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自極北之地的古老之夢―「星星、雪、火」推薦序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住在亞熱帶海島地區的我們,很難體會得到「星星、雪、火」的作者約翰˙海恩斯在阿拉斯加長達二十多年的獵人生活,除了這已是極少數極少數人曾經歷過的生活經驗,也因為長期處在沒有人煙的荒野中,孤獨又艱困的環境使得他幾乎可說是修行者,或者哲學家。
他所處的環境不只是身處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而是在如此的天候中長期住在親手搭建的簡陋木屋,沒有雙層氣密窗,也沒有維持恆溫的中央空調,同時,他以捕獵野生動物賴以維生,一如人類過往狩獵採集時代的生活。
因此,作者這麼說:「只要有一把好斧頭在手,再加上一把槍、一張網、幾個捕獸陷阱……生活便將以那種古老、率直的方式過下去。」他所說的古老,並不是形容詞,而是真實的描述,他的生活是與動物共同分享的世界,以及剝除文明矯飾之後,人類和一切存在事物最原始的互動方式。
我們都市文明人看在眼裡,多少是有些憧憬羨慕的,我知道有許多人渴望在年休假時花大錢旅途勞頓地到荒野去過一段想像中的原始生活。
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在所寫的「人類大命運」裡,有一段有趣的例子:
假設有以下兩個三天兩夜的度假體驗假期,你會選擇哪一個?
第一種行程:
第一天,在原始森林徒步旅行十個小時,晚上在河邊開闊的空地搭營生火過夜。
第二天,乘獨木舟順流而下十個小時,在湖邊露營。
第三天,向當地人學習如何在湖裡釣魚,在附近的森林裡採蘑菇。
第二種行程:
第一天,在受到汙染的紡織廠工作十個小時,晚上在狹窄擁擠的公寓過夜。
第二天,在當地百貨公司擔任收銀員十個小時,回到同一棟公寓睡覺。
第三天,向當地人學習如何開立銀行帳戶,填寫貸款表格,
以上第一種行程是石器時代人類的日常生活。第二種行程則是現代庶民大眾的生活日常。那兩個體驗行程,石器時代就是人在真實世界為自己當下的存活而努力,所有的行動只為了當下有食物吃,不會想到一年後,或者三年五年後的生涯發展。
至於行程二,恐怕每個有理智的現代人不會利用難得的休假日去體驗,因為那種生活不就是自己極力想逃避的嗎?
那麼問題來了,現代人擁有比石器時代的人更多的智慧及求生工具,但是為什麼能日復一日忍受那種我們厭惡的生活?當然,答案可以很簡單,我們「期待」這種活只是「過渡」,我們想像在辛苦三年五年,或許就能脫離這樣的生活。但是我們其實也心知肚明,包括我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是永遠達不到我們想像中的美好人生,錢或許多賺一些,房子大一點,開的車子也貴一點,但是,還是過著令人窒息的日子,這真的就是我們要的嗎?
在已工業化生產的現代世界,純粹的獵人已經是消失的行業,我們再也無法看到活生生的獵物在我們眼前死去。然後我們親自動手剝去皮毛曬乾賣錢,割下他們的肉當作賴以存活的食物。因此作者的經驗也是我們不容易體會的。
倒是想到一個世紀前,任職於美國林務局的阿爾多•李奧波德假日時跟朋友外出打獵,當他興奮地朝一群在河邊的狼開槍後,衝下去查看他的獵物。
他在開啟往後一系列有關土地倫理的文章中寫道:「我們即時來到老狼身邊,看著她眼中猛烈的綠火逐漸熄滅。在那一刻,且從此之後,我理解到那雙眼睛裡存在某種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東西――那是只有她和山才懂的東西。」我想,如果我們都能像作者或李奧波德一樣,願意凝視著自然萬物的雙眼,看進動物的內心,那麼,是不是能療癒當代人虛無茫然空洞的內心?或許知道這世界上還有許多生命與我們共享這個豐富神奇的地球,應該能安頓我們在近代物質文明興盛後與自然愈來愈疏遠所形成的焦躁不安的精神吧?
當獵人是不容易的,就像開始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必須會解讀動物的痕跡,學會解讀足、尾和翅膀留在雪上的記號。有一位担任追蹤動物足跡的「追蹤師」在教學生時發現:「多數人會錯過眼前發生的百分之九十的事物,他們注意不到,沒有印象,因為他們並不生活在當下,而是生活在未來──接著我該怎麼做?再來我要去那裏?我們使自己變成絕緣體,無法看見周遭,無法與之產生關聯。我教導學生要觀察,然後參與,先是身體的,然後是精神的,但這兩者是緊密相連的。」
好的獵人就像宗教大師常提醒我們的,必須活在當下。許多人幾乎不曾活在當下,好好感受周遭的一切,整個心思都是「生活在地方」,總在煩惱過去,擔心未來。在做這件事時想著另一件事,在跟這個人聊天時卻又掛念著下一個約會快到了,即使放假休息時又忍不住想著那些事還沒做。
這或許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很大,每天都被時間追著跑,連帶著幾乎連偶爾的空檔或休閒時間也汲汲惶惶,心神不定。因為感覺到時刻未止歇的壓力,因此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是時時刻刻看錶,担心著時間,也因為如此,我們反而更要提醒自己,並且主動,或者刻意地讓自己隨時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習慣,讓自己靜下來,重新感受周遭的一切,提醒自己「萬物靜觀皆自得」,而且除了人的眼睛,我們還可以透過心靈之眼來觀看。
這種透過心來觀看,來溝通,也是處在科技文明中的現代人失去的能力。書中作者描繪了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有位跟他一樣孤獨的獵人,因為太長時間沒有講話,沒有見到人類,所以花了將近一天時間的長途跋涉去拜訪他的鄰居。結果兩人見了面,一起用晚餐,一起擠在小木屋裡睡覺,第二天早上獵人又花了一天回到他自己的小木屋,兩人自始至終沒有講一句話,作者寫著:「這兩人坐下來,拿湯匙將熱騰騰的燉肉舀到盤子裡,開始靜靜地吃。夜晚一分一分地過去,兩人安靜地坐著,喝著茶。火劈哩啪啦作響,夜晚在寂靜中慢慢過去。」
前些年有位美國的錄音師曾經寫過的一本書「一平方英吋的寂靜」,他踏遍全世界,想尋找到可以完全收不到人為聲音的地方,結果發現非常困難,因為即便遠離人煙的蠻荒曠野,還是不時會有飛機聲,遠處輪船、火車或者各式各樣交通工具所傳來的低頻震動聲。後來他總算在遠離飛機航道的國家公園森林深處,置放一顆小石頭,將這小小的場域,圈護出一平方英吋的寂靜。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要追求寧靜?我們不是希望透過各種感官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嗎?
當然,我們藉由眼睛耳朵來探索世界,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我們的生活中物質太豐富、聲光娛樂太剌激,都讓我們無法安靜下來,世界雖大,卻無處能夠單獨安靜地面對自我,反而形成與這個世界的疏離。
科技使人疏離人、疏離自然、疏離了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午夜夢迴時會問自己:「電視、行動電話、電動遊戲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折損了人類經驗的品質?」當我們有了更多的東西,不但沒有豐富自己,反而更加貧窮,這種貧窮是注意力的喪失,是真實生命的消逝。很多人用喧鬧的聲音來逃避寂靜,我想或許是不願真誠地面對自己的生命吧?這些年來,有許多朋友每天會找時間「靜坐」,因為從寧靜中所湧現的平和與覺知,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恢復完整,也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求得身心安頓。
這是一本寂靜之書,作者以二十五年的時間在曠野裡實現了一個夢,遠古之地古老的夢,關於雪和狗,關於麋鹿和山貓,關於依然是這些未有人煙之地原生的一切的夢。
或許我們可以泡杯茶,點亮溫暖的桌燈,翻開書頁,跟著作者一起進入這個人類古老的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荒野行腳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志工除了熱情之外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植物的療癒力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甚麼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征服北極到南極的無邊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遇見了一個來自法國的法文老師那天,遇見了一個來自法國的法文老師,是歐洲學校的法文老師,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學校,還有裡面的體制。他的故事很特別,他們是全家一起來到台灣,上一個待的國家是瑞士。 在那裡,我用許久沒有用的法文和他對談,腦袋想很多,嘴巴發出來的卻很少,又卡卡的,只是他後來還是稱讚我的法文,讓我心花怒放,畢竟很久
    avatar
    ‘Avuvung
    2024-05-31
    【乙一】個人閱讀心得 《來自沉船,帶著愛》繼《殺死瑪麗蘇》後,又一本人格作家合作的作品誕生了。 這是小生首次於方格子vocus上撰寫文章。第一次就獻給仰慕已久的乙一吧。
    Thumbnail
    avatar
    姜元
    2023-12-14
    [有雷]來自死神的死亡預言《直到教室只剩下一個人》讀後當死神預言了班級的死亡名單,獲得超能力的人們有辦法阻止一連串的死亡鎖鏈嗎?
    Thumbnail
    avatar
    Fish的書海游記
    2023-12-04
    社會觀察系列@一個來自胖子的訊息因為不管大叔真的變胖或變瘦,他們都會用一種非常肯定的語氣,“沒有你就是變胖了”、“沒有,你真的變胖”,不管大叔家體重計的數字,他們,只是想要說你胖,當然這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大叔會在結論補上,但大叔想要表達,職場、社會上,除了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語言歧視,其實還有一項------外貌歧視
    Thumbnail
    avatar
    艾斯大叔
    2023-10-22
    <<一個“讚”是來自於一連串的“超乎期待”>>(威士忌小學堂)同業抱怨網路上的評價不易經營,詢問要怎麼拿到正評?相信這是的大部分商家的痛。 說個最近的經驗,幾年前買的Astro工學椅的輪子時限到了,PU材質開始崩壞,沒時間去修理,打算上網買來自行更換。 1. 搜尋Astro官網,沒有單賣輪子,也找不到輪子的規格,但可以填表申請維修。 2. 再次網路搜尋,#滾動
    Thumbnail
    avatar
    威士忌小學堂
    2023-09-17
    【台北村落之聲】城市的未來,是由現在的每一個進行中的行動所建構的 / 專訪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總策展人龔書章「臺北的未來——THE FUTURE IS NOW」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主軸以「市民」為核心,打破只有單向展示的靜態框架,藉由多層次且深刻地討論和溝通,成為一個啟動策劃城市治理與共融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個體到平臺、從個人意見到城市議題、從行動方案到創新機制,讓開放城市的理想得以成真。
    Thumbnail
    avatar
    故事StoryStudio
    2022-10-09
    每月一金曲之經典永流傳──來自日本的「靈魂歌姬」米希亞(MISIA)米希亞(MISIA),1978年7月7日出生於長崎縣對馬市,所屬經紀公司為Rhythmedia,所屬唱片公司為日本索尼音樂旗下品牌Ariola Japan。
    Thumbnail
    avatar
    彼得
    2022-07-01
    [台北旅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活化古蹟再利用,國家攝影界的一個里程碑之重要基地​ 台北車站周邊方圓一公里內古蹟不少,像是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郵局、北門、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父史蹟紀念館、三井倉庫等等。近日有一個台北市立古蹟即將在沉默多日後,即將開放。這個古蹟歷史可回顧到西元一九三七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英文簡稱:英文簡稱:NCPI)正式成立至今年超過八十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1-04-10
    《來自美墨邊界的急件:一個前邊境巡邏員的沉痛告白》摘文之二死者和兩名少年都來自維拉克魯茲(Veracruz)的同一個村子,三人一起出發,相偕北上。談話間,多半由十九歲少年負責應答。他告訴我,男子死前幾小時吃了兩顆賽旦莫克錠(Sedalmerck),那是偷渡客常用來提神的一種咖啡因興奮劑。他們從維拉克魯茲帶了自家釀的甘蔗酒,男子配甘蔗酒把藥錠吞下肚...
    Thumbnail
    avatar
    馬可孛羅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