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重啟寫作的原因
當了七年的全職母親,最小的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園,在白天稍微空閒的時間,經常希望可以找份工作兼顧家庭與自我成長,但一直找不到自己能做甚麼,甚至還為此去心理諮商。
回想成長過程,總沒時間、甚至沒人認真的告訴我們:「嘿!你必須找到自己的天賦!」不知不覺間就跟著教育體制長大了。成為媽媽後,深刻的體認到未來的人生不能再這樣過了。卻不得其門而入,現在的我們青春已流逝大半、時間有限,還能為自己做什麼?很多感興趣的事,但又害怕做錯選擇而駐足。
直到最近,我在《世界最簡單的才能發現法》這本書裡看到一個如雷貫耳的概念,作者提到,所謂的才能不必向外尋找,而是從你從小到大,不用別人要求或勉強自己就會去做的事。
原來我不是完全的三分鐘熱 想起自己曾經跟心理諮商師提到,自己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從來沒有一件事作得久或對它感到熱情。成為母親居然是我最像活著的時光。繼續探討的過程中,發現原來我也有一件事是沒有中斷過的:文字分享,從小到大唯一一直在我身邊的,從BBS到無名小站、痞客邦,乃至後來習慣於個人臉書分享,無論開心、難過,我都喜歡將它化作文字紀錄,這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療癒的事,我喜歡看到別人回饋我他們對我文章的喜愛。但我卻一直忽略這件事,原來,我並不是完全三分鐘熱度的人。
原因是我發自內心的覺得「文字並不能為我帶來相對的價值」、「興趣不能當飯吃」這樣荒謬的想法,漠視它在我身上發出的力量,回想人生中有無數的關卡都是文字陪我度過的,無論是閱讀、寫作,它帶給我的幫助實在太大了!卻因為曾聽過的,斷然否決它的意義。
你呢?有沒有甚麼事是你從小做到大的?無論它在你潛意識裡有多麼微不足道,試著想起來,然後我們一起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