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氣層中的#增溫層,溫度隨高度升高,但體感卻是很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D.S.

為什麼大氣層中的增溫層溫度隨高度升高卻還是很冷。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矛盾,所以需要仔細分析。

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增溫層(也叫熱層)。
每一層的溫度變化不同。比如對流層溫度隨高度降低,平流層則相反,中間層又降低,增溫層又升高。使用者的問題集中在增溫層,雖然溫度隨高度上升,但感覺上很冷,這是為什麼?

關鍵點在於溫度的定義和熱量傳遞的方式
溫度在物理學中是分子平均動能的體現,而熱量則涉及分子數量及其動能的總和
在增溫層,雖然溫度很高(可能達到1000°C以上),但空氣非常稀薄,分子之間的距離很大,所以實際上單個分子雖然運動速度快(高溫),但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量很少,導致總的熱能很低。
所以,即使高溫,但實際傳遞到人體的熱量很少,所以人體會感覺非常冷。

需要確認的是,是否混淆了溫度體感溫度的概念。
比如,在沙漠裡,白天溫度高但因為濕度低,可能感覺不同;而在增溫層,雖然分子動能高,但密度極低,無法有效傳遞熱量
另外,溫度計在增溫層可能無法準確測量,或者需要特殊的方法。不過這部分可能超出高中生的理解範圍,所以重點放在分子動能和密度的關係上。

總結起來,解釋時要分兩點:
1. 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增溫層分子速度快所以溫度高
2. 密度低導致總熱量少,無法有效傳遞到物體,所以體感冷。
簡單易懂的例子 : 比如稀疏的高動能分子就像少數快速但間隔大的子彈,打在人身上不會覺得熱,而密集的低速分子則像很多緩慢的子彈,總體傳遞更多熱量。

 

大氣層中的增溫層(也稱熱層)溫度雖然隨高度升高,但實際「感覺很冷」,這與我們對溫度的日常理解不同。以下是簡單的解釋:


1. 「溫度」的定義是什麼?

溫度反映的是空氣中「分子運動的平均速度」。如果分子動能越大(運動越快),溫度就越高。


增溫層的分子確實運動極快(可能超過每秒數公里),因此從科學定義來看,這裡的「溫度」非常高(甚至可達攝氏1000度以上)。



2. 為什麼感覺很冷?

關鍵在於「熱量」和「溫度」的差異!

  • 溫度高 ≠ 熱量多:雖然增溫層的分子速度很快(溫度高),但空氣極度稀薄(分子數量非常少)。
  • 舉例:想像一顆高速子彈一鍋熱水
    • 子彈動能高(類似高溫分子),但數量太少,無法傳遞足夠的熱量。
    • 熱水分子速度較慢(溫度較低),但數量多,整體熱量高,能讓你明顯感到溫暖。增溫層就像只有幾顆高速子彈的空間,分子太少,即使速度快,也無法讓物體(例如衛星或太空人)真正「加熱」。

3. 總結:

  • 溫度高:分子動能高(科學定義)。
  • 體感冷:空氣太稀薄,熱量傳遞極少(日常感受)。
    就像在沙漠中,白天陽光下溫度高,但夜晚因空氣乾燥稀薄,熱量散失快,體感也會變冷,只是增溫層的效應更極端!


有空也可以到部落格看看 https://tslv.pixnet.net/blog 感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師傅的AI沙龍
26會員
672內容數
一直尋找 " 真正 " 的師傅 , 行行出狀元!! 業業有老師!! 感謝您的支持 也可以到下方連結逛逛喔! https://tslv.pixnet.net/blog https://vocus.cc/user/@tslv https://www.youtube.com/@tslv80
真師傅的AI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人造重力是實現 長期太空任務 和 地外殖民 的 關鍵技術,其原理與困境涉及物理學、工程學及人體生理學等多個領域。 以下是目前人造重力的主要原理及面臨的挑戰: 一、人造重力的原理 線性加速法 原理:通過持續的線性加速度(如飛船推進)模擬重力。根據愛因斯坦的等效原 理,加速
Thumbnail
2025/04/29
人造重力是實現 長期太空任務 和 地外殖民 的 關鍵技術,其原理與困境涉及物理學、工程學及人體生理學等多個領域。 以下是目前人造重力的主要原理及面臨的挑戰: 一、人造重力的原理 線性加速法 原理:通過持續的線性加速度(如飛船推進)模擬重力。根據愛因斯坦的等效原 理,加速
Thumbnail
2025/04/29
D.S. 以下是一個關於「不同材質地板對鞋子摩擦力的影響」的科學探究與實作設計方案,包含研究問題、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延伸思考,適合中學生或科學專題研究使用。 探究主題 不同材質地板對鞋子摩擦力的影響 (探討地板材質與鞋子摩擦力的關係,並分析其物理原理) 研究問題 不同材質的地板(如磁
Thumbnail
2025/04/29
D.S. 以下是一個關於「不同材質地板對鞋子摩擦力的影響」的科學探究與實作設計方案,包含研究問題、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延伸思考,適合中學生或科學專題研究使用。 探究主題 不同材質地板對鞋子摩擦力的影響 (探討地板材質與鞋子摩擦力的關係,並分析其物理原理) 研究問題 不同材質的地板(如磁
Thumbnail
2025/04/29
以下為適合高中生的「手沖咖啡風味影響因素」探究與實作設計,聚焦明確的操縱變因與科學探究流程: 探究主題「水溫如何影響手沖咖啡的風味?」 ▶ 核心科學概念 控制變因法、感官分析、化學物質溶解度 實驗設計 ▶ 操縱變因(自變量) 沖泡水溫(設定 85°C、90°C、95°C
Thumbnail
2025/04/29
以下為適合高中生的「手沖咖啡風味影響因素」探究與實作設計,聚焦明確的操縱變因與科學探究流程: 探究主題「水溫如何影響手沖咖啡的風味?」 ▶ 核心科學概念 控制變因法、感官分析、化學物質溶解度 實驗設計 ▶ 操縱變因(自變量) 沖泡水溫(設定 85°C、90°C、95°C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D.S. 為什麼大氣層中的增溫層溫度隨高度升高卻還是很冷。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矛盾,所以需要仔細分析。 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增溫層(也叫熱層)。 每一層的溫度變化不同。比如對流層溫度隨高度降低,平流層則相反,中間層又降低,增溫層又升高。使用者的問題集中在增溫層,雖然溫度隨高度上升,但
Thumbnail
D.S. 為什麼大氣層中的增溫層溫度隨高度升高卻還是很冷。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矛盾,所以需要仔細分析。 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增溫層(也叫熱層)。 每一層的溫度變化不同。比如對流層溫度隨高度降低,平流層則相反,中間層又降低,增溫層又升高。使用者的問題集中在增溫層,雖然溫度隨高度上升,但
Thumbnail
上次分享了刮痧去暑氣後,有朋友問我們,為什麼待在冷氣房也會覺得自己中暑了? 是的,其實中暑不僅僅會發生在高溫的戶外,也可能在陰涼的室內環境中出現,所以一般又分為「陽暑」與「陰暑」,而兩者的差別是什麼呢? 我們幫大家簡單整理了兩種中暑差異及因應的緩解方式,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囉~ #陽暑 通常是由
Thumbnail
上次分享了刮痧去暑氣後,有朋友問我們,為什麼待在冷氣房也會覺得自己中暑了? 是的,其實中暑不僅僅會發生在高溫的戶外,也可能在陰涼的室內環境中出現,所以一般又分為「陽暑」與「陰暑」,而兩者的差別是什麼呢? 我們幫大家簡單整理了兩種中暑差異及因應的緩解方式,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囉~ #陽暑 通常是由
Thumbnail
全世界每個人都得面對這種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加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而已,還連帶著下大雨、乾旱、糧荒、瘟疫……等等,因此從個人到社會,國家都要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
Thumbnail
全世界每個人都得面對這種極端氣候所帶來的風險,不只是加一件衣服少一件衣服而已,還連帶著下大雨、乾旱、糧荒、瘟疫……等等,因此從個人到社會,國家都要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
Thumbnail
近期北半球極端高溫頻傳,連原本夏季不怎麼開空調的歐洲人,家用冷氣的安裝率也在幾波要命的熱浪過後暴增。為什麼讓熱浪發生時,熱傷害這麼容易發生?正常的排汗沒有用嗎? 容易中暑的環境和什麼大氣條件有關? 濕球溫度是什麼? 濕球溫度和中暑有什麼關係? 濕球溫度其實就是反應環境的相對濕度
Thumbnail
近期北半球極端高溫頻傳,連原本夏季不怎麼開空調的歐洲人,家用冷氣的安裝率也在幾波要命的熱浪過後暴增。為什麼讓熱浪發生時,熱傷害這麼容易發生?正常的排汗沒有用嗎? 容易中暑的環境和什麼大氣條件有關? 濕球溫度是什麼? 濕球溫度和中暑有什麼關係? 濕球溫度其實就是反應環境的相對濕度
Thumbnail
濕氣不同,不會感覺某個身體區域特別冷,但會在特定區域不斷流汗,流出來的汗根據不同的位子也會有不同的味道跟油量,我是頭部風池穴的這塊邊緣的汗多又酸臭,還有脖子的汗少但會一直出油,跟面部的T字部位一起。 胸下緣則是狂流汗無油,但是味道與一般汗味不同,微微有一股衣服沒曬乾又悶住的悶味。
Thumbnail
濕氣不同,不會感覺某個身體區域特別冷,但會在特定區域不斷流汗,流出來的汗根據不同的位子也會有不同的味道跟油量,我是頭部風池穴的這塊邊緣的汗多又酸臭,還有脖子的汗少但會一直出油,跟面部的T字部位一起。 胸下緣則是狂流汗無油,但是味道與一般汗味不同,微微有一股衣服沒曬乾又悶住的悶味。
Thumbnail
建立起對溫度的概念後,接下來我們要來了解溫度與氣壓和風之間的關係,雖然在這裡你需要先了解一些專有名詞,但是你也將開始可以學會如何解讀存在於地球的大尺度天氣現象喔!
Thumbnail
建立起對溫度的概念後,接下來我們要來了解溫度與氣壓和風之間的關係,雖然在這裡你需要先了解一些專有名詞,但是你也將開始可以學會如何解讀存在於地球的大尺度天氣現象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