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見城徹
譯者:邱香凝
出版社: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大力讀書,開拓苦澀的現實。如果不覺得苦,就不能稱之為讀書。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獲得了言語,所以閱讀才會如此重要。
關於作者
作者見城徹的職業是文學編輯,從《廣濟堂》出發,也在《角川書店》任職過,後來創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幻冬舍》。
驚人事蹟是21年創造出21本銷量破百萬暢銷書的傳奇狂人,寫下日本出版界無人能破的黃金傳奇。與許多知名作家合作過,包含村上龍、渡邊淳一、塚公平…等。
閱讀契機
買了電子閱讀器後重拾閱讀這件事,並且在線上圖書館看到這本書。被「讀書」、「荒野」給吸引,想瞭解作者怎麼談「讀書」這件事。
/
在本書裡從始至終都傳達一種「沒有用必死的決定就無法達成任何事」的信念,並且不斷地提醒讀者「自我檢驗、自我厭惡、自我否定」三步驟,認為人必須感受過負面情感才能看透它們,並且真正傳達它們。從字裡行間可以完全感受到見城徹一生的中心思想,並且為他的這份精神所動容。
只要會上網搜尋,就能輕易獲得資訊的片段。「用速讀方式,一年讀五百本書」這種事簡直無聊透頂,又不是要成為益智問答王,做那種事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去發現自己被打動的瞬間,並以此為主軸來思考,這才是真正的教養。
因為這段話,我想盡量認真地將每本書的讀後感紀錄下來。即使是僅針對書中某句話而生的零碎想法,也想寫下來。以後再回來看這些文字時,說不定能得到新的想法。
剛開始閱讀的人,不想全盤了解書中所傳達的意思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翻頁讀下去,就能感受到貫穿在故事底下的訊息。
即使讀到一半放棄,也一定會有什麼留在心中。閱讀就是這麼回事。
雖然見城徹是一個非常貫徹「讀書」這件事的人(幾乎是埋頭狂讀的程度)。但是對閱讀新手提供了很友善的想法。總之讀就對了,看不懂沒關係、生不出什麼厲害的感想沒關係,甚至也不需要會寫書評。只能要感受到貫穿在故事底下的訊息,在心中產生一絲一毫的觸動,這些就是你獲得的養分。
在書中作者從他的國小時期開始敘述「讀書」這件事如果影響他的人生,直到社會踏入出版社,以及後來合作過許多知名作家後,「讀書」這件事一直持續不斷地影響並成就他的人生。
除了熱愛閱讀,他也熱衷於發掘潛力作家,無論對方人品如何、生活方式如何,他真誠地喜愛這些作家的才華與文字,拋開所有世俗道德觀念,真切地看到他們的本質。
這本書讀到後面,著實讓人很難不對見城徹這個人生出佩服之感,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見到一個人可以活得這麼清醒、又活得這麼「瘋狂」。就像他自己說的,這樣才是真正的活著。如果沒有要達成的目標,沒有必定要做的事,人生就沒有意義。
在開始讀這本書之前,我原本以為這麼久沒閱讀的自己可能會啃得很辛苦,也抱著一定程度的心理準備才點開它。
但也許貫徹讀書的傳奇編輯就是會有這麼厲害的文學功力?總之這本書讀起來非常流暢,當他談到比較深入的思想時也描述地清楚易懂,讀起來並不辛苦。雖有在提及日本歷史時因為我並不瞭解,所以這部份比較沒有代入感。
整體來說算是「易讀」的一本書,在看到結尾時我也驚覺了一下「啊!看完了!」
看完之後也會對「閱讀」這件事產生信心,以及一種使命感(?)。會讓人覺得真的想好好讀書、好好做閱讀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