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地球的人》(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科幻劇情片,講述一位即將離職的大學教授約翰·奧德曼,在他與同事的歡送會上,突然拋出驚人的告白:他其實已經活了 14,000 年,是個來自舊石器時代的人。
起初,同事們認為這只是個玩笑,但隨著約翰一步步闡述他漫長的人生,以及見證過的人類歷史,眾人開始猶豫。這場歡送會逐漸轉變成一場哲學辯論,關於時間、歷史、宗教和人類本質。透過對約翰的回應,也讓觀眾反思自身對這些議題的看法。
整部電影幾乎都發生在一個房間裡,靠著精湛的對白和演員的表演,營造出緊湊又引人入勝的氛圍。它挑戰了觀眾的認知,讓我們重新思考「真實」的定義,以及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最終,約翰的故事是真是假,留給觀眾自行判斷。
這部電影沒有改編自原著小說。它的劇本是由科幻小說家傑洛米·比克斯比(Jerome Bixby)在 1960 年代初構思的,當時的標題為「The Old Man」。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比克斯比始終沒有將其改編成小說或完成電影製作。
直到他過世前的幾年,他的兒子才在筆記中發現了這個劇本,並著手將其搬上銀幕。電影版本於 2007 年上映,導演是理查德.申克曼(Richard Schenkman)。
這個劇本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高度的對話性,主要依靠人物的對白和表演來推動劇情,這也是它能夠在預算極低的情況下,仍然能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之一。
《來自地球的人》對我來說,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段探索生命、時間和人類本質的哲學思辨。因為找不到原著,我決定自己動手,透過 AI 的協助,根據劇本重新詮釋這部電影。這不僅僅是擴寫,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透過 AI 的文字重現電影裡的場景。今天,我將分享這個實驗的成果,釋出其中一個章節,邀請大家一同重溫電影的情節。
底下是擴充整個劇本為 30 小節後的第 4 節。
小屋內壁爐的火光跳動著,映照在眾人或好奇、或疑惑的臉龐上。窗外,夕陽的餘暉漸漸消退,為荒涼的沙漠增添了一抹深沉的色彩。屋內的氣氛隨著約翰的沉默而變得有些凝重,每個人都在等待著他做出更多的解釋。丹敏銳地察覺到氣氛的變化,他知道若想從約翰口中套出實話,就必須改變策略,從一個更學術的角度切入。他決定將話題引導到人類長壽的議題,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線索,同時也能讓氣氛變得輕鬆一些。
他轉過身,看向靠在門邊的珊蒂,她的目光正停留在牆角的一把狩獵弓上。「你用它獵殺什麼?」丹打破了沉默,將話題轉向了約翰的狩獵裝備,試圖從一個比較輕鬆的話題入手。他知道,直接追問約翰的私生活是行不通的,他需要一些引子,才能讓約翰敞開心扉。這個看似隨意的提問,其實是丹在小心翼翼地佈局,他想讓約翰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透露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主要是鹿,在大熊湖附近。」約翰回答道,他的語氣平靜而淡然,彷彿在談論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他的目光中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讓人難以捉摸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他看著珊蒂,又看了看弓箭,好像在思考著什麼,而他內心的思緒,卻如同這靜謐的沙漠般深邃而難以測度。
「用——?」哈利驚訝地看著約翰,他指著那把弓,彷彿難以置信。他是一個生物學家,對於現代狩獵的工具再熟悉不過了,但對於弓箭這種原始的狩獵工具,他仍然感到非常好奇。他無法想像,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竟然還有人使用這種古老的方式來狩獵,這讓他對約翰的與眾不同,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用弓箭?」哈利再次確認道,他臉上的表情充滿了驚訝。「有些人用步槍和望遠鏡都抓不到鹿,你竟然用弓箭?」
「野味,很好吃。」丹回答道,他似乎有意要將話題從約翰身上轉開。「我喜歡野味,天然的食物,自然的生活方式。」他看向約翰,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彷彿在暗示著他,他已經抓住了約翰的某些弱點。
「最好的,」約翰接過丹的話題,他似乎很喜歡這個話題。「野味是天然的,它們吃的是天然的東西,生活方式也是天然的——」他的聲音突然停了下來,彷彿意識到了自己說的有些過頭了。他轉過身,看向窗外,似乎在尋找著一些靈感,又像是在掩飾內心的不安。他突然停下來的行為,讓屋內的氣氛變得更加微妙,每個人都意識到,約翰可能又在掩飾著什麼。
丹抓住機會,將話題引導到他想要的方向。「其實,」他輕咳了一聲,將眾人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自己身上。「關於人類的壽命,我們學術界一直有很多討論。」他看著哈利,等待著他的回應。「哈利,你覺得人類的壽命,有沒有可能延長到難以想像的地步?」他試圖用一個學術的問題,來引發一場關於長壽的討論,藉此來探索約翰的真實意圖。他知道,約翰是一個歷史教授,對於歷史和人類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見解,或許他會在這場討論中,透露出一些關於他自己,以及他「不老秘密」的線索。
「這當然是有可能的,」哈利很快就加入了討論,作為一位生物學家,他對人類的生命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從科幻的角度來說,身體細胞的完美再生,特別是在重要器官方面,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他習慣性地推了推眼鏡,開始闡述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人體的設計壽命大約是一百九十年。我們大多數人死於慢性中毒,」他繼續說道,「如果能解決細胞衰老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活得更久。」他停頓了一下,看著約翰,彷彿在期待著他的回應。「你覺得呢,約翰?你經常研究歷史,你認為人類的壽命有沒有可能突破這個限制?」
約翰轉過身,看著他們。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思考的光芒,彷彿在審視著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他知道哈利和丹的用意,但他並沒有選擇回避,而是巧妙地回應了他們的問題。「也許他做對了什麼,」約翰說道,他的語氣平靜而深邃。「一些歷史上所有人都做錯的事情。」他看著眾人,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神秘的色彩,讓人無法捉摸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或許,」他停頓了一下,彷彿在斟酌用詞。「長壽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可能只是我們一直都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他若有所指地說道,讓眾人感到更加困惑。
「比如吃食物,喝水,呼吸空氣?」亞特諷刺地說道,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和懷疑。他覺得這一切都太過荒謬,約翰的說法完全不符合科學邏輯,只是在故弄玄虛。「你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吃的東西、喝的水和呼吸的空氣,都有問題?」
「在現代之前,這些都是純淨的,」丹似乎也贊同約翰的說法,他微微點頭表示認同。「我們在一個不適合居住的世界裡延長了我們的壽命。或許在古代,人類的壽命本來可以更長。」他若有所思地說道,彷彿在思考著一個困擾他已久的難題。
「這也是有可能的。」哈利同意道。「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胰臟每二十四小時就會更換細胞,胃內膜每三天更換,整個身體每七年更換。但這個過程會失敗。廢物累積,最終會對功能造成致命影響。如果他的免疫系統有某種缺陷,導致完美的排毒和更新,他就可以避免衰老。」哈利的說法,為約翰的故事提供了某種看似合理的科學解釋,讓在場的眾人都感到了一絲震驚和好奇。
「這真是我們都想要的秘密!」伊迪絲興奮地說道,她也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是一個藝術史教授,對科學領域的知識並不是太了解,但她卻能感受到約翰的話語中,隱藏著某些深刻的哲理。她好奇地看著約翰,彷彿想從他的身上找到這個秘密的答案,但她也知道,這一切可能只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
「你們真的想這樣嗎?」約翰突然反問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既有渴望,也有無奈。「活上一萬四千年?」他再次提起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讓在場的眾人都感到一絲不安和恐懼。他的話語,像是一個誘餌,引誘著他們走向一個未知的深淵,一個充滿了神秘和危險的邊界。
哈利聳了聳肩,開玩笑地說道:「如果我很健康,而且不會變老,那為什麼不呢?這簡直太棒了,不是嗎?」他試圖用幽默來掩飾內心的不安,但他知道,約翰的話語並不是玩笑,而是對他們提出的真正考驗。「這簡直是個絕佳的學習機會!」琳達也說道,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她顯然對長生不老這個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想知道,一個擁有無限生命的人,會擁有怎樣的人生體驗。
這場關於人類長壽潛力的學術討論,如同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引導著他們一步步地走入約翰的故事之中。在他們對長壽的可能性感到好奇時,他們也逐漸開始接受了約翰的與眾不同。而約翰,則巧妙地利用了他們的學術背景,以及他們對未知的好奇,為他接下來的行動,埋下了一顆重要的伏筆。在接下來的談話中,他們會逐漸意識到,約翰所談論的「長壽」,並非他們所理解的延長生命那麼簡單,它更像是一種對時間和生命的重新定義,一種對人類認知邊界的挑戰。這場看似學術的討論,將他們帶入了一個更加深邃的思考,而約翰的故事,也將從此開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