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怎麼分析一檔你不熟的股票?以鴻海為例:3/3 伺機而動篇

秦暢秋-avatar-img
發佈於股市新手村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股市永遠都是處於一個過度反應(overreaction)的狀態,其實翻譯成大驚小怪反而更貼切。一點點風吹草動,股價不是被嚇趴,就是一直飆,特別是股本小的股票,加上大戶操控籌碼,以及媒體、投顧、達人所形成的共犯結構進行操作,所以絕大部份的股票,要嘛被高估,要嘛被低估,只有少數像中華電信這種競爭穩定,市場穩定,什麼都穩定的老僧股,才會長期維持在一個穩定的價格。

 有句廣告名言:買錯比買貴更浪費,投資股市,也是一樣的。在股市裡,買貴有多危險,低成本有多重要,秋哥拿鴻海的線型圖舉例給你看,你馬上就秒懂。以下的數字,是以2/11鴻海股價179計算: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8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2025、股市新手村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22會員
228內容數
秦暢秋,人稱秋哥,名字很秋,但為人很客氣。CMoney專欄作家,價值投資基本教義派信徒,管理研究所博士生。本職是生技新藥和SPAC併購,興趣是尋找符合價值投資要件的標的。 秋哥不測股價,不報明牌,不會主動聯絡你,沒有LINE群,不會邀請你進群組加好友。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的其他內容
秋哥講最多的就是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毛利率、淨利率、EPS,簡單來說就是基本面,換句話就是賺錢的能力。如果你連一家公司能不能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都不知道的話,那就別把錢投入股市做功德了。首先,你要先知道公司過去的實際獲利。其次,你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獲利結構。最後,你要能估得出來公司的未來獲利。
所以秋哥一直在說,每家航商的基本面和體質都不同,預估長榮的方式,無法適用於陽明和萬海。雖然這個營收,相較於長榮和萬海不是很好,但單月EPS,吊打假的海公公還是洒洒水的。更何況歐線最近大反彈,陽明也會跟著受惠,同時陽明的本益比和本淨比,被低估的程度已經快追上長榮了。
 很多人看到雞雞一月營收兩千九百多億,然後就高潮了,年增很漂亮,但都沒去想,這個數字差不多旅是去年Q4的均值,去年Q4EPS 14.45元創新高,月均EPS就是4.81元,結果被長榮的6.78吊起來打。今年假設X12就57.8元,還沒趕上去年長榮的66元左右,運氣好一點,長榮今年或許也能看到五字頭,
你需要每天看盤嗎?你需要殺進殺出嗎?你需要買一堆股票輪流套嗎?你需要交一堆會員費給投顧嗎?都不用。你就買了,放著,每天正常上班,每天好吃好睡,不用擔心害怕夜不能眠,每年豐厚股利自動送上門,吃美食,出國玩,長榮買單。運力大爆炸,紅海復航,有的沒有,林北都沒在怕,因為我成本低......
這篇真的精華,建議收藏,以後每月營收出來,大家自己換算成獲利就好。秋哥說過的合法內線交易第二式:精準預估營收和獲利。當別人還在運價跌多少有的沒的時,你早就比別人提早好幾個月,在季報公佈前算出獲利,然後判斷進出場時機,這就是在賺資訊差的錢。
每年的第二季,你都要開始注意一下長期持有長榮的一些個股,因為長榮所帶來的高配息,會反應在他們的EPS數字上,例如台驊、志信等,這些就是所謂的「長榮概念股」。另一方面,你也要注意一下長榮的轉投資,大部份幾乎都是穩定的獲利,可以為長榮每年帶來不錯的收益。
秋哥講最多的就是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毛利率、淨利率、EPS,簡單來說就是基本面,換句話就是賺錢的能力。如果你連一家公司能不能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都不知道的話,那就別把錢投入股市做功德了。首先,你要先知道公司過去的實際獲利。其次,你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獲利結構。最後,你要能估得出來公司的未來獲利。
所以秋哥一直在說,每家航商的基本面和體質都不同,預估長榮的方式,無法適用於陽明和萬海。雖然這個營收,相較於長榮和萬海不是很好,但單月EPS,吊打假的海公公還是洒洒水的。更何況歐線最近大反彈,陽明也會跟著受惠,同時陽明的本益比和本淨比,被低估的程度已經快追上長榮了。
 很多人看到雞雞一月營收兩千九百多億,然後就高潮了,年增很漂亮,但都沒去想,這個數字差不多旅是去年Q4的均值,去年Q4EPS 14.45元創新高,月均EPS就是4.81元,結果被長榮的6.78吊起來打。今年假設X12就57.8元,還沒趕上去年長榮的66元左右,運氣好一點,長榮今年或許也能看到五字頭,
你需要每天看盤嗎?你需要殺進殺出嗎?你需要買一堆股票輪流套嗎?你需要交一堆會員費給投顧嗎?都不用。你就買了,放著,每天正常上班,每天好吃好睡,不用擔心害怕夜不能眠,每年豐厚股利自動送上門,吃美食,出國玩,長榮買單。運力大爆炸,紅海復航,有的沒有,林北都沒在怕,因為我成本低......
這篇真的精華,建議收藏,以後每月營收出來,大家自己換算成獲利就好。秋哥說過的合法內線交易第二式:精準預估營收和獲利。當別人還在運價跌多少有的沒的時,你早就比別人提早好幾個月,在季報公佈前算出獲利,然後判斷進出場時機,這就是在賺資訊差的錢。
每年的第二季,你都要開始注意一下長期持有長榮的一些個股,因為長榮所帶來的高配息,會反應在他們的EPS數字上,例如台驊、志信等,這些就是所謂的「長榮概念股」。另一方面,你也要注意一下長榮的轉投資,大部份幾乎都是穩定的獲利,可以為長榮每年帶來不錯的收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透過改變日常小習慣,累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財富。「拿鐵因素」提醒我們,微不足道的日常開銷,若能轉化為儲蓄與投資,將對財務自由帶來巨大影響。三個關鍵習慣幫助我們有效積累財富:先付給自己、自動化儲蓄,以及活在當下。學會避免生活方式膨脹,並成為資產的擁有者,是實現財務增長的核心。
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透過改變日常小習慣,累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財富。「拿鐵因素」提醒我們,微不足道的日常開銷,若能轉化為儲蓄與投資,將對財務自由帶來巨大影響。三個關鍵習慣幫助我們有效積累財富:先付給自己、自動化儲蓄,以及活在當下。學會避免生活方式膨脹,並成為資產的擁有者,是實現財務增長的核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怎麼判斷或思考股市的波動只是短線震盪或有波段趨勢改變的疑慮?除了從股市內容觀察,看指標股、績優股、高價股、題材股、投機股等不同類型股票的表現之外,外在環境是否有所改變也是關鍵,例如利率是否改變,利率會影響整體資金情勢的變化,改變資金流向,扭轉市場投機氣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在股市中,觀察溢價率的收斂過程以及可轉債的量,透過大戶競拍和其他因素來判斷市場走勢,尚未到達滿足點,建議繼續觀察。
Thumbnail
對於散戶而言,投資的風險在於誤信股價表現的理由,可能實際基本面乏善可陳,只是主力大戶藉機炒作股價,散戶卻誤以為是前景樂觀,以錯誤的信念抱著股票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通常能引領較大規模行情的股票族群,一種是屬於成長型股票,多半是以電子類股為主,包括半導體、AI類股等,具有想像空間,能讓多數人願意冒險,另一種是景氣循環類股,因為景氣波動讓企業獲利出現大幅成長或衰退,基本面的劇烈調整連帶使股價大幅波動而帶動行情
Thumbnail
承上一篇提到股市高高低低就買好股票穩穩等上漲。 我覺得股市的大報酬都是耐心等出來的,只想跑短線或當沖,賺不了甚麼大錢。上篇我提到我現在持股就20年美債ETF,台積電跟某證券股。 這三隻都要等,也提到我現在只需觀察趨勢 (觀察那些上篇有講),其實我看那些資訊,只需不到10分鐘就搞定了。 比如我提
Thumbnail
看到一些公司股價漲很兇,突然回跌了想要趕快賣的人很正常,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F1.0現況優化,F2.0數位轉型,也不知道3+3的三大產業與三大技術的進程如何了,從來也不關心經營者在法說會的時候所釋放的重要訊息與進度,不懂公司在做什麼,自然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只是紙上富貴,會不會漲上去,沒趕快賣出之後就會
Thumbnail
受到投機因素的影響,股價對於前景的預測不一定每次都值得信賴,有時候個別股票的波動只是起因於投機客的興風作浪,並非真的前景樂觀,或是投機客拉高股價以致市場對前景過度樂觀,這都會導致後續出現回跌風險。
我們在談一支股票,要再低基期講比較有意義,而不是在已經漲一大段還要繼續喊創高了 創高了~ 確實很多人今年這兩個多月就賺贏去年整年,也或許還會繼續往上漲,但修正也遲早會來臨,沒人知道是什麽時候而已,股票市場本來就是漲漲跌跌,什麽都沒研究就是投資指數簡單又暴力,讓專業的人來幫你汰弱留強。
Thumbnail
整體股市的熱絡不一定代表多數股票都能受惠,需要辨識股市熱絡的內容才能判斷是否屬於投資的好時機,有時候表面熱絡的股市,內容卻可能有較高的風險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怎麼判斷或思考股市的波動只是短線震盪或有波段趨勢改變的疑慮?除了從股市內容觀察,看指標股、績優股、高價股、題材股、投機股等不同類型股票的表現之外,外在環境是否有所改變也是關鍵,例如利率是否改變,利率會影響整體資金情勢的變化,改變資金流向,扭轉市場投機氣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在股市中,觀察溢價率的收斂過程以及可轉債的量,透過大戶競拍和其他因素來判斷市場走勢,尚未到達滿足點,建議繼續觀察。
Thumbnail
對於散戶而言,投資的風險在於誤信股價表現的理由,可能實際基本面乏善可陳,只是主力大戶藉機炒作股價,散戶卻誤以為是前景樂觀,以錯誤的信念抱著股票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通常能引領較大規模行情的股票族群,一種是屬於成長型股票,多半是以電子類股為主,包括半導體、AI類股等,具有想像空間,能讓多數人願意冒險,另一種是景氣循環類股,因為景氣波動讓企業獲利出現大幅成長或衰退,基本面的劇烈調整連帶使股價大幅波動而帶動行情
Thumbnail
承上一篇提到股市高高低低就買好股票穩穩等上漲。 我覺得股市的大報酬都是耐心等出來的,只想跑短線或當沖,賺不了甚麼大錢。上篇我提到我現在持股就20年美債ETF,台積電跟某證券股。 這三隻都要等,也提到我現在只需觀察趨勢 (觀察那些上篇有講),其實我看那些資訊,只需不到10分鐘就搞定了。 比如我提
Thumbnail
看到一些公司股價漲很兇,突然回跌了想要趕快賣的人很正常,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F1.0現況優化,F2.0數位轉型,也不知道3+3的三大產業與三大技術的進程如何了,從來也不關心經營者在法說會的時候所釋放的重要訊息與進度,不懂公司在做什麼,自然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只是紙上富貴,會不會漲上去,沒趕快賣出之後就會
Thumbnail
受到投機因素的影響,股價對於前景的預測不一定每次都值得信賴,有時候個別股票的波動只是起因於投機客的興風作浪,並非真的前景樂觀,或是投機客拉高股價以致市場對前景過度樂觀,這都會導致後續出現回跌風險。
我們在談一支股票,要再低基期講比較有意義,而不是在已經漲一大段還要繼續喊創高了 創高了~ 確實很多人今年這兩個多月就賺贏去年整年,也或許還會繼續往上漲,但修正也遲早會來臨,沒人知道是什麽時候而已,股票市場本來就是漲漲跌跌,什麽都沒研究就是投資指數簡單又暴力,讓專業的人來幫你汰弱留強。
Thumbnail
整體股市的熱絡不一定代表多數股票都能受惠,需要辨識股市熱絡的內容才能判斷是否屬於投資的好時機,有時候表面熱絡的股市,內容卻可能有較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