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能癒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且聽且忘且隨風,且行且看且從容.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學習 seeming的沙龍
3會員
68內容數
學習 seem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依據熱門程度排序,並附上簡要介紹:
🔥 1-10 名:必訪京都經典景點
伏見稻荷大社 ⛩️
千本鳥居的絕美景色,京都最具代表性的神社之一。
推薦時間:清晨或傍晚,避開人潮。
清水寺 🏯
世界文化遺產,春櫻與秋楓的熱門景點,清水舞台景色絕美。
必看:地主神社(求姻緣)、音
2025/03/13
依據熱門程度排序,並附上簡要介紹:
🔥 1-10 名:必訪京都經典景點
伏見稻荷大社 ⛩️
千本鳥居的絕美景色,京都最具代表性的神社之一。
推薦時間:清晨或傍晚,避開人潮。
清水寺 🏯
世界文化遺產,春櫻與秋楓的熱門景點,清水舞台景色絕美。
必看:地主神社(求姻緣)、音
2025/01/31
六根、六境、六識、六觸的核心概念:覺察與解脫
六根、六境、六識、六觸的概念在佛法中,不只是讓我們理解「感知世界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它在傳達一個關鍵的智慧: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都是透過六根感知六境,經由六識來判斷,但這一切都是主觀的,容易生起執著,導致煩惱。
這背後傳遞了幾個重要的
2025/01/31
六根、六境、六識、六觸的核心概念:覺察與解脫
六根、六境、六識、六觸的概念在佛法中,不只是讓我們理解「感知世界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它在傳達一個關鍵的智慧: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都是透過六根感知六境,經由六識來判斷,但這一切都是主觀的,容易生起執著,導致煩惱。
這背後傳遞了幾個重要的
2025/01/31
在佛教的認識論中,六根、六境、六識、六觸是人對世界感知與認識的過程,簡單來說,它們的關係可以概括如下:
六根(感官):接收外界資訊的「感應工具」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意(思維)
六境(外境):六根所感知的「對象」色(形象)、聲(聲音)、香(氣味)、味(味道)
2025/01/31
在佛教的認識論中,六根、六境、六識、六觸是人對世界感知與認識的過程,簡單來說,它們的關係可以概括如下:
六根(感官):接收外界資訊的「感應工具」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意(思維)
六境(外境):六根所感知的「對象」色(形象)、聲(聲音)、香(氣味)、味(味道)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誦經˙參經˙明心
──誦著,誦著……心,便安穩了!
──梁寒衣
於此倥傯忙碌、飄搖混亂的世紀,誦經,是一有力的柱杖,能迅速維穩心靈,沈澱所有龐雜、紊亂、焦慮、失序……
誦著,誦著,心,便安定、明淨了!
即能定靜思考,昇起「再出發」的勇氣和力量。
──緣於經典乃從如來累劫修行的芬芳莊嚴

誦經˙參經˙明心
──誦著,誦著……心,便安穩了!
──梁寒衣
於此倥傯忙碌、飄搖混亂的世紀,誦經,是一有力的柱杖,能迅速維穩心靈,沈澱所有龐雜、紊亂、焦慮、失序……
誦著,誦著,心,便安定、明淨了!
即能定靜思考,昇起「再出發」的勇氣和力量。
──緣於經典乃從如來累劫修行的芬芳莊嚴

人生的自在,來自放手的智慧。《心經》中的三句話:「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苦集滅道」、「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幫助我們放下執念,釋懷過去,活得更自由。就像雲一樣,不受拘束,順應變化,才能擁抱真正的快樂。

人生的自在,來自放手的智慧。《心經》中的三句話:「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苦集滅道」、「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幫助我們放下執念,釋懷過去,活得更自由。就像雲一樣,不受拘束,順應變化,才能擁抱真正的快樂。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一段簡文, 與大家分享:
“以佛養心,以道養身,以儒養家”。
心態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謂“養心”?《黃帝內經》認為是“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
據說,魯國人單豹為了養生,獨居

2013/10/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良因曰:
境界紛亂,當觀如狂花亂舞,空體依然,
但安住空寂,這才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
與人相處永遠不失慈悲,皆能以誠相待。
但同時保護自己,這也是對他人的慈悲。

2013/10/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
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良因曰:
境界紛亂,當觀如狂花亂舞,空體依然,
但安住空寂,這才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
與人相處永遠不失慈悲,皆能以誠相待。
但同時保護自己,這也是對他人的慈悲。

「就這樣算了」也可以說成是「接受、靜止、清涼」這三句話。
接受我們只能靜心到這個程度,心才會真正靜止下來,才會感到清涼舒暢。
滿足於所處的清涼狀態,接著便會轉為喜悅的感受。
曾聽說過:清涼即舒適愉快,燥熱即痛苦難當。
所以要好好記住!從現在起,輕鬆舒服地在身體中心點靜止下來。

「就這樣算了」也可以說成是「接受、靜止、清涼」這三句話。
接受我們只能靜心到這個程度,心才會真正靜止下來,才會感到清涼舒暢。
滿足於所處的清涼狀態,接著便會轉為喜悅的感受。
曾聽說過:清涼即舒適愉快,燥熱即痛苦難當。
所以要好好記住!從現在起,輕鬆舒服地在身體中心點靜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