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告知:「財務自由是擁有真正自由的關鍵。」因此,許多人努力賺取高薪、投資資產,希望能早日實現「買回時間」,不再受制於工作。然而,這真的是獲得時間自由的唯一方式嗎?
日本 YouTuber 風野民(Kazetami) 在《低成本生活》一書中,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思路——與其努力賺更多錢來買回時間,不如直接減少對金錢的需求,讓自己「不再賣出時間」。
風野民是一位選擇極簡生活、減少開支的 YouTuber。他透過 YouTube 頻道 KAZETAMI RADIO 分享自己的生活哲學,吸引了大量關注。他的《低成本生活》一書,詳細介紹了他的生活模式,並希望讓更多人理解:
🔹 減少物質需求,換取時間自由
🔹 簡單生活不等於貧困,而是一種選擇
🔹 「不賣出時間」的方式,或許比「買回時間」更輕鬆可行
書中提到,他的每月開銷不到 1.5 萬台幣(約 7 萬日圓),包含房租在內,仍然能夠維持一種穩定、滿足的生活。
✅ 租金便宜的小房間
他並未選擇昂貴的住宅,而是住在便宜的租屋中,以此大幅減少開銷。他認為,空間小並不是問題,只要能滿足生活需求,就足夠了。
✅ 飲食簡單,但不委屈自己
他並不會為了省錢而吃得極端清苦,而是找到平衡點,例如簡單的家常料理,減少外食開銷,同時保證營養和滿足感。
✅ 減少物品,不購買多餘的東西
他避免衝動消費,只購買真正需要的東西。這不僅節省開支,還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他認為:「東西越少,時間就越多,因為你不需要整理、維護、煩惱如何處理它們。」
✅ 工作與生活結合,降低「賣時間」的壓力
他的收入來源來自 YouTube 和寫作,這些工作方式讓他可以自由選擇何時工作、何時休息。他不必每天打卡上下班,而是按照自己的步調過生活。
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他幾乎不需要為了維持生計而工作,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擁有大量的自由時間。
許多人認為「買回時間」和「不再賣出時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實際上,它們的核心目標都是讓個人擁有更多掌控時間的自由,只是在實踐方式上有所不同。
📌 財務自由強調累積資產,確保未來的時間自由
📌 低成本生活則是減少對金錢的依賴,即刻換取更多時間
換句話說,這兩者更像是「不同策略的選擇」,而不是「本質對立的概念」:
這兩種方式並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於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感受與定義不同。
✔ 一個人可以在職涯初期努力賺錢,讓自己更有選擇權,到了某個階段後,選擇降低物質需求,轉向「不再賣出時間」的方式。
✔ 也有人一開始就決定降低消費,確保自己擁有更自由的時間,但仍然會透過適度的理財來讓生活更穩定。
因此,這兩種方式並沒有本質上的對立,而是不同的時間管理與資源配置策略,關鍵在於個人選擇。
無論你選擇哪一條路,最重要的是這個選擇能讓你在長期的生活中感到踏實,而不是因為社會期待或他人的選擇而感到焦慮或勉強。
✔ 真正長久安心的方式,是誠實面對自己,找到與自己價值觀匹配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風。
✔ 關鍵問題是:「什麼樣的生活,能讓你感到真正的安心與滿足?」
這不只是關於時間和金錢的選擇,更是對自我價值觀的探索。
若你對低成本生活的實踐方式感興趣,可持續關注我,我將在後續文章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