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培養孩子數位素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他們的孩子大約是7~10歲,父母認可的娛樂休閒僅包括運動、才藝、閱讀,底線是看電視,那是孩子跟世界距離最近的媒介了。

過去在餐廳用餐時,時常看到鄰桌的父母用「智慧型手機育兒法」,為自己爭取一個安靜而得以喘息的吃飯時間。有的孩子目不轉睛的看著YouTube卡通,或小朋友玩玩具的影片;有的則是熟練的操作手機遊戲,年紀雖小,卻具有電競選手的架式。

這種育兒習慣不僅在台灣,日本雅虎就曾做過一項網路調查,發現日本0~6歲的學齡前兒童,1歲使用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比例高達四成,而2~6歲則有六成。

可以理解朋友擔心孩子過早陷溺在華麗迷眩的數位世界裡,學習的時間就這樣流掉了;且就算電腦裡有「家長模式」,也仍怕他們接收到年齡不適的內容。

這樣的擔憂,不僅發生在台灣父母身上,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也曾在《紐約時報》專訪時透露,不准孩子在家裡自由使用科技產品。當時他13歲的女兒,甚至沒有用過蘋果出品的iPad。

在科技巨頭雲集的美國矽谷,甚至吹起了一股「低科技教育」風潮,上學禁止攜帶手機與平板電腦,不追求在求學階段就能掌握各式數位工具與能力。

那麼已經「網路成癮」與「手機成癮」的孩童,家長該怎麼辦呢?於是「戒網癮學校」成為家長的Google熱搜字。日本兵庫縣民間團體舉辦了「離線夏令營」,小朋友必須前往無網路訊號的離島,以接觸大自然;德國也針對18歲以上的青少年,成立了網路成癮戒斷醫院。

當科技產品滲透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維持「中庸之道」該是相對健康的選擇。孩童該不該使用數位產品?使用頻率該多久一次?一次使用多少時間?在孩童最初接觸科技產品時,就該被規範好。

這就是數位素養的一環。數位素養囊括了在數位世界該如何自處,以及該如何與人溝通,而使用數位工具、分辨訊息真偽、形塑數位價值觀,也是其中範疇。形塑孩童的數位價值觀如同形塑現實生活的價值觀,除了學校,父母對孩童的影響力是最深刻的。

孩童一旦對數位世界有初步認識,知道數位世界裡的能為與不為,進而適當的選擇使用,確實是一件好事。

澳洲有一位天才男童透過網路及YouTube自學,六歲開始架設網站,九歲寫App程式,還在蘋果的App Store上架了五款App,更獲邀至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名列最年輕的天才工程師。男童受訪時表示,非常享受透過編碼和製作應用程式,實現自己的想法。

加拿大也有一位五歲男童,因長期看父親寫程式,九歲即推出一款App幫助兒童學習乘法表,12歲竟進入IBM工作。

ChatGPT掀起人工智慧革命的時代,日後我們的生活只會出現愈來愈多的「科技產品」,與其擔憂孩子成為智慧手機的成癮者,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父母不如先學習如何建構孩子正確的數位世界觀,盡早認識並妥善利用這些工具,在夏令營或營隊的選擇上,也可以考慮與「數位素養」相關的科技人文類課程,才是真正的贏在起跑點。

avatar-img
24會員
98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MeToo事件延燒,政治界、學術界、娛樂圈、藝術產業無不砲火頻仍,讀者應接不暇。 MeToo最早追溯到2006年,由社會活動與社區組織者塔拉納.伯克發起,當時是針對被性侵犯的有色人種,特別是向底層女性推廣「用同理心實現賦權」的運動。
2023年6月5日登場的WWDC開發者大會,蘋果終於展示了全球昂首期盼的虛擬頭戴裝置「Vision Pro」。自2021年Meta創辦人祖克柏提出「元宇宙」概念後,AR、VR、MR、XR供應鏈及技術開發廠商便湧動了一波虛擬世界的熱潮。
20年前開始,科幻電影喜歡描述瘋狂科學家發明了超級機器人,它們為人類服務,長出智慧後卻反撲人類;而後便出現一個英雄,或是一名「尚有人性」的機器人,願意解決困境,平息人機大戰。 若今天不是單純只開發機器人,而是人類可以變成機器人,你願意嗎?
日前台中捷運沿線砸落建築工地吊臂,造成一死十傷的慘劇,儘管政府已下令稽查該建設公司其他工地,但逝去的生命難以挽回。
新冠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之後,各國為了維持產業供應鏈的穩定,即使耗費鉅資,都要在自己國家設置產業供應鏈,全球因此迎來一波實體經濟的反全球化現象。
最近最熱門的科技話題當屬ChatGPT了,相信這個軟體大家已漸漸熟悉,其功能基於生成式AI (Generated-AI)可以回答問題,也可以論述與創作。
近期MeToo事件延燒,政治界、學術界、娛樂圈、藝術產業無不砲火頻仍,讀者應接不暇。 MeToo最早追溯到2006年,由社會活動與社區組織者塔拉納.伯克發起,當時是針對被性侵犯的有色人種,特別是向底層女性推廣「用同理心實現賦權」的運動。
2023年6月5日登場的WWDC開發者大會,蘋果終於展示了全球昂首期盼的虛擬頭戴裝置「Vision Pro」。自2021年Meta創辦人祖克柏提出「元宇宙」概念後,AR、VR、MR、XR供應鏈及技術開發廠商便湧動了一波虛擬世界的熱潮。
20年前開始,科幻電影喜歡描述瘋狂科學家發明了超級機器人,它們為人類服務,長出智慧後卻反撲人類;而後便出現一個英雄,或是一名「尚有人性」的機器人,願意解決困境,平息人機大戰。 若今天不是單純只開發機器人,而是人類可以變成機器人,你願意嗎?
日前台中捷運沿線砸落建築工地吊臂,造成一死十傷的慘劇,儘管政府已下令稽查該建設公司其他工地,但逝去的生命難以挽回。
新冠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之後,各國為了維持產業供應鏈的穩定,即使耗費鉅資,都要在自己國家設置產業供應鏈,全球因此迎來一波實體經濟的反全球化現象。
最近最熱門的科技話題當屬ChatGPT了,相信這個軟體大家已漸漸熟悉,其功能基於生成式AI (Generated-AI)可以回答問題,也可以論述與創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青少年擁有手機的比例持續攀升,根據2020年調查,國中生有手機比例達91.9%,高中生幾乎達到100%。本文分享我打造沒有手機的教室的方法,不用打罵、不過度約束。 🔅適合正為青少年手機成癮煩惱的教師、家長
文章40_2024/08/17 文/王文廷 小孩3C用品過度依賴,該怎辦?    小孩過度依賴3C產品有哪些問題: 1、視力不佳 2、做事情容易分心 3、身心理健康問題 4、學業表現不佳 5、沉迷遊戲或社交軟體 6、缺乏學習能力 7、自制力變差 8、影響家庭關係 9、其他    在科技時代,不可能不
Thumbnail
昨天在幼兒園講「數位時代的親職角色」 分享了些家裡這幾年實際執行的過程 期間也數度經歷孩子崩潰的情緒風暴 但最近這一、兩年 當家庭3C規範建立好後 家庭氣氛和運作上都有了正向的呈現 最近更是陸續出現了我從未想過的美好面貌 這讓我更確信: 建立3C規範並落實執行的過程雖有許多挑戰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數位新世代父母面臨兒童使用網路的煩惱,本書以教導網路運作原理與引導孩子思考為重點,提供父母與孩子共同探索網路世界的方式。
Thumbnail
最近看到最感慨(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大概是前些年一直被視為教育典範的紐西蘭,居然有超過三分之一青少年幾乎無法讀寫,這個研究調查逼得新上任的總理宣布,禁止全國中小學使用手機,好讓老師能夠好好教學,學生也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像這樣禁止在中小學的校內使用手機的國家愈來愈多,如英國與法國。去年(20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青少年擁有手機的比例持續攀升,根據2020年調查,國中生有手機比例達91.9%,高中生幾乎達到100%。本文分享我打造沒有手機的教室的方法,不用打罵、不過度約束。 🔅適合正為青少年手機成癮煩惱的教師、家長
文章40_2024/08/17 文/王文廷 小孩3C用品過度依賴,該怎辦?    小孩過度依賴3C產品有哪些問題: 1、視力不佳 2、做事情容易分心 3、身心理健康問題 4、學業表現不佳 5、沉迷遊戲或社交軟體 6、缺乏學習能力 7、自制力變差 8、影響家庭關係 9、其他    在科技時代,不可能不
Thumbnail
昨天在幼兒園講「數位時代的親職角色」 分享了些家裡這幾年實際執行的過程 期間也數度經歷孩子崩潰的情緒風暴 但最近這一、兩年 當家庭3C規範建立好後 家庭氣氛和運作上都有了正向的呈現 最近更是陸續出現了我從未想過的美好面貌 這讓我更確信: 建立3C規範並落實執行的過程雖有許多挑戰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數位新世代父母面臨兒童使用網路的煩惱,本書以教導網路運作原理與引導孩子思考為重點,提供父母與孩子共同探索網路世界的方式。
Thumbnail
最近看到最感慨(也最令人震驚的新聞),大概是前些年一直被視為教育典範的紐西蘭,居然有超過三分之一青少年幾乎無法讀寫,這個研究調查逼得新上任的總理宣布,禁止全國中小學使用手機,好讓老師能夠好好教學,學生也才能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像這樣禁止在中小學的校內使用手機的國家愈來愈多,如英國與法國。去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