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在提升】你非常清楚,但別人不一定知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回台後,在聚會中,朋友會叫我分享在「大陸尋奇」的故事。 有趣的是──他們以為我應該很渴望分享。但其實,這次真的還好。 因為比起環島打工換宿的外在探索經歷(著重在去了哪裡、做了什麼特別的事、看了什麼美景),這次卻是比較屬於內在的探索。 但內在這部分,我好難跟大家形容,除了所看的書名、比較規律簡單的生活節奏,我沒辦法給大家說太多東西,我甚至無法證明具體是哪裡收穫了進步。我只能提一些比較枝微末節的觀察,來笑談搪塞。 真的,內在的東西有時是很難說明的,如果你也曾感受過。 但是──我最近寫些東西、想些事情的時候,我真切的感受到,那種瞬間能夠產生知識連結,以前我從知識A,頂多能想到B、C,這次卻能從A一路想到Z,再從Z思索到A。換言之,知識「平面」更廣泛了。 很奇妙,從前我讀康德(Immanuel Kant)的哲學,是真的看不懂,我甚至是這麼形容的──初看時會有種「蛤?這是人話嗎?」就像看不懂「電腦亂碼」的感覺(比如定言令式的應用),最近我卻看懂了,瞬間產生一種「萬能公式」那般的美感!體驗到什麼是「純粹理性」的康德哲學。 另一方面,我從前看的書也不少,但頗雜亂,睡不著時看,大便時也看,反正我就是使「勁」看。

當然,便秘時更是「雙重」使勁了。

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那時候,能裝模作樣地說上幾句,才是重要的事。 但是有看,真的有差!(我的學生們如果有加我好友,這段話我特別對你們說) 有那麼一刻,在思索相關主題時,你甚至能瞬間連結到前幾年讀過的某一段相關論點,然後猶如「跨時空」一般的讀懂,或是產生更深層的領悟。(當初可能只是讀過去而已,有看沒有懂,或僅止於字面上的理解,但至少讀過有印象、有儲備)。 我的具體說法是覺得自己的思維更「立體」了。或者說水準似乎整整提升了一個層次。 至於是哪一種水準,我也說不上來。 但是!那種「提升」的感覺,如同昨晚吃了一大桌麻辣鍋,現在憋了一股絕對能放颱風假那般的「磅薄大屁」準備要衝出──你非常清楚,但別人不一定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人間思考
7會員
33內容數
我深信,從街友到教授,從流氓到博士,人人皆有「啟發他人」的靈性與智慧。 一切只是有待慧眼的發掘。那純粹無暇且飽含真理的「光」從不來自於我身上。 我只是也僅願成為一座「稜鏡」──哲學的、文化的、信仰的、思想的、生活的、人間煙火的、世俗百態的稜鏡。 從而折射出那五顏六色、絢爛多彩、橫跨光譜的──啟發與愛。
我的人間思考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以下我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學什麼東西前,不論有多難,戰略上先藐視。 換言之,不管再難,先假裝你會了──假裝自己就是那個心目中所嚮往的樣子,越細節越好。 藉以自勵的同時,會慢慢感覺大腦好像同步開啟那項技能,該有的反應與狀態(或可先上網參考並模仿最優秀與卓越的典範)。 然後,戰術上重視,找對方
Thumbnail
2025/04/18
以下我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學什麼東西前,不論有多難,戰略上先藐視。 換言之,不管再難,先假裝你會了──假裝自己就是那個心目中所嚮往的樣子,越細節越好。 藉以自勵的同時,會慢慢感覺大腦好像同步開啟那項技能,該有的反應與狀態(或可先上網參考並模仿最優秀與卓越的典範)。 然後,戰術上重視,找對方
Thumbnail
2025/04/01
以下內容摘錄自本人2025/01/03(五)日記 上午近十點去瑞金綿江岸邊某處的教會,旁邊可能在都更,斷垣殘壁,座落其中,有股聖殿敗落的淒美之感。 走進去裡面聽了一小段,教會空間很大,靠回音不需麥克風,在最後一排也能聽得很清楚,看會眾背影,年紀都不小,人數大概二十來個,我感覺算多。後來看
Thumbnail
2025/04/01
以下內容摘錄自本人2025/01/03(五)日記 上午近十點去瑞金綿江岸邊某處的教會,旁邊可能在都更,斷垣殘壁,座落其中,有股聖殿敗落的淒美之感。 走進去裡面聽了一小段,教會空間很大,靠回音不需麥克風,在最後一排也能聽得很清楚,看會眾背影,年紀都不小,人數大概二十來個,我感覺算多。後來看
Thumbnail
2025/04/01
2022 年回顧:在吉他學習、瘦身、感情、平安、工作、信仰等面向的總結與反思。學習吉他有所突破,瘦身目標未達標,感情上保持寧缺毋濫的態度,工作上經歷波折後獲得理想的職位,信仰上趨於平淡而持久,並感受到人生際遇上峰迴路轉的奇妙與幸運。
Thumbnail
2025/04/01
2022 年回顧:在吉他學習、瘦身、感情、平安、工作、信仰等面向的總結與反思。學習吉他有所突破,瘦身目標未達標,感情上保持寧缺毋濫的態度,工作上經歷波折後獲得理想的職位,信仰上趨於平淡而持久,並感受到人生際遇上峰迴路轉的奇妙與幸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仍記憶猶新。這故事跟很多人分享過,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這是真人真事,是我確切的經歷。 這是2010年的事,那時還在讀香港IVE (高級文憑),那年暑假跟三個同班同學一同到台灣旅行(三人都是女生, A女, B女及C女)。A女負責規劃行程,包括預約旅館,B女負責訂機票,我跟C女則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仍記憶猶新。這故事跟很多人分享過,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這是真人真事,是我確切的經歷。 這是2010年的事,那時還在讀香港IVE (高級文憑),那年暑假跟三個同班同學一同到台灣旅行(三人都是女生, A女, B女及C女)。A女負責規劃行程,包括預約旅館,B女負責訂機票,我跟C女則
Thumbnail
想跟大家宣布一件小事情,沒什麼特別,但覺得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況也不錯^^
Thumbnail
想跟大家宣布一件小事情,沒什麼特別,但覺得跟大家分享一下近況也不錯^^
Thumbnail
平常我都是輸出的那一方,只有我在表達和朋友的這趟旅程,以我的視角出發有哪些感受,這次好稀奇的,新增了朋友一起出遊的視角。
Thumbnail
平常我都是輸出的那一方,只有我在表達和朋友的這趟旅程,以我的視角出發有哪些感受,這次好稀奇的,新增了朋友一起出遊的視角。
Thumbnail
眼見為憑,還真是有其道理 自己的工作不能前往大陸,只能透過一些新聞報導側面了解大陸的發展。 在一些資訊的洗腦下,我承認...以前對於上海的印象很不好,覺得上海就是只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個獨裁不民主的國家的背景下,人民一定很勢利眼、消費超級貴,服務跟香港一樣,去店裡消費好像遇到仇人一樣,一副給
Thumbnail
眼見為憑,還真是有其道理 自己的工作不能前往大陸,只能透過一些新聞報導側面了解大陸的發展。 在一些資訊的洗腦下,我承認...以前對於上海的印象很不好,覺得上海就是只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個獨裁不民主的國家的背景下,人民一定很勢利眼、消費超級貴,服務跟香港一樣,去店裡消費好像遇到仇人一樣,一副給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Thumbnail
離家不是當叛逆的小孩
Thumbnail
離家不是當叛逆的小孩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Thumbnail
去年聖誕節過後,因為工作出差去了中國,和當地友人聊天與生活,對於當地和臺灣不同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驗,也解鎖一段人生十分特別的體驗!最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驗證了一些以前僅是從新聞上或是口耳相傳的事件,有些甚至是想像不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