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平衡呢?要知道平衡,就要先瞭解,什麼叫失衡?
我家附近有一間小麵攤,是一對中年夫妻在經營,老闆娘很瘦,但是動作很俐落。由於他家的乾拌麵實在太美味,所以用餐時間必定客滿。太太負責煮麵,先生招待客人。每一次去就看到老闆娘一直在下麵、煮麵、拌麵,老闆則忙進忙出的送餐、收桌子、擦桌子、收錢。沒空洗的碗盤總是堆積如山。而且雖然他們這麼忙,店裡卻還是保持的非常乾淨。只要有空檔不煮麵時,老闆娘就會去打掃用餐的環境。除了把地板和桌子擦得乾乾淨淨之外,桌上的調味罐、湯匙和筷子也都排得好整齊(好像有點強迫症^_^)。難怪老闆娘那麼瘦,可能因為一直在做事情。
這家店開了一年多,便開始無預警的休息,而且一休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常常會撲空。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幾個月,後來才知道是老闆娘生病了。因為她每天在煮麵,右手腕關節使用過度,除了要開刀治療之外,也需要多休息。
長時間過度的使用身體某個部位,造成身體的損害,這就是一種失衡。知道了失衡的點之後,接著便是要找到解決的方法,把這件事平衡回來。
對這家小麵攤來說,平衡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要分攤老闆娘的工作量。所以老闆娘應該要請員工,教會員工如何煮麵,讓員工可以分攤她的工作,不再讓自己過度勞累,就能讓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平衡。
等待幾個月之後,終於看見他們在門口張貼招募員工的資訊,過沒多久,也順利地找到了兩個還不錯的年輕人,一位協助老闆娘下麵,另一位幫著老闆上菜以及收桌子。現在這家店有固定週休的時間,終於不再無預警的休息了。
但是有很多人是做不到「花錢請人」這一點的,他只要想到多情一個員工,每天不知道要賣多少碗才回得來?他就打退堂鼓了。他只看到每個月可能會多支出多少錢,而這些都是他少賺的。他看不到的是,平衡才能夠固定的開門做生意,客源才不會流失,人手多才能維持服務品質,這樣店才能夠開得長久。所以有一些店家做一做就收起來,很多都是因為失衡了。
再來回到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上:每個人都要穿衣服,所以人一定會有衣櫃,而很多人的衣櫃不僅塞滿了東西,打開門還會有衣服掉下來,所以衣服看起來好像很多,但每一次都是穿那幾件。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麼你的衣櫃,就是你失衡的部分。
以前我也是這樣的人,後來下定決心去整理衣櫃,期間有兩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示,分別是《最美五套》、《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透過這兩本書教的方法,我把衣櫃裡的衣櫥全部清出來,並且分類整理好,不適合的就送人,只留下約5/1的量(以前買太多不適合的,真的很浪費錢),現在衣櫃裡都是平常穿得到的。透過這個過程也清出很多以前沒穿,但品質很好的衣服,加上後來更懂得搭配,因此服裝總數雖然減少,卻有更多衣服可以穿。現在不僅儲藏空間變大,打開衣櫥看著也很舒服。
年過半百,我終於在衣櫥這件事上面找到平衡。
再分享一個養寵物的經驗:我養了幾隻小鸚鵡,剛買回來時,籠子裡面附有兩個食盒,分別盛裝飼料和飲用水。每天我都必須換水以及補充飼料。剛開始覺得這沒什麼,做久了覺得每天要換真是太麻煩了,特別是工作比較繁重的時候,回到家還要換飼料換新水,會覺得好累!便忍不住問自己,為什麼要養寵物?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這時候養寵物變成了負擔,這就是失衡了。
於是我上網搜尋,發現早就有人發明了自動餵食器,以及自動給水器,我立馬下單買回來更換,從此一週補充一次飼料以及飲用水即可,省去了很多麻煩。所以這件事就這樣找到了平衡點。
禪師說: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不做事,而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是很知道怎麼在裡面去平衡的。因此在每一件事情上找到失衡點,然後把它平衡,就是解脫。
當然不是每一件事情,你都非得去完成不可,有一些事情也許你可以放棄,但是人生總有在做事,總有一些事情是不可能去放棄的。所以真正的解脫其實就是一種平衡,你懂得平衡,就會解脫。
在一件件的小事上解脫,累積到後來,你就能夠在生命功課上解脫,在生死上解脫。因此修行不是講高來高去的道理,而是如何在小事中平衡去展開的。
圖片:打瞌睡的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