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嫌疑人:結合本格推理與社會議題的驚悚之作 (完)

avatar-img
發佈於長篇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過陳浩基這麼多作品,我很喜歡他將社會推理和本格推理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故事確實圍繞著發現線索、找尋兇手層層遞進,不過每個發現都牽連當時的社會的環境,比如說在<隱蔽嫌疑人>的調查過程中,警方意外發現命案可能和兼職女友這個行業扯上關係。兼職女友是一門遊走於灰色地帶的特殊行業,透過社交平台招客,收取報酬陪客人約會 (有些人會主張兼職女友是網友的延伸,只是附帶金錢利益的交友活動,並不是妓女或援交);警方還打算利用Deepfake 憑空創造出個虛擬兼職女友,引誘嫌犯;又整個故事是後疫情時代的背景,有相關人士染疫身亡、行人戴著口罩導致無法輕易辨認嫌犯等等,這寫都是當代香港社會的時空下出現的內容。

有趣的是,<隱蔽嫌疑人>的主角-許友一督察,並非首次出現的人物,早在十年多前出版的<遺忘.刑警>裡即擔任主角的角色,只不過那時的他可能是初出茅廬,整個個性有點畏縮也有點ㄎ一ㄤ,完全沒辦法聯想到是<隱蔽嫌疑人>成熟穩重的警察主管。不太確定為什麼陳浩基會讓許友一再次出場,不過他確實讓這個角色的成長,字裡行間能夠想像<隱蔽嫌疑人>中的許友一是一個三十多歲的推理能力不錯的中年大叔,不再是<遺忘.刑警>裡的二十多歲患得患失的小伙子。

我看過一篇關於隱蔽嫌疑人的心得,內容在說故事流暢,但不喜歡結局,怎麼在結尾多出一堆沒提及的人,好像有種硬要來個大反轉的感覺,但其實這是很陳浩基的寫法。故事劇情確實峰迴路轉,但我不會說這是為了反轉而反轉,而是作者把散落在故事內的小部分在最後拼湊起來,只是我們都被他的故事牽著鼻子走,導致忽略了每一章節附上的「逝者告白」或「虛構文本」的內容,而且老實說最後出現的人,其實之前就有登場了,不過是習慣性地忽略。老實說,在知道結局後重新看,會發現:誒...作者其實給了蠻多提示,端看自己有沒有注意到而已。所以我會說,最後的結局確實說得通,只是想也想不到。

這或許是一個關於家庭暴力、謀財害命的故事,但最後如同書中提到David Bowie的歌詞,「我是最幸運的人,才不是最孤寂的人」,這是作者最後給出的答案。








avatar-img
1會員
9內容數
一個主要以分享書籍為主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書話間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推理小說作家陳浩基及其作品《隱蔽嫌疑人》。作者從自身對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偏好出發,介紹陳浩基的創作風格,並針對《隱蔽嫌疑人》的故事情節、創作背景以及可能探討的社會議題進行分析與推測,表達對作者創意的讚賞。
《黃色臉孔》小說探討了剽竊、名利與道德的糾葛,女主角茱恩在雅典娜死後剽竊其作品並獲得成功,過程中經歷了一連串的心理掙扎與現實困境。本文分析小說情節,並針對其引人入勝之處、伏筆設計以及角色性格進行評論。
探討茱恩撰寫以亞裔雅典娜研究為基礎的《最後的前線》引發的種族與文化爭議,反思創作是否受限於作者背景,並強調深入研究的重要性高於作者身分。
《黃色臉孔》是匡靈秀以自身經驗為基底,寫實呈現美國出版業生態及種族歧視議題的小說。文中描寫美國出版業看似蓬勃,實則存在資本主義的醜陋面,少數族裔作家常被刻板印象侷限,出版商為追求利益而忽略多元聲音。本文探討書中關於出版流程、版稅制度、少數族裔在出版業的困境,以及文化挪用與種族議題等面向。
本書藉由一位白人女作家茱恩剽竊已故亞裔作家雅典娜作品的故事,諷刺文化挪用和出版界的黑暗面。故事節奏明快,以幽默、諷刺的筆觸,描寫茱恩一步步走向失控的結局。
5/5黃色臉孔
本文探討推理小說作家陳浩基及其作品《隱蔽嫌疑人》。作者從自身對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偏好出發,介紹陳浩基的創作風格,並針對《隱蔽嫌疑人》的故事情節、創作背景以及可能探討的社會議題進行分析與推測,表達對作者創意的讚賞。
《黃色臉孔》小說探討了剽竊、名利與道德的糾葛,女主角茱恩在雅典娜死後剽竊其作品並獲得成功,過程中經歷了一連串的心理掙扎與現實困境。本文分析小說情節,並針對其引人入勝之處、伏筆設計以及角色性格進行評論。
探討茱恩撰寫以亞裔雅典娜研究為基礎的《最後的前線》引發的種族與文化爭議,反思創作是否受限於作者背景,並強調深入研究的重要性高於作者身分。
《黃色臉孔》是匡靈秀以自身經驗為基底,寫實呈現美國出版業生態及種族歧視議題的小說。文中描寫美國出版業看似蓬勃,實則存在資本主義的醜陋面,少數族裔作家常被刻板印象侷限,出版商為追求利益而忽略多元聲音。本文探討書中關於出版流程、版稅制度、少數族裔在出版業的困境,以及文化挪用與種族議題等面向。
本書藉由一位白人女作家茱恩剽竊已故亞裔作家雅典娜作品的故事,諷刺文化挪用和出版界的黑暗面。故事節奏明快,以幽默、諷刺的筆觸,描寫茱恩一步步走向失控的結局。
5/5黃色臉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今天放輕鬆聊點閒篇。 即便過去我的短篇創作以魔幻寫實為主,我也喜歡用真實的環境作為故事場景。現在的創作方向屬於犯罪懸疑的都會愛情類型,我更是盡量利用具體的城市、店號、交通線等元素,希望將讀者引領進如幻似真的故事情節當中,盡量希望讀者能有身歷其境的錯覺。 而虛實真假的運用,幾乎更是懸疑推理類小說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前市長慘遭謀殺,並成為年度矚目案件,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篇文章探討了案件的種種細節以及律師、檢察官和證人之間的心理戰,讓人一窺法庭內外的勾心鬥角。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大家若注意到我的書單,不難發現我偏愛偵探、懸疑和推理這些類型小說。 其實自小學開始,我就對這些故事十分著迷,也許是我那股強烈的好奇心(八卦🙊)令我對解謎遊戲無法抗拒。儘管是虛構故事也好,真相大白的感覺就是痛快。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今天放輕鬆聊點閒篇。 即便過去我的短篇創作以魔幻寫實為主,我也喜歡用真實的環境作為故事場景。現在的創作方向屬於犯罪懸疑的都會愛情類型,我更是盡量利用具體的城市、店號、交通線等元素,希望將讀者引領進如幻似真的故事情節當中,盡量希望讀者能有身歷其境的錯覺。 而虛實真假的運用,幾乎更是懸疑推理類小說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作者:長江俊和 譯者:劉愛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1 家暴虐待、霸凌排擠、離家出走、隱形人口,真正的犯罪隱藏在我們所忽視之處。 一樁社區公園的隨機擄人謀殺案;一樁不明人士闖入公寓的謀殺案 ;一位妻子突如其來出走離家;以及校園裡的霸凌引起的學生自殺案件
Thumbnail
《查無此心》是講述一個警察與非法移工仲介因為一起無名女屍案件攜手辦案,並在最終抓獲兇手,同時讓各自心中原本無法放下的事都釋懷的故事。
Thumbnail
追緝極惡殺人魔:數百起凶殺案的美國懸案調查員,三十年緝兇實錄,追捕金州殺手等惡名昭彰的謀殺懸案真凶 Unmasked: My Life Solving America’s Cold Cases 某個時期開始我發現我對懸案跟殺人魔的主題很感興趣,感謝高寶捎來這本寶藏,當企劃說:有屍體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主角原型、長年接觸最兇殘殺人犯的犯罪側寫師,徹底剖析犯罪的背後根本原因,揭露隱匿在日常中的危險,保護我們自己、周遭的親友,與正在成長的孩子們。
Thumbnail
前市長慘遭謀殺,並成為年度矚目案件,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篇文章探討了案件的種種細節以及律師、檢察官和證人之間的心理戰,讓人一窺法庭內外的勾心鬥角。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學已對推理懸疑小說深感興趣,對於「謀殺、兇手、不在場證明、動機」這些內容可謂習以為常(?)。隨著我對此題材深入挖掘,自然會接觸到犯罪紀錄片。 我才發現自己無法克服紀錄片帶來的驚悚感。每看到案中的真實場景,尤其兇手和受害人的相片都會勾起我強烈的不安。我就開始恐慌:「嘩嘩嘩,兇手的面容太清晰
Thumbnail
大家若注意到我的書單,不難發現我偏愛偵探、懸疑和推理這些類型小說。 其實自小學開始,我就對這些故事十分著迷,也許是我那股強烈的好奇心(八卦🙊)令我對解謎遊戲無法抗拒。儘管是虛構故事也好,真相大白的感覺就是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