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再次來到了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這是這個月的第二次造訪,打算把上一次沒有好好看完的展看完,所以特別選了有導覽的時段參觀。
-
展館很大,佔了整個北美館的二樓,裡面是莫蘭迪色調的展廳,依照作家每個時期去變換不同顏色。整個導覽的過程,覺得導覽員很細心,在他解說的過程我才知道,原來策展人會和每個導覽人員分享自己策展過程中的想法還有策展人對何德來作品的想法,也會啟發每個導覽人員對於藝術和繪畫的想法,所以聽了兩個不同的導覽人員的解說,就會有兩種不同的收穫,他們也說策展人會鼓勵他們和來參觀的我們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並帶入到藝術家的作品裡,這個想法我覺的很有趣,而有趣的點是,在我學音樂的過程中,老師們也會時常的跟我們說在演一首作品前,我們需要知道作曲家的生平還有作品的年份背景,就此才能更能夠深入體會。
-
何德來(1904-1986)生於苗栗縣造橋鄉,是一位佃農的孩子,五歲時被地主領養,是日治時期的台灣藝術家,但他的一生幾乎都在日本度過。想當然爾,從小就展露了一些天賦,從此就這樣畫了一輩子,可見他對繪畫的熱愛。若是以我對音樂發展的年份來想像,當時候的歐洲算是浪漫與後浪漫時期以及現代樂派,德布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魏本(Anton Webern,1883-1945)、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等等著名的音樂家都在這個時期,而當時候在西方繪畫界流行的是一些印象主義、點描畫派、立體化派、野獸畫派,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馬諦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1869-1954)等等代表性的人物。題外話一下,看看這些藝術家們的年份,都非常得相近,而當時候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1844-1900)、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沙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1905-1980)、西蒙波娃(Simone Beauvoir,1908-1986)、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在那樣的年代,一站與二戰之間,以及中日戰爭的爆發,中西方交互影響之下,我想「風格」這東西會是當時候最明顯的體現。
-
導覽人告訴我們風格這東西是這樣的,「畫什麼、怎麼畫」看似是一個大題目,但我的理解方式是,想成自己在詮釋一首作品,就能融會貫通了,在德國時教授也常常跟我說類似的話,他說「你需要去感覺,而不是照我說的去做,不然那只是我的想法,而不是你的」,我想雖然說得簡單,但做的難,風格這東西是一輩子需要去學習和去試著掌握的,當然這裡提到的絕對不是單一的建立單一的風格,而是能夠去掌握各種類型的音樂或文學或繪畫或思想,然後慢慢得形成一套自己的價值觀和詮釋方式。
-
藝術這東西實在很奇妙,人們常常忘記的它,覺得可有可無,但又無法離開它,前幾天在故宮參觀時,有個展覽室展覽著清代貴族皇后們的金銀飾品,個個都是精雕細琢,顏色五彩繽紛,而那個空間卻是整個故宮人潮最多的地方,大家的眼睛都靠得離展品很近,爭相去觀看,也有互相討論和拍照紀錄,每個人都是目不轉睛的,而我就是在那時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
讓我把話題拉回到何德來,他的作品從回顧展這樣看下來,沒有所謂的「時期」之分,像畢卡索有著名的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之類的,何德來在我眼裡一直都隨心所欲,想畫什麼都可以得心應手,在生活中尋找素材,且他的畫作帶有一種「樂感」,就像作家一樣,時時刻刻都要對生活保有一種敏感度,才能夠在寫作時有所發揮。整個展覽看下來,覺得他對于自己的每個作品都像是自己的寶貝一樣,不僅細心地隨著當下的心情畫,也會在畫後面題字,滿滿的表達當下此時此刻的心情,也讓我們這些參展人更能體會到他的思想、他的個性,也讓自己有更多的對於藝術的解釋,對於音樂、對於生活,也受到了他的一些啟發,讓我在日後能更大膽的嘗試自己心裡所想,總要試試看,才會知道效果如何,對吧?
IG紀錄生活,生活碎片在限時動態~
https://www.instagram.com/clarinet_r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