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美股修正後,長線投資機會來了嗎?市場關鍵指標與進場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市場下跌,恐慌還是機會?長線投資者的最佳佈局策略

前言

市場修正與投資機會的十字路口

近期美股經歷了一波顯著的修正,標普 500 指數自高點回落大約 10%,並且有跌破年線,引發市場對長線『投資機會』的熱烈討論。面對這樣的局勢,長線投資人最關心的核心問題是:這波修正是否已經釋放足夠的風險?還是未來仍有更深的下探空間?在這個十字路口,市場總會出現兩種聲音,一種認為這是難得的低點,另一種則擔憂經濟衰退將導致更長時間的熊市。

長線投資的視角與決策框架

投資的關鍵不在於精確預測,而在於建立穩健的決策框架。從歷史經驗來看,美股在經濟衰退期間的平均跌幅約 30–35%,而這次的修正距離這個幅度仍有一定差距。同時,我們也必須考慮領先指標的變化,如 LEI(美國領先經濟指標)、VIX(市場恐慌指數)、市場本益比、技術面與情緒指標等,來判斷目前的位置是否適合長線進場。當市場的恐慌情緒加劇,而估值回落至歷史均值以下,才會真正帶來長線超額報酬的機會。

避免預測,專注於策略與執行

投資人常陷入『市場到底還會不會跌?』的困境,市場大多數的投資人都試圖希望『精確』預測的高低轉折,但長期來看,成功的關鍵不在於猜測高低點,而是建立『相對優勢』的『交易策略』。歷史告訴我們,當市場下跌至關鍵區間時,耐心等待、分批布局,往往比試圖精確抄底更有勝率。因此,與其糾結市場是否會進一步下跌,不如關注『股市下跌到哪裡的折扣已經足夠吸引人』,之後可以利用策略如何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高長線報酬率。也就是你買的不是絕對低點,但考量風險後,你買進的相對低點就是長期投資最適化策略。

這篇文章將從歷史數據、經濟指標、技術分析與資金管理等角度,提供清晰的長線投資策略,幫助投資人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找到最優解。

重點摘要

  1. 美股修正後的長線投資機會來臨?

美股近期修正超過 10%,但相較於歷次經濟衰退時的平均跌幅 30–35%,目前回檔幅度為10%,在美國景氣尚未明確前,現在推測長線買點尚未完全確立。

  1. 經濟衰退與市場經濟標的迷失(經濟指標是否有落後性?)

領先指標(LEI)、市場本益比、VIX 恐慌指數等數據顯示,尚未完全符合歷史上『景氣衰退』時期,的長線底部特徵,需進一步觀察景氣走向與市場修正幅度。(但是不是景氣衰退我們先要推導)

  1. 買點策略:避免預測,專注於風險控制

長線投資的關鍵是『相對優勢』而非抄底,採用分批進場策略為較佳的長線布局策略,而非一次性重倉買進。至於如何分批需要事前規劃好適合的策略。

  1. 「相對」思維是長線投資的核心

長線投資應關注『市場相對便宜的時機』,並『堅持紀律』與『均值回歸』原則,避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情緒化操作,影響長期回報。

寫在前面:

美股經過一個月的修正,美股大盤下跌到年線以下,目前市場有很多的疑問,現在長線投資人最想知道的是,跌那麼多了(大家的感覺),那長線投資機會已經來了嗎?

除此以外,大家想知道以下幾個問題,這些問題通常也可以當成長線投資的判斷依據:

  1. 過去美股經濟衰退時平均下跌多少?
  2. 熊市來臨確認前經濟指標有什麼特色?需要觀察什麼指標?
  3. 如果我剛好買在一半時被套怎麼辦?什麼是正確的長線投資心態?
  4. 現在長期的投資策略是什麼?該不該買進?

第一部分:美股長線投資的基本思維

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SPX)上周自高點下跌到5597點,下跌的幅度差不多11%,到現在為止,相信站在這個十字路口,一定有很多人想知道,以下的幾個問題:

  1. 『長線』投資的買點到了嗎?
  2. 如果還沒,那差不多美股到什麼時候可以買?
  3. 如果沒有到那怎麼辦?要繼續等?還是又會錯失一次大幅回調的好機會?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三個每次下跌的大問題,用什麼好的方法,給自己建立的交易系統與資產管理來判斷何時買進的合理點位。

首先我們要心裡有幾個重要的觀念:

  1. 給自己問這問題前,堅定的判斷清楚,你現在要下這一單是『長線』投資的思考邏輯,不是短線。
  2. 既然是長線,就是做趨勢(短線做波動)。上一篇文章有提到趨勢是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299 字、17 則留言,僅發佈於MimiVsJames 美股投資分享、經典必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MimiVsJames的美股投資分享
21.2K會員
254內容數
我是 MimiVsJames,一位熱愛財務經濟學、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金融的量化工程師,目前在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工作。從台灣到加拿大,再到美國,這一路上的學習與成長讓我深刻體會到分享的重要,希望能在這裡用簡單溫暖的方式,傳遞實用的投資理財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目前手上現金100% 本週有進場買10% 觀察反彈無力 又擔心週五消費者信心指數 所以週四就先賣出了 結果週五居然硬要利空出盡技術性反彈 短線還真難捉摸 我有一些疑問想問 1. 本次多頭上漲幅度比以往週期還多 均值回歸會跌更多嗎? 2. 資金因AI集中在龍頭科技股 影響大盤指數 雖然經濟衰退 但是AI產業也還在成長 許多國家也正在投資AI 這樣還會跌很多嗎? 3. 美股跌的話 資金會往那裡去? 印度股市漲這麼多年現在已經下來半年了 中國又通縮 美債本身也有通膨 政治 債務過高的問題 難道只能往黃金? 還是最後大家只能抄底美股 結果反而跌不下去? 4. 我想如果要跌很多 除非經濟衰退 然後大型科技股暫緩或減少 AI 投資支出 最後的浮木也消失了才有可能
MimiVs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6
想重新學習再出發的投資小白 1. 本次多頭上漲幅度比以往週期還多 均值回歸會跌更多嗎? 如果從均值回歸角度來看--->會。但是要搭配經濟到底會下滑幅度有多深與政府的政策,如果政府到時候發現完蛋了,沒選票了開始髮夾彎,可能回撤的幅度就沒有非常的多。 2. 對AI產業的投資:你要長線還是短線先自己想清楚,釐清好。如果長線那你的投資尺度希望多久?1年?3年?5年還是超過5年?如果超3年以上應該就會遇到下一個上升週期的循環,因為產業革新遠未結束。你可以擔心第一波AI週期可能未來一年內會見高點,但下來後還有第二波。所以要看你的投資時間有沒有跨越過去那一個下行週期。如果你要長期跨3年以上,可以定期定額買逢低買。但重點就是要有心理準備,先想好,可以模擬。不要萬一一跌又開始改變策略。長線又變短線... 3. 黃金漲太多,我自己都有點怕。但我相信會全球擴散都有。我本來想寫一篇『從人到反人性--->從左到右的政治新格局下的投資』,但是有網友問太多現在長線可不可以進場的問題,所以找時間寫我原本要寫的這一篇。未來至少4年,要看懂政治的新格局才能看透投資的新趨勢。德國/歐洲/ 俄烏/ 中國等和美國的關係都是投資的一部分...
什麼是美股長線投資 vs. 週期變化的投資策略,兩者有何不同? 前言: 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並釐清美股『長線投資趨勢』與『景氣週期投資』的差別。在投資市場中,短期波動容易讓人焦慮,但真正決定長期報酬的,是更深層的經濟規律與市場週期。我們將從人口、資本、技術 三大核心驅動力出發,檢視美國經濟的長線發
川普的關稅政策對美股意味著什麼?動態推演市場反應 前言 美股近期受到美國新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市場波動加劇。傳統的關稅影響分析多半聚焦於受影響產業、出口依存度及貿易赤字變化,但這些靜態分析忽略了關稅戰的談判過程與博弈策略。 本篇文章將以美國(大國)與加拿大(小國)的關稅戰作為主要案
風險升溫,美股估值修正?未來該怎麼修正資產配置 前言 隨著 2025 年美國新總統上任滿一個月,市場的投資情緒已經開始明顯轉變。去年市場普遍預期的『金髮姑娘經濟』逐漸開始轉變,投資人正重新評估當前的風險與機會。本篇文章將從中長期投資組合調整 的角度,探討市場現狀與潛在變化,並思考在政策影響、
低風險選擇權策略幫助你更近一步離財務自由的門檻 前言 長期投資的核心邏輯很簡單——讓市場的複利效應幫我們累積資產。然而,單純的「買進並持有」真的就是最優解嗎?對於資金有限、沒有「含金湯匙」優勢的投資者而言,即便每年穩定成長,最終的累積結果可能還是難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這時,關鍵的問題變成:「在
有關中壯年階段的資產配置該如何規劃?這個年齡層的人,事業已趨於穩定,但同時也開始思考退休準備、子女教育基金,甚至是醫療保障等問題。資產配置的核心,不只是守住現金流,更要讓資產有效增值,確保未來的財務自由。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
什麼是美股長線投資 vs. 週期變化的投資策略,兩者有何不同? 前言: 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並釐清美股『長線投資趨勢』與『景氣週期投資』的差別。在投資市場中,短期波動容易讓人焦慮,但真正決定長期報酬的,是更深層的經濟規律與市場週期。我們將從人口、資本、技術 三大核心驅動力出發,檢視美國經濟的長線發
川普的關稅政策對美股意味著什麼?動態推演市場反應 前言 美股近期受到美國新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市場波動加劇。傳統的關稅影響分析多半聚焦於受影響產業、出口依存度及貿易赤字變化,但這些靜態分析忽略了關稅戰的談判過程與博弈策略。 本篇文章將以美國(大國)與加拿大(小國)的關稅戰作為主要案
風險升溫,美股估值修正?未來該怎麼修正資產配置 前言 隨著 2025 年美國新總統上任滿一個月,市場的投資情緒已經開始明顯轉變。去年市場普遍預期的『金髮姑娘經濟』逐漸開始轉變,投資人正重新評估當前的風險與機會。本篇文章將從中長期投資組合調整 的角度,探討市場現狀與潛在變化,並思考在政策影響、
低風險選擇權策略幫助你更近一步離財務自由的門檻 前言 長期投資的核心邏輯很簡單——讓市場的複利效應幫我們累積資產。然而,單純的「買進並持有」真的就是最優解嗎?對於資金有限、沒有「含金湯匙」優勢的投資者而言,即便每年穩定成長,最終的累積結果可能還是難以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這時,關鍵的問題變成:「在
有關中壯年階段的資產配置該如何規劃?這個年齡層的人,事業已趨於穩定,但同時也開始思考退休準備、子女教育基金,甚至是醫療保障等問題。資產配置的核心,不只是守住現金流,更要讓資產有效增值,確保未來的財務自由。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RFrOEcHSA 優分析的這一篇,策略跟我完全一致,可見大跌換股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一個月前沒有什麼股票好買,現在遍地是便宜貨,跳樓大拍賣,好股、壞股全部落難,無一倖免,選跌深錯殺的,才能把虧損順利補回來,上次出現跳樓大拍賣
Thumbnail
上升趨勢中,任何回跌修正都是進場機會,上升趨勢會讓股價再創高,相反的,若股價已經轉成為下跌趨勢,就變成任何反彈都是退場的機會,錯失出場時機只會越套越深,問題是現在還是上升趨勢嗎?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前言 最近,我們一直看到美股持續下滑,從歷史高點已經跌幅超過20%。對於剛入市的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考驗,很容易因為恐慌情緒而做出錯誤決策。 但對於那些早已持有美股的長期投資者而言,這只是正常的市場波動,並不代表您的投資計劃就此失敗。相信我,即使遇到這樣的下跌行情,您仍然有理由保持信心和耐心
Thumbnail
股市很多人是抱著股票漲上去,但很快又抱著股票跌下來,單只是找會漲的股票還不足以獲利,要能避開下跌或是找到不會跌的股票才能獲利。現實情況是沒有不會跌的股票,不論營運績效如何優異,股價都會隨著市場情況而波動,會漲也會跌,不能因為企業績效優異就輕忽股價波動造成的風險
Thumbnail
理論是只要別追在股價上漲的最後階段,就可以避開股價修正的風險,現實情況是股價高點必須等下跌一段時間之後才知道,大家都不想當最後離開市場的人,卻沒有人能確知何時是應該離開的時機
Thumbnail
總是存在無法確定的事所以股市必然有風險,不把市場發生的事當作必然,而是做好各種準備,因應市場可能和預期想法完全不同的發展,才是因應風險的合理態度,但是在股市熱絡時期,強勢上漲的股市讓投資人把漲勢視為理所當然,認為未來會持續看好,忽略意外風險
Thumbnail
在股市上漲時進場,轉跌時退場,均線上揚或多頭排列時看多,均線下彎或空頭排列時看空,低買高賣,聽起來合理、符合直覺又簡單?如果這麼簡單就沒有人會套牢虧損了。關鍵是趨勢必須具有延續性,如果這個假設的前提不存在,上漲時進場就未必能獲利。
Thumbnail
2023年可說是美股表現一掃2022年低迷的一年,針對自己的投資,我進行了一次復盤。復盤的重要性在於瞭解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決策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或是可以繼續維持的方面,在未來的投資中可以避開可能帶來風險的行為,比起用感覺投資,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大原則才能讓行動更加理性。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4RFrOEcHSA 優分析的這一篇,策略跟我完全一致,可見大跌換股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一個月前沒有什麼股票好買,現在遍地是便宜貨,跳樓大拍賣,好股、壞股全部落難,無一倖免,選跌深錯殺的,才能把虧損順利補回來,上次出現跳樓大拍賣
Thumbnail
上升趨勢中,任何回跌修正都是進場機會,上升趨勢會讓股價再創高,相反的,若股價已經轉成為下跌趨勢,就變成任何反彈都是退場的機會,錯失出場時機只會越套越深,問題是現在還是上升趨勢嗎?
Thumbnail
眾所皆知美股長牛急熊 , 排除疫情和金融風暴這類突發事件後可大筆押注的機會不多 , 才剛墜入悲觀情緒美股就往上了!預判只是技術反彈其實是認真上攻 , 回頭望才發現當初是長期投資布建的好時機 , 但心態上已買不下手 , 週遭朋友都有這種感觸 我的投資理念是自由經濟環境只要人類文明持續進步 , 那股市
Thumbnail
前言 最近,我們一直看到美股持續下滑,從歷史高點已經跌幅超過20%。對於剛入市的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考驗,很容易因為恐慌情緒而做出錯誤決策。 但對於那些早已持有美股的長期投資者而言,這只是正常的市場波動,並不代表您的投資計劃就此失敗。相信我,即使遇到這樣的下跌行情,您仍然有理由保持信心和耐心
Thumbnail
股市很多人是抱著股票漲上去,但很快又抱著股票跌下來,單只是找會漲的股票還不足以獲利,要能避開下跌或是找到不會跌的股票才能獲利。現實情況是沒有不會跌的股票,不論營運績效如何優異,股價都會隨著市場情況而波動,會漲也會跌,不能因為企業績效優異就輕忽股價波動造成的風險
Thumbnail
理論是只要別追在股價上漲的最後階段,就可以避開股價修正的風險,現實情況是股價高點必須等下跌一段時間之後才知道,大家都不想當最後離開市場的人,卻沒有人能確知何時是應該離開的時機
Thumbnail
總是存在無法確定的事所以股市必然有風險,不把市場發生的事當作必然,而是做好各種準備,因應市場可能和預期想法完全不同的發展,才是因應風險的合理態度,但是在股市熱絡時期,強勢上漲的股市讓投資人把漲勢視為理所當然,認為未來會持續看好,忽略意外風險
Thumbnail
在股市上漲時進場,轉跌時退場,均線上揚或多頭排列時看多,均線下彎或空頭排列時看空,低買高賣,聽起來合理、符合直覺又簡單?如果這麼簡單就沒有人會套牢虧損了。關鍵是趨勢必須具有延續性,如果這個假設的前提不存在,上漲時進場就未必能獲利。
Thumbnail
2023年可說是美股表現一掃2022年低迷的一年,針對自己的投資,我進行了一次復盤。復盤的重要性在於瞭解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決策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或是可以繼續維持的方面,在未來的投資中可以避開可能帶來風險的行為,比起用感覺投資,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大原則才能讓行動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