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記教學應用:主題地圖與想像地圖的跨域教學實踐

無邊記教學應用:主題地圖與想像地圖的跨域教學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高中一年級的時候,地理老師指派的其中一項作業就是:用描圖紙描地圖。那是我很喜歡的一份作業,在描繪的過程中,大山大河也都進入了心裡。

而無邊記最大的特色就是無邊無際,像廣闊的山川大地(?)因此,當我認識「無邊記」這個app時,很自然就覺得:這可以拿來畫地圖

於是我和宜君老師一起開設「主題地圖」的跨班課時,很自然的就選用「無邊記」當成學生產出成果的主要app。

主題地圖:以中歸仁的三級產業為主,分成飲料、花卉、異國美食、甜點、醫療院所、眼鏡店等主題的地圖

【 無邊記特色/功能】

  1. 無邊無際,適合創作,不用受限於紙張大小
  2. 無邊記也保有iwork各種好用的功能。
  3. 描圖➡️刪除功能
    以畫地圖來說,最實用的就是先把要繪製的地圖放到檔案中,描繪輪廓之後,再刪除地圖。(這很像我當年用描圖紙繪製地圖的概念,先框出一個確定的輪廓)
  4. 「場景」功能:(iso18 新功能)
    可以先看所有資訊的佈局,再切換場景,聚焦局部資訊。有一種「先總說,再分說」,見樹又見林的效果。

【無邊記X主題地圖】

在這裡分享學生利用無邊記畫出來的台南歸仁市中心的甜點地圖(真的可以用,大家來歸仁玩的時候很值得參考)

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主題地圖

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主題地圖

無邊記X想像地圖X場景功能

有了主題地圖,當然也要有好的封面,(以及各種踏查紀錄,反思紀錄)才像是成果手冊。因此就到了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想像地圖】

想像地圖,在這裡指的是,看著歸仁區的地形,把它想像成某個物件。因為每一組做的主題地圖不同,所以學生做出的物件必須與他們的報告主題相關。
(這部分都是跟宜君學的)

【第一部分實施步驟】(參見圖說)

  1. 另用螢幕分割功能,把標有台南各區的地圖拖曳到無邊記檔案
  2. 描繪地圖輪廓,台南各區只需描繪歸仁區
  3. 刪除地圖,只留下描繪的輪廓,並將歸仁區上色
  4. 點選無邊記左下角的功能,作為場景一。
    到第4個步驟,我們就完成了對照圖。接著就是要畫想像地圖。
想像地圖的第一步驟:螢幕分割,尋找台南市區域圖,拖曳到無邊記

想像地圖的第一步驟:螢幕分割,尋找台南市區域圖,拖曳到無邊記

描繪台南市區域圖後。刪除圖片,留下輪廓。並設置為場景1

描繪台南市區域圖後。刪除圖片,留下輪廓。並設置為場景1


【第二部分實施步驟】

  1. 在對照圖旁邊畫一個大的歸仁區的輪廓
  2. 根據各組繪製的主題加以聯想,讓歸仁區的輪廓有不同的面貌
  3. 點選無邊際左下角功能,做為場景二
  4. 進行封面美化,加入文字等說明
將歸仁區的形狀想像成和自己報告主題相關的樣子,設為場景2

將歸仁區的形狀想像成和自己報告主題相關的樣子,設為場景2

加上標題(這組要報告的是歸仁七甲的花卉產業,所以學生畫了一位賣花女郎) 報告的時候,會先秀出整體規劃,再開啟場景一,場景二作為對照

加上標題(這組要報告的是歸仁七甲的花卉產業,所以學生畫了一位賣花女郎) 報告的時候,會先秀出整體規劃,再開啟場景一,場景二作為對照

上台分享

  1. 先按下左下角「縮放以符合內容」,看見整體封面
  2. 先按下場景一,讓聽眾清楚這是歸仁區的樣貌
  3. 按下場景二,介紹想像地圖的創作理念


課程中的輕與重

這是個很輕量的課程分享,實際操作的時候,一節課之內可以讓學生畫完+報告完成。可是真的輕量嗎?其實若沒有ipad的輔助,極有可能會花費N倍的時間,也做不了立即性的上台報告。這應該也是我離不開ipad的原因吧~~(麼都變得一氣喝成)

想像地圖的創作,可以運用在很多學科(吧),從國小到高中的學生都有能力可以做得很好,很有趣。搭配無邊記,一切就是那麼的行雲流水。

終於又寫了一篇和平板教學相關的文章。

avatar-img
琳瑯格主的高中國文的沙龍
270會員
86內容數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首先介紹說服的核心原則,包括換位思考與利害分析,並進一步分析燭之武的說服策略及技巧。透過對秦穆公心理的掌握與有效的說服手法。這篇文章不僅提供了文本的理解,也為學生的說服能力培養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發,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中。
介紹如何使用Keynote作為數位教學中的課前暖身工具,幫助老師設計有效的暖身活動。文章詳細介紹了使用關鍵功能如錄音、拍照和互動式題目,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以國中國文《夏夜》為例,分享了八個創意暖身題目,旨在提高學習動機與合作能力,並簡化教學流程。相信這些策略能為教師的數位教學帶來啟發。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
文章首先介紹說服的核心原則,包括換位思考與利害分析,並進一步分析燭之武的說服策略及技巧。透過對秦穆公心理的掌握與有效的說服手法。這篇文章不僅提供了文本的理解,也為學生的說服能力培養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發,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中。
介紹如何使用Keynote作為數位教學中的課前暖身工具,幫助老師設計有效的暖身活動。文章詳細介紹了使用關鍵功能如錄音、拍照和互動式題目,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以國中國文《夏夜》為例,分享了八個創意暖身題目,旨在提高學習動機與合作能力,並簡化教學流程。相信這些策略能為教師的數位教學帶來啟發。
生成式Ai讓教育領域歡喜又擔憂,我們擔憂文字生成Ai,可能會使學生失去邏輯性的文字表達能力。換個角度思考,AI可以扮演「讓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的推手,有些事情/感覺還沒化身為文字時,有一種摸不著邊際之感。若能讓Ai對應這些事情/感覺產出文字,不著邊際就能轉成具象可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