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MONST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看我,我體內的怪物已經長得這麼大了!」當年流傳在每個中二男生間的經典台詞,當然引用的方式相當白爛,不過也顯示浦澤直樹這部漫畫當時有多紅。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那時候看,著迷於浦澤直樹所架構出的心理迷宮中。當了大半部藏鏡人的約翰,就像倫克警官所說的:「從虛構人物漸漸成為真實。」一開始的鋪陳與倫克警官超理性的分析,前半段時還真的很怕最後會以一切都是天馬的幻覺做結束;但隨著第二、第三人的出現,讀者比倫克警官早一步認知約翰的存在與他的可怕,又隨著背後其他組織的出現,深陷故事情節所建構出各方利益交錯縱橫的世界裡,在不停反轉的劇情中迎向壯烈的結局。

長大後重看,也許是這麼多年來看慣了類似的戲碼,雖然很多片段有重溫當年第一次看的感動,但是仔細分辨漫畫的故事線之後,卻覺得主線好像有點薄弱?天馬持續地在追蹤約翰,而約翰的行為則顯得混亂,好像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自己要做甚麼。從讀者的觀點一開始約翰就是不斷地找尋收養父母,然後寄生一段時間取得資源後殺掉他們,但也不知道動機為何;後來像是要取得巨大的權力,也呼應了身後極右派組織意圖再造希特勒的野心,但過了幾集後又顯得好像只是組織一廂情願的想法;最後似乎揭曉了約翰追求的是徹底抹煞自己的存在,但如果只是為了這個,好像他也沒必要苟活這麼久才對?總覺得少了一點強烈到讓他能搞出這麼多事情的動力。

撇開主線,漫畫裡帶出的一些觀點反而成為更吸引人的部分,例如人性的塑造。如果從小讓孩子生長在一個社會規範偏離主流的環境他們會長成甚麼樣子?這是故事中大魔王想做的教育實驗。「人啊,可以變成任何東西喔。」是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詞,不停灌輸小孩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甚至讓他們對於眼前人類的死亡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毫無感覺,於是養出了一群心理變態。乍看之下故事中的實驗成功了,塑造出約翰這樣的怪物,也養成了記者葛利馬那種毫無感情的副產品。不過,葛利馬最後也還是展露出感情波動,故事的結局似乎也暗示驅使約翰的動力來自對於幼年被拆散而想復仇的心情,加上對於母親最後抉擇的困惑,那這些情感的浮現,是不是代表教育實驗其實是失敗的呢?人的情感無法真正的抹除?

但轉念一想,這些被當作實驗品的小孩,大多已經是五六歲以上的孩子,雖然還在價值觀建立的階段,但對於情感反應已經有一定基礎了,如果更早開始這些實驗,甚至一出生就進行,那對於情感的控制會不會更徹底?在《PLUTO ~冥王~》中以機器人的角度討論人類情感的形成之前,浦澤直樹已經先探討了人類情感能不能被抹去的問題。發掘人類情感根源,在即將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的未來,是非常有趣的話題。

漫畫另一個吸引人的部分,是圍繞在天馬追蹤約翰的最大目的:「天馬想親手殺了當年救回來的生命」。身為醫生,救助傷患是天職,他的雙手應該用來救人而不是殺人;身為人,不能殺人是最根本的道德,是人類自古以來,自小以來最基本的社會規範框架。所有人都跟天馬說過去他只是盡他的責任,不需要弄髒他的手。但看著自己救回的人害死了更多生命,而且還是現在與未來進行式,以天馬的個性很難不認為自己也是始作俑者之一吧?雖然最終的結局,看似約翰人生中的悲傷經歷讓天馬更加猶豫,而且在天馬最後的掙扎之前事件已經結束,這一切像是作者刻意想挽回一點人性的光輝,不過整段劇情也帶出一個更大的問題:人命等價嗎?

在討論社會階級、貧富差距時,人生而平等時常被掛在嘴邊;討論虐待、傷害、謀殺等等事件時,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生命價值與權利更是基礎共識。但要是今天對象換成罪犯呢?好人與壞人,他們的生命還是等價的嗎?前述的共識似乎很輕易地就會被破壞了,可能有超過一半的人會開始吶喊壞人該死,人命的價值瞬間隨著社會輿論—也就是其他人的意見集合—分出了價值高低。

或許還有一部份人試圖掙扎,他們想要維持生命等價的想法,但也認為罪犯不能與一般人相提並論,於是想要塑造重大罪犯已經不是人的觀點,但浦澤直樹在最後加碼丟了一個更大的難題出來:母親對於雙胞胎子女的選擇。無論認為母親是想救約翰還是拋棄約翰,無論價值的意義是甚麼,在那個當下母親都是根據心中的某個標準做出決定,而那個標準是有上下之分的。甚至作者還補刀給了讀者最後一擊,將安娜的本名說了出來,卻沒有說約翰的本名,雖然呼應漫畫的核心:「沒有名字的怪物」,但另一方面,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傳達人的生命價值不相等的概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7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Dyo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關於德國童話故事的繪本,「沒有名字的怪物」是在講一個怪物去尋找他的名字的故事,浦澤直樹利用著這個概念創作出了(怪物)這部大長篇。
Thumbnail
關於德國童話故事的繪本,「沒有名字的怪物」是在講一個怪物去尋找他的名字的故事,浦澤直樹利用著這個概念創作出了(怪物)這部大長篇。
Thumbnail
玉米突然問我:「Noam,你有看宮崎駿的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嗎?」 我回:「沒有欸!你有看嗎?」 玉米露出複雜的神情說:「我有看!影評就一個字!」 我好奇的詢問:「哪個字?」
Thumbnail
玉米突然問我:「Noam,你有看宮崎駿的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嗎?」 我回:「沒有欸!你有看嗎?」 玉米露出複雜的神情說:「我有看!影評就一個字!」 我好奇的詢問:「哪個字?」
Thumbnail
「他們都有病」、「有病的是這個世界」其實是大實話。因為他一直以來看過太多這樣的情況了,抽離反而是對自己內心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他們都有病」、「有病的是這個世界」其實是大實話。因為他一直以來看過太多這樣的情況了,抽離反而是對自己內心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浦澤直樹的知名作品, 探討人性心理的經典之作, 沒有名字的怪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浦澤直樹的知名作品, 探討人性心理的經典之作, 沒有名字的怪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一套我是6 月未去看的,但不論過去一個月,還是過去四個月都處在抑鬱問題重現的邊緣,為了控制情況只好拖延只今天才寫。看的時候是因為編劇是坂元裕二,以及配樂是坂本龍一先生。再加上朋友力推,這一套成為了我的是枝裕和初體驗。
Thumbnail
這一套我是6 月未去看的,但不論過去一個月,還是過去四個月都處在抑鬱問題重現的邊緣,為了控制情況只好拖延只今天才寫。看的時候是因為編劇是坂元裕二,以及配樂是坂本龍一先生。再加上朋友力推,這一套成為了我的是枝裕和初體驗。
Thumbnail
有鑒於Netflix即將推出浦澤直樹”PLUTO 冥王“的動畫影集,我也著手研究浦澤直樹 - 這位二度獲得手塚治虫文化獎的漫畫家,並探索他的其他作品,也因此找到了這部聞名已久的動畫/漫畫 - Monster,開啟了這個系列專欄。期望在觀看每集後,能找出”洞見“或“彩蛋”,提出三個問題和答案。
Thumbnail
有鑒於Netflix即將推出浦澤直樹”PLUTO 冥王“的動畫影集,我也著手研究浦澤直樹 - 這位二度獲得手塚治虫文化獎的漫畫家,並探索他的其他作品,也因此找到了這部聞名已久的動畫/漫畫 - Monster,開啟了這個系列專欄。期望在觀看每集後,能找出”洞見“或“彩蛋”,提出三個問題和答案。
Thumbnail
多年前曾翻閱過這本書,當時因為看了沒有什麼感覺所以並沒有看完。當時的我,無法體會故事主人翁(約翰‧懷德)那種對於生活的不滿與焦慮。如今,年過三十,也算是輕熟女了,多了些生活經驗,似乎能在字句之間試著理解主角的感受。 (一)我怕我會殺了妳 故事一開始,讀者的焦點會放在珍妮絲身上。她是約
Thumbnail
多年前曾翻閱過這本書,當時因為看了沒有什麼感覺所以並沒有看完。當時的我,無法體會故事主人翁(約翰‧懷德)那種對於生活的不滿與焦慮。如今,年過三十,也算是輕熟女了,多了些生活經驗,似乎能在字句之間試著理解主角的感受。 (一)我怕我會殺了妳 故事一開始,讀者的焦點會放在珍妮絲身上。她是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