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前情提要:
這篇是我10/22的時候寫到一半的作品,選擇今天繼續寫下去是因為白天時去諮商,諮商師問我是怎麼一路從完美的枷鎖,走到現在可以將很多的不完美當成生命的經歷和珍視,我說是因為寫作,寫作讓我重生。
後來諮商師鼓勵我將寫作前和寫作後的自己用攝影的方式記錄下來,再去探索自己內在的轉變和在寫作中自己和文字產生的化學變化。
再加上今天剛好跟朋友因著聊到大S的離開,而把話題開展到什麼樣的活著和死亡才叫做不遺憾,進而又談論到之前瓊瑤離世的方式和心境,讓我想要對這個議題更多抒發時,我打開了我的創作頁面,看到之前寫的內容是有關於瓊瑤、有關於還珠格格,就覺得神奇,好像常常冥冥之中有個力量,用很多不同的人事物帶著我去看見、去梳理、去面對、去寫下、去思考、去整理近日來一切的亂糟糟、一切盡我意也盡不如我意的片段。
*10/22寫的部分: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
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還珠格格〉睽違26年後,最近在於Netflix上映,完完全全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而這首由動力火車唱的〈當〉,可是我從小唱到大的卡拉OK必點曲目,從遊覽車唱到KTV包廂,就算唱得很破爛,還是要把它唱完,因為我唱的不是歌,而是心中的波濤洶湧。
其實在Netflix上映前,我已經在Youtube看過〈還珠格格〉將近10遍,每次都從第一季第一集看到第三季最後一集,每一集都沉浸其中的觀看。
第一次看〈還珠格格〉是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當時這部劇簡直紅到翻天,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聊到〈還珠格格〉,都可以聊好久好久。
我記得當時〈還珠格格〉是星期一到五晚上八點準時開播。每天吃完晚餐後,跟著爸媽看完有點懂,又有點不懂的新聞後,緊接著就是一天中最期待的〈還珠格格〉了!
每天看完〈還珠格格〉後剛好晚上九點,就可以準備上床睡覺,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當時還是小朋友的我,生活就是如此開心、簡單而規律。上學、放學、寫作業、練琴、看〈還珠格格〉成為了小學四年級的我每天必做的五件事。
我的同事曾經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還珠格格〉,我回答她,因為我很喜歡劇中人物的「真」。
每一個角色,即使是小宮女、小太監都有著最真摯、最強烈的情感。
裡面很多角色,包括主要的小燕子、紫薇、爾康、五阿哥及晴兒,還有一些配角像是爾泰、金鎖、柳青、柳紅、簫劍、含香,甚至是更小的角色,例如明月、彩霞、小桌子、小凳子等等,無一不展現人性中最良善和熱情的部分。
可能是現在的社會總是充滿奸詐狡猾、陰險算計,所以我才會對〈還珠格格〉裡的真心感到無比感動,每每都覺得這樣的真心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難能可貴。
*今天繼續寫下去的部分:
即使瓊瑤阿姨逝世後,許多網友對於她在世時的婚姻情感糾葛予以抨擊和撻伐,但單就文學造詣和幾乎部部都是流傳多年的經典曠世巨作而言,瓊瑤阿姨真的是世間少有的才女。而這邊不討論她的私人生活,畢竟身為外人,我們看不到也看不清,不過瓊瑤阿姨的作品,相信只要有接觸的人都能從中感受文字的淬鍊、柔美、鏗鏘、深情。
〈還珠格格〉不只是好多30、40多歲的人的回憶,劇中許多情節與思想更是走在時代的尖端,真的非常佩服瓊瑤阿姨在當時就能夠擁有獨立女性的思維及對人性最透徹的描寫。
瓊瑤阿姨逝世的當天看到新聞的當下,我正因著又完整複習完一遍〈情深深雨濛濛〉後,正在看著Youtube上古巨基在台上獻唱的〈好想好想〉和情深深雨濛濛演員春晚重聚,享受著依萍、如萍、書桓、杜飛,還有陸振華、爾豪、文珮和雪琴一起唱的〈小冤家〉〈好想好想〉,還有主題曲〈情深深雨濛濛〉。
想當然,聽聞離去消息的當下,真的震驚不已。
之後看了瓊瑤阿姨自己錄製的影片,訴說著她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方式離去後,我有一些懂了,原本錯愕的心情慢慢轉變成理解、感同身受,一直到後來的欣慰和驚嘆,心中也開始暖暖的。
瓊瑤阿姨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曠世巨作,她真的是達到了一種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常人無法達成的境界,套一句大家對瓊瑤阿姨下的比較中立的評論:只有瓊瑤才能夠超越瓊瑤。
瓊瑤阿姨是個至情至性的人,所以才能用滿溢的感情灌注在每一個人物角色當中,讓這些小說人物栩栩如生。
我喜歡〈還珠格格〉、喜歡瓊瑤阿姨、喜歡她對生命和死亡的見解(但並非完全認同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因為我也是個至情至性的人。
文章的結尾,以開頭的那首〈當〉來當成活在今世,放手做自己的勉勵吧!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
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只要生命還沒殞落,時時刻刻都是我們的青春年華,讓我們活得瀟瀟灑灑,共享人世繁華。
願看到這邊的你,一起和我抓住常常飛出去的勇氣,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好好把握這一世轟轟烈烈的青春年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