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28 | 🦖
“你做的每件事都有代價,只是這個代價值不值得,絕大多數都是不值得,所以盡量除非是那種必要的表態 (跟你的生活是有直接關係),很多時候不需要去做太多表態。”
三句話總結
- 台股開盤受國際盤影響,過年後資金可能回補,可關注台股軟體與代理商標的,硬體股則可能反彈較弱。
- 短期市場波動加劇,AI 硬體股估值壓力仍在,投資應保持耐心,避免情緒化操作,並關注 AI 軟體。
- 股票漲跌核心為買賣供需,投資應觀察市場週期與數據有效性,避免迷信玄學或過度解讀,並適時休息。
投資建議
- 短期市場波動加劇,建議投資人保持耐心,避免情緒化操作。
- AI 相關硬體股短期內仍面臨估值壓力,建議關注軟體與代理商相關標的。
- 台股短期內可能受到國際市場影響,建議觀察美股及亞股開盤狀況,靜待市場方向明朗,等待市場回穩後再做進一步決策。
- 關稅議題影響未明,短線市場可能反應過度,短線震盪提供買入機會,長線影響需進一步觀察。
- 避免槓桿過高,保持耐心等待市場回穩。
- 市場趨勢變動快,需見招拆招,靈活應對投資機會。
台股開盤
- 參考新加坡富臺期指 (TWN) 電子盤,加權指數預計在 23100-23200 之間,可能低開 200-300 點。
- 觀察國際盤 (如美股 NQ、日韓) 開盤情況,可能開平盤或上衝。
- 過年前高槓桿或避險資金通常會撤出,過年後短期回補買盤可能支撐市場。
- 理論上建議抱股過年,但市場可能受突發事件影響 (如 deepseek)。
- 躲掉崩盤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乾淨的籌碼才有上漲空間,應視為買入的機會,發生跳樓大拍賣可能代表融資互相踩殺,籌碼被清洗後更乾淨。
- 籌碼乾淨:股票的持有者多為長期投資者,而非短線投機客,使得股價較不易受到賣壓干擾,而更有上漲的空間。
- 有時候市場需要「洗籌碼」,集中於堅定持有者,提升籌碼質量。
- 當討論區一面倒地罵,代表市場情緒低落,許多人選擇拋售股票,可能是籌碼乾淨訊號,也是進場時機。
AI 硬體與軟體
- 美股近期資金流向偏向軟體股,軟體類股可能估值提升 (rerate)。台股可能跟進類似趨勢,可關注軟體相關股票或代理商。
- 硬體類股可能出現 derate (估值下調),可能因美股下跌後反彈,但台股若未經歷崩跌,可能沒有反彈機會。
川普關稅影響
關稅影響
- 2 月 1 日起,加拿大、墨西哥將面臨 25% 關稅,中國 提升至 10% 關稅,但中國影響有限。
- 過去認為川普關稅為談判手段,現在可能實際執行。
- 台灣晶片可能成課稅對象,如台積電、OSAT 廠 (日月光) 等,但執行難度高。
- OSAT (Outsourced Semiconductor Assembly and Test) 廠:提供晶圓封裝與測試服務,負責將製造完成的晶片封裝、測試,交付至終端產品製造商。
潛在問題
- 美國本土代工廠可能因進口晶片關稅而受影響,反而使海外組裝廠受益。
- 美國代工廠 (如 Celestica、Flextronics、Supermicro) 需從台灣進口晶片,將直接面臨關稅,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削弱。
- 台灣代工產業可能因關稅政策漏洞受惠,短期競爭力提升,因晶片以板子或終端產品形式財進口美國。
- 台灣主要伺服器組裝廠 (鴻海、廣達、緯創集團和緯穎),在美國有設廠 (廣達的在 Fremont),在面對關稅問題時,可能調動海外資源來規避關稅。
- 台灣伺服器組裝廠向輝達、台積電購買晶片,將其組裝成板子或伺服器,組裝好的伺服器可能會由美國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出資,或由台灣廣達等公司先買下再轉賣。
- 若針對終端產品課稅,需詳列晶片來源,不只執行上困難,可能導致美國代工產業外移,反而造成美國工資上漲和通膨。
後續發展
- 市場對關稅政策可能反應過度,短線震盪提供買入機會。
- 關稅議題可能成為市場主要話題,但實質影響可能不大。
- 2018 年的經驗顯示,市場因關稅消息而恐慌,但實際上影響有限,當市場過度恐慌時,反向操作反而可能獲利,不應跟隨動能。
- 需觀察川普團隊後續做法,可能邊做邊修,甚至最終不執行。
QA
除了買賣還有什麼方法讓股價上漲?
- 股票上漲的核心驅動力是買賣行為。當買方多於賣方,導致供不應求時,股價就會上漲。
- 其他題材、籌碼結構、政策利多等只是推升股價的附帶因素,僅影響投資決策,本質仍回歸市場供需關係。
如何提升對題材的敏感度?
- 持續關注市場動態,透過歷史趨勢掌握產業周,累積經驗可提升判斷能力。
- 某些題材有週期性,例如顯卡約每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循環。
- 有些題材可能失效,例如過去有效的蘋概股題材。
做股票是否需定期休息?
- 需要適度休息,避免過度關注市場,減少過度交易與情緒影響反而能看得更清楚。
- 維持穩定心態,長期投資應以宏觀視角審視市場,避免短期波動影響決策。
生肖或特定月份對股市的影響?
- 避免過度擬合 (overfitting) 數據,避免將無關聯的事物強行連結。
- 台灣投信發行 ETF 時,為創造績效而刻意挑選符合條件的標的,湊出一個看似可行的方法,但這種績效可能失真。
- 部分歷史統計確實顯示特定時期市場表現異常,這些趨勢屬於歷史統計,非絕對法則,如:
- 農曆年後的紅包行情
- 美股的光輝第四季
- "Sell in May and go away" 現象
- 日內交易。
- 日內交易的統計特性與策略
- 台股市場日內做空成功率通常高於日內做多。
- 當沖操作時,若持有部分多單,日內偏空操作可能更有優勢。
- 觀察歷史趨勢,辨識個股的日內波動模式,能提高交易勝率。
- 部分股票具有特定的日內慣性。
- 例如:某些股票日內經常收黑 K,代表它們在一天之內容易呈現開高走低的趨勢,適合日內偏空交易策略。
- 這類統計模式適用於短線交易者,特別是期貨與高頻交易策略,作為輔助判斷依據。
- 但需注意,這些規律屬於市場現象的一部分,不應作為長期投資的唯一依據,應結合基本面與技術分析綜合判斷。
- 需避免過度依賴回測結果,尤其是樣本數據不足或市場結構不同的分析。
- 關注具統計基礎的市場模式,區分有效的統計模式和玄學觀點,而非依賴生肖、星象等玄學分析。
投資者是否需要經歷市場崩盤才算成熟?
- 市場大多頭時,投資者易高估自身能力,忽略風險管理。
- 長期存活的投資者,通常經歷過市場回檔並能適應市場變化,但不代表必須爆倉才能成為成熟投資人。
- 有經驗者可在崩盤時做好停損,並利用 long short 策略降低風險。
- 風險控制與策略調整才是長期成功關鍵,不能以虧損與否衡量投資能力。
如何看待 DeepSeek 事件?AI 硬體產業是否值得進場?
- 市場風向不明,短期內美股相關 AI 硬體股波動較大。
- 短線建議觀望,不建議盲目跟風,等待市場情緒穩定後再做判斷。
- AI 硬體產業可能面臨估值壓縮,即便 EPS 持續增長,股價未必同步反映。
- 台積電為相對穩健標的,雖 AI 佔其業務比重提升,但長期具產業護城河與技術優勢,回調時具投資價值。
- 投資決策應基於基本面與市場趨勢,避免短期情緒化操作,如過度追高或恐慌性拋售。
買 AMD 會太晚嗎?
- 相較 NVIDIA,AMD 目前缺乏明顯契機,不建議買入。
- 投資標的應具穩健基本面與成長潛力,若無明確推動因素,現階段進場風險較高。
- 市場預期 AI 軟體比硬體更具成長潛力,AMD 需關注 AI 產品佈局。
- 若 AMD 無法在技術層面取得明顯突破,可能進入估值修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