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下午我帶著雞蛋去散步,那是睽違了將近 3 周後的第一次散步。
我並不是個喜歡出門的人(=宅女),雞蛋不是隻喜歡出門的狗(=宅狗),但她在服用了一個月類固醇後,雙腿經常不自主地顫動,可能是藥物副作用的肌肉流失,也可能是關節炎的前兆。
醫生說,減重、運動都很重要。
於是,即使帶著感冒,還是掛念著要帶雞蛋散步。
一出門,冷冽的風迎面襲來,我低估了低溫的寒冷,也高估了自己的身體。一路上,兩條腿很冷 (為什麼沒穿兩條褲子),臉很冷。
散步之後,感冒就加重了。全身筋骨疼痛、不停地打噴嚏、流鼻水 (真的是水狀的不停滴下來),渾身發寒 (但驗了好幾次沒發燒)。
一開始還摸不著頭緒,想不通為何好轉了又變糟,直到說書人問:「妳今天有冷到嗎?」我才想起下午的寒風。
說書人有感冒症狀,還跑去吃了藥膳羊肉湯,發作。我罵她說:「北七。」
我已經感冒了,還跑出去搧風了40分鐘,發作。
北七二人組。
(說書人表示:「妳真的很愛雞蛋。」
我開始覺得這愛真的過於盲目。)
昨天躺在床上,下午躺、晚上躺,一邊躺一邊打噴嚏、擤鼻子。我覺得沒睡著,但時間不見了,一整天過去了。這是霎那即永恆的感受嗎?
今天中午醒來,感覺活過來。
家中凌亂,油頭垢面 (兩天怕冷沒洗頭很可怕)。洗碗,整理。第一次洗頭用深層清潔,第二次洗頭用洗頭梳,洗澡的感覺真好,頭髮蓬鬆神清氣爽。
然後下午去診所回診。老醫生還是老神在在,我連要流感快篩的要求都說不出口。
去診所旁的土地公廟拜拜。然後繞去垃圾場丟垃圾。
7-11取貨。李瑾倫的《和自己一起》、《靠窗的位子,光線剛好》到了。
(感謝夏雪的文章推薦)
翻開新書的欣喜,感覺活過來。
喜歡有文字、有照片、有插畫的質感。這樣的書,我總能翻很多很多遍。
裡面好幾張畫,沒畫完,但她寫著:「我要定義已經畫完。」我對畫中流露出來的簡單、鬆弛、她的自信感到訝異、佩服,對於我的創作,能不能有這種程度的自信 (與自知)?
我知道自己的創作,是出於什麼信念、精神、概念嗎?
如果知道,還會瞻前顧後、左支右絀、自我審查與懷疑嗎?
翻完這本書,感覺活過來。被充電了。
我是如此幸運。
幸運遇見你們。
#100天日記 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