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呂國維
攝影/呂國維
▲Vespa 潮州店的技師正在裝修客人的機車。呂國維攝。
Vespa 誕生於二戰後的義大利,由機車與汽車製造大廠 Piaggio 公司設計,提供平民化的交通工具。Vespa 的設計理念結合了實用性與時尚感,1946 年推出後便迅速風靡全球。
1960 年代,由 Vespa 帶起的摩德風(Mods)也吹進台灣。
因其車身造型獨特以及取得不易,Vespa 初期被視為高價的商品,只有醫生、律師、教師等高收入的「三師」族群才有能力購買。也因此當時 Vespa 被稱為「醫生車」或「文車」。
60 年代中期,隨著 Vespa 開始在台設廠,價格也開始貼近市井小民,不再是特定階級的人才能取得的代步工具。此後的 30 年間,Vespa 載入普羅大眾的生活,成為台灣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時尚交通工具。坊間甚至流傳,如果沒有 Vespa,台灣就沒有機車王國的稱號。
出生於 80 年代的 Vespa 潮州店負責人陳柏均說「Vespa 是我們那一代人的回憶,當時的台灣路上的每一個年輕人都在騎 Vespa。」
▲Vespa 潮州店的負責人陳柏均。陳柏均提供。
然而,Vespa 在台灣的發展曾步入一段黑暗的滯銷時期。
1990 晚期,日本經濟蓬勃發展,而日系的機車也開始在台灣崛起,Vespa 市場受到挑戰、不再獨霸全台,加上二行程引擎的汙染問題,以及車廠經營不善,市場逐漸萎縮,最終於 2003年退出台灣市場。一直到 2011 年,太古運通汽車集團取得 Vespa 的代理權,以「雅痞復古」的形象在台灣重新塑造品牌。
重新進入台灣時,Vespa 設計了新款車型,目標客群為年輕的都會上班族,也因此特別著重於其時尚與品味。而舊款的 Vespa 則與懷舊文化連結,再次受到收藏者喜愛,展現另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陳柏均也是順著這股潮流,加入了 Vespa 的團隊。
陳柏均說道,即使有新舊之分,從車身的流線設計、搶眼的亮面烤漆、小巧的機車輪胎,只要看過的人一眼就能識別出這是 Vespa 才有的獨特印記。「就算再多車型,Vespa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陳柏均指著店裡的 Vespa 說。
2015 年,太古集團開設了在屏東市的第一家 Vespa 經銷店。
幾年後,因為對當地市場的理解以及總公司的支持,2018 年在潮州開設了新店。潮州的選址並非偶然,坐落於火車站旁的潮州,周遭的店家以潮州圓環為中心向外延伸,在地頗負盛名的冷熱冰、有著百年歷史的三山國王廟都坐落於此。
陳柏均強調,Vespa 總公司在評估拓展新點時,會特別注意周邊是否有麥當勞、星巴克等指標性商家,「這些商家通常象徵著當地的消費實力。」陳柏均說。潮州相當於是屏東市民的生活重鎮,擁有良好的消費力與穩定的客源,再加上潮州的經濟活力與文化底蘊,讓陳柏均決定在這裡紮根。
不少人會疑問,Vespa 的店面是否屬於加盟模式。
「其實不是,Vespa 的經銷體系,更像是統一管理的合作網絡。」陳柏均解釋道,全台灣的 Vespa 店面在裝潢、品牌標誌(CEI)等方面都高度一致,但每家店都有不同的經營者,並透過同一個總代理公司「太古運通」進行車輛採購與經營。這樣的經營模式既能保證 Vespa 的品牌同一性,也保留了地方特色與經營靈活性。
在屏東市與潮州經營多年,陳柏均發現南部與北部市場有很大的差異。
陳柏均指出「從 Vespa 銷量來看,屏東是全台銷售最高的縣市,」不難猜想,原因與南部的停車便利性與人們對機車的重視息息相關。
而相較之下,台北市的 Vespa 銷量較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停車位與北部的下雨天氣,」陳柏均也說道,Vespa 車身都是鐵做的,也因此在濕冷的北部容易受潮,保養不易甚至會因此生鏽,讓人們難以好好使用這樣一台價值不菲的機車。
Vespa 在台灣經常舉辦多項專屬車友的活動,像是定期舉辦騎乘體驗活動,讓潛在買家和現有車主能夠試乘不同型號的 Vespa 機車。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屏東舉辦的 VMOD 彩虹嘉年華。
VMOD 彩虹嘉年華是一個年度聚會,於 2024 年 9 月 21 日在屏東千禧公園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台及國外的近千名Vespa 車主參加。嘉年華當天,車主們會騎乘各式各樣的車款,從復古的經典型號到新款的現代設計,在屏東市的主要街道形成一條壯觀的車隊。
2018 年在潮州插旗以來,陳柏均也試圖將「車友共騎」的活動結合地方文化。
在 2023 年的「春潮集」中,陳柏均、地方車友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策劃了一場 Vespa 老車與新車的展示與遊行活動,集結在地幾十台的車友一起騎在潮州的主幹,有著百年歷史的建基路。當天的車隊吸引了眾多當地居民的目光,也讓附近的老人家驚嘆「以前我年輕的時候騎的 Vespa,現在竟然還在賣喔!」
▲Vespa 斗大的頭燈、搶眼的車身、外型的設計成為一代人的回憶。呂國維攝。
就如 Vespa 的精神標語 Not just a scooter, a way of life. 著實成為台灣的一代人生活風格。
Vespa 不僅是一台摩托車,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象徵。從老一輩的經典車型到現代化的設計,Vespa 見證了許多人的青春與回憶。
「雖然在潮州的店面很小,」陳柏均打趣地說,現在最希望店面可以擴大裝潢,但是因為建築空間有限而無法達成,「但我也不想搬離潮州,因為這裡才有文化的底蘊。」陳柏均說。
陳柏均透過經營 Vespa ,不僅是販售車輛,更是在地方社區中傳遞 Vespa 的精神,讓 Vespa 的車友文化和生活風格,在潮州與屏東吹起一股黏人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