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一直綁架著你自己》~家人罹癌的課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個月關於癌症的文章有提到,家族當中不論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身體出了問題,很多人都傾家蕩產,把自己以及周圍的人賠進去(就像山道𤠣子作者的另一部大作:媽媽得癌症了)。這種現象在華人社會當中,尤其多見。人們總會稱讚這樣的人很孝順很有愛,並惋惜他們的遭遇。但在靈魂的層次,這樣的安排是有功課的。


成長在華人世界的家庭(尤其是上一輩的人),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母親必須操持家務,就算家裡做著小生意,要開店賺錢,母親還是要負責全家人的三餐。所以我們常會看見,忙到焦頭爛額的媽媽,一邊做飯一邊罵小孩。成長在這樣家庭裡的孩子,雖然心裡覺得母親很辛苦,但也不自覺的認為,母親就應該是這樣。所以他也會用這樣的價值觀來要求自己、要求別人,甚至是勒索旁人。


而華人世界又特別講求孝道、兄友弟恭,在這樣的文化底蘊之下成長,不自覺的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家人生病了,不管是父母還是兄弟姐妹,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應該要鼎力相助,不然就是不孝、沒有愛,會被世人唾棄。但這樣的觀念其實是一種「框架」,一種「限制」,把我們以及周圍的人捆綁住,讓我們不自由。然而透過移動,而能看到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庭,這樣的框架就能被打破(關於形形色色的家庭,之後再來分享)。


如來曾透過章成禪師在樸實禪修課堂中教我們做這個練習,能幫肋你跳出這個限制:把家人的標籤拿掉。把「父親」、「母親」、「哥哥」、「女兒」⋯⋯等的標籤拿掉,試著把對方當成一般人來看待,你比較容易有一份「清明」。或許你就會看到多年以來,對方一直有著哪些不良的習慣,或是容易有負面情緒卻又一直在壓抑,甚至是一直逃避著某些事而成天酗酒⋯⋯而這些可能就是讓他生病的原因之一。


我的周圍也曾經有幾個朋友罹癌,有些已經過世了,有些還在與病魔纏鬥著⋯⋯他們的人生,有的是緊緊抓住某些東西不放,有的是遇到某些檻之後開始消沉,用煙酒來麻醉自己。


例如朋友A,很小的時候父母便離異,母親改嫁後沒幾年,父親也過世了,留下他和哥哥兩人。兄弟倆靠著親友的資助而長大。兩人都很爭氣,國立大學畢業之後在科技業工作。大哥像常人一樣,走到適婚年齡便結婚生子,但A卻始終孤家寡人沒有伴侶。


在相同環境下成長的兩兄弟,看事情的角度卻是南轅北轍的。哥哥常常感謝資助他們的親友,逢年過節一定準備禮物回去探望;然而A掛念的,卻是改嫁的母親從未跟他們聯繫。他甚至責怪哥哥,怎能不怨恨拋棄他們的母親呢?因為哥哥無法理解他內心的恨,後來他與哥哥漸行漸遠,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不與人聯繫,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


後來A罹患淋巴癌,雖然有積極的治療,但半年左右便離開人世,走的時候才50多歲,對於母親的恨,他也一併帶入棺材裡了。


這一生A的功課並沒有做過去,下一次再來投生,可能還是會出生在類似的家庭,重複著相同的功課,一直到他學會為止。而沒有學習智慧的靈魂,常常一個功課要花好幾世才有辦法做過去。


他的功課會很難嗎?對他來說可能是很難的!但是和他一起成長的哥哥,卻能夠開展出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關鍵在哪裡呢?其實就是能夠看見感謝。


雖然父母親都不在了,但是親友(尤其是住在隔壁的叔叔和嬸嬸),一直在照顧著他們兄弟倆。下課後倆人就到隔壁叔叔家和堂兄弟們一起吃飯,平常嬸嬸也會過來幫忙打掃,還幫他們洗衣服。對於照顧他們的叔嬸,哥哥心裡面是充滿感謝的。但是一樣受到照顧的A,卻沒有看見感謝,反而把重點放在:我是被媽媽拋棄的孤兒,我很可憐。這個覺得自己可憐而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可能就一直累積在他的身體裡,久了之後形成癌症,一發不可收拾…


A如果能夠放下心裡的仇恨,試著像他哥哥一樣,去看見生命中值得感謝的人事物,他會看見自己雖然沒有父母親,但是仍然有愛著他們的其他親人,自己依舊是幸福的。心裡沒有仇恨,就不會有仇恨帶來的負面情緒,沒有負面情緒的累積,身體自然比較健康。但如果A是你的家人,你可能就無法看得這麼清楚,你可能惋惜他這麼年輕就走了,或是責怪自己無法幫助他消除心中對母親的恨,讓他留下了遺憾!


所以禪師教我們,練習把「標籤」拿掉,我們比較能夠看清楚這一切。如果你能夠看懂對方的問題,那麼即便他這一世無法做過這個功課,他也可以成為你的反面教材。而你的「清明」在他治療的過程中,你就會去斟酌,該提供多少的陪伴與心理支持,可以給多少慰問金,在你的能力範圍內你可以做多少事。你不會因為是「家人」而失衡了,那麼你就能夠做過「家人罹癌」的這個功課,也才能收到這件事帶給你的生命禮物!


另外還有朋友B與C罹癌的小故事,之後的文章再來分享。


avatar-img
1會員
83內容數
這裡是【天運讀書會】帶領人之一:黃雅娟老師的沙龍。這裡有讀書會的開課訊息以及許多有趣的生命故事。歡迎你來參與讀書會,一起讀章成禪師的書,學習心的智慧,從地球教室畢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ice in wonderland 的其他內容
農曆春節就要到了,長達九天的年假,你計劃怎麼度過呢?很多人會趁著連假去旅行,但也有很多人,已經準備要好好的補眠以及追劇,把去年過度消耗的身體,一口氣補回來。 不管你的計劃是什麼,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在春節的時候做,那就是去「發 紅 包」。 每年過年的時候,電視新聞總是報導著,哪一些
關於癌症,章成禪師在樸素禪修課堂上,還分享過另外一個角度:每個人的基因不一樣,對別人絲毫沒有危險的因子,可能對你會有致命的影響。例如蠶豆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零食,可是有的人因為缺乏G6PD,吃了蠶豆就會溶血,嚴重可能會喪命。因此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也是我們的身體能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吃的方面,我們可
「生命一定有出口」,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當你的人生陷入瓶頸或困境,要如何找到出口,卻是個更大的問題。 最近在讀書會裡,有位同學提出這樣的問題。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章成禪師的樸素禪修課堂裡,就有這樣一堂課:如何找到生命的出口? 禪師說:你只要捫心自問,雖然你不知道出口的方向在哪裡
最近勞動部員工「過勞死」事件,一時炒得沸沸揚揚,連總統都出來道歉,而事情到現在也還沒有了結。其實在職場上,「過勞」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些人工作能力很傑出,也很願意做,便常常被要求做更多,久而久之身體不堪負荷,只好選離職職,轉換工作環境。然而不幸的是,即便換了地方,以往的惡夢卻依然重複發生。這究
今年夏天,我和女兒到京都出町柳站附近的一間音樂咖啡廳喝下午茶。一打開店門,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很有氣質,長像清秀的年輕女服務生,乾乾淨淨的,看起來很舒服。那時店裡播著古典音樂,陽光透進店裡的玻璃窗,整個空間顯得靜謐而溫暖。 我們點了甜點和飲料,是栗子做的蒙布朗,栗子泥裡面有滿滿的起司,微酸的口感,
最近在讀書會裡,有位同學分享他的手機摔到,面板破裂,花了3000多元才修好,沒想到一週之後,又摔了一次! 他的分享讓我想到章成禪師有一篇文章:金錢與時間若不拿去創造價值,就會跑去填補坑洞。 什麼叫做創造價值呢?就是要把錢和時間花在值得的,有價值的人事物上面。在金錢方面,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
農曆春節就要到了,長達九天的年假,你計劃怎麼度過呢?很多人會趁著連假去旅行,但也有很多人,已經準備要好好的補眠以及追劇,把去年過度消耗的身體,一口氣補回來。 不管你的計劃是什麼,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在春節的時候做,那就是去「發 紅 包」。 每年過年的時候,電視新聞總是報導著,哪一些
關於癌症,章成禪師在樸素禪修課堂上,還分享過另外一個角度:每個人的基因不一樣,對別人絲毫沒有危險的因子,可能對你會有致命的影響。例如蠶豆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零食,可是有的人因為缺乏G6PD,吃了蠶豆就會溶血,嚴重可能會喪命。因此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也是我們的身體能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吃的方面,我們可
「生命一定有出口」,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當你的人生陷入瓶頸或困境,要如何找到出口,卻是個更大的問題。 最近在讀書會裡,有位同學提出這樣的問題。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章成禪師的樸素禪修課堂裡,就有這樣一堂課:如何找到生命的出口? 禪師說:你只要捫心自問,雖然你不知道出口的方向在哪裡
最近勞動部員工「過勞死」事件,一時炒得沸沸揚揚,連總統都出來道歉,而事情到現在也還沒有了結。其實在職場上,「過勞」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些人工作能力很傑出,也很願意做,便常常被要求做更多,久而久之身體不堪負荷,只好選離職職,轉換工作環境。然而不幸的是,即便換了地方,以往的惡夢卻依然重複發生。這究
今年夏天,我和女兒到京都出町柳站附近的一間音樂咖啡廳喝下午茶。一打開店門,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很有氣質,長像清秀的年輕女服務生,乾乾淨淨的,看起來很舒服。那時店裡播著古典音樂,陽光透進店裡的玻璃窗,整個空間顯得靜謐而溫暖。 我們點了甜點和飲料,是栗子做的蒙布朗,栗子泥裡面有滿滿的起司,微酸的口感,
最近在讀書會裡,有位同學分享他的手機摔到,面板破裂,花了3000多元才修好,沒想到一週之後,又摔了一次! 他的分享讓我想到章成禪師有一篇文章:金錢與時間若不拿去創造價值,就會跑去填補坑洞。 什麼叫做創造價值呢?就是要把錢和時間花在值得的,有價值的人事物上面。在金錢方面,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對於有問題的家人,想付出所愛與關懷可,但務必「理性」且「克制」,怎麼想都接納、原諒不了的話,直接放手,明理的人會支持你,鄉愿的人閃邊去。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自己好,才有能力對別人好
既然聊到了訂目標這件事,也想來聊聊這幾年生活和心境上的轉化。 -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自己算孝順的人。 在媽媽生病之前,我為她做的事好少好少,更別提「順」,我一直隨心所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超不聽話還很愛頂嘴。 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各過各的生活,各自安好就好。 2021~2022年算是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對於有問題的家人,想付出所愛與關懷可,但務必「理性」且「克制」,怎麼想都接納、原諒不了的話,直接放手,明理的人會支持你,鄉愿的人閃邊去。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自從經歷母親出車禍後10個月,一種懷疑自己情緒的念頭四處亂竄,開始是因為弟妹們的慌亂,加上大齡的焦躁或是不知何時是底線,又或是經濟問題,彼此之間相互的推諉與不信任,在新年過後人人並沒有降低憂慮。   親情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看不到的壓力,日日燒心,卻也做不了什麼,總有人要承擔。試著,看作是生活
自己好,才有能力對別人好
既然聊到了訂目標這件事,也想來聊聊這幾年生活和心境上的轉化。 -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自己算孝順的人。 在媽媽生病之前,我為她做的事好少好少,更別提「順」,我一直隨心所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超不聽話還很愛頂嘴。 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各過各的生活,各自安好就好。 2021~2022年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