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不廢文言文從五四到今天一百多年來都像打擺子,隔陣子就發作一次。翻來覆去的老套劇碼卻一再重播,比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還無聊。
剛高壽逝世的伯克夏合夥人孟格曾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勸告畢業生,若決心要過悲慘的生活,就千萬別參考別人的經驗。我沒什麽資格談什麽古人古文增長我什麽道德智慧,但我知道的是:古人的際遇、悲歡、笑淚、透過最濃縮的詩文傳導到千百年來千千萬萬的芸芸眾生,觸發到我,還將震盪到我之後的千千萬萬眾生,形成了千古不磨的共感並聯。這是寶貴的療癒、溫暖的加持。也可以說,學習過程就是為情感資產加值。
人生在世,總有稱意不稱意。在生命旅程中尋覓、創造、記取感動自己與別人的片刻,或許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固然有人會說:我有其他更值得的地方。但一個已經過了半輩子的我今天反而覺得:你往往只有事後才能體會很多美好是初識時無動於衷的,因為它太大太複雜了。古文、古典後面的古代世界,即是如此。趁著有機會識荊時那怕只是快閃下載進腦庫心田,日後反芻時就多了一分感懷快慰的緣起,豈非一本萬利的交易嗎?何況這是用之不竭、不必償還的無盡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