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寫不好,是程式出了bug還是人生從此fail?
本來只是我們自己比較隨性的觀察,前幾天和老師聊天才覺得的確是很有趣的主題,就是我們發現在課堂中——曾經或正在學習藝術創作的孩子,能夠更好的使用和應用科技工具(情況十分明顯)。
在 2020 的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有一篇 Art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understanding student experience in learning to code 就是在探討藝術融入對於孩子學習程式設計有什麼樣的影響,並特別觀察他們在過程中的「情緒」,他們設計了為期兩週的電腦科學營隊,對象為五年級到十年級的學生,學生每天參加三堂程式設計課程和一堂視覺藝術課程。
研究結果顯示創作藝術能夠協助學生克服學習程式中的——「挫敗感」,包含過度抽象與邏輯的內容,抑或是無聊而煩悶的Debug階段。
而目前在教學現場看到的孩子,我認為也有反應出類似的感受。
不管是表演藝術或是視覺藝術,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高度刺激五感的領域(和平板的單一刺激有所不同),孩子們很能夠在這樣的學習與體驗底下展現出更多的自我。
並且更能夠學習如何面對電腦中一堆的「錯誤」。
針對「程式錯誤」孩子們可能會反映出四種完全不同的反應:
3和4是兩種不同的時期,先經歷了3以後相關的學科領域就會直接跳到4,一但跳到4的階段,就很難拾起孩子們的自信心了。
對照現在許多的時事案例,我想情緒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論孩子或是成人。
Dahn, M., DeLiema, D., & Enyedy, N. (2020). Art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understanding student experience in learning to cod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22(8).