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前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碧月嫁到婆家的第一天,她就知道自己要照顧又聾又啞又精障的小叔到最後。婆婆從先生還小的時候就不斷耳提面命要把聾啞又智障的弟弟照顧好,所以當善良的碧玉進門,也就無條件跟著先生一起照顧小叔。只是,這一照顧就是六十年,當碧玉來到九十歲,小叔也剛過九十,九十照顧九十的畫面令人鼻酸,碧玉的兒子不忍卻又無可奈何。


連續劇經常出現一段台詞,「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現代人完全無法體會這句話的意義,因為這句話有一種不切實際之感,以為編劇故意編撰賺人熱淚。而當看到碧月對小叔不離不棄六十年,甚至在先生往生後,將小叔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照顧得無微不至 ,我們便相信那句話不是台詞,而是真實存在。


要照顧一個重度殘障的人不容易,而且沒有血緣關係,碧月常說,自己這樣放心不下,應該是前世結來的緣。碧月的小叔並不是天生殘障,而是小時候發燒來不及送醫所造成的,當小叔還能自在行動,她便天天用電動摩托車載他去做資源回收,整整做了十年,當小叔身體走下坡,而且開始臥床了,她哪裡也去不了,貼身照顧,一天餵四餐,換尿布、擦拭、洗被單,無限循環。


對碧月來說,雖然老人照顧老人很累,但是她用甘願做歡喜受的心情來面對,如果是前世欠的債,她還得很甘願,如果不是,她也做得很歡喜。總是自己的家人,又聾又啞加上重度智能不足,這麼辛苦的活著,如果不對他好一點,良心過不去。碧月這樣的善良,兒子跟媳婦再看不過去也是要妥協,他們既然勸不了母親停止勞累,就不能再添加她內心的痛苦。原本兒子要將叔叔送到療養院,在母親不斷哀求下只好放棄,兒子說,他當然可以強制將小叔送出去,但是他無法看見母親傷心的眼淚。


老智者常說,家人之間都是「一合相」,雖然出生在同一個家庭,有著血脈相連的情感,但是隱藏在血脈底下的恩怨情仇才是每一個人需要透過修身養性來直球對決的功課。


與家人的關係總是不和諧,彼此都有芥蒂卻不知如何化解,那就去做公益,放下身段為人群付出,在付出的過程會有自覺,也會調伏脾氣,遂能看見自己的盲點。那個盲點就是我們與家人磕磕碰碰的關鍵,當一個人沒有自覺就不會反省,有反省才知道怎麼做人,所以行善積德最先受益的一定是自己。


#因緣如此

#善解

#甘願做歡喜受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桃阿嬤土生土長彰化人,從年輕到老,一本厚厚的生活辛酸血淚史翻不完、讀不盡。不過,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辛苦的日子終究過去了,兒女也都自立門戶,晚年的阿桃卸下重擔,快樂做志工。阿桃阿嬤的交通工具除了摩托車還有腳踏車,到遠一點的街上採買或是環保站做事就騎摩托車,到附近鄰居家做農就騎腳踏車,雖然已經七
好的心念,利益他人的心念,很容易被守護神聽見,祂們一番盤算之後,會找一個適合的機緣來滿我們的願。不好的心念,自私自利的心念,同樣會被心魔所聽見,祂們來回盤算之後,也會找一個機緣來滿我們的願。心裡所想,總是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並非如此,念力是頻率,不受空間限制,凡夫俗子聽不見,天地鬼神聽得一清二楚。
常言道,「哀莫大於心死」,如果抱著絕望的心就會走投無路,然而,並不是真的沒有路可走,而是心已走到盡頭。 自從顏面中度損傷和一隻眼睛看不見之後,阿滿就很少出門,加上之前中風左癱,出門一趟除了不方便,更是飽受異樣眼光。阿滿也幾乎不照鏡子了,她的臉被火燒得亂七八糟,自己看了都絕望,何況別人。行動不便
素香年輕的時候,給一個人算命,那時算命師看著她的命盤重重搖頭,說她這輩子,什麼都沒有。當時的素香不認輸,更不接受對方的說法,她在心裡跟自己說,一定要衝破宿命,為自己創造新的運途。 可是命運就是這樣,峰迴路轉,不到盡頭永遠不知道結局長得什麼模樣。婚後的素香跟先生胼手胝足,最後拼出房子和土地,可是
有血緣關係的手足,也會因為金錢而反目成仇,更別說同事朋友或親戚。情份如此薄弱,是因為人人都把錢擺在情的前面,有錢才有情,有錢才能進一步談情,有錢才能往前一步說愛。如果我們把情放在錢的前面,許多事情都會有迥異的結果。 高雄的汪先生,童年家境困苦,所以他在心中暗許一個願望,長大後要努力賺錢,要成為
王媽媽年輕的時候忙工作、忙家庭,沒有多餘心思想到別人。那時家家戶戶都在拼經濟、拼身家、拼誰的孩子最長進,除了這些,眼裡裝不了其他東西。有一天,王媽媽的阿姨來邀她做公益,第一年邀到第三年,長達三年真心誠意的邀約,都被王媽媽一再拒絕,最後阿姨恨鐵不成鋼,無意說了一句話,「這麼好的事妳都不來做,有一天會後
阿桃阿嬤土生土長彰化人,從年輕到老,一本厚厚的生活辛酸血淚史翻不完、讀不盡。不過,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辛苦的日子終究過去了,兒女也都自立門戶,晚年的阿桃卸下重擔,快樂做志工。阿桃阿嬤的交通工具除了摩托車還有腳踏車,到遠一點的街上採買或是環保站做事就騎摩托車,到附近鄰居家做農就騎腳踏車,雖然已經七
好的心念,利益他人的心念,很容易被守護神聽見,祂們一番盤算之後,會找一個適合的機緣來滿我們的願。不好的心念,自私自利的心念,同樣會被心魔所聽見,祂們來回盤算之後,也會找一個機緣來滿我們的願。心裡所想,總是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並非如此,念力是頻率,不受空間限制,凡夫俗子聽不見,天地鬼神聽得一清二楚。
常言道,「哀莫大於心死」,如果抱著絕望的心就會走投無路,然而,並不是真的沒有路可走,而是心已走到盡頭。 自從顏面中度損傷和一隻眼睛看不見之後,阿滿就很少出門,加上之前中風左癱,出門一趟除了不方便,更是飽受異樣眼光。阿滿也幾乎不照鏡子了,她的臉被火燒得亂七八糟,自己看了都絕望,何況別人。行動不便
素香年輕的時候,給一個人算命,那時算命師看著她的命盤重重搖頭,說她這輩子,什麼都沒有。當時的素香不認輸,更不接受對方的說法,她在心裡跟自己說,一定要衝破宿命,為自己創造新的運途。 可是命運就是這樣,峰迴路轉,不到盡頭永遠不知道結局長得什麼模樣。婚後的素香跟先生胼手胝足,最後拼出房子和土地,可是
有血緣關係的手足,也會因為金錢而反目成仇,更別說同事朋友或親戚。情份如此薄弱,是因為人人都把錢擺在情的前面,有錢才有情,有錢才能進一步談情,有錢才能往前一步說愛。如果我們把情放在錢的前面,許多事情都會有迥異的結果。 高雄的汪先生,童年家境困苦,所以他在心中暗許一個願望,長大後要努力賺錢,要成為
王媽媽年輕的時候忙工作、忙家庭,沒有多餘心思想到別人。那時家家戶戶都在拼經濟、拼身家、拼誰的孩子最長進,除了這些,眼裡裝不了其他東西。有一天,王媽媽的阿姨來邀她做公益,第一年邀到第三年,長達三年真心誠意的邀約,都被王媽媽一再拒絕,最後阿姨恨鐵不成鋼,無意說了一句話,「這麼好的事妳都不來做,有一天會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我的第一位服務個案A,就是小兒麻痺那位,住在逢甲大鵬新城裡面。 我剛照顧他時(2018年8月),剛好他父親92歲才剛過世半年而已。 每次我到他家陪伴他時,2小時服務時間有1/3在客廳陪他看電視聊天,他的原住民母親快80了通常也會在客廳一起看電視,他們兩位很有趣,會搶電視看。 他母親有跟我介紹客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我的阿婆是客家人,從我還沒滿月起…就是她一點一滴把我拉扯大的。 而我父親那邊的阿嬤…通常是“只出一張嘴育兒法”,所以很自然的…我跟她完全不親。 婆婆非常愛乾淨,她常掛在嘴邊說的就是…「細妹,女生要勤勞、愛乾淨,妳要是嘴巴再甜一點,那每個人看到妳都會喜歡的。」 我當時還小,只是婆婆這麽說、
若淑是剛嫁進趙家的新嫁娘.....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我的第一位服務個案A,就是小兒麻痺那位,住在逢甲大鵬新城裡面。 我剛照顧他時(2018年8月),剛好他父親92歲才剛過世半年而已。 每次我到他家陪伴他時,2小時服務時間有1/3在客廳陪他看電視聊天,他的原住民母親快80了通常也會在客廳一起看電視,他們兩位很有趣,會搶電視看。 他母親有跟我介紹客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我的阿婆是客家人,從我還沒滿月起…就是她一點一滴把我拉扯大的。 而我父親那邊的阿嬤…通常是“只出一張嘴育兒法”,所以很自然的…我跟她完全不親。 婆婆非常愛乾淨,她常掛在嘴邊說的就是…「細妹,女生要勤勞、愛乾淨,妳要是嘴巴再甜一點,那每個人看到妳都會喜歡的。」 我當時還小,只是婆婆這麽說、
若淑是剛嫁進趙家的新嫁娘.....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