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流出的不僅是文字,而是塑造未來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寫作4年,累積18萬字


打開方格子,我發現,從2021.05.15寫的第一篇文章,直到今天共累積了236篇文章。一篇文章以800字計算,至少有188,800字以上,這些字數大概可以出版3本書。


是什麼動機可以讓我持續寫作,我想就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同時又能影響別人。


■寫作是翻轉人生最佳利器


最近閱讀Jemmy Ko「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這本書,其中一篇提到,有一位名叫席安・奎克的人,他將寫作視作人生目標,賺錢是為了可以好好寫作,從麥當勞清潔工寫到170萬追蹤,連馬斯克都成為他的讀者,這個故事相當激勵人心。而他成功來自2個關鍵,一是持續寫作,二是時間。


J.K. 蘿琳在還沒成為國際知名作者之前,她也曾歷經失業、單親以及經濟困境,即便如此,她還是堅持創作,最終寫出「哈利波特」,使她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作家之一,更證明文字的改變力量。




■寫作拉開你與別人的差距


閱讀是輸入,屬於被動吸收資訊,除了資訊量較大的書籍需要思考外,大部分大腦都屬於被動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對於閱讀的痛點就是「看了就忘」,明明看了好幾十本的書,卻連一個資訊都記不得來。


寫作是輸出,大腦處於主動狀態,反而更消耗能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無法持續寫作的原因,因為思考時所消耗的能量是很大的。


這二個行為相輔相成,一旦養成寫作習慣,你會發現:


第一,你的思考邏輯會提升,更能用不同角度來看待每件事。經過思考所產出的文章,就會牢牢刻劃在你腦海裡,想忘也忘不了。


第二,你對於生活的察覺會更加敏銳,更能發現一般人發現不到的觀點,而這些資訊將會拉大與別人的差距。


■結論


很慶幸自己還持續寫作,透過寫作,不僅僅只在累積文字,同時也在累積智慧與影響力。當你透過寫作與自己對話時,每一個字都在雕塑一個更強大、更有價值的你。寫作也是你與未來溝通的橋樑,讓你的想法可以具體化,從而改變影響身旁的朋友。


「筆尖流出的不僅是文字,而是塑造未來的力量。」
raw-image


其他可以看到懸緝的平台:

YT I F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懸緝的沙龍
214會員
336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懸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2025/04/25
昨天看到新聞公佈,0050確定要進行分割,預計會以4倍進行分割。 實際分割倍數將於5/14(三)公告, 6/11-6/17暫停交易, 以6/11的淨值進行分割, 6/18恢復交易後,投資人可在自己的證券APP查詢分割後股價及股數。 未來分割時,假設淨值為160元,分割4等份,那麼在分割
2025/04/18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Thumbnail
2025/04/18
近期因為美國關稅事件,4/7至4/12,短短一周居然發生從跌停再到漲停的記錄,這也刷新投資人對股票市場的三觀。有的人因為槓桿太高直接斷頭從市場畢業;也有人持續待在股市裡,穩如泰山,照常吃、照常睡。 為什麼同樣投資台股,卻有這麼大的差異?其實就是人性的行為偏誤…
Thumbnail
2025/04/17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Thumbnail
2025/04/17
前幾天,與很久不見的朋友碰面,特別聊到中年危機的話題。他說,很擔心有天被公司資遣,不曉得能否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屆時年紀大,站在公司立場,寧願花錢多找幾位新鮮人,也不願花錢找一位資深、有想法,甚至叫不動的人進公司。當他在說話時,明顯感受到他的擔憂。我回他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透過持續寫作,作者分享了從100篇文章到200篇的寫作心得,並提及以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心情隨筆為主題,呼籲作家寫作前應先追求正能量,避免流量卻充滿負能量的煽動型文章。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透過持續寫作,作者分享了從100篇文章到200篇的寫作心得,並提及以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心情隨筆為主題,呼籲作家寫作前應先追求正能量,避免流量卻充滿負能量的煽動型文章。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一開始寫作是因為興趣,之後就荒廢了蠻長一段時間,到近期才又重拾寫作的習慣。這次是因為幫自己設定了目標,決心開始寫作。一開始寫完後一直在考慮是否要發佈,擔心自己寫的不好、擔心沒有人會看,直到按下發佈鍵的那個瞬間,一切的擔心都煙消雲散了。那時我問著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哪個成功的創作者不是從0開始的嗎
Thumbnail
一開始寫作是因為興趣,之後就荒廢了蠻長一段時間,到近期才又重拾寫作的習慣。這次是因為幫自己設定了目標,決心開始寫作。一開始寫完後一直在考慮是否要發佈,擔心自己寫的不好、擔心沒有人會看,直到按下發佈鍵的那個瞬間,一切的擔心都煙消雲散了。那時我問著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哪個成功的創作者不是從0開始的嗎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看過我前面的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正在著手出版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書。25歲出書?可能有人會覺得,應該我從小文筆就很好,很早就立志當文字工作者吧!也有人可能會想,這麼年輕,你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支撐,去寫完一本書嗎?
Thumbnail
看過我前面的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我正在著手出版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書。25歲出書?可能有人會覺得,應該我從小文筆就很好,很早就立志當文字工作者吧!也有人可能會想,這麼年輕,你有足夠的人生閱歷支撐,去寫完一本書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