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熙老麵|小南門站神秘老宅雞濃白湯拉麵店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重熙老麵其實不太像拉麵店,主打雞濃白湯,也挑選偏硬而彈牙的細捲麵條來搭配,口味上還比較像中華料理的雞湯麵呢!

raw-image

店名的典故來自於附近的臺北府城小南門,以前城門正式的名稱是「重熙門」,現在已經是國定古蹟了!

raw-image

雞濃白湯老麵

使用國宴級的「白鹿花老母雞」熬煮製成,富含膠質略帶黏稠口感的湯頭。配料有鮮嫩的舒肥雞胸肉、高麗菜、溏心蛋等,會附上一小碟的櫻花蝦油蒜酥,可依據個人口味調整加入,吃到一半可以用來轉換味道,最好吃的還是有嚼勁的黃捲麵。

個人覺得把舒肥雞肉換成台式白斬雞肉也不錯吧!😋

raw-image

酒漬番茄

最常點的小菜,酒醃漬的味道其實不明顯,喜歡的是它冰涼甘甜的滋味,微酸的小番茄也是夏天沒食慾時的開胃菜。

raw-image

雞油拌老麵

微辣的拌麵帶有很明顯的花椒香氣,肉燥是雞絞肉與豬絞肉調製而成,以雞油清炒的高麗菜,當然還是有招牌的舒肥雞胸肉,混合雞油的細捲麵條,整體來說辣度不高,卻是很有記憶點的一道料理。

台北植物園附近的神秘老宅,比較麻煩的就是座位少,有時夏天還有些太熱的小空間,折衷點的方法就是他們有結合外送平台的服務就是了!

重熙老麵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廣州街8巷7號
電話:(02)23718707
時間:週一至週六11:30-21:00
定休日:週日公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eline 寫在這裡
18.9K會員
763內容數
寫作是一種治療、酒精是靈魂安慰劑;壞品味是一種絕症、懂得生活才是絕佳的處方籤。Celine 寫在這裡,記錄一些關於咖啡、美食、與美學生活的感觸。
Celine 寫在這裡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冷得很厭世的時候都會跑去吃豚人拉麺,幻想這是身在台北與京都最近的距離,而且還是來自京都左京區的一乘寺,台北漢口店的店員都是帶著日本腔地講國語,氣氛營造得很有趣! 頭一回選了豚骨湯頭、淡麗系醬油為基底,特地選擇一款名為「天龍麵」的麵條,強韌有嚼勁也很有飽足感!豚人拉麺在麵條選擇上的說明非常專業而可愛
Thumbnail
2025/03/05
冷得很厭世的時候都會跑去吃豚人拉麺,幻想這是身在台北與京都最近的距離,而且還是來自京都左京區的一乘寺,台北漢口店的店員都是帶著日本腔地講國語,氣氛營造得很有趣! 頭一回選了豚骨湯頭、淡麗系醬油為基底,特地選擇一款名為「天龍麵」的麵條,強韌有嚼勁也很有飽足感!豚人拉麺在麵條選擇上的說明非常專業而可愛
Thumbnail
2025/01/19
沒有飛到北海道,正宗來自日本北海道札幌的創意拉麵, MEN-EIJI.台灣首間店開在台中的勤美草悟商圈上,這個2006 年成立,曾於2016年獲得米其林指南北海道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獎,也一直陸續獲得北海道當地的拉麵walker的殿堂級拉麵店優賞,感覺來頭就是不小呢!
Thumbnail
2025/01/19
沒有飛到北海道,正宗來自日本北海道札幌的創意拉麵, MEN-EIJI.台灣首間店開在台中的勤美草悟商圈上,這個2006 年成立,曾於2016年獲得米其林指南北海道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獎,也一直陸續獲得北海道當地的拉麵walker的殿堂級拉麵店優賞,感覺來頭就是不小呢!
Thumbnail
2025/01/09
麵試十一次,第十二次應該就會成功了吧! 某個夏季炎熱的週末傍晚,經過民生社區外圍這個小小空間的店面,看到老闆坐在窗邊發呆,卻總有股莫名地寂寞感,那不然就走進去當第一位客人吧! 甘醇醬油雞湯麵的手工麵條是最大特色,有Q度但又不到非常高的筋度,稍微炙燒過的舒肥雞叉燒,軟嫩而有淡淡的焦香....
Thumbnail
2025/01/09
麵試十一次,第十二次應該就會成功了吧! 某個夏季炎熱的週末傍晚,經過民生社區外圍這個小小空間的店面,看到老闆坐在窗邊發呆,卻總有股莫名地寂寞感,那不然就走進去當第一位客人吧! 甘醇醬油雞湯麵的手工麵條是最大特色,有Q度但又不到非常高的筋度,稍微炙燒過的舒肥雞叉燒,軟嫩而有淡淡的焦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重慶老麵其實不太像日本拉麵店,主打雞濃白湯,也挑選偏硬而彈牙的細捲麵條來搭配,口味上還比較像中華料理的雞湯麵呢!店名的典故來自於附近的臺北府城小南門,以前城門正式的名稱是「重熙門」,現在已經是國定古蹟了! 使用國宴級的「白鹿花老母雞」熬煮製成,雞濃白湯老麵富含膠質略帶黏稠口感的湯頭。
Thumbnail
重慶老麵其實不太像日本拉麵店,主打雞濃白湯,也挑選偏硬而彈牙的細捲麵條來搭配,口味上還比較像中華料理的雞湯麵呢!店名的典故來自於附近的臺北府城小南門,以前城門正式的名稱是「重熙門」,現在已經是國定古蹟了! 使用國宴級的「白鹿花老母雞」熬煮製成,雞濃白湯老麵富含膠質略帶黏稠口感的湯頭。
Thumbnail
探訪位於臺北西門的芮かわいいねこ拉麵店,這裡以平價美味和親切的氛圍吸引眾多學生參訪,店內獨特的日本小館風格,伴隨可愛的店貓讓人印象深刻。黃金雞湯到豚骨拉麵,每碗都具備獨特的風味,加上無限續的小菜,為味蕾帶來豐富的層次感。
Thumbnail
探訪位於臺北西門的芮かわいいねこ拉麵店,這裡以平價美味和親切的氛圍吸引眾多學生參訪,店內獨特的日本小館風格,伴隨可愛的店貓讓人印象深刻。黃金雞湯到豚骨拉麵,每碗都具備獨特的風味,加上無限續的小菜,為味蕾帶來豐富的層次感。
Thumbnail
走在城隍廟附近的長安街,發現了一家沒看過的拉麵店。店內環境舒適,價格略貴但可以吃飽。柚子塩口味的拉麵湯頭帶點柚香,麵體選擇偏硬,整體味道中規中矩。叉燒香氣稍顯不足,溏心蛋普通。用餐環境舒適,可以免費加麵一次。
Thumbnail
走在城隍廟附近的長安街,發現了一家沒看過的拉麵店。店內環境舒適,價格略貴但可以吃飽。柚子塩口味的拉麵湯頭帶點柚香,麵體選擇偏硬,整體味道中規中矩。叉燒香氣稍顯不足,溏心蛋普通。用餐環境舒適,可以免費加麵一次。
Thumbnail
對嗜辣的饕客來說,香辣鹹香的老虎麵和紅油麵都是解饞的好選擇,甚至重慶酸辣粉也是川菜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如果再加上台灣人很愛的火鍋全部集合承載一起那這樣的店家,放眼坊間的店家要在一家店都吃到那還真的很難。不過這家集美食麵食館真的能滿足上述你所想吃的。 集美食麵食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
Thumbnail
對嗜辣的饕客來說,香辣鹹香的老虎麵和紅油麵都是解饞的好選擇,甚至重慶酸辣粉也是川菜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如果再加上台灣人很愛的火鍋全部集合承載一起那這樣的店家,放眼坊間的店家要在一家店都吃到那還真的很難。不過這家集美食麵食館真的能滿足上述你所想吃的。 集美食麵食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
Thumbnail
江湖傳言平價鼎泰豐,老早就想來踢館,呃口誤...是嘗鮮...哈 ! 不多說,新店區小樂精緻麵食館...開吃 !   11:30營業,來到門口11點已經不少人排隊   排骨蛋炒飯當然是必點.... 嗯~米飯粒粒分明,排骨炸得香酥不柴, 雖然蛋香、蔥香尚不及鼎泰豐,但整體來說有
Thumbnail
江湖傳言平價鼎泰豐,老早就想來踢館,呃口誤...是嘗鮮...哈 ! 不多說,新店區小樂精緻麵食館...開吃 !   11:30營業,來到門口11點已經不少人排隊   排骨蛋炒飯當然是必點.... 嗯~米飯粒粒分明,排骨炸得香酥不柴, 雖然蛋香、蔥香尚不及鼎泰豐,但整體來說有
Thumbnail
鄭記豬腳飯主打滷肉美食與滷味小菜,創立於民國42年,不只超過60年,已經是超過70年的老店了!店家位於台北捷運北門站附近,步行前往大約5分鐘左右,鄰近地標有北門(承恩門)、北門郵局。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店家的菜色和價位,提供了交通和營業資訊,並分享了用餐心得。
Thumbnail
鄭記豬腳飯主打滷肉美食與滷味小菜,創立於民國42年,不只超過60年,已經是超過70年的老店了!店家位於台北捷運北門站附近,步行前往大約5分鐘左右,鄰近地標有北門(承恩門)、北門郵局。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店家的菜色和價位,提供了交通和營業資訊,並分享了用餐心得。
Thumbnail
大溪老街是桃園著名的觀光景點,有許多美食小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豆干、油飯和木藝品。今天到大溪老街,原本想吃滷肉飯,但那家店人太多,於是改到三角公園邊上的一家麵店。這家麵店叫做「飄香一甲子」,是一家老式麵店,店裡許多人,只有邊上有位置。店內的裝潢簡單溫馨,讓人感覺很舒服。 看旁邊的人吃的都是湯麵,很
Thumbnail
大溪老街是桃園著名的觀光景點,有許多美食小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豆干、油飯和木藝品。今天到大溪老街,原本想吃滷肉飯,但那家店人太多,於是改到三角公園邊上的一家麵店。這家麵店叫做「飄香一甲子」,是一家老式麵店,店裡許多人,只有邊上有位置。店內的裝潢簡單溫馨,讓人感覺很舒服。 看旁邊的人吃的都是湯麵,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