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祢的國降臨系列》青禾之約│第二回:春分之日的對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村子裡的活動中心擠滿了人,氣氛異常凝重。

村長陳伯站在台前,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知道,政府打算在我們青禾村上游建水庫,這事兒關係到我們的未來,今天我們來談個明白。」


林恩齊站起來,打開政府報告,聲音穩重卻透著壓力,「這項計畫的確能提供都市穩定用水,但我們也發現,這可能影響當地生態與農業。」

「那我們怎麼辦?搬家?」一名村民的聲音帶著焦慮。


「不能搬!」陳昱辰站起來,語氣堅決,「這片土地的水文與生態系統是獨一無二的,一旦水庫建成,這裡的自然平衡會被破壞。」

但在這些言語之下,內心的掙扎卻如大浪滾滾。陳昱辰知道,城市的確需要水,而這座水庫也許是政府的必然選擇。他的信仰告訴他,要站在正義的一方,可是,他的內心深處隱隱有著疑惑:這是否是唯一的正義?


「如果有科學證據支持,我願意幫忙向上級反映。」林恩齊沉思了一下,點點頭。但他清楚,這不僅是技術的問題,更是人心的選擇。他深知,在這場角力中,所有人的信仰與情感都被考驗著。


就在此時,一位年長的村民林大川站起來,聲音低沉卻堅決:「我們不能只顧自己,都市裡的人也需要水。以前政府承諾過,開發會帶來工作機會,我寧可相信這一點,也不想讓年輕人都離開村子!」

「發展?你相信政府?」有人冷笑,「當年說會幫助我們改善農業,結果補助款有多少真正到我們手裡?」

「那你要怎樣?等著這裡變成廢村?」

「至少我們還有乾淨的水!」

氣氛開始緊繃,幾個村民的爭論聲越來越大,幾乎要演變成口角衝突。

村長陳伯重重敲了敲桌面,聲音低沉:「夠了!」

眾人靜下來,但彼此間的敵意仍未消散。

raw-image


就在這時,外頭傳來驚呼——

「水……水變黑了!」

驚呼聲如同滾燙的油鍋滴入冷水,炸裂開來,人群頓時湧向門外。

溪水翻滾著,如同一條撕裂的黑色傷口,在晨光下顯得格外詭異。腥臭味撲鼻而來,刺鼻得讓人作嘔。


「怎麼可能……這不是泥沙。」林恩齊伸手觸碰,發現水質異常濃稠,不是一般雨後的混濁,而像是——某種污染物。

「這就是你說的發展嗎?」陳昱辰猛然轉頭看向林大川,語氣裡帶著一絲顫抖。

林大川沒有說話,眉頭深鎖,像是某種不願承認的恐懼開始滲入他的內心。

不遠處的樹梢上,幾隻烏鴉低聲啼叫,聲音沙啞,如同不祥的預兆。


當天晚上,陳昱辰回到家,卻發現門口被人潑上了一桶黑水,帶著一股強烈的惡臭。

他站在門前,盯著地上的水漬,拳頭慢慢握緊。

這不只是環保與發展的衝突,而是一場逐漸發酵的對立。有人開始敵視他。


而在村子另一端,林恩齊的手機震動了一下,他低頭一看,眉頭驟然一皺。

別再插手,這不是你能決定的事。

一封匿名簡訊,讓他心頭一沉。


水庫計畫,真的只是單純的發展工程嗎?

還是,這背後潛藏著更深層的陰謀……


avatar-img
5會員
23內容數
風翦樹,生長在強風中的屏東大地,象徵堅韌與不屈。它在困境中彎曲生長,展現生命的力量。對基督徒而言,這是信仰的象徵,提醒我們依靠神,無論風雨如何,都能在逆境中成長。風翦樹也與屏東土地緊密相連,代表我們與自然、文化的和諧共生,將神的愛與祝福傳遞給這片土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翦之間 的其他內容
青禾村溪水汙染,村民憂心忡忡,面臨水庫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兩難。政府顧問林恩齊內心掙扎,發現水質異常,卻被上級壓制。故事充滿懸念,引人深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衝突。
在2025年的臺灣青禾村,政府計劃在上游興建水庫,引發村民對於土地被淹沒、生計受影響的強烈反彈。環保研究員陳昱辰、政府顧問林恩齊與社會企業家李柔恩,三個不同立場的人,他們的命運因水庫計畫交織在一起,在春分這天,他們必須做出關鍵抉擇,決定青禾村的未來。
青禾村溪水汙染,村民憂心忡忡,面臨水庫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兩難。政府顧問林恩齊內心掙扎,發現水質異常,卻被上級壓制。故事充滿懸念,引人深思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衝突。
在2025年的臺灣青禾村,政府計劃在上游興建水庫,引發村民對於土地被淹沒、生計受影響的強烈反彈。環保研究員陳昱辰、政府顧問林恩齊與社會企業家李柔恩,三個不同立場的人,他們的命運因水庫計畫交織在一起,在春分這天,他們必須做出關鍵抉擇,決定青禾村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和青梅竹馬到了一個小村莊。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農村景觀,內容充滿了自然元素和哲學性的反思。作者通過詩歌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自己內心的感受相融合。文章描寫細膩,唯美動人,是一篇情感和意境並重的文章。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昨天去上了這課 講師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廖啟男股長 覺得收獲很多啦 他也很風趣 講的也都是很實務的東西 我第一次聽 覺得啊 土地這資產 的確有很大商機 但是但是…相關的法規要是沒留意 買了後,可能就會一直頭很痛,哈 因為…一塊土地要開始建造 申請建照前 有很多要先去洽詢的
Thumbnail
善屹1里的村民們共同經營著風力發電和生態旅遊,於是,午餐要由我們和社區解說員一起製作......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當時在泰北紅磐石村,缺乏資源狀態下,張雨牧師與妻子卓映雪一同創辦了「泰北新生命」這個環境,讓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學會自行栽種植物,飼養牲畜而繁延,並開設學習中文語言中心,且貫徹用愛與關懷救贖了因毒而所困的人,只為了帶領他們朝向新的人生,給予他們從沒想過的二次人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和青梅竹馬到了一個小村莊。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農村景觀,內容充滿了自然元素和哲學性的反思。作者通過詩歌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自己內心的感受相融合。文章描寫細膩,唯美動人,是一篇情感和意境並重的文章。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昨天去上了這課 講師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廖啟男股長 覺得收獲很多啦 他也很風趣 講的也都是很實務的東西 我第一次聽 覺得啊 土地這資產 的確有很大商機 但是但是…相關的法規要是沒留意 買了後,可能就會一直頭很痛,哈 因為…一塊土地要開始建造 申請建照前 有很多要先去洽詢的
Thumbnail
善屹1里的村民們共同經營著風力發電和生態旅遊,於是,午餐要由我們和社區解說員一起製作......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當時在泰北紅磐石村,缺乏資源狀態下,張雨牧師與妻子卓映雪一同創辦了「泰北新生命」這個環境,讓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學會自行栽種植物,飼養牲畜而繁延,並開設學習中文語言中心,且貫徹用愛與關懷救贖了因毒而所困的人,只為了帶領他們朝向新的人生,給予他們從沒想過的二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