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獨旅日記:熱血NBA,穿梭繁華與寧靜,初訪美國圓夢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出發,踏上美國之旅

又是農曆年前的桃園機場,人潮洶湧,大家都趁著難得的長假出國旅行,而我也是其中一員。時隔兩年,我再度選擇在農曆新年期間出國,這次的目的地更遠——美國。

說起美國,生長在台灣的我們肯定不陌生,從小到大我們就收受到美國文化深深的影響,從美劇到好萊屋電影,從NBA球賽到美國股市,儘管從未親自踏足,但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我們,似乎早已透過螢幕彷彿熟悉這片土地,而就在這次農曆年假時間,有機會來親眼見證螢幕中所有的一切。


raw-image


初抵紐約

飛機降落在紐約JFK機場,入境大廳擠滿了等待通關的人潮,然而,只有兩個小窗口在處理入境,這或許也是西方工作文化的縮影。足足等了一個半小時,才順利通關。

接下來,從JFK機場到市區這段路,是我擔心許久的時刻,JFK機場外面有不少黑心計程車,還記得半年前才看到Joeman影片講述被詐騙故事,一走出機場外,瞬間湧上了許多招攬計程車生意的司機來攀談,早已一個人出國習慣的我,當然無視技能點滿的往前走,接著搭上Airtrain(機場接駁捷運),前往Jamaica Center ,再轉 Uber 前往青旅,比直接從JFK叫車足足省了10美金,心裏暗暗自喜的,我還真是計畫通。


raw-image


紐約的第一天——初探曼哈頓

隔日清晨四點,還在適應時差的我早早醒來,看完了紐約的日出後,正式開始了紐約的第一天行程,考量時差調整,這天基本上沒有安排太多行程,走出青旅大門,街道已是一片雪白,據說前幾天紐約下了一場大雪,今年紐約冬天似乎特別的冷。


raw-image


接著往地鐵站方向移動,在來之前早已聽過惡名昭彰紐約地鐵,骯髒/尿騷味/危險,因此心裡對於地鐵的期待放得極低,實際走進了地鐵站,一陣酸味兇猛的撲鼻而來,不像是尿騷味,反而比較像老舊生鏽的鋼鐵以及潮濕環境合成的味道,心裡暗自想著,「原來這就是紐約地鐵獨特的味道啊。」


raw-image


曼哈頓,紐約的心臟地帶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電影中的曼哈頓,印象比較深刻的的應該就是「白日夢冒險王」裡的場景,主角上班的地點的就是摩天大樓林立的曼哈頓商業區,這天美國時間是週五,從我從地鐵走出來到曼哈頓街道上,映入眼簾的是大批西裝筆挺的上班族,腳步匆忙地湧入街角的咖啡廳,拿上一杯熱騰騰的咖啡後繼續趕往辦公室。眼前的畫面宛如電影場景,讓我真實感受到曼哈頓的繁忙節奏。


raw-image


雪景的中央公園

紐約的第一站,選擇的是中央公園,對於這個公園沒有太多的印象,只記得我的家鄉台中也有一個中央公園,另外Joeman曾經拍過中央公園旁的豪宅,據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之一。


raw-image


踏入這座歷史悠久的綠洲,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銀白世界,經典的公園長椅。也已經被白雪覆蓋著,聽說來中央公園一定要來慢跑,可惜冬季不適合這樣操作,我坐在公園長椅上,看著遊客來來往往,雪白的公園景色跟旁邊的摩天大樓的形成強烈的對比,一旁松鼠在樹枝上飛快的跳耀,這片靜謐的城市綠洲讓人感受到短暫的寧靜與放鬆。


raw-image


風采不減的川普大廈

Trump tower 是另一個紐約想要參觀的地方,原因倒也不是因為我是川普支持者,而是在讀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自傳時,他曾提到在答應來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前,曾經在紐約住過一段時間,當時住的地點就在這棟Trump tower ,因此對於這棟建築物感到好奇。


raw-image


走進Trump tower 大廳是個挑高的建築,大廳內部能感覺得到一種貴婦的奢華感,猛然查了一下維基百科才發現,這座Tower 在民國74年就落成,即便在40年後的今天也不減流行感。

走上二樓是一間小小的咖啡廳,有幾個座位可以坐著欣賞外頭第五大道的風景,價格也還算是親民,可惜今天時差調整太疲累,不然還真的蠻想在此細細品嘗川普大廈的魅力。


raw-image


羅斯福纜車俯瞰夕陽

時間接近傍晚,走在回程去地鐵的路上,發現了空中有個巨大纜車在運送乘客,查了資料原來叫羅斯福纜車,是個連接曼哈頓島跟羅斯福島之間的纜車,運用地鐵七日券即可搭乘,我當然不能放過這個體驗的機會,上了纜車短短五分鐘的車程,見證了我在紐約的第一個夕陽。


raw-image


Day2 - 造訪華爾街與布魯克林大橋的浪漫黃昏

美國的代表——自由女神

左手拿著獨立宣言的自由女神,可能說是最能代表美國的象徵之一,也是世界各地遊客來到紐約必訪的一個景點,不過應該不少人跟我一樣,不知道其實自由女神是在一座島上,而不是位於市中心,比需要搭乘渡輪才能夠一賭她的廬山真面目。

raw-image


一早來到了Battery Park,準備搭渡輪前往自由島,近距離欣賞這座舉世聞名的雕像,我選擇站在戶外甲板,迎著冬日微寒的風,欣賞整個曼哈頓天際線,看見了冬天的海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讓人聯想到了地球最冷的南北極的樣貌,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海結冰的畫面呢,渡輪緩緩地向島上前進,搭配著一旁的海鷗伴遊,空氣中瀰漫著悠閒出遊的氛圍。


raw-image


到了島上,人們爭先恐後的與自由女神合影留念,而我也不意外,拍下了這張經典的照片,而另外一邊更吸引我的是從島上眺望的曼哈頓天際線景色,天氣晴空萬里,城市輪廓清晰可見,島上的氛圍實在是相當的放鬆。


raw-image


另外,因為這次訂的是基座票,有幸進到自由女神內部參觀,但僅限於在基座的部分,至於要再更深入了解的話,需要購買的是王冠票,而基座的部分一樓擺放了許多關於自由女神的歷史,包括當年在巴黎組裝,再運送過來美國的過程,再上到基座二樓的話,則是可以從自由女神內部眺望曼哈頓,跟一樓的視角比起來多了一份壯闊感。


raw-image


貪婪華爾街

華爾街,美國的資本市場象徵,全世界投資資金聚集地,也是引發 2008 年全球金融風暴的核心舞台,這裡有著最高壓的工時,最優渥的薪酬,最貪婪的人性,這些故事都是在這個地方上演,或許是因為自己長年投資美股市場的原因,華爾街一直是我很想親身來一探究竟的地方。


raw-image


從自由島下來後,第一站就是來到相當具有歷史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外,門口有作無懼女孩的銅像,她象徵著在股市中無所畏懼的精神,看在有一定的股齡的我們來說,這可謂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吧(笑。

再來步行到華爾街另一個著名的象徵,華爾街銅牛,銅牛象徵的就是「牛市」,也就是持續上漲的市場,另外銅牛身後的牛蛋也是遊客最愛合影留念的部分,這天拍攝「牛蛋」的遊客隊伍反而比銅牛本人還多,十足可見牛蛋的魅力所在,好不容易擠出一個空檔的我,請路人幫我與銅牛留下了合影。


raw-image


浪漫的布魯克林大橋

從曼哈頓通往布魯克林的這座大橋,是最後夠代表紐約的一座吊橋,是無數車輛往返曼哈頓與布魯克林大的交通樞紐,包括《蜘蛛人》系列中,男主角彼得帕克與壞人展開驚心動魄激鬥的場景。

從曼哈頓端的市政廳步行上橋是最經典體驗方式,傍晚時分,我從市政廳一路出發向布魯克林大橋前進,上橋的過程是一個緩上坡,雖然不到吃力的地步,但對於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可能會走得有點辛苦。


raw-image


正式進入橋的內部前,這裡有許多遊客拍照留念,可能是因為這裡能把整個吊橋外型拍的最完整的地方,再繼續向前才是吊橋的本體,冬天的橋上跟夏天比起來是另一個極端,橋上無情的狂風摧殘,搭配上0度以下的氣溫,讓人不禁瞬間就想要下橋躲避這場酷刑,不過就在這時,夕陽緩緩落下,橙黃色的光芒灑在城市天際線與吊橋之間,瞬間化解了寒冷,這一幕堪稱紐約最浪漫的景色之一。


raw-image


Day3 慘痛的歷史事件911

美食樂園 雀爾喜市場

對於美食一向興趣不太高的我,在出發前聽到同事說來紐約一定要造訪這個充滿許多美食的市場,於是慕名而來。

不是台灣戶外的菜市場類型,這裡市場是室內具有規劃的室內環境,市場內主要以吃的店家為主,近幾年爆紅據說是因為龍蝦的緣故,不過價格也不便宜1卷要價26美金,對於龍蝦沒有特別熱衷的我便選擇放棄。

倒是另外一家位於市場內的,墨西哥塔克 Los Tacos No.1 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這間出發前就聽美國當地朋友說過被譽「全紐約最好吃的塔克」,中午一到已經有大批的排隊人潮,一個塔克基本要價5美金,我點了雞肉與牛肉的組合,吃起來的口感非常的豐富,各種辛香料運用恰到好處,但玉米餅皮的味道更加濃烈突出,玉米餘韻停留在舌尖許久,令人回味無窮。


raw-image


raw-image


沉重911紀念博物館

提到 911 事件,我的印象是無數從世貿大樓絕望往下跳的人們,那怵目驚心的畫面至今仍在我腦海中,911可說是影響美國21世紀最大的事件之一,當年發生的時候我還是個幼稚園小孩,對當時的情況毫無印象,直到長大後才逐漸了解這場恐怖攻擊的全貌,並對整起事件背景、恐怖分子的動機及美國的後續回應做了許多功課。

這天下午來到了911紀念園區,映入眼簾的是兩座莊嚴肅穆的紀念碑,紀念碑的位置正是過去世貿大樓南北塔的所在地,水流自黑色大洞不斷湧入,象徵著這場悲劇的永不磨滅,而外圍紀念碑上記錄著當年罹難者的名字。


raw-image


走入博物館中,館藏非常的豐富,外圍是比較不敏感的資料,包含原先世貿大樓的建築的歷史,一些當時留下來的世貿大樓遺骸,再往內的展區是較為敏感的資料,包含所有罹難者的背景/故事,查了資料才赫然發現當年911罹難者也包含了台灣人,有幾位第一銀行外派紐約的員工在此次事件不幸罹難。


raw-image


另外,再往內走展區還包含了,世貿大樓崩塌畫面,墜樓者的影像,失事客機乘客打給家人最後一通電話的錄音,恐怖份子經過安檢的監視器畫面,走出博物館時感受到心情非常沈重,除了弔念這個沉痛的歷史事件,也希望世界不會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


raw-image


無感的時代廣場

「5!4!3!2!1!Happy New Year!」對許多人來說,時代廣場最經典的畫面就是跨年倒數,每年的最後一天,這裡總是擠滿了人潮,在這裡狂歡慶祝著新年的到來。

晚上走到了那個霓虹燈閃爍的時代廣場,也許是螢幕上被美化的關係,感覺實際上的時代廣場並沒有電視上的夢幻奪目,只覺得是個巨大的廣告展示場,四周都是五光十色的 LED 看板,也許這樣喧囂的氛圍並不太適合當下的我。

廣場上有許多人偶要來找你握手,秉持著在外安全的考量,當然全部都一率忽視,也看到了傳說中時代廣場賣光碟的小哥,是個好幾人的小組,會強迫你拿光碟,記得不要理這些人,趕緊通過就好。


raw-image


Day4 遠離塵囂的 Cold Spring 小鎮之旅

此次紐約行,因為都在市區,難免缺少了一點渡假氣息,因此為了遠離塵囂,經由偉大的ChatGPT推薦,安排了一天的美國小鎮之旅,也是本次旅程中最滿意的一天,前往的小鎮名字叫Cold spring ,距離紐約火車車程一個半小時的小鎮,位於Hudson river河畔旁。


raw-image


早上前往中央車站搭乘火車,在櫃檯直接買票即可,不需要事先預約,Round trip(來回票)共計43美金,物價高昂的美國連火車票也是紮實台灣的三倍價格,走入中央車站,中央車站的月台(Track)分布於四周,各自通往不同的目的地,這次不只是單純欣賞這壯觀哥德式的建築,也實際搭乘了火車,有種穿梭時空回到19世紀歐州的感覺,此時腦中響起的是哈利波特的主題曲,


raw-image


上車後,選擇了靠窗的位置,欣賞Hudson river 的風光, 這條火車路線基本上就是沿著Hudson river 開的,去程可選左邊座位欣賞河景,1月的Hudson river 湖上有片片的雪白,隨著列車向北行駛,河面的結冰範圍也越來越大,呈現出冬季特有的靜謐畫面。


raw-image


初見 Cold Spring 小鎮

抵達Cold spring小鎮,迎接我的是一個雪白色的美國小鎮,雖然樹木光禿禿的,沒有任何茂盛的樹葉,但眼前這片白色的美國小鎮,卻透著濃厚的聖誕節氛圍,鎮上居民也數量不多,街上人潮稀疏,寧靜而悠閒,吸了一口新鮮自然空氣,感到整個靈魂都被治癒的感覺。

這時有了一個意外的插曲,在小鎮閒晃的過程中,不小心闖入了私人土地空間,被男主人大聲斥責要報警處理,嚇得我趕緊道歉,連滾帶爬的逃離現場,由於道路跟一般的無二致,在小鎮必須要時刻留意路旁標示是否有「Private Property」的標示,負責容易誤闖禁區。


raw-image


哈德遜高地州立公園的靜謐風光

驚魂結束後,我快速地整理心情,往Hudson river 附近的公園走走欣賞河景,來到了一個叫做Hudson Highlands State Park 的小公園,公園的最上方有個觀景台,可以俯瞰整個小鎮及河谷,湖面完全結冰,與一旁的山谷相映成趣,遠方偶爾傳來火車的鳴笛聲,大自然與人類共存的絕美畫面,看著眼前壯闊的美景,是本次旅行中最放鬆的時刻。


raw-image


raw-image


愜意的午後時光

下午在小鎮的午後,點了一杯熱可可在咖啡廳坐了一個小午,看著來往稀疏的遊客,在討論AI功能的美國中年大叔,鎮上剛運動完的青少年,我想,這應該就是在美國小鎮生活的樣貌吧。

短短的一天,卻讓我對美國的另一種生活方式有了全新的感受,也滿足了我對於在美國小鎮生活幻想,這裡沒有曼哈頓的繁忙與喧囂,取而代之的是寧靜、純粹與放鬆,這正是我旅行中最期待的部分——暫時遠離塵囂,享受生活的片刻寧靜。


raw-image


Day5 費城一日遊與 NBA 現場體驗

NBA是此次美國行的重頭戲,對於許多NBA球迷來說,到美國現場看一場NBA是人生的夢想,曾經的我也覺得這遙不可及,但如今卻真的有實現的機會了,這種感覺宛如夢境。

早起我前往 Moynihan Train Hall 車站,準備前往費城觀看我人生中第一場NBA比賽,湖人作客76人主場的例行賽,從小看到大的詹皇已40歲,雖然如今場上還是有一定的統治力,但明顯體力不如以往,在隨時可能宣布退休的狀態下,為了實現我親眼看到詹皇打球的夢想,促成了此次的美國行。


raw-image


搭乘Amtrak 火車往返紐約與費城,車程僅一個小時出頭,車票越早買越便宜,走入車廂後才懂得Amtrak 票價為何如此高昂,不同於昨天前往Cod spring 的整排座,這班列車是coach seat (沙發座),整個位置坐起來十分舒適。


raw-image


抵達費城市區後,馬上能感受到空氣中瀰漫著一絲不安全感,跟紐約比起來,這裡的市中心路上充滿著遊民,感覺隨時有可能被搶劫,讓我不禁繃緊了全身神經,開啟了警戒狀態,直奔費城最著名景點「自由鐘」。


raw-image


自由鐘

一個可以免費參觀的小展區,講述了關於這個象徵美國自由獨立鐘的歷史,自由鐘在美國廢除奴隸制度及兩性平權中扮演重要的象徵,也曾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響起鐘聲。


raw-image


富國銀行中心 - NBA 夢想成真

下午回青旅小休一下後,便搭車前往76人主場富國銀行中心,搭車時意外發現海軍巡迴公車Navy

,恰好從青旅附近出發,直達76人主場附近,而且是免費搭乘,非常好的包車服務。


raw-image


經過安檢進入場館後,場館內四處晃晃,這裡販賣的食物/飲料的都是外面的2-3倍價格,身為小資族的我當然是不可能會購買,當然是自備水壺裝水飲用,因為座位在二樓緣故詢問工作人員得知要一小時前才能上二樓,便得到了機會直奔一樓區域,此時已經有大批球員在練球,但遲遲未能詹皇身影,就在我四處尋找同時,突然,場邊一陣歡呼聲,我知道——那個男人來了!LeBron James 出現在眼前,此時我瞪大眼睛,那個出現在手機/電腦螢幕中的男人就在我眼前練投了,而且距離居然這麼近!感動到幾乎落下淚來的我,急忙請場邊球迷幫我拍下這值得紀念的一刻,成功與LeBron(背影)合照了。


raw-image


raw-image


接著比賽開始了,原本以為週二時間不會有什麼人,沒想到正式開打後還是幾乎滿場的狀態,台灣跟美國的籃球市場量體還是差距太大了,現場NBA氣氛真的非常的嗨,主隊進球時大家時不時都會站起來鼓掌/大叫,而我隔壁剛好也坐了一個湖人球迷,湖人都進球叫的特別大聲,還跟場邊76人球迷交流起來,場面十分熱血刺激。


raw-image


比賽很快兩個小時結束了,雖然最後比賽結果湖人隊慘遭76人隊血洗,但不減我的興奮與滿足,同時也感嘆自己沒有辦法更早來看詹皇,假如年輕五歲的他,面對這樣的76人應該是直接碾過去了,總之NBA現場的夢想成真了,人生中的遺憾又少了一項!


raw-image


Day6 大年初一的華人街

在費城看完NBA隔天早上,搭了一早的火車返回紐約,因為今天剛好是農曆的大年初一,正好來到紐約的華人街這邊,感受一下在異鄉的過年氛圍。

原本以為可能只有一些燈籠擺飾,沒想到華人街這天擠得人山人海,好幾條街道都水洩不通的,除了華人以外,也有許多白人/黑人一同來感受農曆新年的氛圍,整個場面熱鬧非凡,街上大人小孩玩著甩炮、射花圈,四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大家紛紛穿上象徵好運的紅色衣服,甚至比現在的台灣還有年味。沒想到,這幾年來我感受到最濃厚的過年氣氛,竟然會是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紐約。


raw-image


紐約唐人街在大年初一有著特有的傳統——舞龍舞獅沿街表演,商家門口掛上生菜與紅包,讓舞獅「采青」(象徵招財進寶),而我就這樣一直跟著舞龍舞獅的隊伍,前進到每個唐人街商家門口拜年,整個隊伍浩浩蕩蕩的穿過每個唐人街大街小巷,持續了整個大年初一的午後,同時外圍也有許多的NYPD(紐約警察)在唐人街外圍維護秩序,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raw-image


布魯克林 Dumbo —— 夕陽下的經典景色

Dumbo 區位於布魯克林,是與曼哈頓大橋經典合照的地點,原本是第二天從布魯克林大橋走過來後就可以來拜訪,但當天橋上風太大於是只好作罷。

當天下午四點多,我來到 Dumbo,夕陽已經低掛在曼哈頓天際線上,整個吊橋被夕陽照的金黃色的,來到了這個經典的拍攝位置,我拿著手機自拍了一張照片,看起來整個吊橋就像是被P圖般似的出現在空中似的,美的非常不真實。

Dumbo 的位置剛好夾在布魯克林大橋與曼哈頓大橋之間,因此來到這裡不僅可以拍到曼哈頓大橋,還能同時欣賞到兩座橋的壯麗景色,堪稱紐約最經典的拍攝點之一。


raw-image


Time Out Market —— 俯瞰曼哈頓夜景的完美結尾

位於Dumbo區的time martet有著不少美食,內裝是溫馨的酒裝風格,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頂樓的空中花園,可以遠望整個曼哈頓的夜景,而且完全是免費的景點,對於不想花大橋上觀景台的小資也是一大福音,晚餐吃飽喝足後,我走上頂樓,眼前的畫面讓我屏住呼吸——布魯克林大橋在燈光下閃閃發亮,與遠方的曼哈頓高樓交織成壯麗的夜景,彷彿是人類文明的巔峰之作。

這一刻,我再次讚嘆:「這就是紐約。」


raw-image



後記:金錢效用遞減與勇氣的重要性

正在遞減的金錢效用

不知大家是否讀過《Die with Zero》這本書?裡面提到的一件事,就是金錢的效用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遞減。舉個例子,對於一位 30 歲的年輕人來說,100 萬台幣可以用來住青旅、窮遊數個國家,創造無數回憶;但對一位 80 歲的老人而言,因為身體已經無法承受出遠門,100萬可能只能用來住高級飯店、享受美食,而非親身探索世界。雖然這例子有些極端,但它提醒我們,應該在最適合的年紀,把金錢投入到能帶來最大效用的體驗中,這並不意味著年輕時要毫無節制的揮霍金錢,而是要盡量在身體狀態、經濟能力與體驗機會之間取得平衡。例如30 歲時比 20 歲更有經濟能力,身體也還算上健康,正是能夠用合理預算創造美好回憶的黃金時期。

勇氣的重要性

出發前,很多人說「美國很危險,別一個人去!」,「亞洲人在那裡會被攻擊!」,但事實上去每天在曼哈頓街上都看到無數個東方人面孔,正所謂「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事實上這一個禮拜沒有聽到任何槍聲。「紐約地鐵時常發生槍戰」,事實上別說是槍戰,就連搶劫都沒有看到。

畢竟才去了一周,你若說是倖存者偏差,我完全同意,所有事件都是有機率發生的,我沒遇到不代表別人遇不到,但如果我們要因為幾個少數極端事件,而裹足不前不去探索世界的話,那也算是因嚥廢食了,就像你會因為開車出門可能發生車禍。就從此不開車出門了嗎?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的,人生處處皆風險,重點是如何做好準備,並勇敢地去探索這個世界。

最後,以《白日夢冒險王》的經典座右銘,為這趟旅程做個總結:

To see life,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