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
鑽孔技術的難易度,其實跟鑽孔孔徑大小有直接關係。技術上,越小越難鑽。
沒有從事過這行業的人可能難以理解,想像居家鑽孔,一般居家修繕水電要鑽孔的孔徑大小4-6mm不等,有時更大到12mm都有。而鑽孔機鑽電路板或治具板材則是不一樣的概念
鑽這類型機板的用途是為了PCB層間的通孔或是治具設針點,所以鑽孔孔徑很小,常在1mm孔徑以下。當鑽頭直徑在1mm以下時,常要小心斷針的情況。所幸前人在長年工作的經驗下,早已得知怎樣的微細鑽頭適用怎樣的轉速與進刀速,再搭配適合的FR4機板已在正確位置上鑽好孔洞。
否則在少則幾十個孔,多則幾萬孔的PCB板材上,只要沒處理好斷針的狀況,斷針後重來就是一個超麻煩的事情。首先你不知道作業到哪邊,也許這個工序是鑽0.5mm的鑽頭,但鑽了幾千孔花了幾個小時後發現斷針了,於是機台暫停,記錄當下BLOCK區段後整段重鑽。或是鑽針斷半截在孔上,你只能放棄這一塊或甚至要整片重鑽。工序和程式及機台鑽針壽命設定的最佳化不言可喻。
鑽孔上也有精度這個檢驗標準。好一點的公司會有驗孔設備,鑽孔鑽完以後,交由光學設備讀入鑽孔程式的XY座標,量測這個孔徑實際上偏離預定尺寸多少mm。以前我們沒有這個檢驗機台,但是又想要了解自己家的鑽孔技術的孔徑精度該怎麼辦呢?
時任當時研發部門的主管(張主任)告訴我了一個方法,拿張適用機台最大範圍面的0.3mm FR4,然後把他區分成九宮格,只是最靠外的部分靠最外,比方說左上的區域靠左上,用0.15mm 鑽針鑽孔10*10mm 矩陣鑽三個。分別是pitch0.20mm、0.25mm、0.30mm,每台鑽孔機用同樣方式和同廠牌新鑽針做這樣實驗。
由於鑽得相當靠近,所以只要機台沒達標,某個宮格區域上就會造成孔破。此時我們可以在分析就好。也可以知道那些機台在哪個區域可以鑽多靠近的孔。
我當時對這方法真是心生欽佩,俗話說沒錢有沒錢的作法,難怪是前老闆最信任的年輕人。
我用了這方法把鑽孔機的精度做了調查,並把公司的鑽孔精度給定了下來。像這類諸多的想法幾乎都是由他而生,我也慢慢學到了他跟我說的一件事。
我們現在不能解決問題只是不知道原因在哪邊。只要知道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後,就可以找方法解決。一開始我聽不懂,當時非常疑惑。但是工作幾年以後,看到事情發生了,自己去找到原因了,解答其實就出來了。重點在於,你有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