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女神異聞錄4黃金版》主線&社群劇情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通關時數約75小時,有了先前通關P3P的經驗,各種系統與玩法的大改進讓我在玩的過程淚流滿面,遊玩體驗真的大幅提升QQ。而前期遊玩的感受,我還以為主角是青春豬頭少年,專門解決少男少女青春期面臨的心理問題;玩到中期進入感情線,則是頓時感覺鬼轉《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的路哥,開始學習還不知道的感情

  故事的校園日常感非常濃厚,大約玩到第五位夥伴巽完二加入後,性格迥異的少男少女群聚在一起,就會讓前期營造的驚悚懸疑偵探劇,瞬間鬼轉成歡樂無比的群口相聲,隨後各類日本二次元的經典校園事件也會一一出現,這時候男二花村陽介的吐槽功力才會開始浮現,各個關鍵嘈點陽介的吐嘈真的非常到位XD。

  無雷的閒聊大致寫到這邊,後續都是有雷的主觀感受。因為這篇整理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了,所以心得會看起來很亂、沒有統一性、主觀感受蓋過實際劇情想探討的主軸,或是感想沒頭沒尾,但.....就真的沒那能力把思緒整理清晰並加以表達。恩,所以就還請斟酌觀看這篇胡言亂語的心得。

那麼,放張防雷圖後就進入正篇了

P3P彩蛋

  1. 咖啡廳的光頭老闆,疑似是P3P「塔」社群和尚的弟弟,因為有提到他的哥哥繼承家裡和尚的事業。
  2. 私立月光館學園的會計伏見千尋會客串一小段劇情。
  3. 辰巳人工港灣島的酒吧撥放的歌曲是 〈キミの記憶〉(你ㄊㄇ......)

主線劇情感想

  前期好基友花村陽介和里中千枝的劇情,陽介被他的陰影嘴「才不是因為擔心學姊,只是因為鄉下太無聊,才會特地來到電視的世界中追尋刺激」;千枝被她的陰影嘴「才不是因為喜歡雪子或是好朋友的關係才會保護她,而是因為喜歡憧憬的她(雪子)偶爾會用卑微的眼神看著自己,自己對此感到愉悅」,兩人因為不承認這樣的自己而導致陰影失去控制。

  這兩種想法沒有孰真孰假,都是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一個人本來就會有各種面貌,對於同一件事情也會有諸多想法相互糾纏,有良善的,有功利的,也有卑劣的想法,而要做的是學會認同,不去否定不同樣貌的自己或是自己言行背後暗藏的心思。

  後期劇情則是偏向更大方向的概念做探討,即「人類只會看想要看的東西,相信想要相信的東西」,而部分社群劇情則是以這個概念作為主軸,從不同面向去延伸探討。

人物社群感想

天城雪子

  國中是天才鋼琴家,高中是旅館年輕老闆娘,這組合無敵的吧?額......不好意思串台了,因為從雪子初登場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四謊》的井川繪見,然後這個印象就一直無法改變了。

  天城雪子的主線劇情很有意思,因為從小幫忙自家旅館很多事情,甚至被冠上年輕老闆娘的名號,所以覺得自家旅館少了自己什麼都不行。因為背負著老字號旅館招牌的名聲,還要承受同儕、外界對自己的期待與壓力,所以一直期望有個白馬王子把自己從這牢籠帶走。雪子暴走的陰影形象是籠中鳥,期間會「召喚」兩次白馬王子,第一次召喚成功可是一個回合後就會逃走,第二次雪子的陰影再次召喚則會失敗,也意味著根本不會有白馬王子來拯救自己。

  解決雪子暴走的陰影後,雪子初期的社群劇情是決定靠自己的力量考取證照,讓自己未來可以有不繼承旅館的選擇;中後期各種事件其實有不少雪子展露出缺點,例如雪子殘念的做飯功力,常常讓他們家旅館的廚師長看不下去忍不住幫忙ww,甚至在最後她向家裡人傾訴其實自己不想繼承旅館,結果所有人都知道,雪子才明白一直以來不是自己在支撐整個旅館,反而自己一直是處於被溫柔呵護的立場,最後選擇留在小鎮繼承家業。每一個身分本來就會伴隨其責任與義務,同樣地也會有因為身分而獲得的回報,如果沒有看清這一點,就不會看見別人對自己的關懷與付出,最後只看見自己的付出而自憐自憫,對事事感到怨嘆不滿。

  另外說個題外話,跟雪子成為戀人關係後,有一次跟海老原愛去看電影被雪子當場抓包,直接把很強勢的海老原愛嚇跑,只要老實地道歉她就不會再繼續往下追問,真的越玩會越覺得自己像路哥。另外認真覺得雪子的戀人劇情表現的情感比較豐富有趣,相對的罪惡感也最強烈。

久慈川理世

  你有信心替我重新穿好和服嗎.jpg。咳,沒事,看到這段劇情單純想玩爛哏。理世的社群劇情基本上沒什麼好說的,一言以弊之即每個人都有好幾種不同面貌,不需要強迫自己選擇哪一個說是真實的自己。

  另外因為自己是雪子派,加上理世示愛的方式常常太過直白和濃烈,看久了我反而是覺得有點麻木,甚至覺得我還是應該乖乖回森林別看這些有的沒的,對身心會比較健康。不過......實際上理世的行為就是所謂的倒追吧?

【力量】足球社長瀨大輔

明明沒有認真做,卻假裝自己有認真。
順利的話,不是認真的這件事自己就能視而不見。
不順利的話,就能找藉口說......因為我不是認真的。

  在社群劇情後期,被他的好友指出自己只是裝出「自己很認真」、「對女性沒有興趣」的態度,藉此掩飾其實沒有真的全力以赴,以及自己被初戀甩過所以不想再度受傷的想法。我覺得這個社群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點醒,因為有時候人會透過外顯的行為,藉此博取旁人的關心或同情,又或者欺瞞自己不去正視、忘掉、逃避最根本的問題【註】

【註】類似的情況大概等同於動畫《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新編集》8A的1:20處,以及8B的12:55處,旁人對於菜月昴外顯行為的評價。

【倒懸者】小西尚纪

  與足球社長瀨大輔基本上是處於相反的情況。小西尚纪是第二起殺人事件的被害者家屬,學校同儕背地裡拿她姊姊的死亡當共通話題,只要他一出現就會產生尷尬、顧慮的氛圍;街坊鄰居則是明明事不關己,卻釋出過剩的關心與憐憫,學校、住家附近甚至是家裡,在別人看的見的地方都散發著「他必須擺出受害者姿態」的氛圍。

剛下課?怎麼可以繞道這種地方呢!
要是連你都遊手好閒到處玩,不覺得會讓父母擔心嗎?
不用幫忙酒店嗎?你爸爸不是很辛苦嗎。
「喔」什麼「喔」。
你姐姐遇到那種事,我知道你很辛苦。
可是現在更要家人同心協力才行。對吧?
哎呀,這麼說是為尚紀好,這種態度不行吧~?

  與主角的相處成為他在這些氛圍中唯一的避風港,得以暫時得到喘息,但在街坊鄰居的眼中,他沒有擺出「難過的表情,為家裡盡一份心力」的姿態,成為「他在這種情況還在遊手好閒,不與家人同心協力」的證明,而不會去留心小西尚纪的感受,以及是否在看不到的地方他也有為他的家庭付了很多心力。

  這段劇情鄰居甚至企圖將自己的想法映射在他人的言行上,要求小西尚纪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想像與言行,而這也符合遊戲的主軸──人們不會在乎事實的真相為何,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的。

  重玩後發現開頭停車加油時,主角在商店街閒晃遇到的路人姊弟,就是小西姊弟兩人在爭執姊姊又吃掉弟弟放在冰箱的布丁,剛好對應小西尚纪在社群劇情中跟主角傾訴自己與姊姊的日常互動。

【惡魔】護士上原小夜子

  一開始看起來喜歡勾搭男生的女性,在社群關係中期揭露是因為在前一家醫院喜歡上已有家室的醫生,在東窗事發後卻只有自己被迫辭職,來到這個鄉下的醫院工作。而在鄉下醫院工作的期間,迷失了自己從事護士工作的理由,直到自己照看的年輕病人去世,才不禁和主角吐露心聲。

  「勾引男人的狐狸精」這個事實成為一個標籤,根植於護士自己的內心,並連護士都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才會在剛開始外顯於言行當中,繼續做為一個勾引人的狐狸精,試圖勾引主角。但從後續的社群劇情,可以看出護士有著其他正向的人格特質,對關照病人的工作積極負責,會對病人的逝世感到難過。

  護士的社群劇情就是在重新強調,每個人本來就有不同樣貌,不需要因為曾展現過不好、不喜歡的一面,就認定自己只能是這樣的人,而不去正視自己還有其他正向的人格特質與樣貌。

【節制】安親班的媽媽南繪里

  這個社群劇情則是從另一層面探討「標籤」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南繪里是小孩的後母,因為在不知道老公有小孩的情況下,被騙婚後老公就到國外出差,因此不知道怎麼跟小孩相處。

  南繪里對前妻的孩子感到陌生,沒有努力去嘗試了解孩子的心聲,就先被安親班老師給孩子貼上的標籤所影響,而在對待小孩子時戰戰兢兢;而做為一個外地人,背地裡被同班的媽媽或老師說三道四,有自己需要面對的事情,受到「標籤」的既定印象影響下,她只覺得只有自己在努力,那個孩子都不曾體恤過自己。

  事實上前妻的孩子也因為不知道如何相處,而只想待在安親班不想回家;明明想要看英雄片,卻會因為後母在看而有所顧忌;看到後母在主角面前哭泣,更是直接跑過來推倒主角試圖保護後母。在去除種種標籤後,展現在主角面前的,就只是一個不懂拿捏分寸,卻懂得為人著想的小孩。

  這段社群劇情會羼雜更多的個人主觀見解。「貼標籤」本身是沒有正負意涵的詞彙,一個人每天總是需要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未必有時間、有心力去認真了解每一件事情,「標籤」可以快速地分類、過濾出自己所需要的資訊,讓人得以將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地投注在特定的事情上。只是每個人在不同情境會有不同樣貌,「標籤」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貌,甚至也未必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部分樣貌,因此當面對避無可避的人事物時,放下既定的成見與「標籤」,「不再只看自己想看的一面」,才有機會看清人事物並消解矛盾。

【皇帝】巽完二

  因為從小擅長縫紉卻被嘲笑女性化,因此刻意染髮並裝成不良少年的樣子,讓自己顯得有男子氣概。社群劇情後期因為做娃娃給小孩的事情,被警察誤會是在向小孩勒索,完二寧可遭到誤解也不願嘗試讓警察理解,於是差點被帶到警察局盤問。

  在乎別人的眼光,卻因為擔心自己會再度受傷,因此寧可展現被外人貼上「不良少年」標籤的樣貌,也不願努力讓別人理解真正的自己。完二的社群Max,就是在他做的毛線娃娃被理世說「好噁」時,他努力拿出其他更多作品,最後讓理世改口說出「你其實是個很厲害的人嘛?」

  完二的劇情其實講的是「人類只會看想要看的東西」,如果覺得別人看到的不是真正的自己(或是不理解自己的興趣),那自己有沒有實際努力過讓別人嘗試去理解、認同自己真正的樣貌?又或者只是自暴自棄地讓自己去演繹別人眼中的自己,被動地期待別人理解真正的自己?

【塔】家教課的學生

  中島秀的社群劇情從後面回推前面對話,會發現有轉學生是事實,但實際上「轉學生的處境」應該是在說自己,不然講到轉學生時他不會緊皺眉頭。而實際上中島秀會這樣,就是因為自己母親看到自己的成績會感到開心,一直趕他壓力必須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讓他覺得成績大於一切。

  只追求成績,在學校沒有朋友甚至被孤立,卻連唯一能誇耀的第一名都被轉學生搶走,讓中島秀覺得存在價值被剝奪,最後打算靠作弊取回第一名而被抓包停學。這段劇情主要就是中島秀「只看到拿到第一名他母親會開心」,害怕除此之外得不到疼愛,甚至會讓這段關係改變,卻在與他母親溝通後,發現可以重新來過,有些關係也不會因為自己做不到、做不好而抹滅。故事雖然這樣寫,但現實層面我是覺得不好說。

【死神】老婦人

  與丈夫兩情相悅的關係,因為丈夫病倒自己需要負擔所有支出與家務,關係隨著時間而逐漸變質;再加上丈夫因為年邁而逐漸忘記自己,長期看照下的身體疲勞以及被遺忘的心理傷害,讓老婦人原本深愛丈夫的想法日漸消磨,被「希望丈夫去死」的想法所取代。伴隨著這種念頭,丈夫終於死去,老婦人無法原諒有這種念頭的自己,於是對主角自稱是死神。

  後續的劇情其實就是老婦人對於自己有這種念頭的和解,並從過往與丈夫往來的書信體認到,有些關係固然會因為時間而逐漸變質,但過往積累的羈絆與回憶,並不會因此褪色或消失。

【小丑】足立透

  這一段重申,如果還沒玩過的讀者建議可以跳過,因為當中有不少揣測會顛覆遊玩過程的既定印象;而如果是已經通關的讀者,這一大段內容有很多假設性的問題,從諸多假設性的內容得出的結論能有多少可信度,就還請麻煩自行過濾或評斷我過度主觀解讀的部分。

  那麼,已經做好最基本的建議廢言後,放張圖做為緩衝就繼續書寫主觀感想了。

  足立透提到自己第一次把人推進電視裡,對著眾人接連說道:

哈哈,當時我都笑出聲了呢。馬上心想......這真是太有意思了!
只是我「能這麼做」,又很有趣......要說這是目的也可以?

  這段話是足立的真心話嗎?是,但這是足立的陰影所講的,同時也需要重看故事的前因後果。如果足立打從一開始把人推進電視裡是這種想法,那麼在故事開頭目睹自己間接殺害的山野真由美時,摀著嘴跑離現場,止不住嘔吐時,又是懷抱著怎樣的想法?

  由此可以推測,足立在第一起殺人案件時,道德底線還沒有崩壞。只是當足立知道是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他人的死亡,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於是選擇不去正視自己殺人的事實。

我只是把人「放進去」而已。又沒有殺人。
真沒想到你們查得出是我呢。
真不錯,遊戲就是得有點意外,才不會玩膩。

  「只是把人放進去電視」、「這只是遊戲」,這些話語不僅是對主角群說,也是足立在對自己說,藉此說服自己不去正視「自己是殺人犯」的事實【註】,同時也呼應故事劇情的主軸──人類只會看想要看的東西,相信想要相信的東西。而在主角在夜晚獨自一人進入電視與足立見面,足立舉槍對準主角,舉槍的手卻不時地抖動。究竟是足立的手是真的在顫抖?抑或單純只是人物模組地自然晃動?如果是前者,其實就再次證明了足立其實根本沒有開槍殺人的勇氣與膽識,只是第一次害死他人後,內心已經崩壞卻試圖逃避問題的普通人。

【註】這一段還有前面生田目太郎,我覺得其實有點在捏他《死亡筆記本》的劇情。

  足立透社群LV1~6,朱尼斯門口的老婆婆的劇情佔比很重,老人痴呆的老婆婆一直誤認足立透是自己的兒子,因此常常把自己煮的燉菜塞給他。在老婆婆離開後,足立透總會在主角面前都會抱怨這件事情,說不喜歡吃燉煮菜或是「還是自己一個人獨處比較自在」這類話語。

  足立透最有趣也是最關鍵的第二個轉折點,就在小丑社群的LV6,當老婆婆與自己真正的兒子團聚,真正的兒子頂替了足立原本的位置:

到頭來......不是我也沒關係嘛~

  足立這時候的表情被主角認為「一副寂寞的樣子」,結果就是足立一連串的否認。最後甚至連主角沒有問的事情都脫口而出。

那就是真正的小透......對吧?
跟我哪裡像啊。

  老婆婆的兒子在貿易公司上班,年輕輕輕就當上主管。而自己呢?一個因為「一點失誤」被派遣到鄉下地方的窮酸刑警,他跟自己哪裡像了?或許就是足立這段話的裏層涵義。

我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
畢竟這樣比較輕鬆,也能自由行動嘛。
她那個兒子喜歡硬的蓮藕啊~我真搞不懂他。
我媽媽做的燉煮菜,蓮藕也很硬。我從那時候就很討厭了呢。
雖然每次都沒吃完,可是他們也一直都沒說什麼呢。結果蓮藕一直都很硬。
......大概不知道我討厭吧。
總之,這下可以暫時卸下重擔了吧。

  這裡足立表露討厭的心情是真實的,但在乎與老婆婆之間的聯繫也是真切的。如果一個人真的不在乎,根本就不會講那麼多話去否定這段關係,反而正因為太在乎,才會藉由言語的否定,去說服自己,不讓自己正視內心正在感到難過。若回顧前面社群等級的對話,會發現足立談論起自己過去的事時總會點到輒止,唯獨這次,足立卻把內心深處的某些想法攤開在主角面前。

  而且雖然足立嘴上會抱怨老婆婆的燉煮菜,實際上卻還是會吃,真的那麼討厭,其實大可以領過燉煮菜後直接丟進廚餘桶,足立卻沒有這麼做;再加上能與足立建立社群關係的地點,早上在朱尼斯門口,晚上在加油站旁,如果足立真的只是打算偷懶,只想在工作中喘口氣,真的嫌老婆婆很煩,為什麼還常常待在最容易碰到老婦人的朱尼斯門口呢?跳脫劇情之外,如果老婆婆對於足立透這個人真的無足輕重,足立前期的社群等級又為何總是與老婆婆有關聯?

  如果足立也是一個玩家,他與老婆婆之間也有一個看不見的社群等級,他只是還沒跑到社群Max,就因為這次的事件而不跑了。而在這件事件之後,足立透的社群等級就暫時無法再提升,或許也意味著這起事件影響到他的內心,抗拒再繼續維持與人的一段關係。(玩的時候忘記確認社群LV6以後足立還會不會出現在朱尼斯,如果沒有出現的話,其實比較能再強化這個論點)

  由此,先回顧主角與【節制】、【惡魔】、【塔】、【死神】社群培養感情的終點,會發現全部都是「別離」告終。因為家庭因素而被迫轉學的主角,原本在都市締結的關係被迫重置,來到鄉下地方,在陌生的環境與其他校外社群締結的社群羈絆,卻在社群Max以後,護士離開醫院了,家教學生退掉家教課、安親班母子不再去安親班、老婦人也不再前往河堤,他們解決了各自的心結,紛紛與主角道別,又留下主角自己一個人。在一年後自己搬回都市,與校內朋友產生的羈絆是否也會同樣隨著時間而消逝?

  那麼,如果與人締結羈絆的結果,終究還是會分道揚鑣的話,是不是自己一個人還比較輕鬆?如果主角在經營一段關係的最後,體會到的是「又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孤獨感,看過足立流露出寂寞表情的主角,或許就能同理足立的感受,主角也才有理由去走包庇足立的「共犯結局」。

  而「共犯結局」在明知道恐嚇信的筆跡可能會造成自己的罪刑暴露,足立依然把機會放在主角眼前,寧可讓自己置身於危險當中,也要對主角百般試探?或許也是足立不想再度因為一段關係受傷,卻仍想嘗試再次締結羈絆所進行的試探,哪怕那份關係是多麼扭曲。也因此在主角燒毀恐嚇信後,與足立的社群羈絆才會達到Max,因為足立得到了不會輕易消逝的關係。也因此在共犯結局的動畫尾聲,足立才會刻意調查主角的火車班次,特地穿越鐵軌讓主角有機會看見自己的身影,就是藉此想告訴主角「勿忘我」。恩......這CP我嗑到了。額,大離題了,不過會這麼進行推測,主要是從普通結局揭穿足立是真兇後的劇情所做的推測:

夥伴啊......哈哈,那種事聽了真煩......
不過......要是能像你們一樣活著,或許會有點不同吧......
1/31(一)堂島康復開始回到警局工作後
我去面會足立......但那傢伙居然拒絕啊。
真是的,他好像已經忘記我有多固執了。
這下要來比毅力啦。

  期間堂島試圖面會足立卻被拒絕,足立會選擇拒絕其實是蠻有趣的事情。而可以想見堂島在這之後,肯定仍然不停地試圖與足立再次進行對話。堂島可以因為妻子車禍而追查那起事件多年,這次足立儘管曾試圖危害到自己女兒的性命,卻仍面色冷靜地(而非面色憤慨地)選擇與足立見面,試圖維繫與足立之間的羈絆,這件事情肯定有對足立產生影響。

3/20(二)主角離開小鎮的前一天
來到這裡,經常想起堂島先生、菜菜子和你。
當時的自己並不覺得有那麼愉快......真不可思議。

  就連某些事情改變,或是袒露出自己劣質的本性,與人產生的羈絆也還是不會輕易消失,這是足立沒跑完老婆婆的社群劇情而體會不到的感受,直到堂島強制跑到社群Max才讓足立體會到這件事。也因此,才會在最後促成足立寫信提供線索給主角,這一次換他嘗試主動修復一段關係,讓主角得以找到最後的真相,而在收到足立的信後,主角與足立的社群等級也才會達到Max。

  「吾即汝,汝即吾」,縱然在玩家的主觀視角下,主角大概都與足立沒有過多相似之處,但遊戲內初期的主角獲得人格面具的動畫中,從各種角度明示主角的嘴角上揚,為自己得到的力量感到欣喜;劇情內也提到主角初期的人格面具「伊邪那岐」與足立的人格面具「禍津伊邪那岐」極為相似,其實都在明示暗示足立與主角有著不少共通處,只是主角與他的快樂夥伴真的太歡樂,有他們的陪伴抹去了主角的諸多不安,才會在關鍵的分歧點上走上不同的道路。

結語

  相較於P3P,P4G的故事主軸其實更貼合每個人日常會面臨的問題,社群故事也比較貼近現實青春期或不同年齡段會接觸到的問題與煩惱,所以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廣,也更容易對不少故事產生共鳴,進而觸動內心深層的感受。至少P3P戰車宮本一志為了在復健的外甥,寧願一輩子也走不了路也要取得比賽冠軍,這種高尚情懷我真的一輩子也無法理解。

  恩,胡言亂語了很多東西,真的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了,所以就只寫到這裡。如果真的有把這篇看完的讀者,真的萬分感謝撥冗閱讀一個網路上的陌生人胡謅那麼多主觀感受XD。P5R近期也剛好特價,所以也先買下來,之後通關後應該也會繼續寫出一篇心得或貼文做紀錄。那麼,這篇劇情心得就到此結束,真心感謝撥冗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醉夢之間
945會員
169內容數
非專業遊戲心得、攻略的休閒玩家,因此文章都是遊玩後非常不客觀的心得記錄。目前佛系更新,不定時會寫一下劇情心得、遊戲攻略。寫不出什麼有深度的文章,但期許能用淺俗的文字,推薦有趣、有深度的作品。 如果有什麼想私下問或聊的,可以私訊我巴哈的帳號(不過我太常潛水,所以不一定會馬上看到訊息就是了)。
醉夢之間的其他內容
2025/01/18
  遊戲發售的當周就找了家姊和她男友一起玩了1局3年、2局10年的《桃太郎電鐵》,單人玩了1局20年、1局100年(只玩到50年),原本打算多玩幾局累積更多感想後再寫成一篇心得,結果直到現在過了一個月,彼此時間都還是沒有辦法配合......因此想說先不等了,就直接寫成一篇心得。
Thumbnail
2025/01/18
  遊戲發售的當周就找了家姊和她男友一起玩了1局3年、2局10年的《桃太郎電鐵》,單人玩了1局20年、1局100年(只玩到50年),原本打算多玩幾局累積更多感想後再寫成一篇心得,結果直到現在過了一個月,彼此時間都還是沒有辦法配合......因此想說先不等了,就直接寫成一篇心得。
Thumbnail
2025/01/08
  這款是在2023年NS阿根廷禁刷境外卡前,看到方格子的格友有寫P4G的心得文,又因為P3P和P4G的同捆包特價,雖然有聽到重製版的P3R快出的消息,但實在太便宜所以還是忍不住買了。期間陸續開了幾次遊戲,都撐不過前期,直到去年11月感覺對了才終於在12月底通關,總時長約85小時。
Thumbnail
2025/01/08
  這款是在2023年NS阿根廷禁刷境外卡前,看到方格子的格友有寫P4G的心得文,又因為P3P和P4G的同捆包特價,雖然有聽到重製版的P3R快出的消息,但實在太便宜所以還是忍不住買了。期間陸續開了幾次遊戲,都撐不過前期,直到去年11月感覺對了才終於在12月底通關,總時長約85小時。
Thumbnail
2024/09/28
普通模式通關了,剩下一些各類蒐集要素需要花時間蒐集,所以想說先簡單介紹我從開局一路用到打贏最終BOSS的複製品──「帶電液形蟲」。這篇會有7個GIF圖示範我遊玩時的實際應用(GIF載入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因為圖可能會有一點點雷,就還請斟酌觀看。放圖防雷後就進入正文~
Thumbnail
2024/09/28
普通模式通關了,剩下一些各類蒐集要素需要花時間蒐集,所以想說先簡單介紹我從開局一路用到打贏最終BOSS的複製品──「帶電液形蟲」。這篇會有7個GIF圖示範我遊玩時的實際應用(GIF載入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因為圖可能會有一點點雷,就還請斟酌觀看。放圖防雷後就進入正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故事的開始是發生在2004年國三,雖然主角被大小考試震懾的匍匐不能起,但在苦哈哈的日子裡,還是能譜出一段屬於那年代的青春舞曲。而後又經歷了高中,大學研究所無情的摧殘,最後到出社會工作,這些人生的歷練和成長,都可以從劇情去細細的品味。至於談戀愛方面,或許少不更事的愛會讓強摘的果子不甜,但主角們秉持著青
Thumbnail
故事的開始是發生在2004年國三,雖然主角被大小考試震懾的匍匐不能起,但在苦哈哈的日子裡,還是能譜出一段屬於那年代的青春舞曲。而後又經歷了高中,大學研究所無情的摧殘,最後到出社會工作,這些人生的歷練和成長,都可以從劇情去細細的品味。至於談戀愛方面,或許少不更事的愛會讓強摘的果子不甜,但主角們秉持著青
Thumbnail
  通關時數約75小時,有了先前通關P3P的經驗,各種系統與玩法的大改進讓我在玩的過程淚流滿面,遊玩體驗真的大幅提升QQ。而前期遊玩的感受,我還以為主角是青春豬頭少年,專門解決少男少女青春期面臨的心理問題;玩到中期進入感情線,則是頓時感覺鬼轉《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的路哥,開始學習還不知道的感情
Thumbnail
  通關時數約75小時,有了先前通關P3P的經驗,各種系統與玩法的大改進讓我在玩的過程淚流滿面,遊玩體驗真的大幅提升QQ。而前期遊玩的感受,我還以為主角是青春豬頭少年,專門解決少男少女青春期面臨的心理問題;玩到中期進入感情線,則是頓時感覺鬼轉《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的路哥,開始學習還不知道的感情
Thumbnail
遊戲有教育意義並不罕見,但有教育意義之餘有趣而且是小品免費遊戲就很少見,由公視團隊打造的《青春網戀模擬器》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青春網戀模擬器》,玩家將扮演一位15歲剛與男友分手的女高中生,經朋友介紹下開始玩交友軟體,途中認識到一位很合眼緣和很談得來的男生,兩人自自然然成為情侶,不過男生的要
Thumbnail
遊戲有教育意義並不罕見,但有教育意義之餘有趣而且是小品免費遊戲就很少見,由公視團隊打造的《青春網戀模擬器》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青春網戀模擬器》,玩家將扮演一位15歲剛與男友分手的女高中生,經朋友介紹下開始玩交友軟體,途中認識到一位很合眼緣和很談得來的男生,兩人自自然然成為情侶,不過男生的要
Thumbnail
這部是有關青春期性向自我認同歷程的一部劇 整部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演員們的呈現 那種對自己困惑、生氣的情緒,以及關係之間令人近乎窒息的互動 友情與愛情的攪動 整部戲讓觀眾們也能夠深深體會對於探索自我是有多麽困難的一件事
Thumbnail
這部是有關青春期性向自我認同歷程的一部劇 整部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演員們的呈現 那種對自己困惑、生氣的情緒,以及關係之間令人近乎窒息的互動 友情與愛情的攪動 整部戲讓觀眾們也能夠深深體會對於探索自我是有多麽困難的一件事
Thumbnail
當我就讀國中二年級的時候,除了煩惱怎麼躲避班上的流氓同學欺負之外,就是煩惱午餐吃什麼(因為便當會消失或被偷吃掉,但是又沒有零用錢)。 那是一個不知道怎麼度過時間的煎熬時光,有一天下課,聽到幾個很會讀書的同學在聊打電動,沒想到會唸書的學生也會打電動? 聽他們說了好多奇怪的用語:魔法門、HP、MP、
Thumbnail
當我就讀國中二年級的時候,除了煩惱怎麼躲避班上的流氓同學欺負之外,就是煩惱午餐吃什麼(因為便當會消失或被偷吃掉,但是又沒有零用錢)。 那是一個不知道怎麼度過時間的煎熬時光,有一天下課,聽到幾個很會讀書的同學在聊打電動,沒想到會唸書的學生也會打電動? 聽他們說了好多奇怪的用語:魔法門、HP、MP、
Thumbnail
書名:微微一笑很傾城 作者:顧漫 版區:原創言情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網遊 關鍵字【自分類】:校園青春、網戀、情有獨鍾、甜文 評分【滿分5顆星】:4.5顆星 心得: 此文文筆流暢,人設生動、劇情清新、感情甜蜜、節奏明快,我給予的評分是4.5顆星,沒有滿分的原
Thumbnail
書名:微微一笑很傾城 作者:顧漫 版區:原創言情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網遊 關鍵字【自分類】:校園青春、網戀、情有獨鍾、甜文 評分【滿分5顆星】:4.5顆星 心得: 此文文筆流暢,人設生動、劇情清新、感情甜蜜、節奏明快,我給予的評分是4.5顆星,沒有滿分的原
Thumbnail
曾有個作家說,越是看起來光明溫暖的地方,越是藏污納垢。 日本電影大概可以說是最佳例證。
Thumbnail
曾有個作家說,越是看起來光明溫暖的地方,越是藏污納垢。 日本電影大概可以說是最佳例證。
Thumbnail
壹拾壹14 玩了幾天血源 手不癢了 熱情也消退 首次破關跑一輪 進DLC又跑一輪 要再跑這漫長的第三輪需要更強力的動機  買了兩款不用這麼拼命新遊戲 廖添丁和Ender Lilies 先開廖添丁 操作 關卡 美術都五告讚啦 還有台灣遊戲特有的幽默 讓我回想起當年的阿喵阿狗 壹拾壹15 搭上公車才想
Thumbnail
壹拾壹14 玩了幾天血源 手不癢了 熱情也消退 首次破關跑一輪 進DLC又跑一輪 要再跑這漫長的第三輪需要更強力的動機  買了兩款不用這麼拼命新遊戲 廖添丁和Ender Lilies 先開廖添丁 操作 關卡 美術都五告讚啦 還有台灣遊戲特有的幽默 讓我回想起當年的阿喵阿狗 壹拾壹15 搭上公車才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