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靈性自我探索來到一個階段,或許你也會漸漸感知到每個人就如同一顆鑽石的其中一面切面,看似是分離的,但以遠觀視角來看,仍舊是同一顆鑽石。
每個人都在演繹屬於自己的那個版本的平行時空,當靈魂離開肉身後,回到靈魂狀態時或許才認知到,原來你我都是一體的。
如同那位老奶奶所說,整個地球萬物包含人類,追溯到源頭我們都是一樣的元素組成。
我是你,你也是我,我們一樣,卻又不一樣,雖然由相同的物質組成,但每個人的組合又能拼湊出不一樣版本的我。
旅行的另一個有趣的部分莫過於藉由認識不同的人們與文化擴展對世界的認知,或者說自我的認知。
旅途中每每遇見有趣的旅人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與洞見,時常都會讓我驚嘆:「啊!原來人生還能這樣活呀!原來還可以用這樣的角度看待人事物呀!或者原來這樣的家庭背景、國家、生活背景、種族等等的組合,能夠活出這樣的版本呀!」
如果用飲料的原料來比喻,就好比每種不同原料都能調出不同風味的飲料,少一分奶精,多一分糖漿,風味都有些許差異。
那些平行時空的人們提供一種可能性給你,你可以選擇採納,調整成更適合自己的版本,或者搭配自己的個性做出相同選擇,看看宇宙之流會如何引領自己活出屬於自己的版本的平行時空。
在旅行的第一週,我遇見了第一個平行時空:
一個視覺年齡看起來大約70幾歲以上的英國老人,我非常佩服他的體力以及仍舊熱愛旅行的靈魂。
他每年都會在印度、東南亞國家輪流住上好幾個月,因為島上也沒啥娛樂,所以偶爾觀察眼前的平行時空成了我的娛樂之一,他的生活很簡單,每天就是吹海風,在島上散步個幾小時,然後晚上在與他的伴侶煮一頓簡單的晚餐。
但也因為生活很簡單,島上娛樂不多,網路緩慢,偶爾還會慢到手機螢幕上那小圈圈轉到讓我覺得看風景還更有趣,讓我體驗到兒時網路還是撥接的時代。
在島上,每天一件再小不過的事都值得讓人期待,像是每天為自己準備那唯獨1-2餐的食物、今天要吃什麼?買了一包新的咖啡豆、明天終於要洗衣服了!這樣的小事都可以讓人感到雀躍。
來到小島的前幾週我不時會思考著,網路世代與城市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似乎也因為太多資訊的感官刺激,讓我時常忘記感激以及專注用心體驗每一個當下,不過慶幸的是,也因為少了過多的資訊與感官轟炸,我的慣性焦慮突然就不藥而癒了,我才意識到原來以前無來由地焦慮似乎不全來自於我自己的情緒,或許更多的是感知到環境與別人的情緒,原來是個城市病呀!
旅行中遇見的的第二個平行時空:
某天在交誼廳出現了一位聲音像柯博文的德國旅人,對方的口音很重,對於一個不熟悉太多元口音的我,必須很吃力才能聽懂他對這世界的忿忿不平。
但也因為英文並非我的母語加上口音,讓我可以很輕鬆地就忽略對方的負能量傳遞,要理解他在講什麼實在很耗我腦力,而他分享的觀點也並非我所偏好的,感覺就...不聽我人生會更美好。
根據稀少的資訊,這位旅人似乎深深的戰爭年代所遺留下來的恐懼包圍,他不斷地大聲告誡我們「War is coming!」激動地對我們講述他所認知的世界。
他憤憤不平的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暴力與戰爭,叫我們不要傻傻的。
他告訴我們許多關於納粹、德國、俄羅斯等等我有聽沒有懂的詞彙。當時,我突然出現了上帝視角,這位德國旅人好像根本沒有要聽別人說什麼,他似乎很享受沉浸在自己的濾鏡裡,並強行將自己的觀點塞給對方,這位平行時空似乎只是想找個人吵架而已。
隔天這位旅人又出現在交誼廳,這次交誼廳坐了幾個不同國家的年輕旅人,他對這些年輕旅人說的台詞跟昨天遇見他時的台詞一模一樣就跟NPC一樣。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年輕旅人們根本完全對政治不感興趣,又或者因為英文都並非大家的母語,沒有人想費心去理解,總之交誼廳裡沒有人附和這位德國旅人的言論,雖然這也無法阻止德國旅人的戰爭論演說。
回房後,我打趣地想著這兩天發生的事,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存在啊!
過往在我的生活圈幾乎不會接觸到這般激進的政治狂熱分子,突然遇到時,有時候不免會有些讚嘆,每個人對於這地球的腳本好多元,如果光聽他們述說眼裡的世界有時不免會懷疑我們真活在同一個地球嗎?
旅行中遇見的的第三個平行時空:
結束了與德國政治狂熱分子的對談後,沿路走回房間遇見了一對來自挪威的情侶,雖然我們語言不太通,但是他們說沒幾句就必須要來個維京人式的爽朗大笑,雖然我也不知道到底有什麼好笑的,但能確定的是,微笑是最好的社交語言之一了吧!
他逢人就問,你要喝啤酒嗎?然後打開他們小木屋陽台上自備的大型保冰箱,裡面塞滿各式各樣不同飲品,如果你不喝酒,他們換問,還是你要喝可樂嗎?隨後繼續大笑。
這樣的氛圍跟幾分鐘前才剛結束的德國狂熱分子有著天壤之別,但有趣的是,大家似乎看似都活在同一個地球,但每個人卻同時也都沉浸在自己的實相泡泡裡面,
沒有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一切在於選擇。
旅行中遇見的的第四個平行時空:
幾週後,我遇見了一位年過半百一直不斷地在旅居的旅人。
她述說著因為父親很喜歡旅行,所以從小她就跟隨著父親不斷的旅居,這讓我感到很新鮮,在我的有限認知裡我很難想像一個從小就跟隨父母到處旅行的成長環境會是個怎麼樣的體驗,但也多虧她的分享,我看見了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性。
有時候我覺得共時性真的很神奇,某天她分享著她是如何在這個島上住下來的際遇。
她從年輕時就是個打工換宿的愛好者,幾年前在結束了當時的打工換宿準備離開這座小島,當時屋主問她,妳下一站有打算去哪裡嗎?然後便跟她說,如果沒計畫的話妳會想留下來嗎?
屋主說他要回去城市生活了,短時間之內不會再回來這個小島了,所以如果她願意的話,房子可以免費讓她住,順便幫屋主照顧房子跟打理森林吧!
說也神奇,很快地隨後Covid疫情爆發,世界停擺了,她也離不開小島,卻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完全沒受到疫情影響的小島上。
每一個在旅途中相遇的靈魂,都像是宇宙送來的禮物,展示著生命存在的無限可能,每個人各自演繹著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在同一片天空下譜寫著截然不同的生命樂章。
就像開篇所說,我們都是同一顆鑽石的不同切面。是一體卻又各自演繹不同的視角,每個人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故事,這些相遇不僅豐富了我的旅程,更拓展了我對生命可能性的理解。
文章最後,非常感謝你的耐心閱讀與專注力,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追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