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用機械相機裝底片拍照,張數有限又費時,在過去一段時間累積了不少自己拍攝的照片,雖然大部分都不怎麼樣,但偶爾還是會出現幾張看著沒什麼了不起,自己卻蠻喜歡的作品。
台北舊市區的街景經常有著雜亂的樣貌,現代主義說的"形隨機能而生",竟在街頭風貌裏孳溢呈現,只不過結果截然不同。也許這樣風貌的街景很難被稱之為美,但不失為一種城市的生命樣貌。有時拿起相機仰望天邊時,透過觀景窗竟看到素淨的天空與複雜的建物居然也交織出相當有趣的天際線。
這張實在沒什麼,我卻非常喜歡,鐵窗的形狀在天際邊緣構成出虛實的交接,左半部的亮跟右半部幾近全黑的比例分布也讓我自己蠻喜歡,唯一吃到光的物體只有屋頂的水塔跟鐵窗的角落。器材:Rollei XF35 Carl Zeiss Sonnar 40mm f2.3。底片:AGFA PHOTO APX100增感2格
這張天際線又更豐富了些,時刻進入了黃昏,街燈與招牌也開始出來點綴畫面的暗部,天空被幾道畫過的電線分割成有點有趣的布局。器材:Rollei XF35 Carl Zeiss Sonnar 40mm f2.3。底片:Kodak 100 T-MAX
黃昏的街道雖已暗了下來,相對天空還是能看到泛著微光。幾乎已經黑暗的建物,陽台的女兒牆還吃的到一點點天邊的餘輝,我覺得很微妙。可惜左邊這道招牌的剪影太窄,有點使畫面失去了平衡,不過,也或許這樣還更好些也不一定。器材:Rollei XF35 Carl Zeiss Sonnar 40mm f2.3。底片:Kodak 100 T-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