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文】建築師考試失利後的自我調整:回歸初心,設計路上的再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施明宏建築師


成績公布後的心理落差

每年的建築師考試,都像是一場漫長的戰役,無數考生花費數月甚至數年備戰,最後關頭等待成績揭曉的那一刻,心情起伏如同雲霄飛車。然而,當數字浮現於螢幕上,成績好壞攤在眼前,許多人會陷入一種難以言喻的失落感,特別是「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及「建築計畫與設計」這兩大核心科目。

raw-image

根據 113 年專技高考建築師考試及格統計數據:

  • 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359 人應考
  • 建築計畫與設計:171 人應考



這兩門課程往往是決定是否能晉級下一輪的重要關卡,但成績公布後,依據筆者教學經驗許多考生往往會有強烈的心理落差,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期待與現實的落差
    • 準備過程中,許多人已經針對自己的設計法、圖面表達、技巧應用進行了充分訓練,甚至在考前的模擬考中表現不俗。然而,實際成績可能遠低於預期,讓人不禁懷疑:「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1. 科目特性帶來的不確定性
    • 這兩科屬於「開放性評分」的類別,與選擇題或計算題不同,評分標準帶有主觀性,考生無法確切知道自己在哪些環節失分。
    • 設計圖面是否符合評審期待?是否有細節被忽略?這些不確定因素使得分數的落差更難以預測。


  1. 長時間投入,結果卻難以掌控
    • 「敷地計畫與都市設計」和「建築計畫與設計」是考試的核心戰場,許多考生在這兩科上投入了最多時間,但最後可能仍然無法達到及格標準,讓人不禁自問:「這麼長時間的努力是否白費?」


筆者的經驗來看,訓練出能及格的學生並不困難,但確實,改圖並不像學科考試那樣有絕對標準,而是涉及評審當下的主觀判斷與環境因素。這意味著,同樣的圖面,在不同評審時間點可能會獲得截然不同的評價,這正是設計評分的不確定性所在。現今考試制度的變動,使得考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術外,更需要培養靈活的應變能力,以適應評審標準的波動性。




考後情緒調適:如何從失落中站起來?

成績不如預期的考生,依據筆者經驗往往會經歷幾個情緒階段:

  • 震驚與否認:「這真的我的分數嗎?」
  • 自責與後悔:「如果當初我在這部分多花點時間……」
  • 比較與懷疑:「為什麼某某人過了,我卻沒過?」
  • 重整旗鼓:「到底該怎麼準備,才能突破?」

這些心理歷程都很正常,但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從這個低潮中找到前進的動力?



調整學習與考試策略

如果這次考試不如預期,或許該換個方式思考。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試圖從別人的方法中找到解答,但其實也許回到初衷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放下偏見,回歸建築最純粹的本質,多練習,多觀察,甚至走進城市、踏入空間,去感受建築的溫度,重新建立對設計的敏感度。成績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理解並表達自己的想法。用心去感受,考試只是其中的一個檢視點,而不是終點。


raw-image


城市中的每一個文化介面,都值得我們深入觀察與體會!



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建議:

放下偏見,回歸建築的本質

建築設計的核心,不僅僅在於技巧與知識,更在於對空間的敏感度與對生活的觀察。試著放下對成績的執著,回歸建築最純粹的本質。多練習、多觀察,甚至走進城市,踏入不同的空間,去感受建築的溫度與氛圍。這些經驗能幫助你重新建立對設計的敏銳度,讓你更能理解設計的真諦。

raw-image

好好探討台灣的文化也是一種方式


成績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

我們常常將成績視為衡量能力的唯一指標,但事實上,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理解並表達自己的想法。考試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檢視點,而不是終點。用心去感受設計的魅力,將學習視為一場持續的旅程,而非單純追求分數的短跑。


這不是終點,而是下一次的起點

建築師考試是一場長期抗戰,少有人能夠一次通過所有科目。成績公布後的失落感或許會讓人懷疑自己,但這些經歷,正是讓你在下一次考試中更強大的關鍵。

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沒準備好迎接下一輪考試,也許可以試著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方式,甚至與考過的學長姐交流,找到適合自己的突破點。

筆者使用的是舊制的成績四年六科及格制度,與現在的不同。現在的考生必須滾動制,讓每一科目保留四年,乍看之下看似簡單,但若不過關每一年的滾出及格的科目的依然遲續,這使得考試者的心情更加艱難難受。我們這些過來人都能體會那種壓力之大,甚至讀到崩潰落淚的程度。


然而,這條路雖然艱辛,但並非不可能。每一位成功通過的建築師,都是從無數次失敗與挑戰中站起來的人。你不是一個人在奮鬥,堅持下去,終將迎來屬於自己的勝利時刻!





建研所室懂考試! 多方媒體推薦的信賴品牌 一家致力於建築師術科指導的品牌 #YahooNews #PChomeOnline新聞 #YahooNews奇摩 #Line新聞 #好視新聞網商業 #民生電子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文章旨在為建築師考生提供全面的考試趨勢與重點索引,涵蓋了自81年至112年的各種建築設計與敷地計畫的全考題。我們整理出過去幾年的各類考試以及蒐集考題樣式與主題,包括教育、複合、住宅等類型,幫助考生系統地瞭解未來的考試重點與準備方向,希望能有效提升考生的考試表現,取得理想的成績。
本篇文章旨在為建築師考生提供全面的考試趨勢與重點索引,涵蓋了自81年至112年的各種建築設計與敷地計畫的全考題。我們整理出過去幾年的各類考試以及蒐集考題樣式與主題,包括教育、複合、住宅等類型,幫助考生系統地瞭解未來的考試重點與準備方向,希望能有效提升考生的考試表現,取得理想的成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川普2.0的關稅與貿易政策,表面看似反覆無常,實則圍繞著幾個核心目標:扭轉貿易不公、推動美國再工業化、確保戰略自主,以及貫徹「美國優先」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其背後的一致性邏輯、長期戰略意義,以及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並探討不同產業的贏家與輸家。
Thumbnail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準備迎接今年底即將來臨的建築師考試?想在真正的考場上獲得無比的自信?邀請參加第五屆真實的建築師考試模擬考,精確的題目設計,百分百實戰演練,專業監考團隊,建研所 室,懂考試!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113年建築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試題解析的文章,提供周邊環境分析以及設計解析技巧,對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和應屆畢業生有幫助。
Thumbnail
學測之後即使知道自己考不好,可能將要面對失常的成績單,心中卻異常的淡然。一切焦慮不安、矛盾偏差的情緒與行為彷若隨著最後一科結束的鈴響消散。是解脫嗎? 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大學未定,前途茫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卻能平靜地拾起封藏許久的愛好,心安理得地研究起文字,不知是變相的逃避抑或對既定現實無奈的冷靜
Thumbnail
  又到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候,內人的二哥有幸高中高考環保技術類科(放煙火~),在已有環工技師證照下,年近40依然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感佩。相較於建築師可抵免部分科目考取公職建築師,同樣為高考的環工技師卻無公職環工師選項,相反的,建築職系僅有一類科可考(建築工程),環保職系高考類科卻有4類科可考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大考後生活 自從統測考完以後,幾幾種類型,出來後鬱鬱寡歡, 感覺天會塌陷人,還有出來後就急忙靠著過人的記憶裡, 查答案算自己可能幾分,還有的人出來後直接就放飛自我,我就是其中一個飛的人, 幾乎什麼答案都不對,也不在乎要不要考下個指考,已經打算怎麼玩下去了, 平時那些典藏考題書本,四庫全
「老師,明天學測放榜,我要把SIM卡拔掉!!!」成績出來前,忐忑、坐立難安、焦慮甚至是失眠的狀況將會不斷循環往復。從知道分數的那刻開始,到是否能通過第一階段篩選,接著面試,最後第二階段放榜,都是一關關「打怪」的過程。然分數早「木已成舟」,我們能做的,只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審查資料、面試以及落點分析
Thumbnail
川普2.0的關稅與貿易政策,表面看似反覆無常,實則圍繞著幾個核心目標:扭轉貿易不公、推動美國再工業化、確保戰略自主,以及貫徹「美國優先」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其背後的一致性邏輯、長期戰略意義,以及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並探討不同產業的贏家與輸家。
Thumbnail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準備迎接今年底即將來臨的建築師考試?想在真正的考場上獲得無比的自信?邀請參加第五屆真實的建築師考試模擬考,精確的題目設計,百分百實戰演練,專業監考團隊,建研所 室,懂考試!
Thumbnail
本文是關於113年建築公務人員高考三級考試試題解析的文章,提供周邊環境分析以及設計解析技巧,對準備建築師考試的考生和應屆畢業生有幫助。
Thumbnail
學測之後即使知道自己考不好,可能將要面對失常的成績單,心中卻異常的淡然。一切焦慮不安、矛盾偏差的情緒與行為彷若隨著最後一科結束的鈴響消散。是解脫嗎? 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大學未定,前途茫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卻能平靜地拾起封藏許久的愛好,心安理得地研究起文字,不知是變相的逃避抑或對既定現實無奈的冷靜
Thumbnail
  又到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候,內人的二哥有幸高中高考環保技術類科(放煙火~),在已有環工技師證照下,年近40依然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感佩。相較於建築師可抵免部分科目考取公職建築師,同樣為高考的環工技師卻無公職環工師選項,相反的,建築職系僅有一類科可考(建築工程),環保職系高考類科卻有4類科可考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大考後生活 自從統測考完以後,幾幾種類型,出來後鬱鬱寡歡, 感覺天會塌陷人,還有出來後就急忙靠著過人的記憶裡, 查答案算自己可能幾分,還有的人出來後直接就放飛自我,我就是其中一個飛的人, 幾乎什麼答案都不對,也不在乎要不要考下個指考,已經打算怎麼玩下去了, 平時那些典藏考題書本,四庫全
「老師,明天學測放榜,我要把SIM卡拔掉!!!」成績出來前,忐忑、坐立難安、焦慮甚至是失眠的狀況將會不斷循環往復。從知道分數的那刻開始,到是否能通過第一階段篩選,接著面試,最後第二階段放榜,都是一關關「打怪」的過程。然分數早「木已成舟」,我們能做的,只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審查資料、面試以及落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