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入股英特爾?地緣政治下的半導體產業大洗牌

臺積電入股英特爾?地緣政治下的半導體產業大洗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市場上最令人矚目的消息,莫過於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即將迎來第一位華人CEO—陳立武,將會為英特爾注入更多亞洲文化,改善英特爾長年在製造的積弱不振。此外,市場上盛傳已久,台積電將跟AMD,輝達合作入股英特爾,似乎即將成真。

究竟,台積電入股英特爾,對於未來英特爾是加分的嗎?那麼,對於台積電來說,會有什麼好處?這場入股案中,誰會是大贏家,三星會得利還是更加困難?

首先,我想從幾個角度來做分享:

1.英特爾CEO走馬上任。

英特爾最近招攬前舊將陳立武出任CEO。陳立武在半導體經驗豐富,不僅待過HP,也待過Cadence,對於半導體的設計跟終端消費性電子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加上後來陳立武也投入許多創投跟新創公司,對於併購跟開拓事業都有一定程度的能力。

過往,在他的領導下,Cadence的淨資產在2012年增長至13億美元,其中當年收益達4.4億美元。這次被英特爾延攬回來,肯定也會持續協助英特爾投入更多新的機會開發,以及如何集中公司資源將英特爾轉虧為盈。

只是,陳立武的方向到底會跟季辛格相同,還是會有所改變,目前仍然不得而知。但是對於晶圓代工這個『大錢坑』,我認為陳立武應該還是會進行『大幅度精簡』跟『汰弱留強』,要像過去一樣大手大腳的設廠跟投資,應該會成過去式。

至於會不會分拆業務,我認為可能會分成兩個公司的形式,英特爾設計,跟晶圓代工,但是最上面還是隸屬一個控股公司來做主導,跟許多大型公司的方式類似。

2.台積電入股英特爾。

那麼,台積電入股英特爾是否屬實?我認為可能八九不離十,不過,如果其他晶片龍頭—AMD跟輝達都加入,那的確可以確保,台積電有機會在投資中獲利。

問題在於,每個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輝達跟AMD或許是扮演客戶的角色,穩固英特爾有足夠的訂單,台積電需要的角色或許是技術授權,換取股份。如此一來,英特爾就可以鎖定客戶,技術,既有訂單又有製造技術的情況下,基本上就不需要分拆或是關閉晶圓代工了。

可是對於這幾家入股的公司有什麼好處呢?

對於AMD跟輝達來說,或許AMD可以使用英特爾的免費架構,輝達可以確保未來在AI上跟英特爾合作進入PC領域。而對於台積電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擴大半導體的觸角,以及跟美國的連結,未來美國的訂單,必須給台積電或是英特爾,這對於台積電其實差異不大,因為目前大部分美國客戶的先進製程都下單給台積電。

真正影響到的會是,三星跟高通或是AMD合作的訂單,將會轉移到英特爾,對於三星來說,才是更大的打擊。

3.韓國準備好了?

我認為現在國際的局勢,對於韓國最為不利,因為韓國目前的晶圓代工跟記憶體已經被中國對標在進行競爭,也逐漸在消失市佔率。如果英特爾真的被台積電入股,那麼韓國未來在先進製程上,肯定會讓出一些生意給英特爾。

如此一來,台積電會持平,英特爾獲利,而韓國在先進製程可能會備受打擊。一旦讓出更多的先進製程,又無法在成熟製程上跟中國相抗衡,對於三星來說,將會帶來進一步的衰退,似乎也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4.半導體版圖逐漸改變?

我認為,未來半導體的版圖將會改變,會從亞洲回到各地鎖國的方式,尤其是美國。所以對於曾經想要透過地緣紅利的印度跟日本,在川普政策下,基本上沒辦法享受到任何便宜。

未來,如果美國強制美國公司下單給英特爾,對於衰退的韓國晶圓代工,也無法跑回到日本手上,對於日本大量投入先進製程的開發,最後也只能使用在日本車用電子上,先進製程應該會被美國全部拿回去。

對於台灣來說,台積電勢必未來在台灣的佔比會變少以外,也沒辦法再獨攬先進製程,英特爾最後會像美光一樣,被美國持續『照顧』到能夠有一定程度跟台積電抗衡為止。

當然,往好處想,或許四年之後,風向改變,一切都好談,但是在此之前,這四年必須守住跟美國的談判條件,才不會因為『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單壓一邊,導致天平失衡,最後反而傷害到自己的下場。


avatar-img
黑麥的沙龍
18會員
68內容數
黑麥先生的關鍵報告,主要以產業趨勢跟投資理財為主題,提供深入淺出的觀點,以最容易的方式分享當今產業看法,也讓讀者在投資上可以有更多知識,面對變化迅速的當今投資局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黑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ASML提升北京維修中心,顯示中國市場重要性,並可能因應去中化趨勢及美中貿易戰。中國曝光技術進展,ASML維持龍頭地位,但中國國產曝光機可能超越日本廠商,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博通(AVGO)第一季財報亮眼,營收及EPS雙雙超出預期,AI相關營收年增77%。本文分析博通的成長動能,包括持續強勢的財報表現、客製化商機及臺廠受惠情況,並預估博通今年EPS可達6美元以上,合理股價可達250美元。
臺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將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此舉對臺積電、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皆有深遠影響。本文分析此事件的利弊,包含臺積電的策略自主性、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臺灣技術外移及人才流失的風險,臺積電產能過剩的潛在隱憂。同時比較臺積電與三星的策略差異,探討地緣政治角力下產業競爭。
環球晶2024年營收年減11.4%,EPS為21.06元,年減約一半,主要受世創股價下跌影響。儘管如此,第四季營收仍創歷史同期第三高。本文分析環球晶未來展望,包含半導體市場不明朗、新事業投入(碳化矽、氮化鎵基板)的挑戰與機會,以及股價投資策略。
輝達即將公佈財報,市場預期分歧。分析師對AI應用簡化後帶來的商機和DeepSeek導入後低階晶片競爭的影響看法不一。本文分析三點:AI普及化、成本白熱化和週期轉換,探討輝達財報表現、AI發展趨勢及股價走向。作者認為輝達短期表現可能持平,但長期仍具成長空間,需關注中低階晶片競爭和臺灣、中國IC廠的崛起
碳化矽基板價格持續走弱,影響車用電子佈局。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崛起,碳化矽材料市佔率提升,導致價格下跌和產能過剩。車用電子大廠轉向砷化鎵元件開發,以應對中國競爭。預計未來將出現碳化矽工廠倒閉潮,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
ASML提升北京維修中心,顯示中國市場重要性,並可能因應去中化趨勢及美中貿易戰。中國曝光技術進展,ASML維持龍頭地位,但中國國產曝光機可能超越日本廠商,成為第二大供應商。
博通(AVGO)第一季財報亮眼,營收及EPS雙雙超出預期,AI相關營收年增77%。本文分析博通的成長動能,包括持續強勢的財報表現、客製化商機及臺廠受惠情況,並預估博通今年EPS可達6美元以上,合理股價可達250美元。
臺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將興建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及一座研發中心,此舉對臺積電、臺灣產業及地緣政治皆有深遠影響。本文分析此事件的利弊,包含臺積電的策略自主性、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臺灣技術外移及人才流失的風險,臺積電產能過剩的潛在隱憂。同時比較臺積電與三星的策略差異,探討地緣政治角力下產業競爭。
環球晶2024年營收年減11.4%,EPS為21.06元,年減約一半,主要受世創股價下跌影響。儘管如此,第四季營收仍創歷史同期第三高。本文分析環球晶未來展望,包含半導體市場不明朗、新事業投入(碳化矽、氮化鎵基板)的挑戰與機會,以及股價投資策略。
輝達即將公佈財報,市場預期分歧。分析師對AI應用簡化後帶來的商機和DeepSeek導入後低階晶片競爭的影響看法不一。本文分析三點:AI普及化、成本白熱化和週期轉換,探討輝達財報表現、AI發展趨勢及股價走向。作者認為輝達短期表現可能持平,但長期仍具成長空間,需關注中低階晶片競爭和臺灣、中國IC廠的崛起
碳化矽基板價格持續走弱,影響車用電子佈局。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崛起,碳化矽材料市佔率提升,導致價格下跌和產能過剩。車用電子大廠轉向砷化鎵元件開發,以應對中國競爭。預計未來將出現碳化矽工廠倒閉潮,產業將走向大者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