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魔物:「心魔」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上一篇介紹了初階心魔,如何對人類產生影響以及如何驅散。


承續上一篇的說明,如果你持續抱持比較心,並不斷埋怨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一切,這股負能量便會讓心魔逐漸強大。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環境的變遷,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直到脫離學生身分成為社會人士之後,才發覺社會比自己想像得更為複雜。


每間公司都是不同的小社會,有時甚至上演宮廷劇的戲碼。你會發現,要生存得學會很多學校沒教的技能,例如:溝通的藝術、隱藏自己的情緒、有效的拍馬屁。

簡單來說,就是:

* 學會婉轉地說話,避免說話太直白。

* 戴上職場的面具,在工作時隱藏真實情緒。

* 奉承主管,甚至主動跑腿、訂便當,成為團隊裡任勞任怨的工具人。

* 隱藏自身實力,不讓自己過於突出,因為唯有收斂光芒,才能更順利地生存。


然而,不論個性再好,日復一日的忍耐終究會讓身心崩潰。當內心開始覺得委屈時,心魔便能持續汲取養分。

它會讓你一天比一天更加自卑,最後甚至開始討厭自己。一開始,你可能只是討厭自己不懂得拒絕,或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請求。隨著時間推移,當越來越多的工作堆積到自己身上,你便會陷入無止盡的加班與勞累,剝奪了人生該有的樂趣。



原本應該能夠悠閒散步、與朋友出遊,甚至有機會認識對象,讓自己能夠被愛、被關心。但這些似乎都成了一種妄想,因為工作讓你連擁有個人時間的機會都沒有。

直到某天,你赫然發現,自己所謂的付出,並沒有換來應有的回報,甚至薪資還比總是推卸工作的人還低。無論工作表現多麼出色,主管卻依然無視你的努力。

這是因為自卑會削弱你的能量場,導致存在感變低。而這便是中階心魔最可怕之處——它會屏蔽你的內在力量,讓你愈來愈在意別人的想法,卻發現自己屢屢被無視,甚至在團體中淪為邊緣人,最終開始自我否定。


此時,你可能會以為自己得了憂鬱症,因為:

* 你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

* 工作變成了純粹為了生存的工具。

* 你對自己失望,對未來感到茫然,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但這其實都是心魔作祟。

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那麼,你絕不能再忽視心魔對你的影響,你必須覺醒!

同時,如果你已經開始察覺自己當前的狀況,這代表你已經踏出了第一步。你必須強化自己的信心,擺脫自卑,開始學會愛自己,而最重要的——是學會拒絕。


擺脫心魔的方法

引導式冥想是一種透過正向語句來調整自身能量的方式,例如,在冥想時對自己說:

* 「我是安全的。」

* 「我有信心做好我的工作。」

* 「我能夠勇敢地拒絕別人。」

* 「我願意遵循內心的指引。」

這些語句能夠幫助你重新建立內在力量,修復受損的能量場。冥想時,請觀想自己的能量場變得光亮,所有裂痕都被修補,讓自己回歸穩定的狀態。


此外,你也可以進行鏡子練習,每天站在鏡子前,直視自己的雙眼,對自己宣告: 「我是 xxx,我正在用高意識能量填滿我的能量場,請求高我協助,讓我勇於拒絕不適當的請求,讓我能夠敞開心扉,為自己發聲。」

請記得將雙手交疊,放在心輪位置(左手下、右手上),讓這段宣告更有力量。


持續練習,直到真正覺醒

請每天進行這些練習,直到:

* 你不再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

* 你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

* 你不再被職場或生活中的人情壓力所困擾。

當你真正做到時,你會發現:

* 你的呼吸變得順暢。

* 你的身心感覺輕盈自在。

* 你終於擺脫了心魔的掌控。

這就是你從中階心魔的束縛中解放的時刻。


下一篇,將介紹高階心魔的影響,以及如何進一步修復內在能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革命之旅的沙龍
1會員
28內容數
2025/04/02
我們都曾渴望——
哪怕只有一次,也希望自己被真正看見。
不是被理解的樣子,也不是被需要的角色,
而是那個「什麼都不做,卻依然值得被愛」的自己。 Zule說:
「即使只是短暫的相遇,只要曾讓靈魂發光,
那個人,就是妳生命中的貴人。」 也許,他只是來陪妳一段。
但那段路上妳發出的光,會一直留在靈魂裡。
Thumbnail
2025/04/02
我們都曾渴望——
哪怕只有一次,也希望自己被真正看見。
不是被理解的樣子,也不是被需要的角色,
而是那個「什麼都不做,卻依然值得被愛」的自己。 Zule說:
「即使只是短暫的相遇,只要曾讓靈魂發光,
那個人,就是妳生命中的貴人。」 也許,他只是來陪妳一段。
但那段路上妳發出的光,會一直留在靈魂裡。
Thumbnail
2025/04/01
有時候我們給出去的愛, 不是因為足夠,而是因為太渴望被看見。 這份愛,看似無條件, 其實是靈魂在呼喚:「你也可以愛我嗎?」 — 這篇,是我在擁抱內在小孩的過程中,寫下的一段靈魂覺察。 如果你也常常在愛裡感到疲憊,也許,我們都該回頭看看: 那份「給予」,究竟是愛,還是討好?
Thumbnail
2025/04/01
有時候我們給出去的愛, 不是因為足夠,而是因為太渴望被看見。 這份愛,看似無條件, 其實是靈魂在呼喚:「你也可以愛我嗎?」 — 這篇,是我在擁抱內在小孩的過程中,寫下的一段靈魂覺察。 如果你也常常在愛裡感到疲憊,也許,我們都該回頭看看: 那份「給予」,究竟是愛,還是討好?
Thumbnail
2025/03/31
當我們身處高位,卻逐漸偏離了最初的善念,榮耀終將不再是祝福,而是考驗。 這篇記錄我與一段職場緣分的結束,也記錄一次靈魂深刻的試煉—— 當高靈送來「德不配位」的提醒,我選擇放下外在的光環與掌聲, 回歸內在的清明與自由。 願我們都能在混亂中,仍記得最初為何出發。
Thumbnail
2025/03/31
當我們身處高位,卻逐漸偏離了最初的善念,榮耀終將不再是祝福,而是考驗。 這篇記錄我與一段職場緣分的結束,也記錄一次靈魂深刻的試煉—— 當高靈送來「德不配位」的提醒,我選擇放下外在的光環與掌聲, 回歸內在的清明與自由。 願我們都能在混亂中,仍記得最初為何出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不好的念頭,負面的思緒,其實都是我們的心魔,克服心魔的管道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起善念。從壞處去想人事,好事也變壞事,從善處去想人事,再不好的人或事也能被善攻破。比如,有一個男子,總覺得辦公室中的一位資深同事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友善,如果兩人要擦肩而過,資深同事總是先行一步繞道。這個疙瘩在男子心中已經十多
Thumbnail
不好的念頭,負面的思緒,其實都是我們的心魔,克服心魔的管道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起善念。從壞處去想人事,好事也變壞事,從善處去想人事,再不好的人或事也能被善攻破。比如,有一個男子,總覺得辦公室中的一位資深同事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友善,如果兩人要擦肩而過,資深同事總是先行一步繞道。這個疙瘩在男子心中已經十多
Thumbnail
讓你不再焦慮的三步驟練習,擺脫被控制的人生
Thumbnail
讓你不再焦慮的三步驟練習,擺脫被控制的人生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4之3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4之3
Thumbnail
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 在這繁忙而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之中。生活的變數無窮無盡,種種困難可能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正是在這些逆境中,我們需要學會趕走邪惡的思維,並選擇擁抱積極的生活方式。 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邪惡的思維,它可能是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Thumbnail
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 在這繁忙而充滿挑戰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深陷於各種壓力和負面情緒之中。生活的變數無窮無盡,種種困難可能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然而,正是在這些逆境中,我們需要學會趕走邪惡的思維,並選擇擁抱積極的生活方式。 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邪惡的思維,它可能是來自於自卑、恐懼或懷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