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全神貫注到連自身存在都消失的時候,世界就會反轉,眼前的文字會映出包含書法家姿態、意念與靈魂的森羅萬象。 《當墨光閃耀》

⛔️本文含有《當墨光閃耀》的劇情討論,可能涉及劇透,請斟酌閱讀!
一場意外的委託,讓兩條人生軌跡交錯
續力在一間規模不大卻深受老客戶喜愛的飯店工作,他的職責涵蓋飯店大小事,從櫃檯接待、宴會籌備,到客戶的特殊需求,都必須親力親為。
某一天,他接到一位老客戶的請求:這位客戶的丈夫去世,需要舉辦告別會,而邀請函上的收件人姓名,必須由專業書法家手寫。
飯店並沒有聘請專職的繕寫師,故須委託業界的書法家接下這份工作,續力提供飯店的繕寫師名冊給客戶挑選,然客戶與女兒相中的就是本書另一位主角遠田的手寫字。
「這位二十六號的字最棒。」
「媽媽,我也這麼覺得!」
「字跡非常端正,感覺就像我們家後山的湧泉那麼清澈。」
「不過也能感覺到一點玩心,非常適合爸爸。」
我探頭看兩人遞出的檔案,深有同感。
然而,遠田不留電話、不留地址,唯一的聯絡方式只有Email。
這樣一個行蹤飄忽、個性古怪的人,能放心將客戶的重要姓名資料交給他嗎?出於職業謹慎,續力決定親自登門拜訪,確認這位書法家的為人。也正是這次拜訪,讓兩條毫無交集的人生軌跡,開始交錯。
友誼的線索,一個小學生的悄然牽引
乍看之下,續力和遠田的關係是由工作委託建立,但如果仔細回想,真正讓兩人的交集有更深一度認識的,其實是一個名叫三木遙人的小學生。
他是遠田書法教室的學生,他天真無邪的書信代寫請求,是促成續力與遠田友誼的重要契機。續力因為書法委託而踏入遠田的世界,某種程度上,也因為三木遙人,而對這個世界多了一點理解與熟悉感。
這條看似微不足道的線索,在小說的尾聲,再次成為推動故事的關鍵。
友情的留白,被一通電話重新填滿
小說倒數第二章是個轉折,遠田向續力坦承自己的黑幫過去,並決意斬斷這段友誼。這是一場沒有爭吵的告別,沒有激烈的情緒對抗,只有遠田不容置喙的決心。續力明白,這是一條他無法強行跨越的界線,只能選擇接受。
然而,故事並沒有停在這裡。
最後一章,一通電話響起——是三木遙人。他希望能請續力與遠田一起幫忙代筆寫信。這個簡單的請求,像是無意間落下的一筆,讓兩人曾經的關係,有了重疊的機會。
這通電話的意義,已經足夠明確——有些情感,即便被中斷,也不會就此消失。
這樣的設計,讓整部小說形成了一種巧妙的前後呼應。遠田曾經選擇切割關係,但命運又透過三木遙人這個小小的媒介,再次將遠田與續力的世界交會,為這段友誼留下繼續延展的可能。
留白之美,亦是人生之美
這部小說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對於「留白」的處理。
書法的留白並非空無,而是經過精心安排的空隙,讓筆劃之間能夠呼吸,讓字與字之間的關係更為鮮明,也讓觀看者的目光能夠流動、停留、咀嚼其中的意韻。而遠田與續力的關係,恰恰也是如此。
他們的友情不是熱絡無間,也不是那種會頻繁聯絡的關係,而是像書法間的飛白——存在於筆劃的間隙之中,看似稀薄,卻不可或缺。真正的情誼,往往不是靠言語或行動來維繫,而是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對方的存在,已然成為習慣。
《當墨光閃耀》講述的不只是書法,這是一部關於職人的故事,也是一部關於友情的故事。它沒有劇烈的衝突,沒有典型的高潮迭起,但卻讓人忍不住回味再三。
結語
閱讀這本書時,我總會想起某些人。他們曾在我的生命中短暫停留,彼此未必曾說過什麼驚天動地的話語,也沒有戲劇性的情節,但時隔多年,想起來時,那些片段仍然閃爍著光。某些關係,並不以熱烈為標準,而是一種靜水流深的存在。它不需要宣告,也不需要定義,它只是靜靜地在那裡,像書寫過的字跡,無需多言,卻無可取代。
讀完這本書後,你可能會忍不住找張紙拿起筆,不論是重拾毛筆寫書法,或是寫一封信,寫下此刻的感受——無論寫給誰,或許只是寫給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