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給自足的食物森林,並兼顧經濟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人類歷史中,農業的發展是文明的基礎,但現代農業往往破壞生態、耗費大量資源。相比之下,食物森林(Food Forest) 是一種模仿自然森林生態的農業模式,不僅能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還能維持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並創造穩定的經濟收入。本文將教你如何在一公頃的土地上建立一個能夠養活四口之家的自給自足食物森林,並且透過合理規劃,達到永續經濟收益。

食物森林經濟型

食物森林經濟型

一、食物森林的基本原則

食物森林模仿天然森林的結構,種植多層次、多樣性的可食植物,使其互相補充營養、保護環境,並提供全年穩定的產出。建立食物森林時,需要考慮多層次結構,讓作物依據高度與功能互補,共同生長。同時應建立自我循環機制,利用天然堆肥、覆蓋物與氮固定作物,減少對外部資材的依賴。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可透過自然坡度與水池設計,讓水流自上而下灌溉,提高利用效率。此外,多樣性種植能降低單一作物的風險,提高生物多樣性,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

二、土地規劃設計

在一公頃的土地上,可將其劃分為以下區域,以確保糧食供應、經濟收益與生態平衡。農舍與家園區應設置於較低處,便於運輸與出入,周圍設置菜園,種植易採收的蔬菜、香草與藥草,同時建立雨水收集系統,以供應家庭與菜園用水。可養殖土雞與鴨子,以處理廚餘並提供雞蛋與肉類。

水池與灌溉系統應設於山坡較高處,透過坡度引水灌溉各層作物。水池中可養殖泥鰍與鯽魚,並種植水生作物,如茭白筍與水蓮。透過生態水道,將水慢慢滲透至各種植區,提高土地的蓄水能力。

食物森林的核心區則應按照森林層次進行設計。最高層可種植落羽松、黃連木等喬木,以固氮、遮蔭並提供木材資源。中層果樹可選擇龍眼、荔枝、柿子、桃子與柑橘等,以確保季節性水果的穩定供應。低層果樹與灌木可選擇香蕉、桑葚、咖啡與藍莓等,進一步提升作物多樣性。此外,草本作物如地瓜葉、薄荷、薑黃與藜麥,能提供日常食物與藥用價值。攀爬層則可選擇百香果、葡萄與四季豆,充分利用垂直空間,提高土地的產出能力。

混養區與生態復育帶可放養土雞、鴨子與鵝,使其自然翻土與除蟲,並養殖蜜蜂,以提高授粉率並生產蜂蜜。此外,自然草場可維持生態多樣性,降低害蟲爆發的風險。

三、經濟模式設計

在食物森林的建立初期,主要以自給自足為目標,確保糧食供應穩定。當自給率達到八成以上後,可開始發展外銷模式,以符合政府補助條件,並確保長期收益穩定。第一階段的重點在於糧食自給,透過混養禽類與魚類提供動物蛋白,同時採集蜂蜜與藥草,減少日常開銷。

第二階段則開始建立穩定收入,透過銷售水果、蜂蜜與特色作物,確保每年銷售額至少達到政府規定的標準。

第三階段則可透過農場體驗、加工食品與社區支持農業等方式擴展收益來源,發展更具競爭力的農業經營模式。

四、食物森林的可行性與永續性

透過森林型農業模式,可以在一公頃的土地上,同時實現自給自足與經濟收益。這樣的模式不僅能養活四口之家,降低日常支出,還能透過生態農業獲取穩定收入。此外,符合農業保險資格的銷售額標準,也確保農民能獲得政府支持,降低經營風險。

這種方式不僅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能讓土地長期保持肥沃,提高農業的可持續性。在面對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挑戰時,這種模式能否成為未來農業的理想選擇呢?


avatar-img
9會員
305內容數
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如何有智慧地活著,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為什麼要追尋解脫?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地學堂 的其他內容
自古以來,人類從自然崇拜轉向創造神祇,試圖透過信仰解釋世界。然而,這些「人造的神」並非永恆存在,而是隨著歷史與文化的演變而誕生、塑形、甚至消逝。東方神祇依賴香火祭祀,西方神則以信仰與愛為養分,這些現象揭示了神祇的能量來源於人類的信念。本文帶領讀者重新審視神祇的來源與信仰的真相。
「我」是由身體、思想與記憶暫時組成的載體,終將隨時間變化與消散。我們身體來自自然,思想受環境影響,記憶非恆定,這些都無法構成真正的「我」。唯有放下對「我」的執著,才能超越生死得失,回歸真正的自在與圓滿。正如釋迦牟尼所說:「諸法無我,是名涅槃。」當我們明白無我之理,才能真正解脫,達到無私的智慧與慈悲。
在台灣,許多人習慣焚香祈求神靈滿足願望,但這樣的思維值得深思。如果神是真正的管理者,祂會接受賄賂嗎?人們用貢品交換幸福,卻未曾思考這背後的邏輯。若神靈能夠實現所有願望,那麼代價是什麼?如同電影《神力女超人1984》所揭示的,每個願望都有其代價。
「神的創造」應當是完美且自動運行的自然法則,因此天堂與地獄並非神所創,而是人類為了控制思想與行為所建立的概念。宇宙萬物皆依循自然法則運行,無需外在的獎懲機制來維持秩序。天堂與地獄的存在意味著需要管理者、標準與裁決,這些特徵反映的是人類社會制度,而非神聖創造。
真理與神性應該是每個人都能直接體悟的,然而歷史上,宗教機構往往透過「代理人」壟斷信仰,將自身塑造成通往真理的唯一橋樑。他們利用這種權威積累影響力、操控信徒,甚至轉化為龐大的金錢帝國。真正的神若存在,應該是與所有人直接相通,而非透過特定權威來詮釋。當人們依賴所謂的代言人,是否反而遠離了真理?
月球一直是人類探索的目標,但它真的只是一顆死寂的衛星嗎?如果外星人早已在月球建立秘密基地,監視地球數千年,我們是否能發現他們的存在?從「空心月球」理論到 NASA 探測的異常現象,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索月球的神秘面紗,並思考外星文明是否真的近在咫尺!
自古以來,人類從自然崇拜轉向創造神祇,試圖透過信仰解釋世界。然而,這些「人造的神」並非永恆存在,而是隨著歷史與文化的演變而誕生、塑形、甚至消逝。東方神祇依賴香火祭祀,西方神則以信仰與愛為養分,這些現象揭示了神祇的能量來源於人類的信念。本文帶領讀者重新審視神祇的來源與信仰的真相。
「我」是由身體、思想與記憶暫時組成的載體,終將隨時間變化與消散。我們身體來自自然,思想受環境影響,記憶非恆定,這些都無法構成真正的「我」。唯有放下對「我」的執著,才能超越生死得失,回歸真正的自在與圓滿。正如釋迦牟尼所說:「諸法無我,是名涅槃。」當我們明白無我之理,才能真正解脫,達到無私的智慧與慈悲。
在台灣,許多人習慣焚香祈求神靈滿足願望,但這樣的思維值得深思。如果神是真正的管理者,祂會接受賄賂嗎?人們用貢品交換幸福,卻未曾思考這背後的邏輯。若神靈能夠實現所有願望,那麼代價是什麼?如同電影《神力女超人1984》所揭示的,每個願望都有其代價。
「神的創造」應當是完美且自動運行的自然法則,因此天堂與地獄並非神所創,而是人類為了控制思想與行為所建立的概念。宇宙萬物皆依循自然法則運行,無需外在的獎懲機制來維持秩序。天堂與地獄的存在意味著需要管理者、標準與裁決,這些特徵反映的是人類社會制度,而非神聖創造。
真理與神性應該是每個人都能直接體悟的,然而歷史上,宗教機構往往透過「代理人」壟斷信仰,將自身塑造成通往真理的唯一橋樑。他們利用這種權威積累影響力、操控信徒,甚至轉化為龐大的金錢帝國。真正的神若存在,應該是與所有人直接相通,而非透過特定權威來詮釋。當人們依賴所謂的代言人,是否反而遠離了真理?
月球一直是人類探索的目標,但它真的只是一顆死寂的衛星嗎?如果外星人早已在月球建立秘密基地,監視地球數千年,我們是否能發現他們的存在?從「空心月球」理論到 NASA 探測的異常現象,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索月球的神秘面紗,並思考外星文明是否真的近在咫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任何空間 都是蘊藏魔法的百寶盒 在風動草農園的空間裡 除了是郭老師一家人 回歸簡樸的生活場域 更是親子共學、四季營隊的專屬空間 當然也是現採有機蔬菜的極鮮超市 讓人深深呼吸放鬆紓壓的森林 同時是紅豆老師寫稿的小天地 有著現代化設備的三合院 提供夏令營住宿營隊 體驗里山生活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善屹1里的村民們共同經營著風力發電和生態旅遊,於是,午餐要由我們和社區解說員一起製作......
Thumbnail
連結自然、回到土地生活,你將找到生命的答案! 回到土地的生活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當前需要先透過一些成功的示範區以及發展出支持系統,讓大家可以在社群力量的協作中勇敢地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
Thumbnail
時序拉回去年12月,在 社會性農場初探過後,很幸運的有了再訪的機會,這次由思凡社會性農場在肯納莊園籌辦的森林餐桌-星光下的饗宴,以貼近生活的食物作媒,分享肯納家庭的故事,透過「食」與「療」的雙向建立,讓我們得以窺探肯納家庭部分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Thumbnail
他讓這些渴望自耕食的人有土地圓夢,其實無形之中也幫助了這些人找回身土不二的生命體驗,而田地也不會因為阿豪獨立運作人手不足而荒廢,看到這些豐富多樣的小農園,真的覺得土地能分租共用比單一種植能帶來更多的生命力,同時也能影響更多人呢!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任何空間 都是蘊藏魔法的百寶盒 在風動草農園的空間裡 除了是郭老師一家人 回歸簡樸的生活場域 更是親子共學、四季營隊的專屬空間 當然也是現採有機蔬菜的極鮮超市 讓人深深呼吸放鬆紓壓的森林 同時是紅豆老師寫稿的小天地 有著現代化設備的三合院 提供夏令營住宿營隊 體驗里山生活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善屹1里的村民們共同經營著風力發電和生態旅遊,於是,午餐要由我們和社區解說員一起製作......
Thumbnail
連結自然、回到土地生活,你將找到生命的答案! 回到土地的生活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當前需要先透過一些成功的示範區以及發展出支持系統,讓大家可以在社群力量的協作中勇敢地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
Thumbnail
時序拉回去年12月,在 社會性農場初探過後,很幸運的有了再訪的機會,這次由思凡社會性農場在肯納莊園籌辦的森林餐桌-星光下的饗宴,以貼近生活的食物作媒,分享肯納家庭的故事,透過「食」與「療」的雙向建立,讓我們得以窺探肯納家庭部分的生活樣貌。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Thumbnail
他讓這些渴望自耕食的人有土地圓夢,其實無形之中也幫助了這些人找回身土不二的生命體驗,而田地也不會因為阿豪獨立運作人手不足而荒廢,看到這些豐富多樣的小農園,真的覺得土地能分租共用比單一種植能帶來更多的生命力,同時也能影響更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