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接案,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5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引言

「做設計,如何增加收入來源?」

自由接案,收入不穩定?又或者,上班族薪水太少,想賺更多,但又不想要接案接到爆?還是,社畜擔心哪一天失業,失去唯一的經濟來源?

設計師的選擇有哪些?

答案是:賣知識或技能。常見投資,比如,股票、基金、房地產,都不適合設計人。本篇,要討論「如何利用設計技能,建立被動收入」的具體方法,作為財富自由的開始。


1. 設計模板販售

很多設計師會製作模板、筆刷、字體或插畫等,設計師也最了解同行的需求,所以這是最容易入門的方式。

有人不想從零開始,願意花錢買現成資源,以金錢換取時間,這就是你的機會!

把製作設計中需要的任何的資源、工具包等,放到 Creative MarketGumroad等平台,作為數位商品販售。 

最棒的是,這些做一次,就能賣無數次,隨著作品增加,收入也會累積。

如果你擅長「原創」各種設計資源,這會很適合你。

因為你販售的資源,不能是從別人的內容改的,或是太相似,否則會有爭議(但也不能獨特到很難使用)。


2. 素材圖庫供圖

如果你喜歡畫插畫、向量繪圖、AI繪圖、或是攝影,只要把作品放到ShutterstockFreepikVecteezyPixtaAdobe Stock圖庫網站,就能用分潤的方式累計收益。

每個平台對於分潤都有不同的計算方式,需求和審核標準也會有差異,所以建議先閱讀官方的規章

同時,英文好的話,這會更適合你。

雖然很多平台有提供中文,但翻譯品質大多不佳。中文的搜尋資料也不夠多,很多介紹文章只帶你入門。

想知道更多資訊的話,只要Google搜尋Microstock、Stock Contributor即可。

更細節的內容,建議使用:Earning、Paid(收益相關)或Requirements、Guidelines(製作準則相關)。

-

我經營素材圖庫已經一段時間了,並在上面賺到了錢,其中Adobe Stock收入佔比最大。

很多人說素材賺不到錢,但是也有公司專職經營圖庫。我會說,這需要累積素材量,要是想靠幾張圖一夜暴富,這或許不適合你

另外,通常最能賺錢的圖,不一定是最好看,而是「容易」被搜尋到、「好用」的素材,所以更重要的是掌握市場趨勢、搜尋需求等。


推薦閱讀:【賣素材賺錢】15個創作者可以建立被動收入的照片圖庫、素材平台


3. 原創設計商品

「文創IP商品」是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然後會辦社群帳號把圖丟上去、花一筆錢做一批周邊、然後在賣貨便或市集裡,想辦法賣完

但!這像創業一樣,需要大量的心力經營,不太算是被動收入,所以我要說的是「POD(Print on Demand,按需印刷)」

如果想讓設計變成實體,但又不想太複雜,這就適合你!

在平台上傳你的設計,然後設定商品、價格等,平台會印刷和出貨,你只要專注在設計和宣傳上。

簡單說,就是像有菜單的「客製化訂製商品」,而創作者擔任的是是菜色設計師。很多會用「合作邀約」,來包裝「推薦你加入」這個平台的形式。

POD 的優點是低成本、無庫存壓力、有更多機會曝光,但缺點是平台抽成、競爭激烈、品質無法掌控,所以「挑選平台」很重要,常見平台有 RedbubbleTeepublicAmazon Merch on Demand

台灣也曾有PENKER,我也曾使用過,雖然不是詐騙,但是因為各種問題,所以很多用戶、創作者都退出,平台也沒有在更新。

如果你有穩定的經營社群,或是累積了一定的粉絲量,那這種方式會更有優勢。重點是,要找到定位,累積作品,這樣你的商品也能成為被動收入的來源。

如果你想先嘗試數位形式,也可以試試Line貼圖,這是很多人的起家方式,賺得多很難,但風險較低。


推薦閱讀:如何選擇 POD平台:3大熱門 POD平台比較


4. 內容寫作

如果你喜歡寫東西,或對設計、接案、自由工作有很多心得,那你可以考慮「寫文章」。

經營部落格或網站,加上Google AdSense或其他廣告賺取收益。寫作的收入不只一種形式,常見的還有稿費、聯盟行銷、版稅、商業合作。

如果有價值的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你甚至可以考慮「自助出版」,將組織好的內容,加上自己設計封面、排版,整理成電子書販售

當然,從製作到上架,再到賣出去,也都不是躺著賺,有很多眉角需要了解,但根據我曾經在電子書製作與出版的公司的工作經驗,一般人要自己出版,絕非不可能


推薦閱讀:當作家超簡單?五大自助出版平台讓你輸出創作到全世界!


5. 線上課程

若是你在某領域、技能很有料,那你可以試試傳說中的「知識變現」。有人受限於時間或地理,選擇在HahowYOTTA友讀Udemy平台購買課程,這就是機會。

你也可以嘗試拍影片,在YouTube分享你的知識,用內容累積盈利。在這裡我要推薦,技能教學型的典範:PAPAYA 電腦教室,和話題探討型:沒轉外框的學藝股長

更擅長寫文字的話,你也可以經營部落格、架設網站、經營社群、付費訂閱、電子報。常見的平台有Medium痞克邦方格子BloggerWordPress

總之,「教學」有很多種形式。

利用知識得到收入,大致分三種:販售、分潤、訂閱。販售課程有較高的門檻,分潤需要較多流量,訂閱要持續得經營。

除了有「能教學的內容」,還要想「如何教」。你或許也曾看過,有些賣線上課的老師會被攻擊:資歷、背景、成就等,質疑憑什麼?

雖然有些真的在割韭菜,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是因為製作出「有價值」的內容。要做好課程,重點是內容有切中需求、表達有吸引力、學習體驗要流暢,學問真的太多了。

很多時候,一個課程被賣出去,除了內容本身,還歸功於有效的行銷和企劃

優質內容 + 有效行銷 + 好的企劃 = 成功的線上課程。

但也別被這一堆嚇到了,畢竟本篇討論的是被動收入,除非打算馬上靠這個當正職,不然只要一步一步來,你也能做到。


推薦閱讀:什麼是知識變現?經營知識變現前,先思考 3 件事


結語

以上是我所整理,適合設計師的被動收入5類別。

要賣知識、賣技能,或者綜合賣?

建立「被動收入」簡單說,就是先花點時間把東西做好,之後在你睡覺、出遊,甚至擺爛,錢還是會進帳。

如果只想不勞而獲、或一夜暴富的話,我想是「非常難」,恐怕你很快就會失去耐心,被現實勸退。

因為被動收入聽起來很美好,但前期還是要花時間,不管是做設計素材、寫電子書、錄課程,還是經營內容。

不過,這就是被動收入迷人的地方吧!

靠自己多餘的時間,最後達到自己都想不到的結果,而且還有這麼多選擇。

另外,如果你不想被設計框住,不妨試試在其他領域找靈感,創造屬於你的方法(但要小心詐騙和割韭菜),也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發財方式。


延伸閱讀:10個方式增加被動收入,小資族必讀財富自由指南! 


如果這篇有給你一點點靈感,別忘了給我個愛心分享給你「想賺錢」的朋友,或「請我喝一瓶人蔘飲($60/單月)」,支持我在創作之路狂奔!


最後,謝謝你看到這裡!

/

我是島上人蔘 Island Ginseng,自由接案設計師,專注於設計思考自我成長的分享。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謝分享喔~
島上人蔘 Island Ginse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霧隱財那 🥷 謝謝💚
蟬乙-avatar-img
2025/02/27
太棒了👏,感覺又有了鬥志🤟
島上人蔘 Island Ginse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蟬乙 衝!🤩
avatar-img
島上人蔘「島上蔘友會」
21會員
28內容數
「島上蔘友會」致力於探索「設計思考」、「平面設計」、「工業設計」、「自我成長」、「自由接案」,分享技巧、思維、書單等。主張「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每週二篇,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成為人蔘之一,和設計人一起思考設計!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是否適合從事設計工作,列出五個關鍵問題:你真的喜歡「設計」而非單純「畫圖」嗎?你能接受設計並非完全為自己而做嗎?你是否會積極追根究底、探討原因?你能承受作品常被打槍嗎?你的耐受力足以應付不斷修改嗎? 文章強調設計工作並非全然夢幻,但只要能接受現實面並持續努力,就能在設計領域有所成就。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是否適合從事設計工作,列出五個關鍵問題:你真的喜歡「設計」而非單純「畫圖」嗎?你能接受設計並非完全為自己而做嗎?你是否會積極追根究底、探討原因?你能承受作品常被打槍嗎?你的耐受力足以應付不斷修改嗎? 文章強調設計工作並非全然夢幻,但只要能接受現實面並持續努力,就能在設計領域有所成就。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畢業後是否適合直接接案的議題,作者分享自身從大學、新創公司、傳統產業到自由接案的經歷,說明不同階段的學習和體悟。文中強調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視個人需求和目標而定,並鼓勵讀者釐清自身需求與理想。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畢業後是否適合直接接案的議題,作者分享自身從大學、新創公司、傳統產業到自由接案的經歷,說明不同階段的學習和體悟。文中強調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視個人需求和目標而定,並鼓勵讀者釐清自身需求與理想。
Thumbnail
2025/04/17
接案設計師經常遇到一些讓他們想翻白眼的客戶說法,本文列舉了五個常見的例子,並提供設計師如何專業回應的建議,包含設定明確的設計流程、簽約、以及善用溝通技巧等,以平衡專業與情緒,捍衛設計價值。
Thumbnail
2025/04/17
接案設計師經常遇到一些讓他們想翻白眼的客戶說法,本文列舉了五個常見的例子,並提供設計師如何專業回應的建議,包含設定明確的設計流程、簽約、以及善用溝通技巧等,以平衡專業與情緒,捍衛設計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說穿了,很多人把寫作賺錢看得太簡單了。沒有仔細思考過,寫作賺錢就是在做生意。連像樣的商品都拿不出來,作為品牌寫作者也還不夠格,對這樣的人來說,寫作賺錢當然不容易了。
Thumbnail
說穿了,很多人把寫作賺錢看得太簡單了。沒有仔細思考過,寫作賺錢就是在做生意。連像樣的商品都拿不出來,作為品牌寫作者也還不夠格,對這樣的人來說,寫作賺錢當然不容易了。
Thumbnail
💡【什麼是被動收入?】你知道如何在睡覺時也能賺錢嗎?💰 被動收入讓你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依然能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從股息收入到房地產投資,我們為你解析多種被動收入的來源,幫助你實現財務自由與時間自由。點擊閱讀完整文章,開啟你的被動收入之旅! 參閱完整內容:被動收入: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的終極指南
Thumbnail
💡【什麼是被動收入?】你知道如何在睡覺時也能賺錢嗎?💰 被動收入讓你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依然能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從股息收入到房地產投資,我們為你解析多種被動收入的來源,幫助你實現財務自由與時間自由。點擊閱讀完整文章,開啟你的被動收入之旅! 參閱完整內容:被動收入: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的終極指南
Thumbnail
被動收入有哪些?2大小資族如何增加被動收入平台賺錢方法 物價漲好薪酸?錢不夠用該怎麼辦?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ptt,被動收入dcard,被動收入陷阱,被動收入詐騙,小資族被動收入,學生被動收入,穩定的被動收入dcard,被動收入的真相,被動收入有哪些,如何增加被動收入,被動收入平台,被動收入定義
Thumbnail
被動收入有哪些?2大小資族如何增加被動收入平台賺錢方法 物價漲好薪酸?錢不夠用該怎麼辦?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ptt,被動收入dcard,被動收入陷阱,被動收入詐騙,小資族被動收入,學生被動收入,穩定的被動收入dcard,被動收入的真相,被動收入有哪些,如何增加被動收入,被動收入平台,被動收入定義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創造被動收入的兩個主要策略:出租策略和建立平臺策略,以及進行聯盟行銷。這些策略有助於實現財務自由和多元化收入來源。無論是出租閒置資產還是建立網路平臺,這些方法都有助於持續產生收入。隨著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變化,這些被動收入的機會將成為更多人追求的目標和實踐的方式。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創造被動收入的兩個主要策略:出租策略和建立平臺策略,以及進行聯盟行銷。這些策略有助於實現財務自由和多元化收入來源。無論是出租閒置資產還是建立網路平臺,這些方法都有助於持續產生收入。隨著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變化,這些被動收入的機會將成為更多人追求的目標和實踐的方式。
Thumbnail
上班族都會面對各種開銷壓力,但透過善用閒暇時間,可以採取不同方法來增加額外收入。這篇文章介紹了四種可行的方式,包括當網路兼職工作者、提供小型顧問服務、出租閒置空間或物品以及開設小型副業。這些方法是靈活且能夠讓人發揮自身專長,值得上班族參考。
Thumbnail
上班族都會面對各種開銷壓力,但透過善用閒暇時間,可以採取不同方法來增加額外收入。這篇文章介紹了四種可行的方式,包括當網路兼職工作者、提供小型顧問服務、出租閒置空間或物品以及開設小型副業。這些方法是靈活且能夠讓人發揮自身專長,值得上班族參考。
Thumbnail
創業者如果想在副業之外尋找更多可能,可以藉由經營自媒體或部落格,透過搜尋引擎優化和持續創作內容吸引觀眾。本書提供豐富的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和創業原則,建議深入瞭解如何開發副業。
Thumbnail
創業者如果想在副業之外尋找更多可能,可以藉由經營自媒體或部落格,透過搜尋引擎優化和持續創作內容吸引觀眾。本書提供豐富的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和創業原則,建議深入瞭解如何開發副業。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兼職和副業來增加收入,包括在正職工作上持續進修,開發專業能力,以及個人履歷的經營。文章中還提到包含六種不同的兼職和副業的選擇
Thumbnail
瞭解如何透過兼職和副業來增加收入,包括在正職工作上持續進修,開發專業能力,以及個人履歷的經營。文章中還提到包含六種不同的兼職和副業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