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9日常碎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連續一個多月的大量吸收靈性層面的訊息,突然領悟到一個道理,關於「利他」的奧義,其實不是透過「先付出」來帶動「能量互惠」,而是透過「付出」來讓自己的「能量提升」。


基於這份領悟,我的方向感就變得很清楚了。透過能夠真實改變他人生活的方式,來作為自己善意的核心。

提醒每個人,任何不能落實到生活之中的身心靈理論,沒有在實相上得到物質界的改善,都是騙局。


朋友說,妳也太厲害了,妳怎能快速在短短一、二個月就快速切入身心靈的領域,還能進行淺顯易懂的輸出。


其實我不厲害,我只是一頭栽,除了睡覺和與人交談以外的時間,我都在看相關的書、影片、聽podcast,不管是在運動、煮菜還是蹲馬桶...


我的輪迴交叉就是這樣運作的,將自己完全浸潤後,變成一個擴香儀☺️


⭐測量變化記錄:體重+0.5kg、體脂-0.1%、肌肉量+0.95kg

蛋白質一補上,肌肉量就直接回到之前的標準,還更高一點。等我大姨媽走掉後,再來拍比對照片。


#N2減脂期 Day14

#體重控制 Day 35


⭐⭐⭐⭐⭐⭐⭐

【莫莫服務項目】

✪營養保健諮詢

✪健康早餐計畫

✪體重控制一對一輔導

✪人類圖分析


⬇️♥️進一步認識莫莫⭐⬇️

https://linktr.ee/Mona.gift

我的選擇總是非典型,我選的路就算黑暗也硬要走到底。所以我的人生很多轉折、很多故事,精彩的、奇怪的,慢慢講給你聽。脆弱的、深層的,要等我那天喝醉了,不小心講出來。 我的人類圖有樹洞的設計,所以我也喜歡聽故事,如果你有故事,那我有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