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不新鮮的水果,你會怎麼處理?

買到不新鮮的水果,你會怎麼處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要被人當成軟柿子


前一陣子我買了一盒日本水梨,店家說這味道香甜、肉質細緻,非常好吃,想再吃要等明年了,極力推薦我多屯一些,於是我買了一盒六顆裝,花費$2400。回到家切開第一顆,就發現有淡淡的酒味,明顯已經過熟,後來這六顆當中,有一顆從裡面腐爛,完全不能吃,最後只有兩顆勉強能吃。如果換成是你,你會怎麼處理呢?


一般人處理的方式大概有下面三種:


A:自認倒霉,但是心裡面有情緒,忍不住碎念,決定以後不跟他買,換一家。(I 人可能會選這一項)


B:跟對方抱怨,要對方賠償,甚至利用對方的罪惡感藉機勒索一番。(貪小便宜的大嬸會選這一項)


C:跟對方說明事情的原委,請對方注意進貨時的品質。不要求店家賠償,損失的部分自行吸收。


你覺得哪一種處理方式最不恰當呢?乍看之下,有人會覺得B最不恰當,因為趁機勒索別人,這樣的行為讓人很不齒。但其實最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是A,他會是一種雙輸的局面。


選A的人心理可能會這麼想:既然他的品質不好,那就不要跟他買,另外找一家就好了。這麼做的原因,有的是怕麻煩,有的是不想要破壞表面的和諧。還有一些人會這樣跟自己說:他一定不是故意把品質不好的東西賣給我,如果我跟他反應,他可能會覺得很難堪,很不好意思。所以就選擇不說。其實在潛意識裡面是想要做一個好人,希望大家都喜歡我,所以不會去做可能讓人討厭的事情。


這樣會產生什麼結果呢?


我們假設這個商家不是故意要把快過期的東西賣掉,只是進貨的品質沒有特別把關,或出貨之前沒有詳細的檢查。這樣的店家,如果都遇到不會反應的客人,那麼他不會知道是自己進貨的商品出了問題,他就不會去要求廠商改善或更注重品質,他也永遠無法得知,客人消失的原因?他有可能生意愈做愈差,又不明白其中原委,漸漸意志消沉,人生就愈來愈往下走了。


所以選擇不說,不但你自己蒙受損失,心裡面也會因為沒有把該說的話說出去,而有一種淡淡的無力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這會是一個雙輸的選擇。


但會去趁機勒索的大嬸,雖然有自己的貪念,也可能讓店家很不爽,可是店家也會因此知道,自己的產品出了問題。而店家也可能為了不讓貪小便宜的大嬸再敲竹槓,就會更去注重產品的品質,花更多心思去把關。所以那些趁機勒索的大嬸,反而是幫助店家的反面力量。


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呢?就是C選項。東西如果不新鮮,你要如實地告訴對方,請他們注意品質,但不必要求對方賠償。


因為一般人開店做生意一定是做長期的,大多會想辦法累積並留住老客戶。但做生意難免遇到類似的事情,一旦事情發生,店家一定會盡力地挽留你。所以往後要賣東西給你之前,會更用心留意產品的品質,他也可能因為你這一份提醒,更去把關水果的新鮮度,儘量避免類似的情形再度發生。


有的商家很用心,把商品賣出去之前,會反覆確認商品的品質,但有些黑心店家或炒短線的,如果發現有一些東西已經快過期了,要趕快處理掉,就會挑一些軟柿子來處理這些商品。當然大部分的人並沒有這麼壞,可是可能也沒有很用心。雖然不是故意要把快過期的東西推出去,但是在貨品售出之前,並沒有很用心地去確認產品的品質。對於這樣的商家,我們是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的。


試想,如果他的水果需要送到總統府,你覺得他會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準備呢?一定是兢兢業業的,把最新鮮最頂級的挑出來,但面對一般人,心態難免比較放鬆,這是很正常的。雖然我們不是政府官員,但是你如實的反應,並且不要求賠償,說明的時候沒有上對下的指責,沒有你是客人就可以大聲的傲慢,店家心裡面是會對你有一份感激的。因為這一份感激的心,以後他會對你特別的用心。這樣的處理方式對雙方而言,就會是雙贏的!


這有點像考試作弊的學生,如果失風被老師逮到,但老師沒有責罰他,只是默默的把小抄收起來,讓他繼續考試,有良心的就會感到內疚,有些會因為感謝老師的不責罰,從此就不作弊了!

avatar-img
Alice in wonderland
2會員
87內容數
這裡是【天運讀書會】帶領人之一:黃雅娟老師的沙龍。這裡有讀書會的開課訊息以及許多有趣的生命故事。歡迎你來參與讀書會,一起讀章成禪師的書,學習心的智慧,從地球教室畢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lice in wonderland 的其他內容
你的身邊有沒有一些人,在工作上很付出、很認真、很燃燒自己。他們常常在加班,連假日都要進辦公室,很少安排休假旅行。休假的時候常常因為太累而在家狂睡,不然就是生病了,不得不在家休息!生活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的時間都在工作! 我的周圍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 例如朋友A,生活就是上班,加班
你覺得什麼叫做解脫呢?從字面的意思來看,解脫等於解除煩惱,擺脫束縛;對佛教徒來說,解脫或許就是離苦得樂,進而了脫生死。無論如何,「解脫」這二個字,總是讓人覺得陳義很高。然而在章成禪師的樸素禪修課堂上,如來提供了一個很接地氣的角度:做事情知道如何平衡,就叫做解脫。 什麼叫平衡呢?要知道平
在上一篇文章中,分享了一個罹癌的小故事,今天再來分享另外兩個小故事。 B是個五年級生,現在已經年近六旬。雖然走到耳順的年紀,卻還是常常跟八十多歲的父親,以及五十多歲的小妹吵架。三個年齡加起來將近二百歲的人,之所以會吵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或認為對方應該要聽我的。每一個人都堅持
你的身邊有沒有一些人,在工作上很付出、很認真、很燃燒自己。他們常常在加班,連假日都要進辦公室,很少安排休假旅行。休假的時候常常因為太累而在家狂睡,不然就是生病了,不得不在家休息!生活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的時間都在工作! 我的周圍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 例如朋友A,生活就是上班,加班
你覺得什麼叫做解脫呢?從字面的意思來看,解脫等於解除煩惱,擺脫束縛;對佛教徒來說,解脫或許就是離苦得樂,進而了脫生死。無論如何,「解脫」這二個字,總是讓人覺得陳義很高。然而在章成禪師的樸素禪修課堂上,如來提供了一個很接地氣的角度:做事情知道如何平衡,就叫做解脫。 什麼叫平衡呢?要知道平
在上一篇文章中,分享了一個罹癌的小故事,今天再來分享另外兩個小故事。 B是個五年級生,現在已經年近六旬。雖然走到耳順的年紀,卻還是常常跟八十多歲的父親,以及五十多歲的小妹吵架。三個年齡加起來將近二百歲的人,之所以會吵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或認為對方應該要聽我的。每一個人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