一樣,事前導演也不曾跟我溝通,我只覺得被導演與男主角兩個男人一起強暴了!我只覺得被欺騙與羞辱了!當時的哭喊,我的掙扎都是真的,不是演的!」



「不要看了!不要再盯著看了!」


再繼續往下介紹2025年1月10日本週五在台上映的電影《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前,先回顧1972年電影《巴黎最後探戈》(義大利語:Ultimo tango a Parigi;法語:Le Dernier Tango à Paris 英文 : Last Tango in Paris)的故事, 它是一部情色劇情片,由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 2018)執導,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 ~ 2004年)瑪麗亞 · 施耐德(Maria Schneider,1952 ~ 2011 )讓 - 皮埃爾 · 里奧( Jean-Pierre Léaud,1944 ~ )領銜主演,電影劇情描述喪偶美國男子和年輕巴黎女子,由匿名性關係引發的互動,電影於1972年10月14日在紐約影 Jean-Pierre Léaud展首映,1973年在美國電影院上映的票房有3600萬美元。


情色電影《巴黎最後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於1972年在歐美各國上映後,因為尺度過大,場面令人不快! 當時引發不少爭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審查,電影在義大利除了被禁映,導演貝托魯還被義大利法庭判了4年緩刑,並褫奪公權5年,但逃往美國的他根本就沒有因此受罰 ; 更扯的是男主角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 ~ 2004年)不僅曾憑電影《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1954)拿下1955年第27屆奧斯卡影帝的桂冠,更憑《巴黎最後探戈》此片獲得1973 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與1974 年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 2018)與美國奧斯卡影帝男主角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 ~ 2004年)一生獲獎無數,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 2018)拿過美國奧斯卡最佳導演、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影片、美國金球獎,以及第 64 屆坎城影展終身成就獎,男主角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 ~ 2004年)則是《時代》雜誌選為時代100人:20世紀最重要的人物,與被《綜藝》雜誌評為10大「世紀偶像」之一,1999年,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 ~ 2004年)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百大男演員第4名,兩人還都活到77與79歲 ;


這跟另一位奧斯卡金獎名導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1933年8月18日生 )的行徑如出一轍,1977年43歲的他在美國性侵13歲少女,1978年,法官撤銷認罪協議並裁定重刑,在傳聞他將被判處50年徒刑後,波蘭斯基逃往法國,從此不敢再踏上美國土地,之後更涉及多起性侵事件,一生結了三次婚,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已是高齡91歲還活著,這些在電影藝術成就極高的導演,私領域卻是如此惡劣不堪。


這樣利用職場權力權霸凌進行性騷與性侵的事件,不僅限於西方影視娛樂行業,台灣類似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直到2017年10月《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報道數十名女性,聲稱遭到米拉麥克斯影業和溫斯坦電影公司聯合創辦人、電影製作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騷擾、性侵。


全球才颳起指控媒體、演藝圈和政界財大勢大男性性侵和騷擾的案件連傳,激起反對性騷擾的「我也是」(MeToo)「時間到了」(TimesUp)的風潮運動,各行各業的許多受害的女性與男性,也因此勇敢挺身而出,公開說出個人受害後的一生陰影與心情輾轉。


相對於施害者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 2018)與男主角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Jr.,1924 ~ 2004年)的冷淡漠視,當年年僅19歲的真實人物女主角瑪麗亞.席耐德(Maria Schneider,1952 ~ 2011),即使有心想振作,但卻飽受性侵陰影的折磨,更受到當年觀賞過電影的那些道德與正義魔人當面斥罵,原是單純想透過電影入行的年輕女子,卻在拍攝第一部電影處女作,在毫無心理準備下,從拍片過程到電影上映後,承受了職場權力霸凌與不知情觀眾的流言蜚語攻擊,這種拍攝過程的難堪與痛苦,與廣大觀眾的攻訐, 導致她從此在工作、私生活的感情方向上都逐漸失控,後來僅活到59歲便撒手人間,還比男主角早逝,真不知天地公平正義何在?


台灣觀眾對女主角安娜瑪麗亞.沃特魯梅(Anamaria Vartolomei)並不陌生,上一部作品是2022年9月30日在台上映的電影「正發生」(L'événement/Happening,2021),電影改編自安妮·艾諾(Annie Ernaux)于2000年撰寫的半自傳同名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L'événement),劇情探討墮胎尚未合法化的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電影一上映不久,就獲得2021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大獎、 2022 盧米埃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2022 凱薩獎最佳新演員等大獎的肯定,小說作者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更拿下2022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桂冠肯定。


法裔羅馬尼亞女演員安娜瑪麗亞.沃特魯梅(Anamaria Vartolomei)在兩部電影領銜主演擔綱女主角,也同樣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在電影中「正發生」(L'événement/Happening),她將片中那位未婚懷孕的文學系女大生,從決定墮胎開始,在長達12周的時間,獨自所承受校園霸凌,社會漠視,親子對立等內外身心煎熬交錯的漫長過程心緒,詮釋得絲絲入扣,讓人為之掬一把同情淚!


在電影《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本片中飾演的真實人物瑪麗亞 · 施耐德(Maria Schneider,1952 ~ 2011 ),將受害者內心的的傷痛,與因此時刻活在失控的生活,與自我救贖的心緒輾轉掙扎,從天真到被欺瞞受害,到力爭公平卻未能獲得平反的心境,令人心痛悲憐的行徑,詮釋得得淋漓盡致,縱橫全片的演出令人驚豔!


即將在台上映的法國電影《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女導演潔西.卡帕盧(Jessica Palud),在當年導演與男女主角都已離世後,才拍片探討這個永恆的職場霸凌、性別歧視與性騷性侵議題,希望喚起大家對於這些依舊正在發生與進行中的議題,給予受害者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鼓勵,幫助他們走出陰影重新展開人生!


不管男女觀眾,想了解當年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歷史性侵事件,與關注這些議題的朋友,請鎖定2025年1月10日在台上映的法國電影《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邀請親友一起來觀賞這部深具意義與內涵的電影。

raw-image


《誘見巴黎最後探戈》1/10上映戲院

台北|真善美劇院、信義威秀、南港喜樂時代

新北|新店裕隆城威秀

桃園|桃園統領威秀、中壢星橋

台中|台中大遠百威秀

台南|台南大遠百威秀

高雄|高雄大遠百威秀、高雄喜樂時代

1.10《誘見巴黎最後探戈》

蝦皮預售票 https://s.shopee.tw/9A8Kj06x3r

博客來預售票 https://reurl.cc/O5MbOy


憑《誘見巴黎最後探戈》首輪戲院電影票根,上傳至聯影電影FB指定活動貼文下方,可抽由「麥田出版」提供書籍 《性、謊言、吹哨者》。


<電影本事>

19 歲的瑪麗亞因《巴黎最後探戈》而聲名鵲起,其備受爭議的作品對她的生活和職業生涯產生了影響。瑪麗亞.席耐德(Maria Schneider)是法國明星演員丹尼爾.蓋林的女兒,在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1972年的情色電影《巴黎最後探戈》中飾演女主角,與美國著名演員馬龍白蘭度聯袂主演。


話說一位年長的美國男子在巴黎的一間公寓裡,遇見一位年輕的法國女子,並開始了一段匿名的性關係。瑪麗亞透過珍妮這個角色一夕成名,但她對這部電影引發的名聲和醜聞毫無準備⋯。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誘見巴黎最後探戈 Being Maria

出品國家 : 法國

電影語言 : 法語、英語、義大利文

電影類型 : 劇情/傳記電影

在台上映 : 2025年1月10日

電影長度 : 約1時 42分

台灣發行 : 聯影/聯贏

電影導演 : 潔西卡.帕盧(Jessica Palud)

電影編劇 : 凡妮莎 · 雪妮黛(Vanessa Schneider)

電影製片 : 瑪麗艾莉 ·迪烏古 Marielle Duigou

電影攝影 : 塞巴斯蒂安 · 布希曼(Sébastien Buchmann)

電影剪接 : 托馬斯 · 馬爾尚(Thomas Marchand )

電影音樂 : 班傑明 · 比歐雷(Benjamin Biolay)

領銜主演 :

安娜.沃特魯梅(Anamaria Vartolomei)飾演瑪麗亞.席耐德(Maria Schneider)

麥特.狄倫(Matt Dillon)飾演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Jr.)

伊萬.阿達勒(Yvan Attal)飾演飾演Daniel G'elin

吉賽貝 · 馬吉歐Giuseppe Maggio)飾演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

莎莉絲特.布倫奎爾(Céleste Brunnquell)飾演Noor

官方網站:聯影電影cineplex

FB 粉絲頁 : 聯影電影cineplex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引用自聯影電影cineplexFB粉絲專頁相片 ,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聯影電影cineplex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預告影片 ,引用自聯影電影cineplexYoutube頻道, 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聯影電影cineplex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3會員
756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電影重現1972年過往歷史的拍片性侵霸凌事件,打著以「為藝術犧牲」為名的偽善旗幟令人憤慨,女主角安娜.沃特魯梅將受害者的傷痛失控與自我救贖心緒,傳達得淋漓盡致,表現令人驚豔!
Thumbnail
電影重現1972年過往歷史的拍片性侵霸凌事件,打著以「為藝術犧牲」為名的偽善旗幟令人憤慨,女主角安娜.沃特魯梅將受害者的傷痛失控與自我救贖心緒,傳達得淋漓盡致,表現令人驚豔!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威尼斯一位政妓的生活故事,她無法嫁給她愛的男子,最後成為一位知名政妓,表現出她對自由和思想的渴望。擁有自主思想與自由生活的女性形象,和現代女性亦有共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威尼斯一位政妓的生活故事,她無法嫁給她愛的男子,最後成為一位知名政妓,表現出她對自由和思想的渴望。擁有自主思想與自由生活的女性形象,和現代女性亦有共鳴。
Thumbnail
這才是最讓人感到害怕的。但害怕之餘,妳仍清楚地(悲觀地)明白,像這樣的指控仍持續上演,不只是房思琪式的、這一切試圖碾碎女性尊嚴、把一個人從裡到外的破壞的大屠殺,至今仍大規模地發生。
Thumbnail
這才是最讓人感到害怕的。但害怕之餘,妳仍清楚地(悲觀地)明白,像這樣的指控仍持續上演,不只是房思琪式的、這一切試圖碾碎女性尊嚴、把一個人從裡到外的破壞的大屠殺,至今仍大規模地發生。
Thumbnail
電影第一幕開始,編導艾莫芮德芬諾—這位【王冠】影集的女演員,就試圖翻轉過去熟知的視角觀點,在#me too風潮後,女性的復仇不再是扮演受傷情感脆弱的一方。
Thumbnail
電影第一幕開始,編導艾莫芮德芬諾—這位【王冠】影集的女演員,就試圖翻轉過去熟知的視角觀點,在#me too風潮後,女性的復仇不再是扮演受傷情感脆弱的一方。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Thumbnail
長久以來的教育與規範,讓性變得陌生、不自在,本跟食慾一樣的存在,好似過街老鼠,一從嘴裡溜出來就人人喊打;性,明明是隻巨大的白象,卻因集體的緘默,成了人的千古秘密。電影以此出發,試圖挑戰眾人避諱的性話題,還有羅馬尼亞的國族處境,無論是學憑主義、階級對立、蕩婦羞辱或極權崇拜,都是臺灣民眾共感的熟悉日常。
Thumbnail
長久以來的教育與規範,讓性變得陌生、不自在,本跟食慾一樣的存在,好似過街老鼠,一從嘴裡溜出來就人人喊打;性,明明是隻巨大的白象,卻因集體的緘默,成了人的千古秘密。電影以此出發,試圖挑戰眾人避諱的性話題,還有羅馬尼亞的國族處境,無論是學憑主義、階級對立、蕩婦羞辱或極權崇拜,都是臺灣民眾共感的熟悉日常。
Thumbnail
  《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由女導演艾莫芮德芬諾(Emerald Fennell)執導兼編劇,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Thumbnail
  《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由女導演艾莫芮德芬諾(Emerald Fennell)執導兼編劇,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