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智者常說,「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肚量有多大,福氣就有多深。」這些都是朗朗上口的話,要做到也非易事。順境的人不會無端發願,而且多數人都只為自己著想,所以發願與雅量都不容易。


因為不容易,願意去做的人顯得難能可貴。瑞萍年輕時在北部一家服飾量販店工作,一個月薪水兩萬多,因為沒有特殊專長,所以只能顧店。有一天,瑞萍去聽演講,在演講會場看到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募一份愛心到世界的家」,原來是捐款幫助弱勢的愛心活動,瑞萍很感動,想要用母親的名義慷慨解囊,可是她想到自己每個月兩萬多,要付租金、生活費,還要給母親孝親費,每個月的開支都是打平,沒有多餘的錢。


瑞萍有點沮喪,但是她很快振作起來,她跟上天許了一個願,用母親的名義捐款做好事,除了幫母親植福,也能幫助弱勢,這個願有上達天聽。一個多月後,瑞萍突然福至心靈,她想著也許批貨來賣比較容易存錢,於是她將量販店的工作辭掉,回到東部老家開了一間小百貨行,食物、飲料、日常用品,應有盡有。瑞萍邊賣邊學,邊進貨進邊學習控制存貨和成本,一年兩年,瑞萍竟然存到了一百萬,她毫無懸念將一百萬用母親的名義捐出,心願達成。


十多年來,獨身的瑞萍一邊做生意一邊做志工,她已經捐出六百萬給不同的慈善團體,她說這間店就像金雞母,也像聚寶盆,店裡所賺的錢她都用來分享,就像老智者說的,要做一個掘井人,因為福氣就像一口井,越掘越多,永不乾涸。瑞萍當初為母親植福的孝心發酵之後,隨之而來的福氣享用不盡,不僅自己不虞匱乏,還能照顧成千上萬的人。


瑞萍的母親也因為女兒的接引加入志工行列,她身體健康也心寬念純,孝順的女兒讓她晚年得以了解行善積德的重要,身體力行為自己的將來鋪路。老智者說,為人子之大孝就是接引父母識因緣做好事,有能力為自己植福。總是,阿公吃飯阿嬤不會飽,福要自己耕,好事要自己做,福與惡,別人一分一毫都頂替不來。


#自耕福田

#自得福緣

#以善入孝

avatar-img
53會員
1.3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人都知道衣物髒了要用水清洗,可是很少人知道心受污受傷要用什麼東西去膚慰和洗滌。 光中年輕時在台塑工作,後來自行創業,創業有成,因緣際會之下,與妻子一同加入慈善團體做志工,因為加入得早,不菸不酒,沒有任何不良習性。多年後,在一次健康檢查被醫生宣判得到肺腺癌第四期,他跟妻子都愣住了,光中暗忖自己
凡夫俗子習氣重,有自覺的人就會努力修身養性,藉事練心來淡化習氣。修身養性四個字很好寫,要做到並不容易,修就是修身口意,也就是守五戒,還要對父母長輩有孝有養,和顏悅色。總之,就是把心境擦拭,把脾氣調伏,做到八九成,佛光自然普照。 有一位女孩,對媽媽很關心也很孝順,媽媽的事情永遠擺第一,缺點就是脾
中平跟太太都是志工,兩人還沒退休的時候,就已經利用假日做公益,習氣和慾望也漸漸淡薄,做到最後的收獲就是心開意解、無所求。兩人無怨無悔做了十五年的志工,有一天,無常來臨。 有一天,中平吃完午餐,趁天氣好驅車回山上的老家摘龍眼。中平拿了鋁梯靠在龍眼樹幹,手腳利落的他,一下子就摘了好幾簍,光開心,腳
有一個警世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夫妻,盼了多年終於迎來第一個孩子,然而,這個孩子是個腦癱兒,也就是天生腦性麻痺,為了給孩子治病,夫妻倆散盡家產,哪裡有名醫,再遠也要揹著孩子去。有一天,這對夫妻聽說山上有一個師傅會治病,兩人連忙上山,錢給了,孩子也給他看了,卻沒有一點改善,兩人這才發現自己受騙上當卻也
「煩惱無邊誓願斷」,人生的最大苦源就是無時無刻不紛飛的煩惱念頭。每天眼睛睜開,成千上萬的煩惱絲已經排隊等著我們一一扒梳,比如,煩惱孩子的功課、先生的事業、爸媽的健康,煩惱房子買不起、煩惱房東要漲房租、煩惱沒有加薪、煩惱那雙高跟鞋沒買下來,煩惱冰箱水餃不夠、擔心櫥櫃泡麵不足,從大到小,樣樣都能成為煩惱
漂亮女孩照鏡子,鏡子就出現漂亮女孩,老嫗照鏡子,鏡子就出現老嫗,照西瓜就是西瓜,照月亮就是月亮,任何人事物在鏡子前皆無所盾形,忠實反映。 把我們的心當成鏡子,看見了,心不動,鏡中的事物一晃眼就過去了。看見了,心也跟著動,鏡中的事物晃過去,我們的心還在境界中轉不停,把假看成真。佛陀說的「如如不動
人人都知道衣物髒了要用水清洗,可是很少人知道心受污受傷要用什麼東西去膚慰和洗滌。 光中年輕時在台塑工作,後來自行創業,創業有成,因緣際會之下,與妻子一同加入慈善團體做志工,因為加入得早,不菸不酒,沒有任何不良習性。多年後,在一次健康檢查被醫生宣判得到肺腺癌第四期,他跟妻子都愣住了,光中暗忖自己
凡夫俗子習氣重,有自覺的人就會努力修身養性,藉事練心來淡化習氣。修身養性四個字很好寫,要做到並不容易,修就是修身口意,也就是守五戒,還要對父母長輩有孝有養,和顏悅色。總之,就是把心境擦拭,把脾氣調伏,做到八九成,佛光自然普照。 有一位女孩,對媽媽很關心也很孝順,媽媽的事情永遠擺第一,缺點就是脾
中平跟太太都是志工,兩人還沒退休的時候,就已經利用假日做公益,習氣和慾望也漸漸淡薄,做到最後的收獲就是心開意解、無所求。兩人無怨無悔做了十五年的志工,有一天,無常來臨。 有一天,中平吃完午餐,趁天氣好驅車回山上的老家摘龍眼。中平拿了鋁梯靠在龍眼樹幹,手腳利落的他,一下子就摘了好幾簍,光開心,腳
有一個警世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夫妻,盼了多年終於迎來第一個孩子,然而,這個孩子是個腦癱兒,也就是天生腦性麻痺,為了給孩子治病,夫妻倆散盡家產,哪裡有名醫,再遠也要揹著孩子去。有一天,這對夫妻聽說山上有一個師傅會治病,兩人連忙上山,錢給了,孩子也給他看了,卻沒有一點改善,兩人這才發現自己受騙上當卻也
「煩惱無邊誓願斷」,人生的最大苦源就是無時無刻不紛飛的煩惱念頭。每天眼睛睜開,成千上萬的煩惱絲已經排隊等著我們一一扒梳,比如,煩惱孩子的功課、先生的事業、爸媽的健康,煩惱房子買不起、煩惱房東要漲房租、煩惱沒有加薪、煩惱那雙高跟鞋沒買下來,煩惱冰箱水餃不夠、擔心櫥櫃泡麵不足,從大到小,樣樣都能成為煩惱
漂亮女孩照鏡子,鏡子就出現漂亮女孩,老嫗照鏡子,鏡子就出現老嫗,照西瓜就是西瓜,照月亮就是月亮,任何人事物在鏡子前皆無所盾形,忠實反映。 把我們的心當成鏡子,看見了,心不動,鏡中的事物一晃眼就過去了。看見了,心也跟著動,鏡中的事物晃過去,我們的心還在境界中轉不停,把假看成真。佛陀說的「如如不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期待,顧名思義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因而讓自己受限於他人。 反而迷失自己的初衷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案例一: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曾經算過幾次命,都說我前世是和尚轉世,鋪橋造路各項善舉都親力親為,可是今生卻是諸多不順,曾經連續三個月都不斷地出車禍,婚姻生活也如同在地獄裡受苦,最後只得落得離婚收場,最讓我困擾的是:   工作運,我明明很有才華,工作也很有責任........
Thumbnail
職場上有時候還是要巴結一點。 老闆看起來還算滿意。
關於創業家,姑且稱他為老闆,我喜歡他的時尚,更欣賞他的觀念,不是要變得跟他一樣,而是透過他的分享讓自己變得更好。
常聽到“兩攻必有一受” 那麼“兩受”呢? 明天2月28日基本上大多人都有休假,如果店員妹妹明天有上班,可能她很需要這個工作的收入吧🥺 我是很想看到她。 學生時代的我是沒有工讀過的,放假就廢在家姑息養肉(?) 目前基本時薪是183元,基本月薪落在27470元(別看了就是這麼少🥺🥺)
Thumbnail
期待,顧名思義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因而讓自己受限於他人。 反而迷失自己的初衷
Thumbnail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Thumbnail
  ◎案例一:一位師姐來信請示,以下來文照登:    曾經算過幾次命,都說我前世是和尚轉世,鋪橋造路各項善舉都親力親為,可是今生卻是諸多不順,曾經連續三個月都不斷地出車禍,婚姻生活也如同在地獄裡受苦,最後只得落得離婚收場,最讓我困擾的是:   工作運,我明明很有才華,工作也很有責任........
Thumbnail
職場上有時候還是要巴結一點。 老闆看起來還算滿意。
關於創業家,姑且稱他為老闆,我喜歡他的時尚,更欣賞他的觀念,不是要變得跟他一樣,而是透過他的分享讓自己變得更好。
常聽到“兩攻必有一受” 那麼“兩受”呢? 明天2月28日基本上大多人都有休假,如果店員妹妹明天有上班,可能她很需要這個工作的收入吧🥺 我是很想看到她。 學生時代的我是沒有工讀過的,放假就廢在家姑息養肉(?) 目前基本時薪是183元,基本月薪落在27470元(別看了就是這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