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印刷,另外一面為歐洲版的地圖,可見各城市名稱。
桌遊非常適合全家同樂,從小就讓懿嘗試不同桌遊,也讓祐試著參與,桌遊非常適合親子同樂、很多遊戲更是寓教於樂。放下平板,跟孩子玩桌遊吧!(對於腦傷的祐只要能ㄧ起,即使只是讓我們帶著投骰子🎲,他就滿足了)
玩家的輪流順序以擁有的城市數量為主。
《電力公司》屬於策略型的桌遊,建議的使用年紀為13歲以上,但我認為只要先備經驗足夠即使不足13歲都可以在家長引導及陪同下一起玩樂。
有了發電廠,需要有城市才能讓發電廠發揮作用。
「先備經驗」指的是玩遊戲前的理解層次,譬如稍微了解發電廠的概念、用來發電的能源、為什麼需要有發電廠?火力、煤炭、石油、核電、風力發電的些微差異性,以及對於數感的應用加減計算沒有問題。整個遊戲場使用到的數字頂多到百位數的加減,同時也不超過數字200。
參與過發電廠的導覽,增加先備經驗。
這部分對於懿上手不困難,因為去年升上小一前我們參與過《發電廠》《焚化廠》導覽,也因此對於這些觀念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即使遺忘了,再把舊經驗提取出來,也能更快上手。
《電力公司》模板有美國及德國,採雙面印刷,這面是美國版。
【電力公司】內裝遊戲道具種類繁多,逐一介紹,不急著操作才能玩得愉快。此策略遊戲的目標在於,擁有最多能發電的城市為贏家。
玩樂過程中賺來的費用都是為了能購買更多電廠並蓋更多城市供電。
這座發電廠起標價為1元,購買後若要發電需要兩座垃圾場才能供應1座城市的電量。
既然以購買電廠為目標,電廠也能透過競標方式購買。每一輪都有一個電廠起標價為1元。現場的玩家都能競標,即使不選擇1元起標價的發電廠,想購買其他發電廠也要看其他玩家是否與你競標。
為了發電,不同的能源價格有所差異。紅色為核電廠建造價格最高。
思考在何時出手購買發電能源,或者是否先購買備用需要運籌帷幄。
每一輪都從購買發電廠開始→購買能源→蓋城市供電。咖啡色為煤炭是最便宜的能源。
《電力公司》可以玩一整個下午,因為每一輪都有不同的目標。第一回合若任何玩家蓋到7個城市就算結束,進入第二回合。遊戲中需要花費的金額也隨著時間的推展,成本日益增高,只有能源成本可能降低。
風力發電廠不需要再額外購買任何能源,便可發電。
發電廠的價格也隨著遊戲時間的推展,價格愈來愈高。
玩一個動腦思考的桌遊,讓孩子的日常更有趣,也可以讓親子關係更緊密。
台中發電廠是第一個經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核通過後才興建的電廠,並且是一座公園化的電廠。
目前,台中電廠共有10部燃煤機組,總裝置容量達5,500MW,對供應民生及工商業用電貢獻良多。台中電廠除了提供質優而穩定的電力之外,也積極投入環境保護工作。除管制空氣品質外,也從事各項環境保護的監測工作,包括空氣品質、噪音、鳥類、農作物、海域生態、魚類調查及台中港區水質等等。台中電廠亦回饋附近八鄉鎮區,如獎學金頒發、急難救助與照顧弱勢等愛心活動,並且積極參與地方建設。(此介紹來自火力發電廠官網)
每一組燃煤機組有兩根灰白色的煙囪。
整場導覽以在視聽室觀賞影片開始,影片介紹了台中火力發電廠的來歷、經濟起飛時期發電廠為其帶來的效益、各式發電廠的發電方式(火力、核能、水力、風力等),影片介紹非常詳盡。
進入到展示館參觀前的合影區,上面會登錄當天的日期做紀念。
每一部外部彩繪的燃煤機組裡有兩根煙囪。
館內的火力發電廠模型,導覽員會透過此模型跟大家解說。後方那是置放媒的區域,導覽結束,離開火力發電廠後我特別開車一圈到後方去看看,目前都已架設棚架以免煤炭被汙染。
導覽室裡設置了各式各樣關於發電的過程、電廠運作圖、流程圖、模型、解釋牌讓參與民眾可以操作學習。
來到火力發電廠,可以順便到福利社購買冰品很划算也很好吃。電廠為什麼會開始賣冰棒呢?根據台灣電力公司的說明~早年臺灣的水力發電體系,經常需要建設水壩。這樣的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冰塊來為混凝土降溫。水壩蓋好以後,製冰設備大概也沒有其他用處——或許,早期的台電冰棒,就是部分電廠員工使用這些設備製造出來的。
現場的腳踏車讓孩子可以踩踏玩發電,如果店員充足可以讓面前的兩台小電風扇成功發電轉動,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
這一趟導覽,有兩組輪椅身障童家庭,全程下來感受無障礙友善♿️。這棟大樓對面是為停車場。導覽也是由在視聽室裡先觀賞介紹焚化廠影片開始。
目前台中市民製造的垃圾量遠大於能處理的量。大型的廢棄物由編號11的入口處理。
焚化廠中控中心,焚化廠的所有供電都來自於焚燒垃圾的再生資源,多餘的店也轉賣給台電。
如果有身障的家人陪同前來,不用擔心無障礙友善環境。
利用垃圾焚燒完後的灰渣做資源再生的利用。
紀錄腦麻兒大兒子祐哥輪椅走遍的足跡,也記錄常兒二寶的喜好以及可以跟哥哥一起玩的場域。【無障礙需求】不僅是輪椅族的必要品,跟其連帶的所有家人都需要被考量進去,因為我們出門當然不可能將身障手足晾在一邊,也只有滿足坐輪椅的祐哥的無障礙環境才有辦法讓我們全家人及陪同的親朋好友一同進得去。紀錄的同時也期待軟硬體環境愈來愈友善,以人為本。
20160316
腦麻兒大兒子祐哥於2023年9月26日凌晨去世,出生於2011年5月26凌晨的祂由我們決定插管急救,但這一次祂自己掌握想要的人生。
媽媽想透過子祐~我們疼愛的寶貝~告訴更多人 【友善共融從來就不是一種選項,它是必需品!】 唯有每一個人將它視為理所當然,願意認識進而理解,同理心才可能發酵於日常每個角落中。也希望透過持續記錄,讓更多同溫層家庭可以找到浮木,這也是我的子祐可以創造的最大價值、為社會所做的貢獻。
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