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青春:在尋找人生的四個人中,找到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得以前從網路上看過這樣的一段話,「人的一生中要找到的四個人,第一個是自己,第二個是最愛你的人,第三個是你最愛的人,第四個是共度一生的人」。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主要是在講述後面三個人往往不是同一個人。

當時正值青春年華的我,也憧憬著未來能夠與某人共度餘生,所以一直在尋找後面三個人,但我卻忽略掉了最重要的第一個人。

劇場國寶李國修老師的名言「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國修老師的這句話影響我頗深,很多時候看著路上或身旁的人們,心裡總是會想:他們知道自己這一生都是為了什麼而活嗎?

因為對自我的認知不夠,所以不管是工作上還是戀愛方面,我總是在選擇的道路口猶豫不決。但也是從每一個抉擇後,慢慢地摸索出屬於「我自己的路」。

心靈的成長,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是短短的一句話,當自己想通的時候,就長大了。

內容總結
心靈成長,需要課程嗎?
0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拘束的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著12月的來臨,我回顧了從年初到現在的點滴,分享了家中春節的新習慣、與家人和朋友的旅行經歷及成長的心路歷程。今年不僅有探索美食的樂趣,還有珍貴的家庭時光與獨立的思考。雖然年初許下的願望未能實現,但生活的美好仍然在每一個瞬間中閃現。
回顧了幾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日劇,包括1998年的「麻辣教師GTO」和2001年的「Hero」。無論是熱血的校園故事還是真實正義的追求,這些劇集都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0/5日劇經典回憶殺!
第一次養的馬爾濟斯-吉利,從小就親近媽媽,不喜歡聽我的話。牠很乖,只怕打雷,最喜歡被梳毛。一次迷路,讓我和牠有難得親密的時刻。
0/5毛孩與我的難忘瞬間
重點在於體驗韓服,想像戲劇中的人物行走在宮殿裡,或是走在街上的某家小姐一樣。
那時候的年代,MSN網誌好像剛剛盛行。
以宮廷劇的角色來說明,我大概就是最不受寵的小答應,最大的主管就當作是皇上吧,而中間層的其他人們,就像是那些想上位的嬪妃們。
隨著12月的來臨,我回顧了從年初到現在的點滴,分享了家中春節的新習慣、與家人和朋友的旅行經歷及成長的心路歷程。今年不僅有探索美食的樂趣,還有珍貴的家庭時光與獨立的思考。雖然年初許下的願望未能實現,但生活的美好仍然在每一個瞬間中閃現。
回顧了幾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日劇,包括1998年的「麻辣教師GTO」和2001年的「Hero」。無論是熱血的校園故事還是真實正義的追求,這些劇集都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0/5日劇經典回憶殺!
第一次養的馬爾濟斯-吉利,從小就親近媽媽,不喜歡聽我的話。牠很乖,只怕打雷,最喜歡被梳毛。一次迷路,讓我和牠有難得親密的時刻。
0/5毛孩與我的難忘瞬間
重點在於體驗韓服,想像戲劇中的人物行走在宮殿裡,或是走在街上的某家小姐一樣。
那時候的年代,MSN網誌好像剛剛盛行。
以宮廷劇的角色來說明,我大概就是最不受寵的小答應,最大的主管就當作是皇上吧,而中間層的其他人們,就像是那些想上位的嬪妃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是奇妙 學生時代當你覺得某個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可是在對方心目中並不這樣認為,反而覺得最好的朋友另有其人,那時候的心情一定極為失落,甚至覺得被背叛了。 出了社會談戀愛,覺得和男女朋友相處愉快,感情也好,當對方說分手就分手時,一定會不能理解,會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又見網友了,見網友已成為我生活中一部分了,我總是希望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個可以跟我發展成男女朋友關係的對象,但至今也找了兩年多,沒想到我又單身了這麼一段時間了,要找到對的人真的很難呢!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自己這樣,常常覺得在人群中的時候也可以真心的很快樂、很開心。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心裡總有一塊地方既清淨有富足。同時也知道知己難尋,那個地方幾乎沒有人可以進的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將可以進去的人視為可以成為親密關係的人。後來才發現「親密關係」沒想得那樣簡單,在逐漸靠近彼此時,我們都
哈嘍大家好~ 我又忙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忘了這裡好久了! 我最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跟原本的生活圈很不一樣的一群人,所以一直被邀請參加各種的活動。 當然也認識了一些比較自我糾結的朋友們,我覺得大家很容易被自己給困住然後開始情緒內耗,自我攻擊,但事實上可能並沒有那麼嚴重。 為什麼大家
Thumbnail
遺忘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第二次是為自己而活(榮格) 單身是什麼樣子?從高中以來身邊一直有人陪伴,從未間斷。變回一個人時,還真的慌了,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個強大的安全感在後面支撐著我,而現在背後卻空下了...... 忘了,真的忘了自己還未被社會打磨前的樣貌跟個性,忘了,在愛情
Thumbnail
「孤獨」中存在著你的人生寶藏~ 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欣賞著翩翩起舞的風雨,許多許多生命的體驗,總是發生在一個人片刻的寧靜時光~ 一個人並不代表著孤獨的發生,要脫離一個人的狀態很簡單,只要跟某個人相遇,就不再是一個人了,但孤獨的狀態有可能持續發生著~ 即便是三兩人或無數人,也不能表示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是奇妙 學生時代當你覺得某個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可是在對方心目中並不這樣認為,反而覺得最好的朋友另有其人,那時候的心情一定極為失落,甚至覺得被背叛了。 出了社會談戀愛,覺得和男女朋友相處愉快,感情也好,當對方說分手就分手時,一定會不能理解,會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又見網友了,見網友已成為我生活中一部分了,我總是希望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個可以跟我發展成男女朋友關係的對象,但至今也找了兩年多,沒想到我又單身了這麼一段時間了,要找到對的人真的很難呢!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自己這樣,常常覺得在人群中的時候也可以真心的很快樂、很開心。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心裡總有一塊地方既清淨有富足。同時也知道知己難尋,那個地方幾乎沒有人可以進的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將可以進去的人視為可以成為親密關係的人。後來才發現「親密關係」沒想得那樣簡單,在逐漸靠近彼此時,我們都
哈嘍大家好~ 我又忙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忘了這裡好久了! 我最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跟原本的生活圈很不一樣的一群人,所以一直被邀請參加各種的活動。 當然也認識了一些比較自我糾結的朋友們,我覺得大家很容易被自己給困住然後開始情緒內耗,自我攻擊,但事實上可能並沒有那麼嚴重。 為什麼大家
Thumbnail
遺忘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第二次是為自己而活(榮格) 單身是什麼樣子?從高中以來身邊一直有人陪伴,從未間斷。變回一個人時,還真的慌了,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個強大的安全感在後面支撐著我,而現在背後卻空下了...... 忘了,真的忘了自己還未被社會打磨前的樣貌跟個性,忘了,在愛情
Thumbnail
「孤獨」中存在著你的人生寶藏~ 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欣賞著翩翩起舞的風雨,許多許多生命的體驗,總是發生在一個人片刻的寧靜時光~ 一個人並不代表著孤獨的發生,要脫離一個人的狀態很簡單,只要跟某個人相遇,就不再是一個人了,但孤獨的狀態有可能持續發生著~ 即便是三兩人或無數人,也不能表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