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鬧鐘准時響起。平時總愛賴床的我,今天卻毫不猶豫地掀開暖暖的被子,迅速起身洗漱。拉開窗簾,天色微亮,淡淡的晨光染上天邊,太陽彷佛正躲在地平線後,准備稍後與我們問候。我背起包包,下樓與爸媽及妹妹會合,准備前往嘉義。
出發前,我們先繞去早餐店。面對琳琅滿目的選擇,我和妹妹陷入選擇障礙,在三明治、漢堡與卷餅之間反覆猶豫。最終,才像在棋盤上落子一般,下定決心點了早餐,走向櫃台結帳。
今天,父母與妹妹陪我參加嘉義地藏庵的地藏盃圍棋比賽。距離上次參賽已過半年,那時初試丙組,結果是五敗,讓我清楚意識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後,因教室人事異動,我轉換了學習環境與老師。雖然課照上、棋照下,但內心始終對自己的棋力缺乏實感。老師總說:「只要認真下棋,實力絕對沒問題。」但我卻時常覺得手感生疏,心態不穩,總希望自己能大刀闊斧地進攻,卻又總是差了一點勇氣。
圍棋比賽一般進行五場,三勝即可升組。這次的結果是四敗一勝,仍未能晉級。然而,比起結果,更令我驚喜的是這次比賽讓我清楚看見自己的實力。從第一場輸二十目,到最後一場贏二十目,我終於明白,老師所說的「你的實力足夠」並非安慰,而是事實。
技術上的進步固然重要,但這次比賽更讓我發現,影響表現的關鍵其實是心理因素。剛踏入會場時,看著四周的小朋友神色專注,落子果斷,我的內心不禁怯懦起來,覺得自己像個生手。然而,我試著調整狀態,告訴自己:「我也是來比賽的,我有資格坐在這裡。」這樣的自我對話,讓我逐漸找回專注力,否則恐怕連揮白棋投降的勇氣都沒有。
比賽雖未升組,卻帶給我一個更重要的啟示——學棋不只是學技巧,更是學會為自己負責。轉換教室的這半年,我逐漸理解,換環境的目的並不是讓老師安排一切,而是讓我學習自己規劃學習與比賽。過去,我習慣依賴老師的安排,跟隨指令走,卻忽略了自己應該如何主導自己的學習進度。這次的比賽失利,反而讓我清楚看見,未來的訓練與比賽計畫,應該由我自己來決定。
其實,這與我平時計劃旅行的方式並無不同。每次家人出游,我總會先做好功課,安排住宿與行程,而不是等著別人決定。那麼,在學棋的道路上,我又何必把選擇權交給別人呢?
或許,人生的每件事都是如此——當我們把主控權交給他人,讓別人決定我們的方向,這本身就是一種失誤。唯有當我們成為自己的領航者,才能真正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感謝這場嘉義地藏盃,也感謝爸媽和妹妹陪我同行。這次比賽雖然沒能升組,卻讓我更堅定了未來的方向。我將不再猶豫,而是拿回屬於自己的主控權,為自己的棋局、學習,甚至人生,落下最關鍵的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