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追看《亂馬1/2》舊動畫版,算是還我小時候的願望。小時候的我完全沒想過長大後居然能隨心所欲地看這齣動畫。
因為整齣漫畫版已經看完,所以劇情都知道,只隔了太久不太記得,所以看動畫版挺有新鮮感,而且有些劇情和故事漫畫版沒有。
不過看著有些集數極不想看,對某些人物相當厭惡,我這些集數都會直接跳過不看,免得心煩。
看漫畫時不怎麼覺得,到現在看動畫版發現很討厭玄馬和八寶齋,一見到此二人真不想再看下去!尤其八寶齋,該集的主角是他的話便全集不看。
八寶齋很是噁心,而玄馬的行為和性格令我很不齒。
他根本沒資格做爸爸。
雖然亂馬的貓拳很厲害,但全是因為玄馬拿兒子做實驗逼出來的,也不是想兒子變強,只是一個實驗、一個遊戲。
每當看到一有問題,玄馬的腳底便像塗了油,我心裏都會不屑地罵:「正混蛋。」非常奇怪的是居然有女人看上他,還生了個兒子。
至於八寶齋...真不知如何形容...看到他這個老不死的妖精模樣,明明做錯事傷害或騷擾人還若無其事,簡直見一次就想揍一次。
我想很多人都會說這些只不過是漫畫裏的角色,娛樂人而已,何必這麼認真?以前我十分喜歡看言情小說,一來憧憬愛情的浪漫心動,二來我不喜歡看武俠小說,看推理小說也沒動筋去破案、看恐怖小說又受不了...但我現在少到幾乎沒再看,可能人年紀大了,知識和歷練多了,一看便覺得根本沒可能,什麼富家少爺配窮家女,價值觀差這麼遠的人根本沒可能在一起。我還看過一個故事說一個有錢少爺不知如何撿到一個可憐的窮家女,請她回家給高薪做女傭,某天回家發現窮家女在睡覺沒工作,他竟然一點都沒怪她,還想藉口她可能太累云云。
當然有人會說富家子憐惜窮家女,原意只是想一起,請她做女傭只是個藉口...老實說,如果像書中寫到這麼年輕有為,頭腦一定不差。這麼聰明的人會要一件沒價值的人和物嗎?那他怎麼做生意?不是說愛情是種生意,但這麼有錢有成就的人,不會感情用事,加上要美女有美女,幹嗎看上這個窮家女?
無論貧富,或者地位高低,舉凡是人,都只會選對自己有價值的人和物,就是「等價交換」。普通人也不會選價值較低的。窮家女能給富家子什麼價值?富家子潛意識嗅到這是虧損的事物也不會去碰啦。
我明白小說是假的,動漫也是假的,我這麼較勁幹什麼?但如果這麼簡單就好了,讀者有麼好騙嗎?我寫作常要考慮劇情合不合理。太假沒有人會看!即使是《哈利波特》這種幻想小說,內容可以天馬行空,但人物、情節等要合理、有依據,難道真像某將軍六歲便會開車、十一歲便會坦克嗎?亂寫的東西有人看嗎?像我現在都不會那些小說了。
至於玄馬這種爸爸,倒不是二元世界的誇張產物,這種不知所謂的家長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也遇過和認識不少。相信很多人的爸爸都是欠下一屁股債後消失,要妻兒擦屁股吧;或者什麼都不管,只要權利而不看義務。
我以前也喜歡看《貧窮貴公子》,但在以前不發達的年代,總沒辦法看完整齣,但現在有機會看,極之不齒那個媽媽荒唐的金錢觀和消費習慣,所以也沒再看了。
我常常都有個說法--或者叫想法,就是不影響別人的話,喜歡做什麼可以,沒有誰有資格干預誰;但要是影響到別人的話,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了。像噪音那樣,有人喜歡吵,我喜歡寧靜行不行?為什麼你喜歡可以吵,我喜歡寧靜卻要走?我留下一屁股債消失行不行?
人長大了,理應更有智慧和成熟,但許多人只是身體長大,智商和性格依然是個未斷奶的小孩,遇事只會逃,目光如鼠,先自己爽了才算,苦了身邊的人。
昨天我出去吃飯,回家的路上有兩個阿嬸年紀的人走在我前面。因為她們要談話所以走得很慢,有點擋著我的路...因此我聽到其中一個女人在吐(其實也不算「談話」,只是其中一個大吐苦水,另一個人只有聽的份):「我不會教兒子,為父的是我,為母的又是我...」聽下去便知道她抱怨兒子不長進,幾年在家不工作,只會伸手問她拿錢,後來社福署介入,短時間便把兒子教好...
我走著心想:「不會教妳又生?」跟男人爽的時候沒想過嗎?即是做事不顧後果的人啦!自己都不知所謂,怎麼能期望兒子有什麼長進?就算生出來是神童,他自己也不知道。
最好笑的是社福署介入後兒子還成了大學生,她這個母親是不是很有問題?這麼多年到底在幹什麼?
我最想說的是不會發生問題便會有人幫助!不是奉旨要人來幫的!自己的問題請自己解決!兒子是妳的!不會教生出來幹什麼!加上現在這麼多科技,去上網找資料去看書啦,沒什麼東西從天上掉下來!幾十歲人還傻乎乎!
我很想表達的是,又是常重複那句「請不要影響到別人。這個世界不只得你/妳一個人」,尤其是小孩,有一個玄馬那樣的爸爸、八寶齋那樣長輩和沒有金錢概念,以自己為中心的情緒化媽媽,這輩子只能自求多福。
我想一定有人會覺得現實中的我很難相處。要我說的話,可能吧,我不會否認自己的壞脾氣以及高要求。
只是我很看不慣自我中心,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身上的人。我不想為人找麻煩,也不想別人為我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