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培養美感,還能增加藝術知識|奇美「畫師們」特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特展全名《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因為標題有字數限制就取最主要名稱。

整個展覽最令人驚豔的地方是每個區域都會穿插一些小知識,包括16、17世紀在尼德蘭(也就是荷蘭)的畫師與工會怎麼運作、如何用現在光學儀器分析畫作的互動型說明。

像是上方的聖母圖,除了展示拼接畫板木材的木卡榫結構,同時另一面橘色背板與展示的樣品可以對照製圖步驟,更了解油畫是怎麼畫成的。


〈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經過光學檢測發現畫中央的聖露西是拚接上去的再創作品,現場觀賞這幅畫的時候可以發現果實環邊緣有一道很深的刻痕,過去的畫作如經破損,收藏家會採取拼接再制的方式讓畫新生,從不同的顏料成分也能發現端倪。

不同的光可以照出油畫之下的秘密,展中有互動裝置講解研究者會用甚麼樣的光照去進行分析,同時也能幫助判斷畫的真偽。

現場還有中央塗黑的大幅〈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走進拍照區,讓自己的身影成為畫的一部分。



展區有個布簾隔開的角落,可以體驗可見色光到不可見光的變化,有趣的是,現場大片藍紫色光用肉眼看是一片黑,但是用手機螢幕卻能顯色,實際體驗肉眼與鏡頭能捕捉的色域大有不同。

當時還嘗試從前走與由後走的方式,發現七彩色光區的寬度會有變化,十分有趣。


展覽的畫還有一個看點是畫框,有的鑲嵌不同的材質,也有用不同雕刻紋理呼應畫的主題,還有仿羅馬柱風格的立體框,畫框也隱隱描述了尼德蘭的黃金歲月。


奇美的常設展內容十分豐富,分為「動物廳」、「兵器廳」、「藝術廳」、「羅丹廳」、「樂器廳」等展區,「樂器廳」每隔小時解說各自樂器的講解影片會停下來,一起演奏樂曲。

當天大概花了三個多小時在看展,雙腿受到了充分的運動😿。如果有打算去附近的十鼓園區,時間可以分成上、下午各去不同的地方。


展覽資訊:

日期|2024.10.26-2025.8.31,時間 9:30-17:30 / 週三及除夕休館

地點|奇美博物館 特展廳-717015 臺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位置離高鐵站近,從台南市區可以搭5號或H31到達。

「在轉型路上的斜槓人,探索心理學與多元職涯的邊界。」 我是一位正在向諮商心理師邁進的探索者,曾經在服裝設計、品牌產品開發與海外工作的經歷都懷抱著不斷學習和自我成長的熱情。從不同領域的視角看世界,結合心理學、設計、品牌策略等多重面向,探索事物的不同層次與深度。 歡迎訂閱追蹤,包含品牌行銷分析、心理學、商業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耗時三年,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法國珠寶品牌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共同主辦,展場設計由日本建築師田根剛操刀,體驗「美」不只是停留在物品上的裝飾細節,連展櫃都可以很美。 其實看完特展之後,在去看故宮常設展,只覺得那些展示品就像是放在打著日光燈的教室裡,用著
台灣的跨年主要的活動就是煙火秀或演唱會,眾人齊聚倒數迎新年。你知道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跨年習俗嗎?來看看日本、韓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十個國家跨年是怎麼做,下次跨年也可以試試看喔!
耗時三年,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法國珠寶品牌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共同主辦,展場設計由日本建築師田根剛操刀,體驗「美」不只是停留在物品上的裝飾細節,連展櫃都可以很美。 其實看完特展之後,在去看故宮常設展,只覺得那些展示品就像是放在打著日光燈的教室裡,用著
台灣的跨年主要的活動就是煙火秀或演唱會,眾人齊聚倒數迎新年。你知道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跨年習俗嗎?來看看日本、韓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十個國家跨年是怎麼做,下次跨年也可以試試看喔!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一場視覺饗宴&文化薰陶_印象派光影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這檔特展從五月開幕以來人潮不斷,為了這檔特展,聽了很多介紹也看了些書,在剩下約一個月展期,想從更多視角切入,給欣賞過或還沒的,再次感受這檔被稱作縮小版英國國家藝廊(底下簡稱NG,National Gallery)的精彩之處,也為這檔特展留個紀念,畢竟要有這麼高品質的畫作大規模來台真的不容易。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一場視覺饗宴&文化薰陶_印象派光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